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月是“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为了更好的宣传安全教育相关知识和理念,呵护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制作了本期家庭保护篇特辑,让我们一起与法“童”行 护幼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1.未成年人保护体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2.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问:什么是未成年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答: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问:未成年享有哪些权利?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具体如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存权:包括生命安全权和生活保障权。大多数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生存状态,但也有个别父母严重侵犯儿童的生存权。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凡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构成犯罪的、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溺婴及弃婴的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发展权: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发展权利主要指信息权、受教育权、娱乐权、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权、思想和宗教自由、个性发展权等。其主旨是要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保护权:反对一切形式的儿童歧视;每一个儿童将得到平等对待;保护儿童一切人身权利及关于处于危机、紧急情况下的儿童保护;脱离家庭的儿童保护。对怎样保护儿童,我们还缺少明确的认识,常常无意识地造成对儿童权利的忽略和侵犯。如对儿童照料不周,对儿童进行有辱人格的惩罚,让孩子承担过重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利用、剥削儿童,这些都是没有尊重儿童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 《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早颁布于1991年,中间经过了2006年、2020年的两次修订,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3.家庭保护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家长朋友们,看到满满的干货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么做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未满8岁小孩不能独自在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不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儿童安全座椅首次入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不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禁止放任、唆使未成年人饮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吸烟、饮酒有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科学使用电子产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5.教育子女不得使用暴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暴力教育不可取!这一行为违反了《未成人年保护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这一条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6.正确履行监护职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p class="ql-block">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监护幼儿期间,放任自由,不管不问,造成幼儿心理缺失、行为不当、发生安全事故等不良后果。《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和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7.履行安全保障义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爸爸做得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高户外安全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8.妥善管理未成年人财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可以代为保管但不能私自处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不得违法处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财产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要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知法懂法,依法守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又温馨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美好童年,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