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安村志》拟编文献选登“人物篇”:史紫忱先生</p><p class="ql-block">一、引言</p><p class="ql-block">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每一位杰出的先贤都是家乡的骄傲。他们或在文坛上熠熠生辉,或在政界中叱咤风云,以各自的方式为家乡增光添彩。今日,我们特地将史紫忱先生的事迹载入《大安村志》的“人物篇”,以彰显其非凡的成就与深厚的家乡情怀。</p><p class="ql-block">二、史紫忱先生生平概述</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字子箴,学名史铭,笔名新学究、清风徐等,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陕县史家滩(今属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先生出身名门,自幼聪颖好学,饱读诗书,后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他的一生,是文学与军事交织的传奇。</p><p class="ql-block">三、文学与军事的双重辉煌</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先生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事家。他少年成名,14岁即担任《河南民报》副刊主编,后创办《河南郑州日报》、《力行日报》等报刊,声名远播。抗战前夕,他加入国民党,参与军 统局工作,被任命为少将军事专员,率军在豫西抗击日军,屡立战功。晚年退居台湾,他专注于文学与书法研究,著述丰富,成就卓越。</p><p class="ql-block">四、深厚的家乡情怀</p><p class="ql-block"> 尽管史紫忱先生晚年定居台湾,但他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将思乡之情倾注在《美哉中华》画刊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海内外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他更是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部分诗抄寄往陕县,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祝福。</p><p class="ql-block">五、崇高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先生性情豪迈耿直,一生助人为乐,深受朋友与学生的敬爱。他晚年缠绵病榻,但身后无子女,住院护理及丧事皆由朋友及学生料理。他的离世,令无数人扼腕叹息。然而,他的精神与作品将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p><p class="ql-block">六、结语</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先生的一生,是文学与军事的传奇,更是家乡情怀的见证。我们将永远铭记他的成就与贡献,传承他的精神与品质。在此,我们向史紫忱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愿他的家乡——大安村,繁荣昌盛,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史紫忱 大安村史家滩人</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1914~1994) ,字子箴,学名史铭,笔名新学究、清风徐等,河南陕县史家滩(今属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人,出身豪门,少年好学,勤读四书五经,后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14岁即担任《河南民报》副刊主编。接着创办《河南郑州日报》、《力行日报》等报刊,颇享盛名。抗战前夕加入国民党,并参加军统局,被任命为少将军事专员,与戴笠交往甚密。1937年从军入伍,抗日战争后期曾率军在豫西打击日军,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至日本投降始痊愈出院。1945年5月,受戴签委派,担任军事专员,策动土匪秦生富袭击设在陕县李村乡的八路军下段修械所。1949年由上海赴台湾,在国防部主管军事新闻通讯社编务,仍为少将(预备役),兼在台诸大报主笔。两年后退役,专事诗词书法及文史研究著述,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1994年4月病逝于台北,终年80岁。</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一生酷爱文学书法,少年时代便才华出众,10岁时即能将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千家诗背诵如流,旧体诗文著述甚多。17岁后又与新诗结缘,1932年18岁时即由新月出版社出版发行《紫忱诗集.》. 1936年又参加武汉文艺界诗文研讨活动,成绩斐然。到台湾退役后,专门从事文史及书法研究,多有建树。先后出版有《紫忱诗集》、《无心集》、《杂文集》、《自我与天地》、《零台集》、《书道新论》、《书法今鉴》、《书法史论》、《草书艺术》、《国父书法》、《明黄道周行楷》、《许世英先生书法》、《阳明先生书法》、《郑成功书法》、《晋王应书法》、《谭淑女士书法》等文集、书法作品10余种。同时,还在台湾《新生报》、《自立晚报》、《中华日报》、《中国一周》、《美哉中华画刊》等报刊担任专栏作家或主编,并受聘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担任文学系教授。在华冈中文系教授书法期间,首创彩色书法,精编“书法美学”,享誉海内外。1993年在台北市举办首次书法展览,前往观赏订购者络绎不绝,轰动文学艺术界。同时,在台湾举办的《远天的群星--台湾十诗人作品选评》,排在第一位的亦是史紫忱。从近代和当代的文学史看,陕县在全国有影响的文人,为首者非史紫忱莫属。</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史紫忱在台湾与其交往的文人墨客颇多,生活优越,但思乡盼归之心时时萦绕心头。惟因抗战中与日军战斗腿伤致残,行走不便,不能还乡,便把思乡之情倾注在担任总校编的中英文画刊《美哉中华》上。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风格,将中华大地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名胜古迹、名人传记等详尽醒目的编入每期画刊中,使中华文化成为海内外的知名品牌。</p><p class="ql-block"> 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史紫忱曾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部分诗抄寄往陕县,其中一首新月诗派的作品是:</p><p class="ql-block">“安慰窈窕的悲哀,原是快乐的胸怀。莫怜那风月半残,不久她会重圆。" </p><p class="ql-block"> 1994年春节后,史紫忱的老友孙关汉先生从大陆探亲回台,到医院探望久卧病榻的史先生。史紫忱紧紧握住他的手反复地只说一句:“你是我们心目中的神,你是我们心目中的神。" </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在台湾有许多好友,教授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堪称桃李满天下。学生们对史老师的评价是:性情豪迈耿直,勤于学业钻研,一生助人为乐,被他救助的人不计其数。史先生晚年缠绵病榻,身后无子女,住院护理及丧事皆由朋友及学生料理。史紫忱去世后,《三门峡日报》曾于当年7月23日以“陕县籍诗人,台湾岛游子”为题,刊发专文,介绍了“史紫忱和他的诗”。三门峡人才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个大名人、大文人在台湾。 (石耘 刘全生)</p> <p class="ql-block">【张俊山】</p><p class="ql-block">柔弱的歌吟 唯美的追求——史紫忱诗简评: </p><p class="ql-block"> 史紫忱,河南省陕县(今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史家滩)人,1913年生。学历不详。十四岁时,即接任《河南民报》副刊主编。后加入国民党,任军职,抗战末期,为粉粹日伪组建《满洲国》阴谋,建树巨勋。1949年去台湾,退役后寓居台北华冈。酷爱文学及书艺,颇多建树。出版有诗集《紫忱诗集》,杂文《无心集》、《杂文》、《零集合》,书艺论集《书道新论》、《书法今鉴》、《草书艺术》、《书法史论》等多种。 我们现在读到的作品,选自1932年出版的《紫忱诗集》。</p><p class="ql-block"> 晚年史紫忱思乡之情浓烈,虽因身体原因未能返乡,但他将这份情感倾注于《美哉中华》画刊的编辑工作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海内外传播中华文化。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他积极与家乡联系,寄送书法作品与诗抄,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陕县籍诗人 台湾岛游子</p><p class="ql-block">史紫忱和他的诗</p><p class="ql-block">1994年07月23日 </p><p class="ql-block">近日,拜读台湾友人杨平先生赠的他和张俊山先生合编的《远天的星群——台湾十诗人作品选评》,感到更为亲切的是,这十位诗人都是河南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史紫忱,诗后有一段简介:“史紫忱,河南陕县人,1913年生。学历不详。11岁时,即接任《河南民报》副刊主编。后加入国民党,任军职。抗战末期,为粉碎日伪组建“满洲国”的阴谋,献力颇多。1949年去台湾,退役后寓居台北华冈。酷爱文学及书艺,并多有建树。出版有诗集《紫忱诗集》,杂文《无心集》、《杂文》、《零集合》,书艺论集《书道新论》、《书法今鉴》、《草书艺术》、《书法史论》等多种。”从简介中可以看出,今年已80岁高龄的史先生,少年时就显出超人的才华,很可能出身于书香门第,且受过极好的教育。从近代和当代文学史看,陕县在全国有影响的文人,恐怕就只有史老先生了。《远天的星群》选史先生诗十首,都出自1932年出版、由新月书店发行的《紫忱诗集》,当时,他仅19。限于篇幅,从史先生十首诗中选出二首小诗以飨读者。压根儿压根儿没爱,花草在风下徘徊。美人似的英雄,夕阳进了心中。安慰窈窕的悲哀,原是快乐的胸怀。莫怜那风月半残,不久她会重圆。史先生的诗属新月诗派,此派的作品往往远离30年代剧烈动荡的时代,吟唱一己的小情小绪。史先生诗的特点可以说是柔弱的歌吟,唯美的追求。《压根儿》是首意象诗,花草即美人,“在风下徘徊”是不得意而为,一旦有了“英雄”的想法或者壮举,可惜已“夕阳进了心中”。《安慰》很明显是首哲理诗,叫人想起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这两首诗的立意一般化,形式上却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倡导的新格律诗的特征,即诗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