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仁与四川文化联系探寻三山大碗茶的文化渊源

行走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三山乡位于江西省崇仁县西北陲,东及东北与河上镇接壤,南与巴山镇及白陂乡相连,西及西北紧靠罗山与丰城的洛市相伴。它距县城仅11公里,人口12000左右,以前计税耕地约16190亩,山地约67000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三山乡人民政府驻地四里八乡的老百姓多称为三山街,但更多的是称之为"三山庙"。在这里留存了一种延续了数百年的茶俗文化——大碗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一、三山大碗茶的现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每当农历二、五、八的墟日,许许多多的十里八乡的民众都会赶往"三山庙”,走进茶馆,又三五成群地围坐在四方桌边。茶馆伙计按座位给每一个人发了一个大碗,这大碗有花瓷的、蓝边的、白瓷的,各色各样,再在碗里分别放上小撮茶叶,再倒进一碗热水,最后端上几样果食放在桌子中间。围坐的人们便有的端起碗吹着漂浮在茶碗里的茶叶呲溜地品味着茶水的味道,有的在果盘里抓起一把瓜子嗑起来。据介绍</b><b>来茶馆的多是十里八乡的普通老百姓,也有近些年在本地或附近办了企业的本地老板,遇上周末甚至还有本地机关单位的干部或老师。他们到茶馆来,或谈一场生意,或促一对婚缘,或言再起新房,或请帮工,或相邀出游。甚至有的六七十岁的老伯刚刚干完农活,放下镢头洗净脚板,就约了几个茶友驾着电瓶车赶到茶馆,老友见面端起茶碗喝着香茶、嗑着瓜子,最后纯粹就是扯扯闲蛋。</b></p><p class="ql-block"><b> 大碗茶就是当地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茶馆也成了三山百姓的交际场与信息中心,许许多多乡里乡外的信息在这里汇集,又从这里传递到山村各个角落。在这里做买卖的成就了一单又一单的生意;做媒婆的架起了一座又一座鹊桥;村干部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纠纷。大碗茶是他们生活节奏的调节器,尽管有些人在品茶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完成了其他或轻或重的事情,但更多的三山人一年四季,就是喜欢就着一碗罗山绿茶,在吸闻着茶水气的清香、品味着茶水的甘甜的同时,面无目的笑望茶馆外或匆忙、或慢悠的脚步,这时仿佛这茶水能够涤荡了他们身上全部的疲惫与烦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三山大碗茶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b> 三山大碗茶这种茶俗文化为什么会在三山这个地方流传、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在当地地方志以以及当地主要姓氏的家谱中很难找到文字记载,当地人反映也是口口相传说是很早以前,到底是什么时候,没有任何人有相对具体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b> 要寻找三山大碗茶这种茶俗文化的渊源,既然在地方方志中没有记载,也许从它的特征可以先寻找到其相似或相近茶俗文化,再找出其相关联系或许也能够成为一条途径。</b></p><p class="ql-block"><b> 三山大碗茶茶俗文化有四个最为明显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b> 一是茶具特征。三山大碗茶最主要的茶具是碗,就是当地普通的饭碗,当地人也称大碗。在古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录的就有二十四种之多,很多我们别说见过,就连名字都没有听过。这些茶具中,最为常见也最通用的是杯和碗。而使用碗做茶具的茶俗文化中最为有名的有两个地方的茶俗文化,一个是北京的大碗茶,一个是四川川西的盖碗茶。</b></p><p class="ql-block"><b> 二是场地特征。三山大碗茶饮茶或品茶的地方都是在茶馆这样特定的场所。上面两个最著名的茶俗,北京大碗茶多在路边或凉亭,川西盖碗茶是在茶馆。</b></p><p class="ql-block"><b> 三是目的特征。三山大碗茶主要在打发时间、沟通感情,具有鲜明的休闲性质。北京大碗茶主要是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川西的茶馆是人们的休闲之处,可以聊天、掏耳、斗鸟、打牌、算命、又是曲艺的汇集场所,此外还是谈买卖、做生意的集市,调解纠纷、品评事理的民间法院。</b></p><p class="ql-block"><b> 四是群体特征。茶文化中的许多文化,都是具有特定的范围或者说是在一个地方特定的阶层或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影响。但茶俗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的大众化,上到贵族官吏,下到市民百姓,都是这种茶俗文化的参与者。在这方面三山大碗茶与北京大碗茶、川西盖碗茶都具有同样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b> 从三山大碗茶茶俗的特征看与川西茶俗特征极为相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三山大碗茶形成的茶叶生产背景</b></p><p class="ql-block"><b> 饮茶能够在古代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民俗文化,最为重要的前提的当地要有相当规模的茶叶生产,可以说茶叶生产的规模化就是茶俗形成的物质基础。</b></p><p class="ql-block"><b> 川西茶俗的形成得益于川西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而川西是中国最早的茶叶产地之一,西周时期就以盛产茶叶而闻名。大规模的茶叶生产也成为川西的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如茶叶制作的工艺文化、茶马古道的商贸文化、茶水泡制的技艺文化和饮用品尝的茶俗文化。</b></p><p class="ql-block"><b> 三山乡的西部的罗山是崇仁与丰城的界山,海拔967米,古代名为池山,因晋代道教名人罗文通在此布道传授道教文化</b></p><p class="ql-block"><b>而被改名罗山,崇仁最早的县志就是宋代人罗鉴编撰的并以罗山为名称《罗山志》。罗山显东西走向,最早以山脊为界,山南为崇仁,山北为丰城。罗山延绵数十公里,现如今无论是山南还是山北,都有面积较大的茶园。罗山茶还是崇仁、丰城两地的名茶。</b></p><p class="ql-block"><b> 罗山一带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清代《丰城县志》、《崇仁县志》都收录了唐代诗人曹邺的《罗山徵君隐居》:</b></p><p class="ql-block"><b>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b></p><p class="ql-block"><b> 只因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光恋钓鱼。</b></p><p class="ql-block"><b> 曹邺字业之,广西桂林人,大中四年(850)进士,曾官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歌描写的是在罗山的罗文通并以严子陵相比拟,其中“扫叶煎茶摘叶书</b><b style="color:inherit;">”的描写至少说明在曹邺生活的那个时代之前罗山就有了一定规模的茶叶种植与生产。</b></p><h3><b style="color:inherit;"> 北宋高僧释洪德多次至崇仁看望好友彭思禹,并留下了数篇诗作记录了探望过程。</b><b>《崇仁县与思禹闲游小寺啜茶闻棋》云:“隔墙昼永闻棋响,阴屋凉生见树幽。又值能诗王主簿,饭余春露啜深瓯。”《夏日陪杨邦基彭思禹访德庄烹茶分韵得嘉字》云:“山童解烹蟹眼汤,先生自试鹰爪芽。清香玉乳沃诗脾,抨纸落笔惊龙蛇。源长浩与春涨激,力健清将秋气嘉。须臾沓幅乱书几,环观朗诵交惊夸。”诗作写出了释德洪与杨邦基、彭思禹等文人雅士在品茗过程中吟诗、观画、以及展示书法,增添了饮茶的另一种情趣,使得饮茶更成为一种雅事,具有了艺术的美感,而文人雅士们也在当时的情境中展示各自的才华。这些诗歌从侧面也证明在北宋时期,崇仁就有茶文化的实践活动。</b></h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罗山茶的种植、采摘和制作和渐成规模,以及崇仁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为三山大碗茶俗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一定的社会环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b><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四、崇仁、崇仁三山与川西的文化联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崇仁三山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罗山脚下的塘坪村曾经流传过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岳家狮。长仁村的板凳龙已经被列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三山乡古称青云乡,其来由就是因为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中国第一部地理志《太平寰宇记》的作者乐史,因其父子五人连中进士,意为青云直上。乐史故亡后皇帝詔准乐史回葬原籍,就是安葬在三山乡张家村委会的凤凰窩山。乐史墓至今保护良好。乐史后代的一支至今还定居在三山乡的上乐、中乐、下乐村,其中中乐村中还保留着一座古门坊——慈竹世家。元代文化旗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虞集后代在三山的多个村庄聚居。虞集,号道园,在长仁村虞集后裔聚居地保存的一座古代民居上还保留着“道园遗风”的石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乐史和虞集就是三山与四川连接起来的桥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b><b>乐史(公元930—1007),字子正,号月池。两版《江西通志》,其中《林志》载为崇仁青云乡人,《白志》改宜黄霍源人(霍源古属崇仁十四都)。抚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北宋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b><b style="color:inherit;">乐史是前朝南唐的开科进士,但入北宋后为吏时受到同时期其他官吏的讥讽,于是乐史再入科举场。51岁的乐史又与颜明远、刘昌言、张观等以现任官吏身份参加进士试中的锁厅试,乐史登甲科进士。</b><b>乐史第二次进士及第后,历任著作佐郎、陵州知州、著作郎、太常博士、舒州(治今安徽潜山县)知州、水部员外郎、黄州(治今湖北黄州市)知州、职务员外郎、商州(治今陕西商县)知州等职。这其中,乐史对四川陵州的经历尤其显得看中,专门创作了一首《慈竹诗》:“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娄处,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笋已长,今年筍又生。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在诗歌中乐史一边赞誉四川特有的慈竹的高尚品性,一边鼓励褒扬社会中的尊老爱幼。三山中乐村的古牌坊上面的匾额所题“慈竹世家”,既是乐史后人对其祖先乐史的纪念与褒扬,也是他们展示其祖训家风的一种形式。而这个陵州,刚好就是现在四川的仁寿县,一个妥妥的川西千年古邑。</b></p><h3><b> 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崇仁白沙(今江西省崇仁县张坊乡沙洲村附近)人。南宋后期骈文作家。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b></h3><div><b> 古代崇仁与四川在仕籍上的联系并不是单向的联系。其实在宋代末年至元初,成都人范大治在淳佑年间任崇仁蔚(见《崇仁县志》道光版),宋亡后不仕。杨壮行,系四川眉山杨氏,元宋战争前后“屡赴江西乡举不偶,科举废,始用衡阳之阴,授崇仁蔚。”(虞集《道园类稿》卷四十六)。</b></div><p class="ql-block"><b>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四川仙井监(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临川崇仁(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人,元朝官员、学者、诗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b></p><p class="ql-block"><b> 虞集自小接受家学,曾随名儒吴澄游学。元成宗大德初年,被举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元仁宗时,迁集贤殿修撰,除授翰林待制。元文宗时,累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通奉大夫。元宁宗驾崩后,称病返回临川。至正八年(1348年),虞集去世,年七十七。获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谥号“文靖”。</b></p><p class="ql-block"><b> 虞集素负文名,诗文俱称大家,为元代中期文坛盟主。他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为“元诗四大家”之一。虞集的诗文和生平活动中与茶有关联的虽不多,但他一首《游龙井》诗,却是赞颂龙井茶的奠基之作,其中“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成为了西湖龙井最早的广告词。从此明清两代俱以龙井茶为绝品,西湖其它诸山所产均不能及。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代文学大家的活动或者其创作往往对茶文化的推动起到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尽管虞集的诗文与活动与茶有关的不多,但我们在查找虞集的诗文过程中还是可以找到相关诗文的,尤为惊喜的是,虞集在其著作集《道园遗稿》中收录的《次韵叶宾月山居其六》中,我们几乎可以看见虞集诗歌中对大碗茶场景的描写,其诗为:</b></p><p class="ql-block"><b>“绮疏收易卷,紫碗罢分茶。日暖聊行草,风微好看花。行窝君子宅,悬榻故人家。逺胜骑官马,听鸡趁早衙。”</b></p><p class="ql-block"><b>虞集与好友相见,摆碗分茶,聊行草、赏鲜花,相互唱和,这分明就是最为原始的大碗茶场景。</b></p><p class="ql-block"> <b>虞集是随其家族在宋元战争时期从川西的仁寿过湖南迁徙至江西崇仁的过程中诞生的。战争时期的迁徙往往是大批量的迁徙,与虞集家族一同迁徙的四川人还有一大批人,他们也一同来到了崇仁。《宋元战争时期的东迁蜀人研究》(雷桓著)指出“蜀人东迁往往举家具行,或相邻结伴”,“虞汲(虞集父)家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来到抚州崇仁时,得知已有井研黄申、成都范成,大风乡人定居于此”。虞集在为弟虞槃所撰写的《亡弟嘉鱼大夫仲常墓志铭》记录了其他们兄弟从川西过衡阳至崇仁的详细经过。蜀人东迁“增加了迁入地的人口,将蜀地文化习俗带往东部地区”。从虞集的生平和诗歌以及文章中的描述和崇仁三山的大碗茶茶俗,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一批以虞集父亲家族为代表的川西或四川人因战争迁徙到崇仁,这批人把川西的茶俗带到崇仁,然后在这批四川人的家族及后裔中延续,再经历漫长时间向本地民众扩展,最后使得川西茶俗成为了本地民众的一种共同习俗,最后这种习俗在崇仁县三山乡得以保存下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b></p><p class="ql-block"><b> </b></p> <h3></h3><h1> <b> 结束语</b></h1><b> 一种民俗的产生绝对不是无源之水,其长久不息也证明不是无根之木。三山大碗茶茶俗能在崇仁西北农村从古延续至今,从根本上说也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地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得中华文明延绵不息。这也是寻找三山大碗茶茶俗文化渊源的意义。</b><br> <h3><br></h3><h3><b><br></b></h3> <h3><br></h3> <h3><br></h3> <h3><br></h3> <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