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井冈山在江西省吉安市,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井冈山并不是一个山头,而是一片山脉,一山连一山,绵延数百里。因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闻名。</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井冈红旗”雕塑</p><p class="ql-block">巍巍井冈,红旗飘飘。</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一座充满革命历史印记和自然风光的圣山,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筹建于1958年11月,于195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竣工开放,属于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一个代表着当地历史文化的所在。它提供的不仅是展示,更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在这里是了解井冈山精神文化厚度的最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朱德题字</p> <p class="ql-block">步入序厅,序厅的点睛之笔就是那盏青铜油灯,取材于毛主席在茅坪八角楼里笔耕不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寓意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点燃的武装革命火种,必将成燎原之势,燃遍全中国。</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每一位到井岗山参观者的必去之地,因为这里浓缩了井冈山的红色历史,以多种方式再现了岁月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馆内有许多雕塑,很是耐看。取材于历史中的某个瞬间,将雕塑的审美优势充分发挥。</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塑,极具动感和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使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并适时提出将中国革命的重心转向农村。</p> <p class="ql-block">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破裂,其根本原因还是阶级利益有对立的一面,国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p> <p class="ql-block">挑粮上山场景</p><p class="ql-block">由于敌人经济封锁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裹下,军民日用必需品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人经常与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造就了朱毛挑粮的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以后,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茨坪、小井䓁地设立公卖处,公买处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物资交流,稳定市场物价,解决根据地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用此桶给老乡挑水</p> <p class="ql-block">红军班长马义夫</p><p class="ql-block">新七溪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为战友们铺平了胜利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二十八团三营营长萧劲</p><p class="ql-block">七溪岭战中,腹部中弹肠子外流,将肠子塞进腹内,继续战斗,直至牺牲。</p> <p class="ql-block">红军军服</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和红军坚持把纪律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制定和完善政治、组织、群众纪律。</p><p class="ql-block">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人民军队的基本守则</p> <p class="ql-block">朱德“誓死杀敌”的笔墨苍劲有力,磅礴的杀气冲破纸张喷射而出。</p> <p class="ql-block">朱德的妻子——伍若兰</p><p class="ql-block">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6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但是,她就像一支馨香人,芬芳不谢的兰花,永远盛开在井冈山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朱德用过的茶壶</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的每一份历史文物和历史资料都承载着那段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历史。</p> <p class="ql-block">1929年8月,陈毅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了红四军的情况,在上海租界四马路新苏旅馆,给中共中央政治局起草书面汇报材料《关于朱毛軍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如实地反映了红四军各方面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井冈歌谣</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的灯光,照地方……”</p><p class="ql-block">此刻,这首耳熟能详的曲目在我们耳边回响,当年毛主席坐在八角楼里撰写革命文章的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八楼用过的油灯和砚台。</p> <p class="ql-block">党指挥枪主题雕塑</p> <p class="ql-block">茨坪毛泽东旧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这里原是一栋农民的住房。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茨坪就居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居住过的地方——八角楼。因房屋顶部的天窗为八角形,得名“八角楼”。</p> <p class="ql-block">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毛泽东卧室兼办公室内的陈设非常简朴。</p> <p class="ql-block">一张油漆剥落的长条形木桌上,只有一盏油灯,一方砚台和毛笔。</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于1928年11月下旬完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使用过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湖南省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汉虎纽铜錞于</p><p class="ql-block">铜质,椭圆盘首,肩部突出,腹部向下收缩,椭圆柱形,肩大腰小,近似筒形。錞于顶部中央铸有虎形纽,虎仰头张嘴锯牙,翘尾中空,器身完整。是春秋至汉代流行的錞于乐器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p> <p class="ql-block">陶釜:用于烹煮食物,类似于今天的锅。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有三件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第一件青铜器是:商代豕形铜尊,俗称猪尊</p><p class="ql-block">1981年在湘潭出土,这是一个商代的盛酒器。猪背有盖子,盖上有小鸟把手,猪浑身披有盔甲,如果将酒灌满,重达30多公斤,一个人不能轻易搬动,所以在猪身有4孔,方便搬运。</p> <p class="ql-block">器物的整体造型就是一头野公猪的形状,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尾巴下垂,臀部和腹部滚圆,膘肥体壮。</p> <p class="ql-block">第二件宝物就是:皿方罍(léi)</p><p class="ql-block">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主要用来祭祀用的,考古于1919年,之后落入日本人手里收藏,皿身和盖子也长达一个世纪的分离,之后辗转百年后,才回归于湖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第三件青铜器是:人面方鼎</p><p class="ql-block">1959年出土。这是世界唯一一尊人面方鼎。方鼎的四面各浮雕了一个大而醒目的人面做主题纹饰,人脸宽而方,双耳肥大,颧骨凸起,双唇紧闭突出,表情严肃。</p><p class="ql-block">人面方鼎的鼎腹的内壁有铭文“禾大”二字,大概是为庆祝丰年或者祈求丰年而铸造的礼器。</p> <p class="ql-block">东汉禄釉陶狗</p> <p class="ql-block">会同古民居唐家老屋</p><p class="ql-block">唐氏祖先最初从江西迁入会同,康熙五十五年(1790)再迁于此,逐渐发展成庞大的家族,居址也扩展成村落,延续时间长达两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明吉王府铜缸、铁灶</p> <p class="ql-block">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属于悬鼓,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将鼓悬挂在两凤之上,悬空敲击演奏。此种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p> <p class="ql-block">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馆</p><p class="ql-block">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车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1972年一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三座西汉墓,是一次于特殊年代,举全国之力的科学挖掘。墓葬保存完整,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整的古尸,有明确的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p><p class="ql-block">1号墓为车轪侯夫人“辛追”</p><p class="ql-block">发掘现场</p> <p class="ql-block">墓坑清理完后情形</p> <p class="ql-block">跪坐木雕人,虽然木头腐朽,但是形状仍存。</p> <p class="ql-block">戴冠男俑</p> <p class="ql-block">马王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素纱单衣,西汉长沙国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的随葬品,直裾素纱单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整件素纱单衣分量仅49克,不足一两,薄如蝉翼。</p><p class="ql-block">素纱单衣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这么多年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p> <p class="ql-block">马王堆汉墓T型帛画</p><p class="ql-block">T型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西汉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帛画是汉代早期绘画的范例,画面广泛吸收了楚国帛画的风格,不少神话图像与《楚辞》的记述相符,神话的景物融入理性的构成,也是其特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漆食盒</p> <p class="ql-block">这件是国家一级文物,是辛追夫人生前使用的化妆盒——西汉彩绘双层九子漆奁(Iian),在遣册中称作“九子曾检”,在出土时,漆盒由“信期绣”丝绢包裹。</p> <p class="ql-block">打开盒盖下层放置有9个小漆奁(lian),计椭圆形2件、圆形4件、马蹄形1件、长方形2件。分别存放假发、梳、篦、针衣、茀、粉扑及各类化妆品。</p> <p class="ql-block">利苍玉印:私人印章</p> <p class="ql-block">辛追夫人的棺椁有4层,最外层是黑漆素棺,没有任何装饰;第二层是黑底彩绘漆棺;第三层是朱底彩绘漆棺;最里面则是安放遗体的内棺,有帛和绣锦装饰。</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最想看的就是马王堆汉墓女尸,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于1972年当时出土就轰动世界,因为马王堆女尸出土时候没有腐烂,保存完好,经过考古鉴定埋葬在地下已经2000多年啦,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每位游客去长沙博物馆参观就是想亲眼目睹一眼两千多年的汉墓女尸。</p><p class="ql-block">千年女尸,身高154厘米,重34.3公斤。这具女尸在2100多年前是长沙国丞相车轪侯利苍的夫人,名叫辛追。出土时外形完整,全身润泽,肌肉柔软而有弹性,内脏器官完整。此尸保存时间之长,程度之完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十分罕见。</p><p class="ql-block">马王堆二号汉墓的主人是她的丈夫利苍,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主人是她的儿子利豨。如今,她的丈夫和儿子的遗体早已腐朽,只剩下她一人。</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1925年,伟人毛泽东在橘子洲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沁园春·长沙》,更使橘子洲享誉中外,被誉为“中国第一洲”。</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该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突出表现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p><p class="ql-block">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以及与橘子洲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长沙橘子洲,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湘江之中,其美景与江水相映成趣,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橘子洲头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湘江两岸的湖光山色、江水清澈、是一个休闲散步和欣赏风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漫步橘子洲,既是走在一幅美妙的画卷里,也是走在历史的时空里。</p> <p class="ql-block">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旅程虽结束,美好仍在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