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在高邮市档案馆“兰台讲堂”,有幸聆听朱延庆主席作《鉴古知今 开创未来》讲座,朱主席博古通今,侃侃而谈,使我获益匪浅,深受启发,兹作整理,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朱老引习近平总书记名言“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指出要重视地方史志工作,突出三大意义:一是鉴古知今,开创未来。毛主席非常重视地方志文化传承,了解地方历史文化。柴泽明是第一任驻美大使,曾获赠《柴氏宗谱》,深受感触!二是以文化人,注重修炼。《易经》关乎人文,刘向强调文治教化。龙应台曾提出什么是文化,就是如何对待自然……</p><p class="ql-block"> 当代,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包含形象、精神、文化、制度等,重视文化底蕴,富有亲和力……三是研究历史,建立文化自信。新加坡是1965才成立的小国,被马来西亚排斥在外,现在已经是发达国家,李光耀把中华的传统文化看作新加坡的立国之本,他认为:新加坡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用儒家思想治理新加坡 ,整个社会把社群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中西文化相结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高邮历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江苏建置志》将高邮建县时间定为公元前201年,比1990年《高邮县志》所定的公元前118年早了83年。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和华东师大多位教授都有研究,确证高邮建县历史。</p><p class="ql-block"> 而高邮历史更为久远,龙虬庄遗址七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帝尧四千年出生在高邮。2007年5月,高邮举行尧文化发祥地高层论坛,知名学者李学勤,认为高邮是古代史中有关帝尧传说的重要地点,高邮是研究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地点。丹陵位于三阿之南,尧施行善政,协和万邦,推行农耕,实行禅让制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还谈了周邱墩遗址误为“邶”字由来,要尊重历史!</p><p class="ql-block"> 天山汉墓是在位63年的汉广陵王刘胥墓,“黄肠题凑”的棺椁极其罕见,竹简上也有记录,可以确证是广陵王刘胥,可惜迁到了扬州市区,失去了原汁原味。朱主席还讲到赤岸追回文物和保护神居山的往事,如今有山也有水,可以利用开发……</p><p class="ql-block"> 高邮平津堰是世界大运河遗产点,是唐代古老水利设施,是用来蓄水的,也有史可证。</p><p class="ql-block"> 镇国寺塔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点,修复过程曲折。</p><p class="ql-block"> 古邗沟是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经过高邮……</p><p class="ql-block"> 472年,临泽建县,有一百多年,属海陵郡(今泰州),如今董潭和附近宝应蒋庄村,保留千年前泰州海陵郡方言。</p><p class="ql-block"> 三垛古镇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8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相传是梁简文帝萧纲之子武宁王萧大威的封地。 侯景之乱被杀,当地建有武宁王庙。</p><p class="ql-block"> 元末张士诚曾在高邮称王,发行货币天祐通宝铜钱,当地有收藏。后迁苏州,有张王坟,怀念张士诚……</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文化名城遗存非常丰富,有两处世界大运河和灌溉遗产点、七处全国保护文物和十处省级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奎星阁建于明天启三年,由邑人王自学(王永吉父亲)等筹建。1984年奎楼大修,充分听取了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的意见。奎楼是典型的明代后期建筑里面的柱子均是菱形,陈先生认为这是别具特色的淮式建筑。奎楼外墙原为传统的黄色,陈从周先生认为黄色显得笨重,建议改用白色,柱子用栗色。如今奎楼的色彩,即是完全采纳了陈从周先生的建议。1991年,政府又拨款19万元对奎楼,以及奎楼脚下的古城墙进行了一次维修。</p><p class="ql-block"> 朱主席还讲了高邮人自豪的事,1986年,西安唐城建设指挥部要在城墙的东南角修建奎星楼,十几位工程技术人员专程来高邮考察学习,高邮方面毫无保留地赠送了各种资料。现在西安古城上的奎星楼,其规模、规格、形制、色彩与高邮的魁星阁毫无二致,就是高邮奎星楼的翻版,与高邮一样!</p><p class="ql-block"> 高邮明清时期为州,州官为五品,曾管辖宝应和兴化。魏源在高邮为官,退休后也曾留居高邮,创作《海国图志》……</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高邮人文荟萃</p><p class="ql-block"> 高邮,人文荟萃,极享盛誉。有帝尧传说,宋代孙觉,多地为官,官至御使中丞,著述立言一鸿儒。</p><p class="ql-block"> 秦观秦少游,国士无双,高邮许伟忠老师是专家,《淮海集》被日本窃走,宋代州志也在日本京都大学,后重印《淮海集》是宋代版本,非常珍贵,回归高邮!还提倡市民背秦观四首诗词……</p><p class="ql-block"> 高考诗词四十首,有两首是高邮人秦观《鹊桥仙》和王磐《咏喇叭》,高邮人应当自豪。汪曾祺喜爱王磐《西楼乐府》和《野菜谱》。</p><p class="ql-block"> 陈造宋史中高邮名人,不仅为官有名,还以诗赋闻名于世,人称“淮南夫子”。金湖人重视,编有《陈造集》。</p><p class="ql-block"> 汪广洋,明初右丞相,相当于副总理。毛港有相公坟,他老家在湖滩上,后被杀,他后人迁居山东。</p><p class="ql-block"> 王永吉明末清初高官,曾是吴三桂长官,他的墓在天长,他父亲王自学……</p><p class="ql-block"> 吴三桂老家马棚,三藩之乱后当地族人改姓孙氏?他在西南十八年有贡献……</p><p class="ql-block"> 清代二王,训诂大师……</p><p class="ql-block"> 孙云铸北大教授,著名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学界泰斗,精英誉孙门。档案馆晏学凤馆长将朱主席保存磁带翻光盘,成为纪念馆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 夏书章高邮送桥人,中国当代行政学奠基人……</p><p class="ql-block"> 王绳祖出生在焦家巷?王绳祖(1905-1990),字伯武,著名历史学家,是王金城三子王碧桂之子。1918年入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今金陵中学)读书,1923年考入金陵大学,1929年9月任金陵大学历史系助教,1936年考入英国牛津大学布拉斯诺斯学院,专攻世界外交史,获硕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2年起先后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副主任、英美对外关系研究室主任,1980年任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理事长。</p><p class="ql-block"> 徐平羽家住高邮复兴西路,有故居。曾驻溧阳水西村,随新四军挺进江北,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等……</p><p class="ql-block"> 吴易风(1932- ),原名吴桂元,江苏高邮人。他出身于临泽镇汲水村吴坝口一个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后入临泽小学六年级、界首乡村师范学校(后并人扬州师范学校)读书;1950年从扬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苏北机关学校、江苏省转业干部速成中学任教;195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74年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员、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特约顾问等,其间曾于1989年、1995年,赴美国、俄罗斯进行学术访问:2019年退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顾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西方经济学课题组首席专家、他是十多所大学的特聘教授和多所科研院所特邀研究员。</p><p class="ql-block"> 夏训诚也是临泽人,著名地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天山托木尔峰登山考察队负责人,新疆罗布泊综合考察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探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等。他创立了中国的罗布泊学说,对新疆地区沙漠的研究与治理成效卓著。著有《莎车群众治沙经验》《新疆沙漠和改造利用》《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灾害及防治》,主编了《中国罗布泊》《神秘的罗布泊》,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乔登江两院院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菱塘建有乔登江院士事迹展览馆 。</p><p class="ql-block"> 谢友柏(1933- ),高邮界首镇人,机械学设计及理论、摩擦学专家,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现代设计与制造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主任。</p><p class="ql-block"> 王琦(1943-),高邮人,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p><p class="ql-block"> 秦华孙故居在玉带河附近,他太太还健在,抓紧保护!</p><p class="ql-block"> 吴登云为家乡郭集中学题字:明德至善雅言……</p><p class="ql-block"> 张守晟,祖籍高邮,外籍院士,天才少年,可惜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 刘汉龙,院土,重庆大学副校长,出生于周山乡贫困家庭,勤奋好学,体现了高邮人精神……</p><p class="ql-block"> 高邮有独特邮文化和鸭文化,中国地理标志有十六个,大有文章可为……</p> <p class="ql-block"> 最后,朱主席饶有兴趣聊起方言,江淮方言分布广,是地方文化载体,几千年传承,历久弥新,还举了跩、㜺、下河貉子、咍、肺(柿)片、碌碡、京江粸等方言例子,趣谈方言,幽默亲切,意犹未尽…… </p><p class="ql-block"> 方言载体,刻印乡愁,传承高邮优秀历文化,把高邮建设更美好、更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