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建屏(1892年8月26日—1938年6月13日),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红色骁將,抗日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8年,周建屏16岁,入云南新军十九镇当兵。</span>1909 年考入云南讲武堂,与朱德相识。1911 年参加辛亥革命。先后参加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以及讨伐陈炯明叛乱和北伐战争。1927 年春,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入朱德军官教导团。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底到赣东北,协助方志敏,创建红十军,任军长。1933年1月,率部南渡信江,到中央苏区,先后任红十一军军长,红十九师、红二十四师师长。身经百战,屡建奇功。1936 年到延安,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科科长。1937 年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建屏参加洛川会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后,任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副旅长,率部开赴晋东北抗日前线,参加平型关战役。国民政府授少将军衔。之后,率部挺进五台山至河北阜平一带,发动群众,开辟了西柏坡四周的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因伤病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span>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p><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1日,周建屏将军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老朽为写《百战將军 抗日英烈周建屏》,多次与周建屏研究专家、金溪县党校苏群辉校长电话交流、求教,总是言犹未尽。为求得第一手真实资料,特地从上海来金溪探访。</p><p class="ql-block">开车的是我50岁的儿子陈晖,为陪我采访,特地请了年假。</p> <p class="ql-block">远处村落,即是竹桥左源,周建屏将军故里。</p> <p class="ql-block">田园阡陌,白墙黛瓦,老朽怀有“近乡情更怯”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铭牌</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门洞进去</p> <p class="ql-block">苏校长说,小巷右边的门,即是周宅。</p> <p class="ql-block">门口一对鼓形石墩。石墩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门扇,叫门当,俗称抱鼓石。据说,官越大,摆放的抱鼓石数量也就越多。武官家用圆形“门当”,文官家用方形“门当”。大老远一看,就可知道这家的主人是位武官。</p> <p class="ql-block">老朽与苏校长在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大门口望去,正厅悬挂周建屏将军唯一的一张正规头像。</p> <p class="ql-block">我们虔诚瞻仰,仔细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朽和苏校长再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石磨</p> <p class="ql-block">故居外墙</p> <p class="ql-block">侧门</p> <p class="ql-block">附近竹林,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离开左源,来到竹桥乡。这是村街。</p><p class="ql-block">左源离乡里只有5华里,我们开车来,就不止了,要绕道。</p> <p class="ql-block">苏校长说,这是周建屏将军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到了目的地,也是这样的大门。不过,看去要气派得多。</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步云公祠,属余姓宗祠。1933年,这里是竹桥乡苏维埃所在地。春节期间,红11军军长周建屏在这里打了自家的土豪。</p><p class="ql-block">周建屏说,自己常年在外行军打仗,家里的祖田和后来添置的十几亩薄田,无人耕种,祖屋也没人住,请乡苏分给贫苦农民。乡苏委员都不同意: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土豪的!周建屏再三解释恳求:这是我对家乡父老的一点心意。</p><p class="ql-block">周军长打自家土豪的故事,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铭牌。</p> <p class="ql-block">將军堂</p> <p class="ql-block">接着,再驱车半小时,苏校长陪同我们到对桥乡晹田村,红十一军部所在地。村口,红色文化氛围甚浓。</p><p class="ql-block">苏校长说,这里开掘不久,是我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军民群雕</p> <p class="ql-block">1933年1月,周建屏率红十军南渡信江,在中革军委领导下,改编为红十一军,转战信抚一带。4月3日,复占金溪,在全县先后建立竹桥、黄通、墩厚、关王、白果、高桥、仙源庄、何家湾、峡山、何源、孔坊、旸田、罗源、横源、濠湖、朱家坊、东岗、前坊、双塘、莲溪、杨坊、青田、葛坊、毛方殿等31个乡村苏维埃政权。是资溪为中心的信抚分区主要部分,打通了赣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为成立闽赣省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红十一军部,常驻这里。</p> <p class="ql-block">墙上当年的壁画。这是后来重画的。</p> <p class="ql-block">旸田村农舍</p> <p class="ql-block">街巷</p> <p class="ql-block">军民互动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军部广场东墙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红十一军军部。门前的大理石栏杆是后修的。</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戏台。有点像葛源的司令台,也想起红十军诞生地乐平众埠界首的戏台。</p><p class="ql-block">这三个台子,周建屏都检阅过部队。前两个,是和方志敏一起,在红十一军,他有新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通道</p> <p class="ql-block">邓氏宗词——红十一军军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铭牌</p> <p class="ql-block">宗祠内景,地方很大,一切还来不及布置。</p> <p class="ql-block">临别,金溪县委党校苏群辉校长,党史办李庆峰主任赠送两本资料,是他俩和金溪学者刘智勋、赵水泉等研究周建屏的成果,有鲜为人知的第一手素材,很珍贵。</p><p class="ql-block">下午,老朽还和李主任,刘局长交流,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金溪之行,不虚此行。制作本篇,是为志记,特表感谢。</p> <p class="ql-block">本篇图片摄影:苏群辉 傅静芬 陈晖 陈抚生</p><p class="ql-block">文字 陈抚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