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茅坪地关村

曹裕强

甲辰龙年,夏日小满后第一个周末,湄潭县作协会员一行七人,在茅坪镇分管领导和镇文化中心、地关村委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带领下,到地处该镇东部的地关村,来了个“一日游”。笔者作为其中一员,既与“多年不见”的该村各个自然与人文景点得以再次谋面,也对一些地方有了新的感知与认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柏林组乡愁馆</b></h1> 此行第一站,我们来到地处地关村南部的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柏林组,首先参观毗邻黄瓮县道X016线公路东面的“柏林乡愁馆”。<br> 该馆为砖木结构单体建筑,四列三间七柱形制,前面带廊,墙身下端为砖混,墙身上端、前廊挑柱和三角架屋顶均为木质,屋面盖灰色机制新型瓦,廊中明间大门两端和次间分设六个水泥圆凳,似柱础。外墙以白色为底色,“木屋”间架结构与门窗则以猪肝色粉饰凸显。<br> 馆舍初成,除了明间大门上方三块牌匾铭刻有“柏林乡愁馆”“地关村柏林党小组”“地关村柏林寨管家”等字样,大门两侧还有一副黑底金字的对联曰“柏林上下感恩党政千载盛,锁江左右幸暖民心万年荣”。次间廊中另立两块有关柏林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宣传展板。<br> 室内则略显简陋,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内容和陈设,但也有两块同样黑底金字的牌匾较为引人注目:一曰“守卫水口双柏林”,一曰“重在此处锁一洞”。初看,不明白就里,待村支书一番解释说明,才知是村民建筑此屋之初衷里,兼有消灾镇邪之意味。<br> 该馆系当地村民集资出力于2023年10月修建而成,由唐延青、王林福、王林其、彭学良承头,共179人和1个石莲车队总计捐资25171元,其中多者2120元、少者5元不等,量力而为,表一片心意。<br>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有了这种精神,假以时日,“柏林乡愁馆”一定会完成初衷,内容更加丰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红旗组石笋山</b></h1> 离开“柏林乡愁馆”,我们乘车向北返回约2公里,再折转向东约1.5公里路程,便来到此行的第二站——地关村中部的红旗组。<br> 群山丘陵,围绕田园村舍,其中有一孤立的椭圆形山堡,“鹤立”于田土之上,格外引人注目,叫人不得不为它的独特抑或“另类”,踩下刹车,停下脚步,驻足观望,也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或手机,将此自然美景定格。那便是我15年前与之邂逅初遇而流连忘返的石笋山了。<br> 山堡并不算高,数十米而已,但景观却较为独特。整个山堡,被灌木杂草等绿植覆盖。其正北面,有一个依山堡而半独立的巨大圆柱状石峰,突兀而出,白岩底色,绿植点缀,形似竹笋。也许,“石笋山”便因此而名吧。而“石笋”之南约20米许,又有一岩石,在绿植中脱颖而出,仿佛一位登山老汉,拄着拐杖,尽力向“石笋”山峰靠近。但千百年间,沧海桑田,时光荏苒,彼此却难以再靠近一步。<br> 西南与之相对百余米的一座山峦,有一山洞,呈岩腔状。洞旁有一座寺庙,名曰“观音庙”,依山靠路而建,青砖墙红木门玻璃窗为底座,之上屋顶平台,再建三檐四坡屋顶佛室及阁楼,灰柱红墙,红色琉璃瓦,形制也算独特。正面柱上挂三副对联。至于始建年代,发展情况,乃至对联内容,因两次只是路过,不曾探访,便不得而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栖隐山白岩洞</b></h1> 离开石笋山,继续向北进约一里许,来到乡村公路旁一户人家,驻足向西北而望,只见一突兀山峦,在满是绿植之中,田园之上,有一百米青石白岩悬崖,被毫无遮拦地收入眼眸。那便是我们此行的第三站——湄潭著名的白岩洞所在地了。<br> 此山峦名曰“栖隐山”,自有青石白岩悬崖绝壁上,用石灰粉糊打底画圆,镶嵌红黑沟边,并绘书“栖隐山”三个墨黑楷书大字为证。字迹清晰时,数百米可见。近观,可见其下约10米处还有书卷形石灰粉饰图案,内楷书146个小字。左侧,还有一幅草书“虎踞龙盘”四个大字。这些摩崖彩绘字迹,为当地人肖斯题写,经多年风雨侵蚀,现大多已经斑驳脱落,变为模糊。<br> 白岩洞,位于此山峦之半腰,田园梯土之上,青石白岩悬崖绝壁之下,北距“栖隐山”三字约20米。洞口坐东向西,外有长条形平地约300平方米,现被植树造林所全部掩盖。据说是洞口显露,对隔田相望的对面人家不利,便用植树予以遮挡。其洞口面阔通高均约10米,洞内可视范围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洞口平台向里,下有五级梯台,至最深处有台阶上至缝隙,仅容一人经过,因未曾进入,里面不详。可视洞内,碎瓦片堆积,洞壁有烟熏火燎痕迹。<br> 据说,此洞为清末民初当地士绅肖伯猷创立营寨时开发。过去,洞口建有木瓦房,有人住此看守。如有“危乱”,茅坪肖氏便入洞“栖隐”。1949年初冬,湄潭县城解放,原县旧政权首领率众百余逃窜至此,储备粮油,修筑工事,设置火力,残喘活命,并与匪帮勾结对抗人民政府,企图负隅顽抗,后被人民解放军包围清剿,最终投降而覆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跃水会仙桥</b></h1> 午餐充饥,土茶解渴,稍事歇息,我们便又头顶炙阳,继续乘车开拔此行的第四站——距离茅坪镇约7公里许,位于地关村北部的青岗坡组地跃水。<br> 已被硬化的乡村水泥公路,坡度依然较大且弯多急转,险象环生。当“惊险”一程,行至地跃水谷底一斜坡转弯处,便歇火下车,沿古道石级,再下行近百米至被山林掩映处。溪水之上,田园之旁,便是我们要与之“约会”相见的会仙桥了。<br> 相较于十五年前,此次相遇,并不能直观其形,只能隐隐约约,模糊辨识。为什么呢?当然是绿植的“扩张”和“占领”导致。一是印象中的四棱碑已被树木丛草拥抱,二是桥身全被灌木荒草覆盖,不扒开草丛,无以见其真容。<br> 会仙桥,是一座连接茅坪至三联古驿道的尖顶单孔步行石拱桥,形制规模较为高大,是旧时南面青杠坡等地之乡民赴茅坪以远瓮安、珠藏乃至遵义等地的必经之桥。该桥呈南-北走向,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桥身全长近20米,通宽近5米,通高近10米,净跨10余米。桥面两侧均有条石栏杆,迎水侧栏石保存完好。南面有10级台阶,北面有27级台阶。桥下流水终年不断,清澈见底。四野青山环抱,林木葱郁,空气清新,风光旖旎。<br> 据说,在清光绪十七年以前,为木板桥,每遇桃花水涨,即被洪水冲毁,乡民只有涉水过河,两岸民众往来极为不便,更有被洪水卷走者,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有当地名士刘诚善、沈占玉、王万钟三人倡议,改建为牢固的石拱桥。经商议动员乡民捐资出力,遂于清光绪十四年动工,历时三年有余,终于十七年大功告成,共耗资一千五百余两。从此,两岸乡民和过往客商无不翘指称赞。也因捐资人众多,是群策群力集大众之力而建成,故被命名曰会仙桥。<br> 桥南端树林旁,有四棱轿顶石碑,为铭记众善积德之举而立,字迹仍清晰可辨。正面上部横排阳刻“会仙桥”三个大字,中间竖行阳刻“众圣显灵结缘大天□□位”等字样,左面上部为“同缘”二字,右面上部为“众善”二字,其余为修建此桥记录碑文和捐资者名单金额。其阳刻之字,均大如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平顺坝花苗寨</b></h1> 从会仙桥向南原路返回约两公里多路程,再折转向东北,便进入崇山峻岭,在高山峡谷之中穿行,与茅坪最高峰“擦肩而过”。公路两旁,绿树密林,极少人烟,原住民均已迁移出外,独留空屋或者少许旱土荒地点缀其间。<br> 汽车经五根树北,再折转向东行至两岔河向南,行约10余公里,便到我们此行最后一站——地关村东部的平顺坝组。<br> 平顺坝,曾用名“平笋坝”,是湄潭最大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处大山半坡森林田园里,那里有一座古老的民族山寨,主要民族为花苗。<br> 平顺坝苗族山寨,背靠大山、面临幽谷,佳木掩映,梯田罗布。村落山寨中,有49 户人家依山而建,呈梯级向上,村落建筑与山坡融为一体,不可分割。<br> 作为湄潭较为古老的民族山寨之一。那里,民族文化丰富,独特的木屋建筑、花苗刺绣、苗族歌舞、婚俗礼仪,孕育在那深山密林间,绵延世代,生生不息。在那里,没有商业的污染、城市的喧嚣、市井的功利……有的是较为原始淳朴的自然风貌、层层的茶田、潺潺的溪水,原汁原味的苗寨风情……如同被岁月遗忘在大山中的世外桃源,清纯而干净,自然而生态。<br> 因此,平顺坝苗族山寨,被住建部评选为2013年发布的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亦当实至名归。<br> 平顺坝苗族山寨,以传统花苗建筑与传统黔北民居建筑为主。其中花苗建筑,主体以木质结构为主,大部分三开间一幢,少数五开间一幢;大门开在中部明间的二柱之间,呈“凹”字形“吞口”;屋角部分采用反翘,故名“飞檐”,其他风貌特点还有木墙、青瓦、雕窗、美人靠、挂落、垂柱;建筑结构精巧,工艺优美,保留传统风貌。平顺坝民居单体一般为一户一栋干栏式建筑,很能适应当地不规则的零碎地形,使地基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现存最早的传统建筑是清末时期修建,至今保存较好。<br> 在平顺坝,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名曰踩山坪节,又名曰踩花山,即茅坪苗族芦笙舞。起源很早,自苗民迁入境内时即有。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是花苗踩山坪节。踩山活动是为青年玩乐择偶及向神“还愿”的一种集体活动。踩山坪的形式和内容主要有“偷神”“做花杆”“立花杆”“对歌”“跳芦笙”“斗雀”“交际择偶”等。当然,还有咂酒,就是本地俗称的“杆杆酒”等民族习俗。 据村支书介绍,整个地关村,总面积28.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现有924户,人口3585人。尤其是其森林覆盖率,已高达70%以上,你若在其中一路穿越与行走,会被负氧离子洗肺,自然风光养眼,人文内涵醉心,山泉流水甘甜。是日,虽阳光炽烈,温度达30°,除了阳光有些眩目,但并无闷热之感受,也极少汗流浃背之。这一点,与之后回到县城相较而言,可谓悬殊较大,似乎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