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他这样玩——中二班

红袋鼠

<p class="ql-block">更换活动区时孩子们选择螺母积木区,可是一周过去了,孩子们在游戏进行到20分钟左右总是将积木简单连接后就开始了情景游戏。跟孩子们交流时有的孩子说没有思路,不知道该弄什么。还有的小朋友说不知道该怎样玩。与班里老师分析后决定跟孩子们分享螺母积木的作品以及积木块儿组合形式,来丰富孩子们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分享后,奕宸觉得旋转摆锤可以实现,他决定试一下。但是刚开始几步就被同伴的游戏吸引。</p> <p class="ql-block">行为分析:游戏中奕宸虽然有了想法,但是因为同伴的邀请,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创作去加入同伴。</p> 给同伴的建议 5月21日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改造了购物车,推着购物车去“购物”“散步”,就在游戏场中闲逛时,子祺的旋转摆锤吸引了他。</p> <p class="ql-block">他对子祺说:“子祺,你的这个可真不错!不过,我有个建议。”</p><p class="ql-block">子祺说:“什么建议?”</p><p class="ql-block">他说:“我看到你这个连接的地方是开着的。如果用一个长点的螺丝就可以把两边固定。你就不用用手扶着了。下边放一个拐角就更牢固了。”</p> <p class="ql-block">行为分析:看到同伴在做旋转摆锤时主动走过去欣赏同伴作品,看到同伴作品中的不足时他夸奖到你的这个真不错!先肯定同伴的作品再提出建议,可见他在与同伴交流时是有一定策略和方法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切点:理解尊重他人</span></p><p class="ql-block">台阶五:</p><p class="ql-block">1.能通过情境和过去的经验来推测他人对当前事物可能有什么理解和感受。</p><p class="ql-block">2.能接受每个人的需求、想法都应得到尊重,根据别人的想法和需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支持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1.通过绘本故事、日常聊天分享怎样的做法是理解尊重他人。好的做法有哪些?例如:男孩游戏中的交流方法就会让人听上去很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p><p class="ql-block">2.日常出现冲突时,把冲突当成案例与幼儿共同分析解决策略。</p><p class="ql-block">3.教师言传身教,多听幼儿想法,首先做到理解尊重幼儿。</p> 再创作 5月22日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的游戏他在游戏场转来转去,直到离游戏结束的最后20分钟他开始再次拼插他的旋转摆锤。在基本造型完成后,他发现摆锤转不过去,他左右看了看好像发现了问题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拆掉调整,不断尝试中改变方案,还没弄几下收拾玩具的音乐响起。这时我正在想是不是可以让他保留作品,下次继续。这时他走过来跟我说:“老师,发现它转不动,是因为这个板子是横着的,弄上齿轮也是横着的,齿轮比下边的板子宽了,下次我可以让它竖起来就可以了。这次我行动的有些晚,太可惜了。下次一定早点开始。”</p> <p class="ql-block">行为分析:在看到同伴的作品后,在第二天又开始了自己的作品。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遇到摆锤转不动的情况他反复调整尝试,但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完成,让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早些开始。并反思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想到了可以调整板子和齿轮的方向来解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科学理论发展关切点:</span>科学情感与态度</p><p class="ql-block">台阶三喜欢接触新事物,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发展观切点:科学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台阶五:能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支持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1.激发幼儿自主完成任务的愿望。教师在安排任务时需关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完成任务的内驱力。当幼儿有想法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及时完成。</p><p class="ql-block">2.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例如:进入夏天的主题,引导幼儿关注天气的变化给我们身边带来的变化,并及时记录。</p><p class="ql-block">3.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种植区、科学区里及时更换和调整材料供幼儿探究。</p> 5月23日 <p class="ql-block">有了想法行动迅速,这次他拿来所需材料,快速完成。还请老师帮忙记录。</p> 5月24日 <p class="ql-block">他说:“去掉两个齿轮看起来更流畅。”</p><p class="ql-block">师:“我看你们都很喜欢用齿轮,用它做轮子较多,它还可以怎样用?”</p><p class="ql-block">他:“我知道齿轮可以咬在一起,一个动,另一个也动。机器里面就有。”</p><p class="ql-block">师:“你知道的可真不少👍那在咱们的游戏中可以这样用吗?”</p><p class="ql-block">他:“这得让我想想。”</p> <p class="ql-block">  再次游戏时他将两个齿轮按在架子上,使齿轮转动了起来。还跟老师分享了他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行为分析:男孩在摆锤的拼插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游戏、或者自己的想法不断调整。使其在玩起来更顺畅。还会将自己了解到的齿轮的用法运用到自己的游戏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切点:科学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台阶五 能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根据已有经验猜测问题的答案并验证。</p><p class="ql-block">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1.收集、丰富科学区活动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应由此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究欲望。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究未知的基础,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收集身边易得、卫生、安全的可利用物品,使幼儿探究材料更为丰富。</p><p class="ql-block">2.关注兴趣,自主探究。关注幼儿兴趣点,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及体验。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使幼儿在探究中认识事物与现象。</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盼盼</p><p class="ql-block">审核:赵凯</p><p class="ql-block">终审:刘晓童</p>

幼儿

摆锤

同伴

探究

齿轮

游戏

想法

科学

积木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