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枝叶之茂须有根,</p><p class="ql-block"> 江河之滔必有源;</p><p class="ql-block"> 后世繁衍祖德荫,</p><p class="ql-block"> 溯吾根源子孙贤。</p><p class="ql-block"> 远古黄帝时,有位王族叫求言,被封为邬邑的首领,后来求言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形成邬姓一族。</p><p class="ql-block">求言的父亲叫陆终,陆终的曾祖父叫颛顼,而颛顼的祖父就是黄帝,所以我们邬姓是黄帝嫡传。</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马弥牟邬大夫,食采于邬邑,为邬姓得姓始祖。</p><p class="ql-block">据邬氏孝感支系民国1930年续修的《邬氏家谱》记载,元顺帝癸酉年,公元1333年,兴乐公、兴益公兄弟二人,因战乱(贸易)从江西南昌首县洪恩桥瓦缶墩筷子巷徒迁湖北麻城县展转迁汉阳府;黄陂木兰山铁石墩甘河埠头椿树岗屯祖场,最后落籍孝感,从此扎根孝感,开枝散叶。</p><p class="ql-block">邬氏孝感支系始祖兴益公、兴乐公兄弟二人,其支系后裔遍及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其后裔上万人。</p><p class="ql-block">江西 “筷子巷”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曾经发生什么,今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了解邬氏徒迁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 在江西南昌,熙熙攘攘的街头里有一处600多年的巷道,狭长且静谧。历经几百年发展、人口的迁徙,巷道内的一砖一瓦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变迁和更迭。</p><p class="ql-block">在这条巷道里流传着许多故事,就是这条老巷道——筷子巷,探寻一百多万江西移民及其后裔的梦里故乡。</p> <p class="ql-block"><b>史书记载/ 江西填湖广</b></p><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统治者为稳定政权发动迁徙大潮</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移民名地,广为人知的是“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在江西移民史中,还有一条巷子也曾是移民迁徙的中转和集散地,那就是筷子巷。</p><p class="ql-block">筷子巷位于现南昌市西湖区象山南路与孺子路交界处。对于居住在这条巷道的居民而言,它不过是回家的必经之路,但是对于几百年前从这里迁出的移民而言,却是他们再也回不来的故土。</p><p class="ql-block">史书,魏源《古微堂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记》中记载:“当明之季世,张贼屠蜀民殆,楚次之,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江西人入楚,楚人入蜀。”</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民间所流传的“江西填湖广”。</p><p class="ql-block">筷子巷频繁出现在江西移民的族谱上,自然与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有关联。</p><p class="ql-block"> 时间回到六七百年前,湖广及部分地区因战乱而遭到毁灭性破坏,出身贫贱的朱元璋,深深地了解农民身处战乱中的苦难。如何巩固政权和经济基础,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成了朱元璋的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洪武三年,朱元璋采纳了当时官员们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移民屯田,奖励开垦的战略决策如是——北方“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南方则“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就这样拉开了明初大移民的序幕。于是,经历宋元鼎盛的江西变成了移民的重要之地。</p> <p class="ql-block"><b>中转集结/八次大规模移民</b></p><p class="ql-block">——屯田制度催生移民迁徙至荒地开垦</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江西战事频繁,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打得昏天黑地,民不聊生。因打仗导致人口剧减的蕲黄,需要通过移民增加人口。可以说,明初的大移民,是统治者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行为。</p><p class="ql-block">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50余年间,先后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p><p class="ql-block">据《中国移民史》记载:元末明初,单是湖北的移民数就达180万人,其中约130万人是从江西迁入。</p><p class="ql-block">《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屯田之制:日军屯,日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明初,募盐商於各边开中,谓之商屯。”简而言之,当时政府屯田制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军屯、民屯、商屯。</p><p class="ql-block">不论是何种屯田方式,都需要劳动力,为了发展经济,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便开始集结,然后移向荒地进行开垦。江西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根据《中国移民史》记载,从江西迁出的大多数移民,是从饶州瓦屑坝迁出的,瓦屑坝成为江南第一移民集散地。史有“北有山西洪洞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之说。</p><p class="ql-block">在上述迁徙中,除了瓦屑坝,还有一个流民集散地值得被记忆,那就是筷子巷。筷子巷与瓦屑坝等地,作为“江西填湖广”移民“管理机构”和“集散地”,成了此次大移民的重要历史地标。</p><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此次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丰城、九江、德安、景德镇、乐平、鄱阳、余干、吉安、泰和等地,也就是明清时期的饶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等地。</p> <p class="ql-block"><b>记忆溯源/曾经繁华的筷子巷</b></p><p class="ql-block">——移民中转集结背井离乡后的梦里故乡</p><p class="ql-block">“坊间传闻,在明初时期,朱元璋曾经来过南昌,当时一名与朱元璋同姓的宗亲说这里很热闹、很繁华,于是朱元璋就选择了筷子巷作为移民集散地。”江西省文化名家梅联华教授在考证“筷子巷”地名由来时曾听过这样的说法,筷子巷原名应为“快子巷”,这条小巷虽然只有几百米长,但在历史上曾经是名门富贾集聚地,他们希望子孙科举高中、快着紫袍,于是把“快紫”叫作“筷子”,这是“筷子巷”名称由来的一个说法。还有一个说法是,小巷长而窄,形似筷子。</p><p class="ql-block">根据《江西省南昌市地名志》(1992年版)对“筷子巷”的描述:“东起象山南路,西至上塘塍街,长412米,宽2.5米。”确实如此,“筷子巷”靠象山南路一端稍宽,靠上塘塍街一端更窄。再有就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希望早生贵子、快生贵子,是以“快子”谐音得名“筷子”。</p> <p class="ql-block">“江西筷子巷移民”通常被称为“江西填湖广”。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事件。</p><p class="ql-block">据历史资料统计,仅湖北一省,明初迁入的移民数就达180万人,其中约130万人是从江西迁入。从湖北、湖南现存的家谱来看,其人口中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江西移民的后代,孝感邬氏也在其中之列。</p><p class="ql-block"> 当年“江西填湖广”的移民主要出自南昌、吉安、九江、饶州四府。官府在筷子巷设立了移民专门管理机构,于是,筷子巷就成为了南昌府、吉安府一批又一批移民的聚集之处。这些移民的家谱有的甚至记载了背井离乡的最后一站——南昌古城筷子巷。</p><p class="ql-block"> 如今,筷子巷已成为南昌市的一个行政区,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它承载着江西移民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对于那些从这里迁出的移民后裔来说,筷子巷是他们梦中的故乡,是他们永远的根。</p> <p class="ql-block">筷子巷成为了移民的聚集地和出发地,许多移民在这里告别家乡,踏上了迁徙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筷子巷已经不存在了,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仍然被人们铭记。对于那些移民后裔来说,筷子巷是他们的根,是他们永远的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