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遍如何(小散文)

崇毛敬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笔者想对话题审稿人要说的一句心里话:文章看三遍如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句话的提出,是笔者看了《儒林外史》受到的一点启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说当年老童生范进考秀才,学政周进看他这般年纪(五十四岁)仍来考试。于是便问:“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试,到如今应试二十余次。周进问:“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因童生文字荒谬,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周进道:“这也未必尽然,你先出去,卷子待本学道细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进将范进卷子着了一遍:“这样的文字,都说的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便将卷子丢一旁不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顷,心想:“何不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怜他个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看罢第三遍,不禁叹息道:“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两遍亦不能解,三遍后,才晓得是天地间至文,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官屈了多少英才。”他认为范进文章到了火侯,鼓励他来年去考举人,才有了范进中举一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一例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审稿人对于文章的审评多么重要。如果单潦草看一遍就评档次,是多么荒唐和不负责任。我们最起码也学学周进看它三遍吧,你说是吧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以为,这样最最起码能把文章中错别字看出来,标点符号运用不妥看出来,文章通顺不通顺搞清楚,当然行文格式规范不规范也挺重要,这些基本方面看好了。文章质量再认真琢磨一番,我想这就差不多了,起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文章作者了。因为作者真正原创一篇文章也不容易,我们审稿也不能草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在此只是提此建议,仅供参考。反正我本人一直坚持这样做,当然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不足,但心里还比较坦然的,因为我尽力了。我将一直坚持这样,只要还在这个岗位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