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内之我見我思

Sam Lau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 1759年對外開放。和法國《卢浮宫》、俄羅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館》(又称冬宫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館。目前,大英博物館對公衆開放的藏品大约有五萬件。</p> <p class="ql-block">借來航拍《大英博物館》全貌的照片可見,它的建筑風格和古希腊的帕台農神庙(Parthenon)十分相似,尤其正門前部份。</p> <p class="ql-block">這裏海量的文物,記載着人類文明和文化的發展史。如果你有興趣,参觀三次也覺不够。</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是免費向全世界開放。英政府認爲,由國家資助的博物館收藏着具有重要科學、藝術、歷史價值的世界藏品,反映了世界的歷史和當代人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着世界各種文明的特性,是全世界人類的遺產。不能因爲一些人付不起門票而被擋在博物館門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過為有效地控制每日参觀的人流,参觀者必須在网上预约好某日某钟点入埸的門票,到時也要凭票進埸。</span></p> <p class="ql-block">走去博物館的Informatica 處领取一些参觀指南資料</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走進《大英博物館》內的大廳,見到中間是一個圓型的建筑, 在2004年之前這一直是《大英圖書館》的前身,圖書館內里的故事很多:比如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一卷就是在這里完成;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也是在這里完成;我們熟知的迪更斯作品《霧都孤兒》很多章節也是在這里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現在巳經成爲《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原来属於大英圖書館,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圖書館的閱覽室巳經</span>搬到了圖書館大楼,今巳成爲博物館的閱覽室。 這個建於1857年拥有许多珍藏书籍的閱覽室,原本只提供持有阅览證的人士作研究之用。現已向一般大衆開放,讓所有旅客得以一窥其真面目。歷史上許多学者、名流、政治活动家都曾光顾这里,博览群書,進行研究和寫作。</p> <p class="ql-block">2000年之前《圖書馆》和展览廳之間還是露天。爲迎接千禧年而修建一個由三千多块鋼化玻璃组成鋼架网状的穹頂。占地两英亩,十分壮觀,可讓参觀者免去在等候進入各展廳時要忍受風吹雨淋之苦。</p> <p class="ql-block">玻璃穹頂還将原来的《大英图晝館》與各個分館之間的孤立关系,通過這個富有特色的穹顶連接起来,成爲一个共時性的空間。最具视觉特征的是穹顶的网状结构,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富於现代构成感光影,舆那些古羅馬雕象、希腊建筑的爱奥尼亚柱式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参觀博物館,如果单凭好奇則似乎有点浪費時間了,不少文物并不漂亮,有不少在現代人眼中甚至丑醜。但要知道:能摆得上國家级、世界级博物館内的東西,件件都有故事,包括文物本身反映的故事,以及發掘這件文物的經歷和故事。能了解這些故事,我們觀看時才會更觉興趣,印象更深刻,自己也增廣見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進館後在左手边第一層古埃及的</p><p class="ql-block"><b>第4号展廳中</b></p><p class="ql-block"><b>羅塞塔石碑(RosettaStone)就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館之寶。</b></p><p class="ql-block">石碑放在觀衆進入館內最當眼的地方,所以這應是觀眾最多的展品。但它却是一塊毫不起眼的黑色石頭。如果你不了解它的故事,很容易看一眼便走過,事後才知為何总是一大堆参觀者团团圍着这塊石头轉,原來它就是全館的镇馆之寶,自己走寶了也不知。</p><p class="ql-block"> 石碑制作於公元前196年,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腊文三种文字書寫的時任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的詔書。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會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结构。這塊石碑成了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活字典。</p> <p class="ql-block">這塊石碑之所以珍貴,請看清楚石碑上刻着三种不同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是因為石上的碑文用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近代的通俗文字 、希腊文, 篆刻了同一段內容, 它的發現促成了人類對埃及古代象形文字手稿的現代解讀. 提供了等於字典的功效. 對研究古埃及文化歷史的大有幫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過羅塞塔碑,很容易見到巨大的埃及著名法老王<b>拉美西斯二世半身石像</b>。</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 是公元前1303年出生, 矩今三千多年前的人物。也許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去埃及参觀時拉美西斯的大小石像保留很多,根據庫班石碑的記載,他10歲就擔任軍隊首領,年少便輔佐父親,公元前1279年(此年代仍有爭議)就已登基,在位67年,享年90歲。 這真是奇蹟. 几千年前人类的平均壽命估計不过50歲. 別說三千年前了, 就拿两千年前秦始皇到清未溥儀爲止,有人做過统計,歷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平均寿命僅爲39.2歲。 帝王高寿的不多,超過80歲的皇帝只有五位,即最長寿的乾隆皇才活到89歲便掛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說這位 拉美西斯二世生長在幾千年前,既無沒有衛生条件、也沒有醫疗知識,還常行軍打仗, 酗酒淫樂,居然能活到90歲真是奇蹟!</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館在第一層, 文物最豐富, 展品由公元 前2570~公元100年.</p><p class="ql-block">我們可以通过文物的展示來認識世界的簡史。人類起源於非洲,走進非洲的埃及館,有大量的木乃伊講起人类的生死。</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可以復生,復活的靈魂需要原來的身體,因此需要保存下身體以供來生所用。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數量之多,許多遊客都是衝著這些木乃伊而來的。所以這館似乎人氣最旺,生人與死者同處一室,盡管這展廳很大,但走進去還是觉得氣悶,反正在埃及開羅也見過各式各样的木乃伊了,在此也就匆匆拍幾張照片便出來。</p> <p class="ql-block">牆上的圖片說明了木乃伊的製作方式,在人死後不久防腐師會用鉤子把大腦從鼻孔取出丟棄,心臟被視為智力和記憶中心被保留下來,容易腐敗的內臟則被保留在容器之中;上述步驟處理完畢後,會在身體空隙間填入各種香料,並用泡鹼的天然鹽乾燥靜置約一個月,之後在塗上厚厚的香料樹脂再裹上層層亞麻布,有時也會在亞麻布間放置護身符,以保護木乃伊得以重生。</p> <p class="ql-block">只能說大英博物館裡的木乃伊太驚人了,居然有從裹屍布中打開活生生的人體,而且保存得非常完整連頭髮都還在,大英博物館內的木乃伊都使用了CT電腦斷層看見內部人體,透過掃描來研究古埃及人的生活習慣或健康狀況或死亡年齡,不僅能保留下木乃伊的原始樣貌,也能一窺神秘古埃及文明的真實面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惊喜發现复活節島上的<b>摩艾石像</b>。我們知道位於智利以西外海約3600到3700公里處,有个叫做复活節島,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島嵨。1772年4月,荷蘭探險家雅可布·羅赫芬,在東南太平洋的大浪中顛波了好幾個月,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未知的小島,島上佈滿神秘的巨人石像。而當天剛好是復活節,雅可布便在地圖上幫小島署名為『復活節島』,也就是復活節島的名稱由來。</p><p class="ql-block">島有887多尊充滿神秘的巨型石像吸引各國的觀光客和考古學家,大大小小的成員人頭巨石遍佈全島,稱為摩艾石像。石像經考古學家挖取發現,並不是全部為半身,大多整齊排列在4米多高的長方形石台上,背向大海。每座石像高7-10米,重量從20噸到90噸,最重的竟然達200噸。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們從何而來?誰人雕刻的?爲甚麽要整齐排放面向大海?在這兒立了多久?毫無機械技術的古文明又是怎麼完成這些石像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尊被擺在大英博物館的摩艾石像叫做 <b>"失落的朋友"</b>,它是館內最著名的展品之一。</p><p class="ql-block">這尊重達几吨的石像是唯一被移出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像。是 1868年由英國航海家鮑威爾(Richard Powell)所領軍的英國水手發現,當時他們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和當地土人交換,把它帶回英國,並獻給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女王則在 1869年把它捐給了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去年我們旅行到了智利,曾经考虑过乘飞机去復活節島,就是爲了一睹這些神秘的摩艾石像。可昔時間不够充份而作罢。今回在英國正好拜會下這位<b>"失落的朋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匆匆走过美洲展廳</p><p class="ql-block">這件公元15~16世紀的 <b>馬赛克段双頭蛇飾物</b>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阿茲特克文明是存在14到16世紀的墨西哥古文明,蛇一直是中美洲的宗教象徵,這隻雙頭蛇是由木頭雕刻而成外部再鑲上綠松石,為儀式時配戴在胸前的裝飾品。双頭蛇形象頻繁出現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宗教圖騰上,并與数個墨西哥神明存在關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館第一層及第二層是古希腊、古羅馬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廳,第17</span>號展馆是涅瑞伊得斯纪念碑,是現今土耳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桑索斯)</span>發现最大最精美的紀念碑,它是爲了紀念桑索斯的统治者Erbinna 所建造的。尽管他不是希腊人,却也选择葬於类以希腊神庙的陵墓中</p> <p class="ql-block"><b>18號展廳是古希腊巴特農神殿的各种白色大理石雕像,群像</b>。</p><p class="ql-block">讓人惊嘆不巳的是如此精美的雕刻,境然是公元前400~500年的作品(即2500年前相當於中國周朝期間),古希腊人居然有如此高超的工藝!拿秦朝的兵馬俑拍埋去相比,真有点不好意思托大了。</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巴特農神庙內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1687年,巴特農神殿遭到最大的打擊</p><p class="ql-block">戰火使其內部的結倒塌, 左邊屋頂或是部份棟樑,特別是南邊的,損壞到慘不忍睹,雕像也毀壞得很嚴重,很多浮雕散倒在地上 ….... 直到1801年英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額爾金伯爵獲得蘇丹的許可,來收集雕像. 他花了三萬六仟五百英磅卖下了所有倒散碎落的大理石浮雕和雕像, 他花了十年時間把這批雕像運回英國。</p> <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个民族像古希腊人一样对人的身体结构那么感兴趣,并通过人体雕塑来表达个人的感情。古希腊人不断探究人体的完美比例,并形成固定的数字法则,就像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说的“美的本身就在于比例数的协调”一样,在希腊人的眼中,神的身体是最完美的,但他们认为神和人是同性同形的,在古希腊的雕塑中,蕴含着“以人为本”的艺术主题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家和艺术家的眼里,人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的审美特征。在他们的完美法则指引下完成杰作,<b>美丽的雅典娜(维纳斯)</b>被现代人称作至今无法愈越的藝術瑰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藏品實在太豐富了,藏品浩如烟海,据說有800多萬件文物,如果1分钟看一件,每天不吃不喝看24个小時,大概需要12年之久;如果在僅在博物馆的营業時間里观看,则至少6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中東两河流域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b>古蘇美尔文明</b>(公元前6000~1500年之間)現在的伊垃克和叙利亞東北部在公元前1500~500年之間(相當於中國商朝过渡到東周的時間)拥有共同的文化,但在此之後逐漸分爲北部的亞述帝國和南部的巴比倫王國。两個王國又依次擴張,最终於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國王居鲁士统攻占,整個中東地區大部份又合并成强大的波斯帝國。</p><p class="ql-block">中東、遠東、近東這段期間先後出現的文明也很輝煌:古亞述帝國(現伊拉克北部)、古巴比倫、以及公元700年至今的中東伊斯兰世界;古代伊朗(公元前3000~公元651);南亞拉伯的中心位於现在的也門、阿曼區域;古安纳托利亞和烏拉尔等連接亞歐重要地區的土耳其王國;古约旦和以色列、地中海的古塞浦路斯等地方的出土文物藏品也極豐富:包括亞述的浮雕、腓尼基的象牙制品、古叙利亞烏尔皇家墓地的寶藏、古伊拉克、伊朗、埃及等地出土的金飾及其它金属制品、尤其是古蘇美尔巴尼帕图書館的楔形文字碑片,這可是人类文明中最早的文字距今5500年左右比中国甲骨文還早差不多两千年……</p><p class="ql-block"> 這麽多展廳怎能看得完?不先補下課,了解多些這些古董的故事,走進去也只能走馬看草(連花也不是),浪费時間了。</p> <p class="ql-block">所以只在較有認識的這两尊巨大的人首翼獅像前拍个照片,亞述馆也没進去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然不可能樣樣看遍,只能選擇性觀看,光是中國館,也難看全。藝術無國界,不少外國人認識中國,都是从博物館開始。</p><p class="ql-block"> 人們不一定要去中國,便可从世界各大博物館或世界名校的博物館中看到各種來自中國的出土文物,認識自古以来中國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智慧,从而引起他們對中國的尊敬和興趣,甚至更進一步去研究和追寻中國成就的來源和學習。這不是很好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博物館都以有中國藏品爲榮。其中就以《大英博物館》爲例。它館藏中國文物最多,更可喜的是它博物館特設《中國館》讓参觀者專門参觀,可見他們也是對中國文物相當的重視和推崇。這等於在全世界免费爲中國設立宣傳文化、藝術和歷史的窗口,對文物的保护和保养都替我們做埋,并不爲賺錢還不收取你要摆展览的租金。有甚麽不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藝術無國界,不少外國人認識中國,都是从博物館開始。</p><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設有近百个展廳,囊括全世界各个地區的文化。其中的<b>第33号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b>,與古埃及、古希腊、古羅馬和印度等最大面积展廳一樣平起平坐.,是该博物館為僅有的幾個國家特别設的展廳之一。中國古代文化物證就静静地待在33号展廳内,......无論你此时是何种情绪,都请先放在一边,專心观赏《大英博物館》里的中國文物——</p> <p class="ql-block">中國廳一進門正對看到的是一面类似北京故宫九龙壁的屏風墙,上下一共有四条龙,在莲花和牡丹组成的背景下狂舞。虽然这不是皇家專用的龙墙,也讓人一眼看上去就有点震撼感觉。這是2006年由香港富商何鸿卿拍賣获得,随後也是捐献给《大英搏物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比較留意青铜器方面,比如這一件是周朝的簋。名称康侯簋。是1931年在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随后被倒賣至海外,1977年由布鲁克·休厄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康候簋》</b>西周</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p> <p class="ql-block">文物之所以能被評爲國寶,其本身带有文字的最能獲高分。</p><p class="ql-block">康候簋之所以貴重,就因爲簋上有廿四字銘文,歷史上公元前1050年,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这件青铜器上的長铭文就記載了這次戰役和之後的事件。它和歷史能互相印證,这件器具里的铭文记载了武王的兄弟康侯和沬司徒因论功行赏获得了魏國(在今天的河南省)的封地。铭文還記载了商朝残存者發動的叛乱,周王成功将其镇压,铭文帮助我们得知了這埸叛乱的時間。而發生在公元前1050年的歷史事件又印證了該青銅器製作於約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p><p class="ql-block">這件窴物现在被陳列在中國館的高古文物櫃中。</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里有座很精美的辽代(南宋)木雕水月觀音坐像,名称<b>《水月觀音》</b></p><p class="ql-block">在佛教中觀音菩薩就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這位觀音一手搭在翘起的膝盖上悠闲坐着,與我們平常入庙拜神見到的庄重慈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萨型像大相徑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國傳說中觀音大士有33种型像化身,</span>們對她这個型像有個别称,叫做"觀自在" ,她似是在掃視衆生,也在看水中倒影的自己,关照自己的内心,也算是修煉的一种方法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宣德掐丝珐琅<b>雲龍紋景泰蓝大盖罐</b></p><p class="ql-block">(公元1426-1435年)</p><p class="ql-block">龍紋十分霸氣威武。 頸部有镀金“大寶宣德年制”,“御用监造”双款,其足底亦阴刻有相同的款文,這种作法在珐琅器中是绝無僅有的。</p><p class="ql-block">這件被欲称大将軍罐的文物,御用景泰蓝龙纹盖罐已知存世只有两件:大英這里一件、還有一件为瑞士著名景泰蓝收藏家Uldry所藏。</p> <p class="ql-block">明代三彩布袋和尚</p> <p class="ql-block"><b>三彩羅漢像</b></p><p class="ql-block">經瓷器專家和科学家通過测試鑒定, 這尊羅漢制作年代靠近金代末期.</p><p class="ql-block">至今爲止,同类型的罗漢像,可查到存世的共有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國,俄罗斯,法國以及這里英國的《大英博物館》里,还有一尊收藏於日本的私人博物館中。</p><p class="ql-block">罗漢像的特别之處在于其臉部, 手部以及皮肤的颜色處理中所反映出的极爲罕见的寫實主義。他們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p> <p class="ql-block"><b>《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書畫藏品</b>,</p><p class="ql-block">由東晋畫家顾恺之依据《女史箴》中的故事描繪創作而成,线条细劲流畅,人物神态宛然。</p><p class="ql-block">《女史箴图》本爲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现傳画本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绢画,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p> <p class="ql-block">《女史箴图》</p><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的四楼 91a 展廳展出</p><p class="ql-block">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四楼在91a 展廳展出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失,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绢本設色,現收藏于《大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史箴图》這</span>样珍贵的藏品,一般一年只展出6周,今年展出是在7、8月份,我們失之交臂了,下次計啱時間再來。</p><p class="ql-block">不過,當該畫卷不展出時,你可以在交互式问触摸屏上欣赏畫卷的电子版本。</p> <p class="ql-block"><b>33B 展廳是中國玉器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便說說,近日有博主在网上大喷這幅名曰 "遺失的明珠——敦煌壁畫" 被英國人偷盗出國,更括不知耻地掛在展廳正中墙上炫耀…… 引發很多小粉紅深觉心痛、流淚,極觉受侮辱,留言誓向強盗討回公道云云。</p> <p class="ql-block">我相信参觀過《大英博物館》的華人,必不會看不到這幅壁畫。它确是很大一幅掛在33号展廳未端墙上。</p><p class="ql-block">但這幅不是敦煌壁畫,是河北涿鹿县《清凉寺》内由山西省五台山僧人創作的<b>《三菩萨壁画》</b></p><p class="ql-block"> 壁畫中間的菩萨为觀世音,他头戴寶冠,冠上有阿弥陀佛像。左边是普贤菩薩,他手持拂子,頭冠也有三寶。右边是文殊菩薩,他的頭冠亦有一佛像,并手持如意。</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清凉寺建於1183年。一段1485年的题字紀錄了寺院的壁画是山西省五台山寺院于1424年委派僧人到清凉寺繪制的,始繪於1424年,最终完工于1468年,後来於1437年和1468年两次把壁畫重修。有五百多年歷史了。1468年是明宪宗時期,明宪宗示算是明朝中較有作爲的皇帝,社會相對稳定,經济環境不錯,庙宇香火盛才會装修添畫。</p> <p class="ql-block">查下河北涿鹿县位置你可發现,涿鹿在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生活繁衍,在長城南边張家口附近,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相傳中國遠古時代由黄帝与蚩尤發生的 "涿<span style="font-size:18px;">鹿之戰" 就是在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公</span>元前300年屬趙國,到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保安州許多轄地被劃出,降為三級散州。</p><p class="ql-block">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涿鹿縣屬察哈爾省,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日寇便是從這里越過長城大举進兵華北,國軍廿九軍将领趙登禹、佟麟閣抗日殉难亦在此附近。8月25日,日軍飛機轟炸涿鹿縣城,损傷惨重。《清凉寺》也於20世纪30和40年代間毁於戰火。</p><p class="ql-block"> 英國人W. M. Weinberger於1925年間獲得此壁画。根据他的笔记,當時的《清凉寺》有三殿,已荒廢。第一殿内有残破的大型木雕佛像,周围有小型塑像。三菩萨壁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着</span>底层的干土附着木架上……</p><p class="ql-block"> 各位想像一下,在這兵荒馬乱的年代,這些泥塑上的繪畫,在倒塌的庙宇内附在木架上,能避過上世纪初的軍閥混戰?抗戰和解放戰争的峰火嗎?就算你是個有心人,也無法把這大形的壁畫搬回家收藏。既然庙宇被毁了,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也没有,這壁畫凭什么能保存下來?開講有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况涿鹿县地方贫困,人口至今也只是廿几萬,正所謂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戰乱之中,老百姓也是自身難保,誰還有能力保护這些後來才知道的文化遺産?</p><p class="ql-block"> 就算讓這壁畫幸運躲過一埸又一埸的戰火,但能逃過文革嗎?<b>看到這些仍属中華文化的遺産,現在還保存得好好的,讓我有机會一睹真容,我只會在心中暗說声 Thank you ! </b>看着這几位菩薩像,我想起不少被外國人领养的女孩,你說,她們被父母抛弃,才得以出國,她們是幸運?還是不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觀博物館,面對珍貴文物我個人并不很重视其金錢上的價值,我更感興趣的是文物背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講開文物收藏,令我想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b>"今還珠於民,乃終吾夙愿” </b></p><p class="ql-block"><b> 張伯駒</b></p><p class="ql-block"><b> </b>張伯駒先生, 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代宗師,收藏界無人不知的張公子。他的身份也很特殊,其父親張镇芳是中國最早的官商合辦银行——盐业银行董事長. 他被称爲民國四公子” 之一,和東北王張作霖之子張學良、袁世凱之子袁克文、遜帝溥儀的堂兄溥侗 齊名.</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天下第一藏家” 的他, 藏品雖不算多, 但因為他所收藏的都是歷朝歷代存世的名作,到目前来講, 基本上都是各朝代現今存世的第一件。換句話說, 他所收藏的都是國寶级的絕世精品.、孤品. 人曾称,“張伯駒的捐赠占了故宫書畫收藏的半壁江山”, 故宫的頂级書畫中,将近一半是張伯駒捐赠的, 這些東西, 至今仍然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寶。</p> <p class="ql-block">對於古字畫的痴迷, 舉两例子, 你便見到張伯駒對古董痴迷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行內都知道<b>:隨代展子虔的《游春圖》</b>, 可以說是國寶中的國寶,它是中國山水畫的开山祖師,距今1400多年了,是中國现存最早的畫作真迹,被誉爲傳世第一畫。應該是 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从東北出走時散失了在民間, 當古董商馬霁川打算賣出《游春圖》的消息傳到了張伯駒的耳朵里, 他那个着急,就怕國寶落入外國人手中。</p><p class="ql-block"> 但苦於賣家開價要800两黄金, 實在太高,那時一两黄金在京城可以買到一座不錯的四合院了,你想想看,800座四合院,放在今天是絕對的地產大鳄!誰能立馬掏得出這個現錢?無奈之下, 張伯駒狠心把自已那個占地15亩的豪宅賣掉換回這件國寶. 說明一下, 這豪宅曾經是清朝大太监李蓮英的宅子。</p> <p class="ql-block">游春圄(局部)</p> <p class="ql-block">游春圄(局部)</p> <p class="ql-block">游春圄(局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子之二, 1941年張伯駒被绑架, 匪徒要贖金300萬銀元, 張伯駒對前来探望的妻子说:“家里那些字畫千萬不能動, 其妻潘素知他愛古董勝於生命, 只好把家里除了字畫,把能賣的東西手飾都變賣干净,凑足了贖金送過去救回他一命。</p> <p class="ql-block">然而這樣一個被称为天下第一藏的收藏大家、鉴赏家、書畫家、詩詞大家、京剧藝術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解放後他和夫人潘素把這些一生收藏的比生命還重要國寶, 在1956年全部無偿地捐给國家. </p><p class="ql-block"> 獲得的回報只是文化部長沈雁冰(矛盾)親筆簽發的一紙獎状, 称他化私爲公,足资楷式,特予褒揚。”</p> <p class="ql-block">令人意想不到的是56年才捐贈了比自已生命還重要國寶的張伯駒先生, 卻在1957年就被打成了右派,堂堂北平四公子之一被赶出北京去東北落戶, 文革時還在吉林被安多项罪名遭抄家、批斗。不過也幸好他的古董全捐了給國家, 否則難逃文革這一劫.</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 有儒帥之称的外交部長陳毅, 與張伯駒惺惺相惜, 在京城 時常與張下棋, 直到1972年陳毅去逝, 臨終前, 特別吩附家人把一張棋盤留給張伯駒, 張得悉後感極而悲, 感是陳的念舊, 悲的是自己現在囚的身份, 連去為故友送最後一程都不能, 祇好親寫一付挽聯托人帶去. 在陳的追悼會灵堂內, 毛澤東看到張挽聯, 才問左右, 張還在嗎? 現在哪里?得知他還在東北的牛栏內, 才發話讓他回北京居住。托了偉人之恩,張伯駒能回到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地,虽然僅有片瓦遮頭的落脚点,屈居市井之間. 張也自覺皇恩浩蕩了。所謂苟存性命於亂世, 不求名達於豪門。乎復何求? 你說, 莫講全世界 , 就是全中國, 能識得張伯駒者,又有幾人?</p> <p class="ql-block">然而更令人惋惜的是張伯駒因爲自己的收藏也变賣了所有家産,導致他晚年生活贫苦,结果在1982年,張伯駒因为患病醫生建議住院治疗,他被安排在一个8人病房内,由于病房人多嘈杂不利於休息,而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張伯駒的妻子曾向医院申请想要轉移到单人病房,但是却遭到了医院的拒绝,那時候院方称張伯駒想住單間還不够级别,因此最後張伯駒也只能躺在這個八人的病房内…… 後来有护士看他很難支持了,看不過眼走去醫院大門外大聲疾呼:張老為國盡了這麽大的貢献,<b>只要把他捐贈给國家的寶貝随便拿一件出來,其價值足以買下這整間醫院!现在他病危連換個安静些的房間也說不够資格,到底天理何在?!</b></p><p class="ql-block"> 當時的北京,老一輩知張伯驹的人還是有的,當與論傳到北京領导層,才引起重視,到醫院過問,可惜太遲了,張伯駒還是因感染了感冒发展成肺炎最终不幸离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反在《大英博物館》內</p><p class="ql-block"> 第九十五號叫《大衛捐贈藏品館》 大衛是世界上對中國瓷器研究有重要貢獻的英國著名瓷器收藏家, 他把一生收藏的全部中國瓷器精品共17000件捐給《大英博物館》, 英政府為他的捐贈品特設一專館 以示對他的瓷器的收藏和研究重視和感謝. 英女皇給他賜以爵士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珀西瓦尔·<b>大维德爵士(</b>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1892年-1964年)一生酷爱中国瓷器,是全球知名的中国瓷器收藏家之一。他出生于印度孟买一个颇有名望的犹太裔家庭,後移居伦敦。</p> <p class="ql-block">陶瓷於公元600 年始作於黃河流域的中原民族, 把普通黏土經過煅燒轉變為精美物件的嫻熟工藝使歷史上及全球范圍內愛好者為之心動神迷.</p><p class="ql-block"> 當你踏入博物館內第<b>95號展廳,</b> 一進入門口左手边, 立着一大被璃櫃, 內里只摆放着一對花瓶, 很多參觀者為了急於走進館內看其它寶貝而疏忽了這一件, 要知這可能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青瓷花瓶, 亦是館鎮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瓷器權威專家馬末都先生, 見到這對花瓶几乎要屈尊跪下. .這對以大衛名字命名的青花瓷, 是<b>元青花瓷唯一帶有文字显示製作年代的孤品. 他顛复了中國瓷器界對元青花的認知. 殿定了元代青花磁在歷代中國瓷器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b>這對元至正年代製的青花瓷瓶, 是漢文化、波斯文化和蒙古文化等多種文化溶合的結晶. 名副其實鎮館之寶. 所以光是這對花瓶就很值得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p> <p class="ql-block">瓶頸這段铭文使得這對瓶子成为中国最早的青花瓷的断代标准器。</p> <p class="ql-block">除了這對元至正元年青花瓶外, 講起這大衛館的瓷器精品真可用琳瑯滿目來形容, <b>北宋代的五大名窑: 汝、均、官、哥、定 </b>各有專櫃介紹. 件件都價值上千萬过億. 其它明清代的瓷器多得令眼馋. 留言上寫滿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觀眾對大衛爵士和英國政府對人類文明結晶的收藏和保护所作出的貢獻大加點贊!</p> <p class="ql-block"><b>北宋 汝窑</b></p><p class="ql-block">皇室御用,瓷器胎薄色近似粉青或天青,光澤柔和,美如玉琢,素有汝窑爲魁之說。据說是宋徽宋發夢,夢見雨過天青,甚爲美麗,龍顏大悦,傳令下去令工匠門燒製這種颜色磁器供皇家御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下面這一櫃子的瓷器都是天神級的精品,全出自北宋汝窑,据知全世界能數得出的汝窑出品存世只有八十多件,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廿三件, 北京只藏有十七件, 这大衛私人竟藏有十二件, 北宋灭亡後, 汝窑的工藝失傳, 至今現代人也燒製不出來。所以目前只要确是是汝窑出品的一片烂瓷片, 也可買出上萬天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北宋 均窑</b></p><p class="ql-block">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鈞瓷著称於世,能傳世不多民間歷來有傳说、縱有家財萬貫不如均窑一件"的說法。鈞窑在河南省禹县。創始於唐、興盛於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它以釉具五色艳麗而獨樹一幟。</p> <p class="ql-block"><b>宋 官窑</b></p><p class="ql-block">泛指由官府經营專做朝廷特供窑作坊,自有最佳的材料和技工,出品自然上乘。</p><p class="ql-block">北宋官窑在汴梁(開封)附近,南宋在杭州近郊。</p><p class="ql-block">以古代周、漢青銅器造型爲摹本,以肌素無華的青釉爲飾。追求青玉制品的晶莹效果。</p> <p class="ql-block"><b>哥窑</b></p><p class="ql-block">開片成铁綫状的哥窑,一向以紋片著称。"金絲鉄綫" 是其典型特征。傳世哥窑瓷器多呈米黄色或蟹青色。哥窑和龍泉窑特征相近,也有 龍泉窑和哥窑是兄弟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定窑</b>白磁,色調上属暖白色,细薄潤滑的釉面白中微閃黄,給人以湿潤恬静的美感。定窑白磁遺址在河北曲陽一带,是北宋最早進入宫廷的瓷器。尤其再飾以金銀鑲边口,更显富麗尊貴,</p> <p class="ql-block">館內每件瓷器都价值連城, 一個小小的明朝成化年“<b>斗彩鸡缸杯</b>” 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拍賣會上,就以2億八千多萬港元成交.</p> <p class="ql-block">两件硕大的明永乐和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罐,更是瓷器中的翘楚,堪称國寶,它器型硕大、色彩艳丽、精美绝伦、品相極佳,是难得的两件珍寶。</p> <p class="ql-block">還須補充一筆,大衛爵士這些文物,雖然几乎都是中國的國寶,但绝大部份不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或189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强搶的臟物。各位可以想像一下,一群百多年前的外國鄉巴佬,城市貧民 (只有這类既没文化也没見識的老粗才去當遠征軍) 他們那會懂得官窑、汝窑這类古董的價值?他们要搶的目標肯定是金銀珠寶或綾羅綢缎。這些才輕便携带。誰那麽蠢揹着大袋缸瓦瓷器或笨重的青銅器、黄花梨家具等東西去行軍打仗?所以在蕃鬼佬的博物館内我們甚少見到甚麽珠寶手飾之类展品。原因是這类東西多数被搶後被这些家伙为携带方便而熔掉,换钱買酒吃去快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記載慈禧太后在 1901 年出宫時将一大批内府秘藏珍寶抵押给北京的盐業银行。到民國成立後清政府也没钱贖回。爱好收集中國瓷器的大维德爵士知道从中買到 多件瓷器珍品。更多王孫貴族没落後把从前皇上赏賜的東西变賣,故流落民間。其中包括末代皇帝溥儀,還有的就是張學良。張作霖死後,少帥張學良全權掌控東北,他就没少把沈陽故宫的百多箱文物珍寶運到上海倒賣。比如其中有明代文徵明的真蹟《寒林圖》由《大英博物館》以二萬银元购得。</p><p class="ql-block"> 難怪鲁迅曾说:<b>不能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遗物!</b>怪誰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在法國羅浮宫展出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藝复興時期代表人物達·芬奇的作品。是十八世纪時被法國國王佛朗索瓦一世从意大利人手上買回,一直就掛在羅浮宫讓人参觀。曾在廿世纪初被一意大利藉装修工匠趁羅浮宫装修時把此名畫偷出賣回去意大利…… 但後來經意、法两國政府出面交涉,最终意國政府還是同意把名畫送回法國。自此一直摆在法國展出,全世界的觀眾都知道:這是意大利名畫,作者是達·芬奇,不管它摆在哪里,這都是全人類的遺産。</p><p class="ql-block"> 等於现在,<b>大维德爵士的收藏是全人類的財富</b>。他們負責保管好,我們也放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感同是富家子弟出身, 分別是古董方面的收藏大家, 同樣為文物研究和收藏作出具大貢獻, 但可惜藏品和本人的際遇却大不一樣. 大衛封爵, 世界聞名;張伯駒被囚, 到老還是身無立足之地. 問下所有中國人, 估計知道張伯駒者, 不到0.1%</p> <p class="ql-block">講到他們為國家貢獻的國寶, 大衛的極品瓷器全部放在展館讓全世界人類免費參觀.</p><p class="ql-block"> 而張伯駒捐贈的藏品:比如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唐杜牧的《張好好詩》、宋范仲淹的《道服赞》卷、宋蔡襄的《自書詩》卷、宋黄庭坚的《诸上座》卷、宋吴琚的《诗帖》卷、元趙孟頫的《草書千字文》等, 試問誰人在哪個博物館看过這些真蹟? 我算留意, 僅在杭州看过《平复帖》的复制件! 我惗自張伯駒捐出後, 能有机會一睹真蹟的恐怕除了毛澤東、康生郭沫若等個別有興趣有身份的高官外, 平民百姓哪有這福份?我看過古代名畫真蹟只在台灣故宮博物院和波士顿藝術博物館, 作為國人在自己的國家, 想看看自已的寶物, 難啊!</p> <p class="ql-block"><b>西晋陆机的《平复帖》</b></p><p class="ql-block">《平复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實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在中國晝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b>北宋 黄庭堅《諸上座帖》草書卷</b></p> <p class="ql-block"><b>宋 范仲淹《道服贊》</b></p> <p class="ql-block"><b>元趙孟頫的《草書千字文》</b>(局部)</p> <p class="ql-block">老實說,這些寶物,如果留在中國,你反而不一定見得到。第一,文物不知可否挺得過上世纪中國的軍閥混戰、抗戰和内戰?第二,能否避得過十年酷劫?第三,歐美很多有錢人爱收集古董文物、藝術品。他們窮一生精力財力去收集去研究,最後他們很多都會把畢生的藏品免费贈送给各類不牟利的博物館,或按一定的價錢全部賣给和自己有缘的博物館,成爲人類的遺産。中國也有很多有錢人也爱收藏古董文物,但收了便作傳家之寶,或作投資保值,别說捐贈國家(當然有個别例外) 就連拿出來免费展览下都不見得樂意。</p> <p class="ql-block">别的不說,說集郵​我在行,現知的中國珍郵是孤品的只有三件:</p> <p class="ql-block">排行第三的,紅印花小字當壹圓四方連,此珍品1981年也爲香港集郵家林文琰所得。三件珍品中他藏了两件,這是私人所藏,此後就不再見過再蒲頭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排行第二位是大龍票闊邊黄5分银新票。它是中國首次發行的大龍郵票中的珍品。現存世大慨有100杖,而其中有一版25方連的孤品,被美國集郵家詹姆士·施塔1920年收藏。</p><p class="ql-block">被誉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孤品”。1991年9月11日在英國蘇富比公司拍賣中以37.4万英镑的高價成交给了香港一位大收藏家。据說是林文琰。</p> <p class="ql-block">排行第一的是红印花小字當壹圓盖銷票,這更是孤品中的孤品,​因爲从郵票印成而使用过的舊票(盖销票) 至今僅發現1枚,是稀世孤品。這枚舊票,從發行到1944年,在歷時47年中,曾九易其主,最後被我國著名集郵家馬任全收藏。新中國成立後,馬任全主動将它捐献给國家的寶庫中。</p> <p class="ql-block">2015年,我去北京,打聽到北京成立了《中國集郵​博物館》所有存國的珍品都會展出。我一知道,認爲机不可失,所以特意把回程机票改期,就是希望能一睹此集郵爱好者心目中的極品。誰知當日去到,珍郵館确有開放,参觀者僅我一人,經過三重安檢,還專門派一位导游给我講解,(可能有監視性質),進入三楼的珍郵館,确實有展出各款红印花珍郵、大龍票各版本,萬寿票、藍軍郵及各文字郵票、及全国山河一遍紅等。因為這些都不是孤品,唯獨不見《小字當壹圓》那枚盖銷票?令我非常失望,向其领导查詢,答复是對不起,爲保护這枚郵票,不能随便開放,要由上面领导(或許指文化部或郵電部吧) 有指示才能開…… 甚麽叫做随便?高官話開就開?平民百姓莫問? 為之氣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撰文表示,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丛碧書畫錄.》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幾乎件件堪称中國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他表示會爭取盡快開放這些國寶讓廣大民眾欣賞. 不少好此道者像盼春雪一样,终于盼来了,進宫目睹中华第一帖《平复帖》的机会!然而疾情一來, 一切都化為泡影. 就算事後送一百件國寶到香港讓群衆参觀, 但見這些國寶却不在送展名單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大英博物館》内呆了一整天,除了午餐出來坐了半小時外,都不觉累,開了眼界,長了知識,确實值得。當然眼睛欣賞時,脑子也在思考。特别看到很多由老師带來参觀的小学生,深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b>博物馆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地方。</b>有研究表明,在12岁之前经常接触博物馆的孩子,会较早形成自己的兴趣,而且<b>一生都会自觉地在博物馆这个巨大的宝库中汲取营养。</b></p> <p class="ql-block">从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出发,突出了藏品中“科学”的含量</p> <p class="ql-block">看文物能使人谦卑。</p> <p class="ql-block">我見英美國家的中小学都常有組織中、小学生去博物館参觀的活動,但在國内我不知有没有?起碼我在國内参觀博物館不少,但從未見過有這樣老師带着一群孩子参觀的,連家長带着的也少見。</p> <p class="ql-block">相信他們長大後,有一天去世界旅游,一定不會忘記到那些著名的博物馆里看看那些精美的或有故事的文物。懂得通過了那些博物館里的各樣藏品<b>擴寬自己的對世界的認識,文明的了解,找到差距,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方向,也會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依恋和热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