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千灯古镇</p><p class="ql-block"> 千灯古镇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又是昆曲的发源地。千灯原名“千墩”,名出吴越争霸。</p><p class="ql-block"> 千灯古镇上有七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横跨与镇中河道千灯浦之上。重要景点有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墓地、千年古塔-秦峰塔、顾坚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2008年,千灯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p> <p class="ql-block">顾炎武</p><p class="ql-block">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灯镇人。我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著名的爱国学者。少年加入复社,参加过保卫家乡、抗击清军的战斗,抗清失败后北上游学。一生致力于研究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地理、经史百家、音韵训诂,开清代朴学之风。著作宏富,达500余卷,尤以《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和《音学五书》等著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顾炎武故居</p><p class="ql-block"> 顾炎武故居位于千灯浦西侧,蒋泾南岸,顾氏老宅由亭林先生太祖父顾济,黄门郎所建。顾济子顾章志,乃嘉靖进士,累官兵部侍郎,死于任上,其年倭寇毁其家,故嘉靖帝原地赐建其宅,并于宅后蒋泾湾赐葬侍郎。现存顾炎武故居为朝东落西,五进明清建筑群。沿河水墙门为第一进,前门沿街,八字照墙和中墙门为第二进。第三进为轿厅。第四进为正厅是明代雕栏画栋"贻安堂",由道光朝昆山新阳县令廖纶所题。第五进四开间为住宅堂楼,是顾炎武生父顾同应生母何氏生活住所,亭林先生诞生于此楼北次间,古称南宅,现称"顾炎武故居"。住宅楼前有古树,湖石天开。其北,乃其先生读书楼。书楼东侧为餐厅,伙房,及次间等建筑,都由南北双备弄走廊贯通连接,晴雨无碍。住宅楼后是鱼池水亭,假山花木。宅外则为顾炎武墓祠和石马坟遗址,现已建成古典园林,供旅客游览。</p> <p class="ql-block">听游客说,这一片原来是千灯中学</p> <p class="ql-block">少卿苑</p><p class="ql-block"> 少卿苑位于千灯浦东,镇区少卿路之北,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有“中国土建筑金字塔”之称,被列为“中国二十世纪重大考古发现”。明永乐年间疏浚千墩浦,淤泥堆于汶浦阳山。为纪念浚浦有功的太常寺少卿袁复,命名为少卿山。</p><p class="ql-block"> 2002年,为保护文物,在山上植树护土,并在四周栽绿种花,进行环境改造,建成公园。</p> <p class="ql-block">门(窗)景</p> <p class="ql-block">延福禅寺</p><p class="ql-block"> 梁天监二年由千灯镇人王束舍宅捐建,取名延福禅寺。吴越天福二年(937年)敕赐“波若寺”,宋大中祥符元年复名为延福禅寺。曾做过县主簿的王珏,舍宅扩建寺院,该佛寺规模宏伟,江南民众前来朝拜。</p><p class="ql-block"> 元末寺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又重建起。万历年间(1573-1619),寺僧瞻月重修法堂、山门。明末寺毁,清寺僧大野密音重建佛殿、经阁。清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该寺毁于战火,仅存后房数间及和尚数名。解放后和尚转业,后房移属医院。2003年,重修恢复原貌。</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涅槃像</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涅槃像由名贵的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白玉毛料1999年在缅甸发现,历经三年艰苦开采,始现于世。玉料为一块完整一体的纯天然玉料。据玉材的天然造型,经过精心设计,由德纯艺高的工匠历两年时间精工雕成。佛像长8.9米,高2.45米,总宽1.35米,体型比例均确。玉佛全身镶嵌有1500多粒红、蓝、紫晶宝石和翡翠,衣纹和莲花台由24K黄金镏金而成,彩绘部分采用天然石色彩画而成。</p><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玉佛被纳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是世界第一大玉卧佛造像。</p> <p class="ql-block">秦峰塔</p><p class="ql-block"> 秦峰塔,又称释迦佛塔,位于千灯镇尚书浦西岸,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由里人王束捐宅,僧从义开山,建波若寺,里人王珏捐宅以广寺基,建造此塔。因位于秦柱山之阳,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般若寺改为延福禅院,秦峰塔亦进行重建。</p> <p class="ql-block">顾坚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顾坚 (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戏曲家。自号风月散人,昆山千灯人。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元将扩廓帖木儿听说他善歌,屡招皆不就。与当时文人顾德辉、杨维祯、倪元镇等相友善。著有《陶真野集》10卷、《风月散人乐府》8卷,今均已不存。据魏良辅《南词引正》一书载,因其"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顾为昆山腔的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5年,顾坚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余氏典当</p><p class="ql-block"> 余氏典当是始建于明末清初徽商余氏的老宅,千灯人称它为“典当里”。据载,余氏的祖先余爱山于明代万历年间自安徽休宁县迁来昆山千墩吴家桥开店经商,收入颇丰。</p><p class="ql-block"> “余氏典当”是由余爱山的第二代传人余尚德于清顺治年间在千灯镇上营建的徽派建筑群。余宅朝东落西,双排两行,建时沿河自东(过街)向西共有7进,现存五进。第一进东为店铺,四开间门面,经营茶杂山货;第一进西四开间为典当铺;第二进是明厅“立三堂”;第三进为大堂楼,走马楼为住宅;第四进为小堂楼。第五进为当库。整个建筑群有一明代大厅、五小厅、六幢楼、双备弄,前后左右构成“亚”字形“走马楼”,大小房屋120多间,千灯人称它“迷楼”。典当三面有高墙,可确保财产安全;后面是“更楼”,可为全镇防盗、防火打“五更”,具有警示功能。</p> <p class="ql-block">央视、江苏卫视专访茶楼</p> <p class="ql-block">石板街</p><p class="ql-block"> 石板街,南北贯穿古镇,并连接各支路,呈蜈蚣形。全长1.5公里,主干街道长800米,由2072块长条形花岗岩铺设而成。石板下面设有既宽又深的下水道,与古镇各处的河埠、河滩相连通。因此,即使下滂沱大雨,石板街上从不积水,转晴即干。</p><p class="ql-block"> 石板街始建于南宋,明清进一步延伸修缮;民国三年又以重金聘青浦县朱家角筑路名匠王世昌,重新整理修缮。石板街所用条石均宽50公分,均长2米以内,稳固而耐用,修理替换又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三桥邀月</p><p class="ql-block"> 三桥连袂而筑,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名方泾浜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三桥有一美丽的名字,称为“三桥邀月”。</p> <p class="ql-block">老古董换发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