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博物馆

一康

<p class="ql-block">宜兴市位于江苏省西南角,太湖西岸,省辖县级市,常驻人口128万,由无锡市代管,据宜兴朋友说,所谓代管,主要是干部任命要通过无锡,其他事项均直接向省里报告,全国此类模式甚多,山东荣成市也是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宜兴历史悠久,周代称荆邑,春秋起,先后属吴、越、楚国,秦统一中国后改县名为阳羡,西晋年间改阳羡县为义兴郡,北宋年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改名宜兴,沿用至今。宜兴人杰地灵、经济发达,2023年全国百强县中宜兴名列第9。</p> <p class="ql-block">宜兴市博物馆占地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7200平方米,是2017年才开馆的新馆,却已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内有藏品14227件/套,其中有珍贵文物79件/套,馆内布局分通史馆、现代名人馆、风土馆、尹瘦石收藏馆、钱松喦、钱紫筠艺术馆、吴冠南藏品、作品陈列馆等。匆匆路过,只有一个半小时,只能将就着先重点看通史馆,并兼顾看一眼现代名人馆。</p> <p class="ql-block">入得大厅,一座“会元状元”牌坊赫然列于正中,据介绍,牌坊全名“周延儒会元状元坊”,又名“相国牌坊”,周延儒明代宜兴人,万历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连中两元,在崇祯帝时官至内阁首辅大学士。牌坊原立于宜兴文庙前,为表彰周延儒“连中两元”而建,也说明宜兴崇文,舍得为状元树碑。牌坊主体用400多块汉白玉构件建造,六柱三间,高12米,重100多吨,结构形式独特,雕刻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曾是宜兴地标性建筑。可惜原牌坊于1966年被毁。2013年,在宜城太滆河驳岸等处发掘出原牌坊约30%的石构件,并进行复原,成为宜兴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牌坊上的“会元状元”大字,以下记录了周延儒连中两元的具体内容:“万历癸丑科会试第一名周延儒”、“万历癸丑科第一甲第一名周延儒”,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于秋天在各省省会举行,通过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在乡试后次年春天在礼部举行,通过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参加者为通过会试的贡士,通过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取得第一名者,称“三元及第“,周延儒当年在会试、殿试中均获得第一名,可称为“连中两元”,够厉害的!</p> 牌坊另一面 <p class="ql-block">宜兴位于天目山余脉与水乡平原的结合部,依山傍水,资源丰富,适宜人居,是早期人类社会主要活动之地,宜兴西部的骆驼墩遗址、西溪遗址等是大约7000至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以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为主,与环太湖的马家浜文化等一脉相承,对研究长江流域、环太湖流域文化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宜兴附近发现的各种化石</p> 新石器时期的玉件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盉 <p class="ql-block">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高足豆</p>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器<br> <p class="ql-block">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平底腰檐釜</p> <p class="ql-block">商周时期的扁足鼎</p> 西周时期的印纹陶盉 <p class="ql-block">相传楚人伍子胥遭馋奔吴途中路过此地,曾受助于浣纱(今宜兴、溧阳一带)史姓女子援以壶浆,后此女为保密,自沉于濑。唐代李白感念于此,撰《贞女义碑》追记此事,并请族叔李阳冰书写,刻立石碑,这是碑的拓片。</p> <p class="ql-block">楚人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急流勇退,携西施潜行于太湖之滨,相传来过宜兴,开创陶业,丁蜀陶业,曾长期尊其为“造缸先师”,现存蠡河、蠡墅等地名,都与范蠡相关,不知真假,反正乐得将好事往古代名人身上安。这是想象中范蠡造缸的炉窑。</p> <p class="ql-block">宜兴地处古时吴越、楚越交界之地,历史上曾先后归属吴国、越国和楚国,战国时期,曾是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其古称“荆邑”很可能与此有关,正因为宜兴特殊的地理位置,先后受吴文化、越文化和楚文化的多重影响,这也体现于当地出土文物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铜剑。</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铜质货币</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江南后,设阳羡县统管太湖西岸地区,延续800余年,因周边战乱较多,而阳羡相对较为安逸,成为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较为富裕,耕地面积不断增长,铁制农具和牛耕普及,兴修水利、湖区围垦等,尤其是制陶业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发展,成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p> <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的铜镜</p> 汉代水波纹陶瓿 汉代蒜头罐和弦纹长颈瓶 汉代五联罐 汉代青铜提梁壶 汉代玉璧 东吴时期人物飞鸟纹罐,造型挺复杂 东吴时期的青瓷谷仓,挺有想象力 <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宜兴蒋氏是有全国性影响的家族,东汉光武帝朝廷大官蒋横遭冤杀,其子九人避祸江南,其中两人落草宜兴,平反后,两人复为东汉大官,从此蒋氏在宜兴兴旺发达,被后人成为“江南蒋氏之源”。1948年,蒋中正来宜兴,曾携宋美龄拜祭祖先。</p> <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的蛟桥模型,蛟桥,原名长桥,与宜兴历史人物周处有关,周处是三国时期吴国鄱阳太守之子,儿时纵情肆欲,当地视其为与猛虎、蛟龙并列的“三害”之一,后幡然悔悟、浪子回头、发奋治学,还射猛兽、灭蛟龙,为民除害,长桥遂改名为蛟桥,晋灭吴后,周处归顺西晋,任征西将军,战死疆场,周处被当地称为“阳羡第一人物”,西晋时期,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将其家乡由阳羡县改称义兴郡,属扬州管辖。</p> <p class="ql-block">禅国山碑,原碑存于宜兴市西南25公里的董山上,碑高2.35米,围长3.3米,相传为地震后出现的自立石,被视为吉兆,三国孙吴皇帝孙皓令董朝、周处赶往阳羡县,封禅国山,《禅国山碑》记载了封禅的相关内容,清代学人吴骞对碑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考证了历代针对此碑的研究文献,撰著《国山碑考》,认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我国有关地震资料的最早记录。</p> 西晋时期用于辟邪的瓷器 西晋时期的青瓷虎子,不知“虎子”是啥含义,分明像夜壶? 五代时期的青瓷塑罐 隋唐时期的釉面瓷罐 隋唐时期造型各异的瓷罐 唐代陶女俑 唐代莲花纹塑罐 <p class="ql-block">宋太平兴国元年,为避皇上赵光义讳,改义兴郡为宜兴县,属常州,自此,宜兴之名沿用至今。这是宋代青白釉执壶。</p> 宋代酱釉荷叶型盖罐 宋代铭文镜 宋代花卉纹镜 宋代方形铭文镜 宋代人物菱花镜 宋代龙纹葵花柄镜 <p class="ql-block">宋代银锭,那时弄点钱还真是个力气活</p> 元代提梁壶 元代执壶 <p class="ql-block">明代坐像</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年间的瓷碗,看上去很精致</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的仿木釉碗</p> <p class="ql-block">清嘉靖年间的瓷碗</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年间的青花人物瓷盘</p> <p class="ql-block">宜兴是产茶之乡,唐代就向朝廷供应宫廷用茶,谓之“阳羡贡茶”,早年贡茶是以团茶和饼茶形式呈现,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成本高,后来宜兴等地出现了以散茶形式呈现的茶叶样式,明太祖朱元璋顺应茶艺潮流,下令废止团茶。宜兴同时也是陶瓷之乡,产茶地同时出产茶具,也许唯宜兴独有,贡茶由饼茶改为散茶,也相应影响了茶具形态,明代以后的陶瓷茶具变得更为小巧、精致。</p> 宜兴陶器甲天下,有“景瓷宜陶”之说,即景德镇瓷器和宜兴陶器,这是烧制陶器的官窑模型 <p class="ql-block">历代各类茶具</p> <p class="ql-block">历代各类茶具</p> <p class="ql-block">宫廷紫砂茶具(图片)</p> <p class="ql-block">1995年发现的法藏寺转轮藏地宫,内有佛像、佛经等文物近百件,也印证了宜兴历来是江南佛教重地之说。</p> 部分佛教文物 <p class="ql-block">明代张公洞诗碑,张公洞位于宜兴市西南20多公里处,是宜兴“三奇”景点之一(另两奇分别为善卷洞和灵谷洞),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 是江南道教最早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宜兴地处山水之间、南北要冲,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屯兵的好地方,岳飞抗金时就以宜兴为根据地,几次收复建康(今南京)。</p> <p class="ql-block">明末将军卢象升是宜兴人,曾多次获崇祯皇帝所赐尚方宝剑,带兵打仗(包括镇压农民起义),在抗清战斗中战死疆场,年仅39岁。</p> <p class="ql-block">虽处兵家要冲,但幸运的是,宜兴城在历次战争中基本未遭战火蹂躏,除了太平天国时期被太平军占领4年,并建了王府,宜兴城除了老旧,没怎么被破坏过。</p> <p class="ql-block">川人苏东坡喜爱宜兴山水,曾在阳羡买田,准备在此颐养天年,并写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等美句。</p> <p class="ql-block">宜兴名门望族世代延续,有名的除了周姓,还有徐、吴、蒋、陈、任、史、万、曹、储等。我外公外婆是生活在上海的宜兴人,从小听他们讲一口地地道道的宜兴话,外公姓徐、外婆姓史,宜兴系亲戚中除了徐姓、史姓外,还有姓周、任、储的,似乎都算是宜兴大姓。</p> <p class="ql-block">晚清宜兴名人,其中的徐姓名人疑似是我家祖先,家谱上记载有一前辈因参与戊戌变法而获罪,莫非就是图片中的徐致靖?其子字研甫,我外公的字为铁甫,应该是外公的同辈堂兄</p> <p class="ql-block">除了三个通史展厅,还参观了“宜兴现代名人展”,与宜兴相关的现代名人实在是太多了,涉及政界、学界、社会活动界、文学艺术界,限于篇幅,不详细介绍,仅列举若干响当当的名字如下:潘汉年、周建南、蒋南翔、周培源、储安平、潘序伦、潘菽、唐敖庆、潘梓年、胡焕庸、徐铸成、钱秀玲、徐悲鸿、吴冠中、尹瘦石、钱松嵒、于伶、阿甲、 张权、吴祖光……</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2024年5月,限于时间,还有几个专展未看,只能留待下次了,限于篇幅,割爱了不少图片,文字参考了展板和网络查资,掺和了作为宜兴人后代的个人感悟,欢迎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