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7日,晴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就计划今天避雨休息一天。早上起来,俨然一个晴好天气,想想要是午后有雨咧?既来之,则安之,还是休息吧。</p> <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信步汝城街头。虽然十多年前来过,虽然酒店就在老城区,但是,十多年前匆匆一过,根本没有搞清方向,现在自然难分东西。</p> <p class="ql-block"> 走过热闹的街道,往僻静的小巷而行,遇到一条小溪,溪上有一座小石桥,过桥就进入一个嘈杂的菜市场。菜市场沿小溪临水街道自发形成,大门店,小排挡,车载的,肩挑的,各色商贩吆喝不断。干货日杂,蔬菜水果,肉类腊货,活禽鲜鱼,零零总总,一应俱全。站在桥上,顺着小溪流去的方向,远远看到一座石塔的塔尖,于是过桥,顺着右手边的小溪,穿菜市场而过。菜市场尽头,是两条小溪交汇的地方,两条小溪会合后,向右前方流去。这里有两座小石拱桥,右边的一座,跨过右边的小溪,前面的一座,跨过另一条小溪。站在前面的小石桥上,向左边望去,另一条小溪远远而来,看不到尽头,溪上还有两三座小石拱桥,小溪的两岸是连绵的面水而建的房屋,应该是最早的街道,现在已经没落,房屋建在高出水面三四米的石堤上,房前屋后,有小小的通道可以沿小溪而行。小溪中杂草丛生,淤泥垃圾不少,显得有些破落荒芜。跨过另一条小溪上的小石桥,前面是一条约一车宽的街道,街道向右,是一座桥,跨过两条小溪回合后的水面,通往大街,可以通车。街道向左,顺着另一条小溪的溯源而走,路面石板铺就,街道两边的房屋店铺,多保留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也有更老的房屋建筑,祠堂建筑,街道上车来人往,比较热闹,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这就是中大街。</p> <p class="ql-block"> 刚刚远远看到的石塔,就在另一条小溪的桥头,就在中大街的边上,名曰“汝城文塔”。根据旧《汝城县志》记载,汝城文塔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相传是为了培植文运而建。文塔为八方七级的青石基座楼阁式文峰砖塔,塔高45.95米,形如一支矗立的毛笔,直指苍穹。塔呈八角形,塔基八面,每面宽2.9米,径14米。第一层下半部为塔基,青石砌就,上半部为青砖,朝东一面有一个拱门,其他七面为实墙。从第二层到第七层,用青砖砌成,外部采用长身丁头砌法,内部采用乱砌法修建,塔身八面各有四个真劵门和四个假劵门相间,分布八方。塔顶为宝葫芦塔刹。塔顶及每层檐牙盖有琉璃瓦,形成了“岌峰玲珑,亦雄亦秀”的独特景观。塔身中空,砌有台阶,可以盘旋而上,直达顶层。现在所见之文塔,系1984年大修后的样子。据说,文塔为明成化五年(1469)兴建,清道光(1850)因“科举不利,毁而夷之”,“光绪六年(1867)募建一层,旋因心力不齐,辍工。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二至七层。未满一年,工程竣”。考试成绩不好,迁怒文塔,文塔这锅背得有点冤啊。重建文塔,又耗时29年,原来“胡子工程”、“烂尾工程”,古已有之啊。还好,文塔虽命运多舛,现在还能留存如此,也是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 中大街呈西北向东南走向,应该是古县城(卢阳镇)的主要街道吧,现在长约两里,街道两边和街道两边的小巷里除了普通民宅外,还藏着很多牌坊、祠堂建筑,被称为汝城祠堂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汝城约280多个姓氏,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汝城古祠堂分为总祠、家庙、宗祠、公祠、家祠几个等级。总祠是包括附近县市较大区域的同一姓氏共建的祠堂;家庙是为纪念某姓家族始迁本县始祖所建的全族祠堂;宗祠是某姓家族各分支房派的祠堂,多为某村祖先;公祠是宗祠之下的分祠;家祠是各小房祖祠,即私厅。</p> <p class="ql-block"> 从文塔出发,沿中大街前行约三四百米,就是绣衣坊、范氏家庙、中丞祠。绣衣坊座北朝南,四柱三门四楼青石结构,通高7.1米,面阔7.7米,属明代门楼式牌坊。绣衣坊中间门额正中刻着“绣衣坊”三个大字。横额右上部阴刻“巡按湖广监察御史毛伯温,整饬郴桂兵备副使汪玉,郴州知州沈炤同、鲁玘、判官姚佐为邑人监察御使范辂立”,左下部阴刻“桂阳知县陈德本,典使张万釜,儒学教谕吴洲,训导李珍,大明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立”,牌坊背面的形式、内容与正面相同。牌坊上下,刻满各种动物、花草图案,寓意深刻,富含教化意义。四柱前后的护柱石下部均置石鼓,中门两柱脚各置备石狮一只。绣衣坊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系明朝廷为旌表监察御史范辂之德行而建。“绣衣”是指朝廷对监察御史特别颁发的官府,故“绣衣”逐渐演变成对监察御史的别称。范辂(1474-1536),字以载,初号逮咎子,号质庵,别号三峰,汝城人氏,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以敢于直谏著称,官至福建布政史。</p> <p class="ql-block"> 穿过绣衣坊,左边就是范氏家庙,范氏家庙坐西朝东,始建于明代成化乙巳年(公元1485年),是当地范氏共同祭祀先祖的场所。范氏家庙占地面积1794平方米,建筑面积907平方米。范氏家庙前面有一对高大的石狮,范氏家庙建于七步高的台阶之上,正面三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从中间的石阶上去,与中间开间等宽的位置,是两根粗壮的朱红色木柱,两木柱之间是两扇红色的栅栏门,固定的栅栏还从木柱左右延伸到左右墙体,横贯家庙的正面。这栅栏门和栅栏,不知道是后加的,还是原先就有的,让我感觉有点像古代衙门建筑。木柱与上面的雕花横梁、挑梁构成一个高大的门楼结构,门楼顶部是红框蓝底的匾额,中间横书“范氏家庙”四个金色大字,左右各配精美的木质浮雕图案一幅。匾额上面,是一个巨大的斗拱,斗拱飞檐翘角,高高耸立,差不多有整个屋顶这么宽。斗拱整体呈倒的四台体,正面和后面呈倒梯形,两侧面呈倒三角形。通过木结构的巧妙搭配,木柱竖立横卧结合,柱端水平朝外,重重叠叠,井然有序的垒叠为九层。正面木柱的横排也颇有讲究,正中间是最下层九根,最上层一根的三角形布局,左右是倒过来的下一上九的三角形布局。想必斗拱后面也与正面结构相同。斗拱左右两侧面是下一上九的九层结构。每一个木柱的柱端都镂刻了花草、文字等各色图案。可见结构之奇妙绝伦,用工之繁复,耗时之巨大。斗拱正面正中间的底部横排着八仙木雕,一个个惟妙惟俏,形态逼真,从下望上看,八仙好像站在匾额上。斗拱顶上的屋脊上,宝瓶中间端立,左右青龙相护,龙吻守卫两端。斗拱大红大绿,明黄亮紫,色泽鲜艳,高调热烈,洋溢着喜庆之气。</p> <p class="ql-block"> 走过栅栏门,就是进入范氏家庙的大门,这是左右对开的黑漆大门,门上分别绘有文、武门神。范氏家庙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寓意步步高升。范氏家庙里,各种堂联不一而足,彰显范氏家族的荣光,中厅两侧的楹联最为醒目:“寰宇犹一家常存先忧后乐之志;本支垂百世宜敦上和下睦之风”。中厅内悬挂有三十多块名人题赠的匾额,明代兵部尚书王守仁(王阳明)题赠的“世笃忠正”匾额格外引人注目。范氏家庙悬挂的“翰林第”、“荣禄大夫”、“谏议大夫”、“通政大夫”、“朝议大夫”、“振威将军”等匾额,彰显范氏一门出了范渊、范辂、范永銮三位进士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 中丞公祠在范氏家庙的右侧,始建于明嘉靖壬午年(1522)。占地面积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2平方米。门前有范辂的石像。中丞公祠和绣衣坊均是为表彰、纪念范辂而建。祠为一开间三进,硬山顶,双檐翘角门楼。门联有曰:世臣方伯第,乔岳绣衣家。祠堂横梁下悬挂大量的名人题赠的匾额,较为出名的是中厅横梁下悬挂的著名书法家范廷扬所书的《范辂传记》木刻匾。明世宗钦赐“紫微堂”堂匾作为祠堂的堂号,以示恩宠并光耀范氏族人。。</p> <p class="ql-block"> 离开绣衣坊,在中大街的另一侧,依次有黄氏宗庙、朱氏家庙、义井坊、朱氏总祠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黄氏宗庙始建于 1901 年,建筑面积 246 平方米,坐西朝东,三开间,斗拱式门楼,硬山顶,小青瓦,三级马头墙,大门绘文武门神像,外面看来,整体布局与范氏家庙大同小异,规模略小。 1927 年大革命时期,曾作为汝城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地址。门柱有联:江夏浩气显天下,黄童孝风传千年。门联曰:一十八代学士,解会状元名家。</p> <p class="ql-block"> 朱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三开间三进,砖木结构,建设面积468 平方米。朱氏家庙刚刚修缮一新,大门紧闭,门前一对新制石狮。朱氏家庙的门楼与范氏家庙大同小异,一样的斗拱飞檐,大红喜庆,单檐歇山顶,硬山墙。红色木栅栏门、红色栅栏、对开双扇门。祠堂门上悬挂“左中大夫”、“明敕封靖一”、“奉训大夫”大红的匾额。中间两根大柱,大柱上对联是:圣代有殊恩顺礼乐诗书而淑世,朱门垂远泽本忠孝节义以成家。大柱和上面的斗拱构成了一道拱门,拱门上有红色匾额,中间是“朱氏家庙”四个大字,两端是彩绘典故图案。匾额上方横排伫立着八仙雕像。斗拱正中间端刻着:“砀山毓秀家声远,义井钟英世泽长”八个大字,寓意朱氏始祖源于安徽砀山县。</p> <p class="ql-block"> 义井坊,乃明勅封义井。现新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层的大理石牌坊,牌坊上有两幅对联,一曰:节义尚仁孝千秋永著,斯井沐覃恩日月常昭。一曰:义井姑婆掘井涌玉泉节孝感天地,井头子嗣领头置家业忠贞振乾坤。走过义井坊,在青砖小瓦的民房中间,有两口相连的方井,井台用青条石砌成,井水清澈透亮,可以直接饮用。井前立有三块石碑,一高两低,中间身高2.02米的大石碑上镌刻着“明敕封义井”五个大字,旁边对称立着两块0.88米高的小石碑,右为明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敕封义井的诰敕,左为重修碑记。相传,宋朝时,此地朱梦松一家育有一女名余周,余周7岁时,父母相继病故,由叔父朱梦梅收养。余周15岁那年,叔婶不幸离世,遗下堂弟云伯才周岁。遭遇如此变故,余周立志终生不嫁,抚养堂弟成人,以报答叔婶的养育之恩。余周每天背着堂弟到江边挑水,时间一长,有些不知情的人嘲笑她未婚生子,是一个不守规矩的女人。面对这些冷嘲热讽,余周非常痛苦,又不得不到江边挑水。为了逃避这些无端的羞辱,余周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门口掘地挖井。她天天挖土掘土扒土,泪水和着汗水流在地上,流在挖成的两个凼里。她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龙王,这两个凼里突然涌出泉水。余周喜极而涕,赶紧修葺成井,从此再也不用到江边挑水,不用听别人的闲话了。余周日夜操劳,抚养云伯长大,送其入私塾读书。余周苦心经营,家道日丰,为云伯娶妻置产。云伯儿孙满堂,余周终生未嫁,寿享85岁。余周辞嫁抚孤,义重如山,她的事迹经宋、元、明初流传了数百年,明正德十四年(1519),范辂将朱余周的事迹奏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明武宗感其情义如山,特敕封余周为“靖一”,拨银百两建牌坊旌表,特封这口水井为“义井”。如今,云伯后裔几万人,遍布汝城全县。</p> <p class="ql-block"> 朱氏总祠没有在中大街上,要从中大街的一个小巷子里走进去两三百米。朱氏总祠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筑面积2898平方米。朱氏总祠一点也不像传统的祠堂建筑,如果不是有介绍牌匾,我还以为是一个办公楼,或者仿西式建筑的商业楼。朱姓是汝城的大家族,在汝城最大的几个姓氏中,人口总数排在第二位,因此汝城有“朱、何、范、李盖县”的说法。历史上迁入汝城的朱氏不是一支,而是多支,渊源各有不同,但寻根问祖都是一个祖宗,所以各朱氏家族召集了湘粤赣三省十八县朱氏族众,集资修建了这座颇为洋气的总祠。不管怎样,这座总祠的建成,彰显了当时朱姓族人风气之开放,思想之包容,对新生事物之接纳,对外来文化之兼容的积极态度,这样的态度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山城汝城,实在是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朱氏总祠前面是一个很大的广场,这宽阔的广场与朱氏宗祠的体量蛮搭配。在广场上望去,朱氏宗祠是砖木结构,中间是三个青砖砌成的塔楼,中间塔楼呈八角形,两层,高度有四层楼的样子,屋顶是青瓦翘檐八角攒尖顶,尖顶上是宝葫芦塔尖,塔尖上还有一颗红五星。左右是四方形的塔楼,是钟鼓楼,两层,高度约三层楼的样子,屋顶是青瓦翘檐四角攒尖顶,尖顶上亦是宝葫芦塔尖。三座塔楼在一层半楼高的位置,通过两个露台连通。露台平面以下是五座拱门,中间塔楼和两个露台下方的三个拱门同宽,“朱氏总祠”的牌匾就在正中间的拱门上,正中间的拱门最高,直通宗祠中厅大门,左右拱门略矮。两个四方形塔楼下面各有一个拱门,拱门后面通向祠堂的厢房。塔楼左右是带回廊的房子,左右每层各有五个拱门,两层的房子,共有二十个拱门。</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中间塔楼与露台及下面的三拱门是一个整体建筑,左右塔楼分别与左右房子是一个整体建筑,只是看上去,三塔楼很打眼,像是一个整体。这样的布局,我以为,以中间塔楼为中心,左右塔楼及左右房子,有点像左右两条龙,拱卫中间的塔楼,类似于双龙拱珠。左右塔楼及左右房子的拱门,左右各六个,每层正好十二个拱门,我想是不是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或者代表了朱氏十二个族支?我猜测这样的布局应该是有一定寓意的。</p> <p class="ql-block"> 来的时间不巧,朱氏总祠被围着维修,里面情况不得而知。网上搜索了一下,朱氏总祠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厅内建筑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中厅横梁悬挂着“敬教劝学”横匾,是1922年时任湖南省长赵恒惕亲赠,表彰津江朱氏兴教办学。祠堂中还有众多的文课会碑文,记载着津江“文课会”制度。神龛上方,有朱德题词的“世界一家”黑底金字牌匾。1927 年11月中旬,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余部辗转来到汝城,策划湘南起义,汝城人踊跃参军。为鼓舞群众斗志,在12月中旬离开汝城前,朱德向朱氏祠堂赠送了“世界一家”的匾额(据说当时是黑底红字)。</p> <p class="ql-block"> 离开朱氏总祠,从另一条小巷折返中大街,路上要经过湘南起义旧址群。</p> <p class="ql-block"> 湘南中共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旧址,始建于民国初期,为当地乡绅朱振文的宅院,砖木结构,院落坐北朝南,由两座朝门,两栋正楼、一栋偏房组成,建筑面积61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汝城会议旧址(朱家大院),为当地乡绅朱雄万、朱柏万的宅院,院落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由两座朝门、四栋正栋、二栋偏房组成,建筑面积1464平方米。四栋正栋居院落中央,前后两排呈“田”字排列。正栋布局一致,均上下两层,为三进三开间,正间为堂屋,两旁为侧屋。堂屋正门上方,二楼的位置,是一个大的正方形的透雕花窗,雕刻着福、禄、寿等传统吉祥纹饰。侧屋一楼开拱形窗,富有西式风格,二楼开直棂窗,呈传统特色。四栋正栋建筑巷道齐整,间距相等,巷道均用鹅卵石铺就。左右两栋偏房,上下两层,房屋长度与正栋前排前墙,后排后墙齐平。偏房中部位置有一拱门,进入偏房和上到二楼,偏房内有走廊连通各个房间。在正栋后排后墙位置,上有走廊、下有连廊与左右厢房的走廊连通。</p> <p class="ql-block"> 1927年11月中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到达汝城县,与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合作,并秘密与湘南特委联系,积极策划,准备武装起义。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朱家大院秘密召开湘南、粤北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策划湘南起义,史称“汝城会议”。会议讨论落实毛泽东亲笔起草的党中央决定的《湘南运动大纲》,会议制定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打先锋,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粤北起义计划。1928年1月11日,朱德、陈毅率部进驻宜章。翌日,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宜章县城,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随后又建立了1个地区、8个县、数百个区乡苏维埃政府,建立工农武装,开展土地革命。3月中旬,朱德、陈毅面对围剿决定率领部队和农军主动向井冈山转移。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此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 汝城会议旧址陈列馆里,记录了当时的两个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朱德濠头脱险记。1927年11月18日,朱德带领五十多人,从江西上堡出发,前往汝城与范石生谈判合作,当天行至汝城濠头墟住宿。半夜时分,何其朗部二百多土匪包围了濠头墟,叫嚣抓住朱德。朱德看到土匪朝他住宿的谢铁匠的老屋围来,冲出去已经不可能。朱德灵机一动,到厨房拿个围裙围上。刚刚系好围裙,何其朗的内弟匪军连长朱宜奴带了一个兵冲进来了,厉声问朱德:你是谁?朱德说我是火夫头。朱宜奴看朱德军装破烂不堪,围裙脏旧,脸色黝黑,胡子拉碴,穿一双烂草鞋,就信以为真。又问朱德在哪里?朱德顺手往旁边一指,朱宜奴不急及多想,就往朱德指的方向追去。朱德乘机跳窗而出,赶去与部队会合,迅速组织反击,击毙朱宜奴等十多个匪兵,俘虏十人。</p> <p class="ql-block"> 朱德的战马失而复得。濠头墟被围时,朱德的枣红战马受惊走失。次日拂晓,当地农民朱苦生在苦竹坳砍柴时,遇到了走失的枣红马,因前一天见到过朱德,朱苦生认出这是朱德的战马。朱苦生牵着战马追赶朱德,在永丰赶上了朱德,归还了战马。朱德非常感谢,并送给朱苦生两个大洋。</p> <p class="ql-block"> 走在中大街,穿行于街道边的小巷里,时代久远的各色民居散布在一栋栋崭新的高楼间。有的还住着人家,有的已经废弃很久。残存的马头墙上,野草迎风摇曳,葛藤肆意攀爬,鸟雀驻足鸣唱;昔日的厅堂院落里,蔬菜瓜果茂盛生长,大小树木俨然成林,蜂蝶穿梭忙碌;悠长的小巷过道中,荒草掩径,藤蔓交织,土狗匆匆跑过。残墙上颇有年代的标语,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孑然独立的门楼,彰显着往日的繁华;紧闭的朝门,守护着宅院的秘密;倾倒的石鼓,记录了古城的历史。穿行在这里,过去与现在,繁荣与衰落,簇新与老旧,现代与传统,不停的交织碰撞,让人仿佛迷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疑惑在时空中。只要时间走过,现在就会成为历史,一旦成为历史,就会融入到古老新近的时空,如粘连在一起的书页,再也无法一页页完整的揭开,只能从只言片语中去揣测,去回味,去琢磨,去重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