西葡摩17天之旅——多彩摩洛哥(马拉喀什)

一路有你

<p class="ql-block">  朋友们,也许你曾经徜徉在舍夫沙万蓝色的千年之梦里,为她缠绵缱绻,难舍难分,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 也许你曾迷失在菲斯古城千回百转的巷子里,被她“马赛克”的裙摆和“菲斯蓝”的眼睛弄得神魂颠倒,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也许你从远古的中世纪,一下子穿越到现代的拉巴特,又一次被她带有淡淡迷迭香的洁白的袍子撩拨得迷醉不已,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还没完!</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你绝对想不到,你竟然猝不及防地掉进了一个红色的大染缸里!</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8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从拉巴特开往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被乔治·奥威尔称为“上帝的故乡”的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阿特拉斯山脉横卧在马格里布(阿拉伯地区,即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地区,以它长约2400千米,最宽450千米的椭圆形的褶皱断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延伸,把地中海西南岸与撒哈拉沙漠分开。</p><p class="ql-block"> 车子沿山脉向南行驶,遥望这个海拔多在2500米以上的山脉,4165米高的最高峰图布卡勒峰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如同戴着白色头巾的圣神在凝视着一望无际的大地。</p><p class="ql-block"> 真想不到,沙漠地带,竟然有这么高的山,更为奇特的是,山顶上还有积雪,而依山脚而建的马拉喀什,又是一个大火盆。</p> <p class="ql-block">  一个露天大广场出现在眼前,它就是德吉玛广场。</p><p class="ql-block"> 仿佛一个来自阿特拉斯山的浓重苍老的声音回响在耳边:</p><p class="ql-block"> “一具尸体抬过,成群的苍蝇从饭馆的餐桌上嗡嗡而起追逐过去,但几分钟过后又飞了回来。”</p><p class="ql-block"> ——乔治·奥威尔《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1938年,英国著名文学家乔治·奥威尔来到马拉喀什,有感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制度下摩洛哥人民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他写下了那篇传世经典散文《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德吉玛广场已经成了食品娱乐小贩的集散中心,也许仅剩下它的名字“亡者广场”记录了那些棺材经过的时刻,以及果脯蜜饯摊上嗡嗡嗡飞来飞去的蜜蜂代替了当年那些挥之不去的苍蝇们。</p> <p class="ql-block">  “踢踏踢踏”!</p><p class="ql-block"> 如同马蹄与金属撞击的声音,清脆款款,从声音可以判断出马儿轻盈和矫健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毛皮光滑细腻、神骏健硕的马儿拉着精致的车子以及车子上的客人,悠游于铺满石块的广场上,漫溯在古城墙脚下弯弯曲曲的道路中。</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过,不到马拉喀什,就不算到过摩洛哥,而不到德吉玛广场,就不算来过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市中心,是一个露天市场,是马拉喀什最热闹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白天,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汇聚在这里洽谈生易,商贩们讨价还价,一桩桩大大小小的生易就在这熙熙攘攘喧嚣嘈杂的环境中大功告成。</p><p class="ql-block"> 各种手工制作坊直接开在广场边上,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着各种叫卖声沸沸扬扬。</p><p class="ql-block"> 鞋店里、披肩店旁,飘出飘进的是身着各种颜色袍裙的女士,群雌粥粥,香气幽幽。</p><p class="ql-block"> 兜售各种地方物产的各种肤色的人,出售食品、饮料、服饰、地毯、摆设、皮革、手工艺品的小摊位,当然,还有来自四面八方、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而到了晚上,这里,变成了人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耍猴的、耍蛇的、耍杂技的,街头说书的、歌者、舞者,药剂师、指甲彩绘师和变性舞者的表演,犹如一座奇妙的露天剧院。</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袅袅的炊烟又将它幻化成了一座囊括了众多美食的广场,食品摊点使得广场变为了一个空前热闹的露天餐厅,烹制的各种摩洛哥美食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奇特的气味随袅袅炊烟迷漫在广场上空。</p><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享誉满天下的“不眠广场”。</p> <p class="ql-block">  早在中世纪时期,这里就是一个广场。</p><p class="ql-block"> 由于位于沙漠的边缘,到达这里的驼队就要休整歇憩。晚上,驼头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听说书人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些稀奇百怪、魔幻如梦、玄妙如神的故事,深深吸引了驼头们,他们口口相传,脍炙人口,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来源,这里,就是故事的发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邂逅一群可爱的伊斯兰姑娘,让她们美丽的婧影留在我的镜头中,青春永驻!美丽的摩洛哥姑娘们。</p> <p class="ql-block">  一座被称为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库图比亚清真寺,雄踞广场西南一侧。清真寺建于1195年,是当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师雅库布·埃勒·曼苏尔主持修造的,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塞维利亚的吉拉达和拉巴特的哈桑塔是以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尖塔为模型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高高的宣礼塔直插云霄。</p><p class="ql-block"> 位于马拉喀什旧城的中心和至高点。从很远处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因此成为马拉喀什的地标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宣礼塔是土红色的,或许是埋在红粘土里的石块被红壤浸润成红色,竟然红得朴素,质朴,自然,红得那样的接地气,就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披着一件土红色的长袍,饱含深情地谛视着脚下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由于塔是整个城的最高建筑,当年登上高塔呼唤人们祈祷的宣礼员必须是盲人,其原因是防止有人借机偷窥附近王宫里的嫔妃。</p><p class="ql-block"> 当年修建尖塔时,工人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扑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称。</p><p class="ql-block"> 清真寺不对非穆斯林开放。</p> <p class="ql-block">  当我走进这座干年古城时,仿佛掉进一个红色的大染缸里。</p><p class="ql-block"> 城门是赭红色,王宫也是赭红色的,古城墙也用陶土红的岩石砌成,老城民居外墙呈“燃烧着”的红。</p><p class="ql-block"> 不由得惊叹:名副其实的红色皇城!</p> <p class="ql-block">  仿佛空中一种巨大的能量,从四面八方发出千千万万道红色的光波,射向我的视网膜,穿透我的皮肤、肌肉,唤醒体内千丝万缕的神经,甚至渗透到骨髓里,激活汩汩流淌的鲜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鲜红的血液,充满粗粗细细的血管,像是一望无际的大地上,阡陌纵横的河流,密密匝匝地布满我的全身,犹如跳跃的音符,又如跳动的火焰,红得灿烂玓瓅,跳得欢快喜悦。</p><p class="ql-block"> 骨头里的骨髓,藏着母亲留下的骨血,犹如大地上一块块赤红的岩石,撑起我的躯体,健步行走在这广阔的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  那是来自心底的热血,是心的血液。那是骨头里的骨血。</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这块土地就是这种颜色,这块土地上埋着的石头,经过亿万年的濡化滋润,也是这个颜色,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也是这颜色么?否则,这一座座古老的房屋,怎就红得这样鲜艳、慷慨、率直而热情洋溢呢!</p> <p class="ql-block">  似乎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我,那是一双深邃而又清澈的眼睛,来自库图比亚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赭红色的窗口里,当你抬起头来,就可以看见。</p><p class="ql-block"> 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冥冥之中,规范了人类的言行,削弱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增强了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这时,从寥廓的天空中传来一个古老的声音,似乎是在唱诵。像是仰天长啸,又像是低吟浅唱。</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从库图比亚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赭红色的窗口里发出来的声音,召唤全体穆斯林,一天五次的礼拜时刻到了。</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此时此刻,全体穆斯林,都朝着麦加方向跪拜,这场面是多么的状观啊!</p> <p class="ql-block">  似乎嗅到了一丝幽香,开始时是淡淡的一缕一缕,像是一种古老的、从未闻到过的香气。</p><p class="ql-block"> 像着迷了一样。</p><p class="ql-block"> 吸气,香气稍浓一点点。转过头来,又吸气。抬起头来,再吸气。像是要辩别清楚究竟是什么香。</p><p class="ql-block"> 终于辩别清楚了,那是一种大自然的清香:迷迭香草、紫罗兰香草、玫瑰花、康乃馨等香混合而成的古老的香气。</p><p class="ql-block"> 是从库图比亚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的赭红色窗口释放出来的,似乎也是从赭红色的宣礼塔的塔身散发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沁人心脾 </p><p class="ql-block">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这一些简陋,狭窄的老街上,融化在传统的红色之中,有一种被“蒸腾”的感觉,熏陶在伊斯兰教的”禅意“里。</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迷宫般的大街小巷里,一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复古的情绪在感染自己。</p><p class="ql-block"> 一条条没有人影的小巷,一些没有人看管的店铺,四处弥漫着中世纪慢生活的氤氲,恬然安静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空气中始终弥漫着隐隐约约的香料气味,耳边不时会响起抑扬顿挫的祷告声,这四面八方传来的,拉长声调的召告声传递的宗教信息和身旁不时有人和你擦肩而过的那飘逸的长袍与裙裾,这一些都会让你醒悟,这里是阿拉伯人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在阿拉伯语里,“马拉喀什”意为“红颜色的”。</p><p class="ql-block"> 城墙的陶土红,城门的赭红,老城墙壁上“燃烧着”的红……</p><p class="ql-block"> 这些红,都交汇在一起,形成了沉甸甸的、象征着历史的“马拉喀什红”!</p><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红”!浸润了千百年来的风雨,依旧如故。</p><p class="ql-block"> 它默默地透露着年代的古老信息,遥远的中世纪在这里似乎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从老城出来,我们来到了下榻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推开落地窗,哇!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p><p class="ql-block"> 金光灿灿,璨璨若锦!</p><p class="ql-block"> 夕阳挥一挥衣袖,点点金光倾泻千里,余霞成绮,光芒万丈。</p> <p class="ql-block">  蔚蓝的天空之下,整个马拉喀什竟然变成了金色。</p><p class="ql-block"> 远处,蓝色的背景之下,库图比亚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傲立在一片金色之中。</p><p class="ql-block"> 近处,陶土红的楼房挺拔俊俏,涂有紫色的屋顶增添了几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此景,多么像之前读到过的故事,倏忽间,一幅油画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落日余晖,蓝天白云,红土红墙,植物透绿。</p><p class="ql-block"> 远方是山顶终年积雪的大阿特拉斯山,中景是高耸的库图比亚清真寺,近处是几乎无边无界的德吉玛广场。</p><p class="ql-block"> 空气里则是沙漠地区特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对身旁的罗斯福说:“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地方。”之后,丘吉尔把眼前景色画成油画送给了罗斯福留念。</p> <p class="ql-block">那是1943年年初。</p><p class="ql-block">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之年,希特勒德国开始进入颓势。</p><p class="ql-block"> 当年元旦刚过,1月14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到卡萨布兰卡开会,讨论战局。</p><p class="ql-block"> 会议开了整整十天,至24日才结束。</p><p class="ql-block"> 会议结束后,他们沿阿特拉斯山脉一路南下,来到沙漠边缘的马拉喀什休假,入住麦莫尼亚酒店,在酒店的阳台上共同眺望四周景色。</p> <p class="ql-block">  那一晚,当时摩洛哥宗主国法国的反法西斯组织领导人、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也与他们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酒店有记载,说是戴高乐身形特别高大,标准的床太小了,只能临时给他换张更大的。</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是真的喜爱这景色。他后来又去过五次马拉喀什度假,每次都会写生绘画。这一系列马拉喀什风景画,目前都保存在他故乡的丘吉尔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  翌晨,一抹红晕透过窗帘,即刻起身拉开窗子,哇!又被眼前一片绯红惊呆了。</p><p class="ql-block"> 鲜红绚丽 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朝霞探出头来,俯瞰大地,露出胭脂般娇媚动人的脸庞,红润亮泽,细腻光洁,羞涩可人。</p> <p class="ql-block">  五彩缤纷的天空之下,马拉喀什又变成了红色。</p><p class="ql-block"> 这次,却红得有些羞怯,有些憨涩。还有几分乖巧,几分机敏。</p><p class="ql-block"> 难道说,这是一个摩幻的露台,时而温柔如水,时而澎湃如潮;时而懦弱无能,时而坚韧不拔。</p><p class="ql-block"> 难怪,有多少人,不远万里,来到摩洛哥传统的里亚德庭院,斟一杯茶,等粉红日落与一千零一夜降临。</p><p class="ql-block"> 又有多少人,流连忘返于曲径通幽处,嗅着古老的香气,寻找创作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亚风鼻祖的时尚偶像Talitha Getty,她留下的照片被时尚界所追捧称赞。</p><p class="ql-block"> 其中最著名的一张让整个世界都为她倾倒,照片里她身着一袭摩洛哥长袍处于露台上,身后是神秘迷幻的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圣罗兰(续篇详细介绍)把她奉为自己的缪斯女神,他说,“整个六十年代,Talitha和Paul Getty在一个星光露台上,这该死的美丽,仿佛是过去的帷幕似乎在一个非凡的未来之前升起......”</p> <p class="ql-block">这该死的美丽,摄人魂魄,</p><p class="ql-block">这该死的美丽,如痴如梦。</p><p class="ql-block">这该死的美丽,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这该死的美丽,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心甘情愿地让自己迷惑在一片红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  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趁着那个娇羞的脸宠还在,赶紧下楼去,说不定会捕捉到她留下的痕迹,哪怕只是一丝一缕都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这是身着红袍的她,</p><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红”,</p><p class="ql-block">你喜欢吗?</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身着金色长袍的她,</p><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红”,</p><p class="ql-block">你喜欢吗?</p> <p class="ql-block">无论身着红袍还是金袍,</p><p class="ql-block">我都喜欢你们,</p><p class="ql-block">亲爱的“马拉喀什红”!</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我们来到巴西亚皇宫参观。门口有众多游人在排队等候,几乎都是欧洲人和阿拉伯人。</p> <p class="ql-block">  巴西亚皇宫是摩洛哥现存不多的古代杰出建筑物,占地8公顷,位于德吉玛广场的东南方。</p><p class="ql-block"> 宫殿建于十九世纪末的阿拉维王朝,原由当地西阿罕默德本穆萨贵族父子于19世纪末所建,这位贵族有四个妻子,其中一个名叫巴西亚,是他最宠爱的妻子,故建造了以她的名字为名的庭园。</p><p class="ql-block"> 由于宫殿太过华丽,引起当时阿济兹国王的妒忌,因此在本穆萨死去的当天,就下手掠夺这座宫殿,将之据为己有。</p><p class="ql-block"> 所以一直到现在,这座宫殿仍属王室所有,当今穆罕默德六世国王若来马拉喀什,都会临幸此处。</p> <p class="ql-block">  当时,这座宫殿是为四位妻子和二十四个佳丽而建;每个妻子有属于自己的住所,房间的大小、奢华与俭朴是由国王对妃子的宠爱程度决定的。</p><p class="ql-block"> 每一座皇宫都有着自己的神秘故事。从皇宫现存的大大小小房间来看,当年这里也是美女如云。</p><p class="ql-block"> 皇宫附近是库图比亚清真寺,站在清真寺里将近70余米高的宣礼塔上,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皇宫中美貌嫔妃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因而那个年代,便有了明确的规定,凡是登塔召唤穆斯林祈祷的宣礼员必须是盲人,为的是防止有人偷窥皇宫。</p> <p class="ql-block">  这座璀璨夺目的皇宫,作为摩洛哥唯一对外开放的完整皇宫,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马赛克装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门扇细腻的花纹、古朴的门闩,落地窗户上精细的镂花以及拱形门洞的精雕细刻。特别是明暗对比强烈的窗户上,人与镂花的剪影形成了唯美的影像,成为人们争相摄影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皇宫的精美散落在各个角落,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房间的上半部分,浓郁的阿拉伯风情的图案,精雕细刻的花纹以及昏黄的灯光,充满了浪漫与温馨。</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房间的顶棚也不尽相同。有的布满花纹的房顶开上天窗,让一缕阳光投射进来;有的屋顶繁复华丽,让人惊讶怎么会有如此漂亮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菲斯马赛克工艺”以及“菲斯蓝”在这里大放异彩,将这古老的传统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这才是马赛克的精髓,菲斯蓝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皇宫中两处比较开阔的地方,一是用马赛克作为主要装饰材料带有喷泉的庭院,淡雅的色彩、光亮的马赛克,给人以清新、规整、典雅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二是皇宫里的花园,里面栽有果树、非洲的绿植等,虽说园子不大,但是绿意盎然,给这座古老的皇宫平添了几分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座皇宫,但房间里完全是空空落落的,似乎让我感到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据说奢华而阔绰的皇宫中的珠宝连同一切贵重的物品,最终被穆莱·伊斯梅尔苏丹洗劫一空,留下了如今这个空壳子,也给前来参观的游客留下了些许遗憾。</p> <p class="ql-block">  徘徊在弥漫着粲然金光和贵族气息的皇宫,浮想联翩,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无论曾经多么辉煌,多么灿烂,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颗流星,最多就是一颗金光闪闪的流星。</p><p class="ql-block"> 而那些不倒的建筑,却一直都在,就如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让后人翻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马拉喀什位于摩洛哥南部内陆、阿特拉斯山脚下,城市物产丰富、古迹众多,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也是摩洛哥的商贸重镇。</p><p class="ql-block"> 公元11世纪,摩洛哥的原住民柏柏尔人在此修建了他们心中的“神域”都城,取名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 1147年,马拉喀什成为阿尔摩哈德王朝的首都,又于16世纪成为萨丁王朝的都城。</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阿拉伯人、犹太人、欧洲人都曾在此停留,共同创造出了这颗美丽的“南方珍珠”。</p> <p class="ql-block">  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被称为摩洛哥城,而摩洛哥的国名就是从这一称呼演变而来的,所以马拉喀什曾被称为“南方首都”,而菲斯则被称为摩洛哥“北方首都”。</p><p class="ql-block"> 在很多语言中, 摩洛哥 这个名字和 马拉喀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波斯语、乌尔都语及一些南亚语言中, 摩洛哥的名字至今仍是马拉喀什。</p> <p class="ql-block">  自马拉喀什建立至今,它的每一历史阶段,无论是其发展高潮期还是发展低潮期,都会出现不朽的建筑杰作:</p><p class="ql-block"> 11世纪的城防,12世纪和14世纪的清真寺和尖塔,16世纪的宫殿和坟墓以及19世纪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拉喀什的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由于篇幅所限,未完待续。剩余部分在下集《西葡摩17天之旅——多彩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中完成。</p><p class="ql-block">以下两图</p><p class="ql-block">上图:西葡摩17天之旅行程</p><p class="ql-block">下图:摩洛哥段行程。其中红色箭头标注的是《西葡摩17天之旅》系列游记写到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