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良渚古城

浥轻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些遇见是伟大的,刻骨铭心的。与良渚古城的相遇,就是这样的情况!前几年为编辑《中国石器时代考古资料汇编》了解了良渚的考古文化,便在心里埋下了非去不可的心愿。我喜欢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通过《中国石器时代考古资料汇编》的编撰,深知中国文化是怎样地从蛮荒之中走来,发展到了今天极其丰富厚重的状态,足以拓宽我的眼界,让我的文化自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人云亦云的年龄已经从自己的生活中剥离,看看真实中的中国古人类文化,似乎成了余生最大的爱好。不用以教化他人,个人爱好只满足修炼自己,从而坚定自己的理念,为自己安定。作为中华文明开山鼻祖之一,良渚是我朝圣中华文明的圣地,因此,就有了今日行走于良渚古城之内,达成我的心愿的遇见。我的内心把它视为伟大的遇见,那些至今还保留下来的探坑,对我来说便是刻骨铭心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施昕更雕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天晴,一大早我便从杭州转塘,乘坐地铁6号线前往良渚,打算前往我心心念念了许久的良渚古城遗址做一番实地考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周折,上午十点过到达了良渚古城遗址。顶着太阳的炙烤,我选择了步行,欲想用自己的虔诚丈量中华文明初期的圣地。我是从古城南门进入的,映进我眼中的第一尊圣物,就是首先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的施昕更先生的雕像。我是从相关资料中读到施昕更先生的事迹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施昕更,余杭县良渚镇人,本人不属于考古专业毕业人士,在就读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时,他学的是绘图专业,而且是半工半读。毕业后经他人推荐,参加了1929年6月6日在浙江省杭州举办的规模空前的西湖博览会,在博览会的历史厅担任讲解员。博览会期间,施昕更接触了许多文物和矿物标本,眼界大开。博览会后施昕更进入了浙江西湖博物馆(今浙江博物馆)工作,专门从事绘图工作。一次机会他参加了古荡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见识了诸如有孔石斧、各类土陶遗物,对文物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时,施昕更常常徘徊在家乡的田野上,经常从田野中拾得类似有孔石斧的石器,以及一些陶器残片。从他接触到的文物中进行类别判定,这些从田野中拾得的残片有可能是文物。于是他把拾得的石器、陶器残片交给博物馆的专家鉴别,得出了这些残片有些年头,良渚可能是一个古文化遗址的结论。在博物馆领导的支持下,于1936年至1937年,由施昕更主持,对良渚文化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工作,并撰写了5万余字的《良渚—杭州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为进一步发掘良渚文化遗址尊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5月施昕更因病去世,年仅28岁。他不知道因自己的爱好发现的良渚古文化遗址,成了中华文明的开源地之一。不过,这也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他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现者被世人广为辨识。我们纪念他,不仅仅是念叨他的伟大,我们更喜欢作为普通人的爱好,以自己平凡的行为,成就了千古不朽的功勋之中的那种不可言传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樱花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明亮清澈的樱花湖,沿着蜿蜒的土石小径,我信步来到古城墙的南段。这里还保留着一个探坑,供我们这些游人参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遗址,是原始人走向文明社会的象征性遗物,证明了人们从部落社会进到了繁荣的城市化生活。良渚古城,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化建筑,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城墙,就是良渚古城留给我们的,辨识度极高的遗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良渚古城墙的填筑技术,几乎延续到了今天的土墙填筑,至今也还在类式的工程中沿用。或者说,良渚古城的土墙填筑技术与今天的土方填筑没有多大的区别:原土夯实回填。土墙填筑的程序是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墙体填筑。从南城墙开挖遗址的探坑可以看见,城墙的第一道工序便是开挖,从基础处理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基础开挖应该有相应的深度,也就是说要挖至持力层,把松土去掉,然后平整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基础开挖至持力层,并平整完成后,才在上面铺就大块石。我们当代修筑公路也有这样一道工序,我们的叫法是铺碗口石,在平整的地基上加铺石块,这样处理可以加大持力层的承载能力,减少建筑物的变形,增强稳定性。从南城墙的开挖遗址上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大块石铺成的城墙填筑面。我们还真不能小瞧了远古人类的智慧,没有相应的经济发展和知识积淀,是不可能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我伫立在探坑口,默默地思量,眼中的一切,如果说不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他还能是什么呢?一个如此睿智、复杂的社会群体,在5000多年前存在,足以令我们惊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筑基础换填技术,是我在良渚古城得到的最有意思的发现。我们的先祖在5000多年前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尤其是在水边筑墙,基础处理尤为重要,因为处理不好容易被水淹没毁坏,或者被水冲毁。良渚古城周边被河道包围,除有一道陆门外,其余八门皆为水门,河网发达。可以推断,良渚古人类充分考虑到了水对城墙的危害,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也就是建筑基础换填术来防止水对城墙基础的危害。</p> <p class="ql-block">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的探访计划中,拟定要看看世界最早的水坝建筑,即良渚水坝。我的专业是水工建筑物,几十年就从事这一个行业,所以对像都江堰、郑国渠、京杭大运河这样的水利设施情有独钟,特别有兴趣。在我的心目中,都江堰是最古老的水利设施,距今有两千多年了,关键在于都江堰如今还在正常运行,造福于民。没承想良渚文化遗址却打破了我的见识,把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往前推了几千年,距今约五千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水利行业中的一位老兵,对于大坝的建造有着特殊的敏感,因为大坝建设要求极其严格,从选址、勘测、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地对待,数据的科学性,材料的经济性都需要全方位的论证,准确无误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一个很明白的道理,大坝一旦溃坝,对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所以要求大坝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到了良渚,良渚水坝是必须看看的文物。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历经五千年而不倒?它的结构尺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筑坝材料是单一的填土吗?等等问题,我均需要去实地看个明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良渚水坝全部建筑在良渚古城之外,城内是看不到的,心里不免遗憾非常。好在有马黎女士写的书在,可以让我从她那纪实性的笔触中摸索到我需要的信息。马黎女士是浙江考古界的“团宠”,有这样的地位绝不是浪得虚名,肯定是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从她描写的《5000年的江南水乡》就知道她的文笔和专业知识足以担当得起“团宠”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马黎女士的描述中我得知,良渚水坝的筑坝材料采用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方式,利用沼泽下的淤泥,与沼泽地中生长的芦、荻、茅草混合,制成草裹泥,然后将草裹泥铺筑在坝体上。从现场发掘可以知道,良渚水坝的迎水面,均是采用草裹泥填筑。这种材料可塑性好,能够增强填筑物的强度,具有一定的防浪浊和抗冲刷能力。从南城墙发掘遗址的探坑可以看到,城墙的迎水面就是草裹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良渚水坝建设是经过精心规划,有组织的大型社会活动。这种大型的、有组织的建筑活动,与埃及金字塔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但在气势上,良渚更胜一筹。这样的社会组织活动,足以证明当时的社会机构相当发达,能够与文明程度、国家概念联系起来。从良渚的治水系统中分析,几乎都体现在一个“堵”字上,这让我想起比良渚晚近一千年的鲧和共工治水,均是因为堵水而宣告失败,鲧的儿子禹采用堵疏结合,故而成功了。由此可见,治水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是华夏治国的基本方略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城遗址很大,大到能装下古国的臣民,我仅用步履是难以度量的。这不,我顶着灼热的太阳,在空旷的天空下沿着大道步行时,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汗流浃背,看上去有点狼狈。我坚持从南城墙遗址走到莫角书院,在书院外面的走廊里坐了一会,心想休息一下后再走,可能会好一点。当我站起来准备继续我的独步探寻时,双腿非常实际地告诉我,老头子,不行了呀,生病的腿你还是将就一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南城墙遗址电瓶车站迅速作出决定,乘坐电瓶车代替步行,到了一个遗址点就下车考察,既节省时间,又可以将息自己生病的腿。按照这个计划,我在南城墙站上车后,很快就到达了宫殿巨型木构展示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巨大的探坑遗址里,几根已经炭化的,原木直径大约在50公分左右,加工成型的木料,静静地躺在探坑里。我内心比较震惊,远在5000多年前,人们居住的建筑物大多是半地下式,部分地面式的简单房屋,房屋柱洞大多在10公分左右,采用如此之大的原木建筑房屋,在那个时代还真有点匪夷所思,比如与良渚基本同时代的埃及金字塔,其建筑技术也都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从宫殿巨型木构树根头上留下的孔口可知,古人们利用孔口穿上藤绳,用人力拉动搬运至建筑工地,有水路的地方,则用孔口把几根木料串在一起,水运至建筑工地码头,然后再采用人力拉动搬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毕,我乘坐电瓶车来到角莫山朝圣之路,一条通往良渚宫殿区的阶梯式步道。我怀揣崇敬的心情,沿着步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良渚古城的宫殿区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良渚古城宫殿修建在一个高出地面十多米的土台上,宫殿建筑物已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只留下了沉默寡言的土台,让我们从中体会远古人类的风采,想象他们生活的场景。中国的建筑基本上都是采用木结构,所以要在时间的长河中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也不可能。留下的只有承载过这些建筑物的基础,供人们瞻仰或者想象。良渚古城宫殿遗址就是人工填筑的土台,体积约228万立方米,比4700年前的埃及金字塔252万立方米约小。但是,良渚古城宫殿土台建筑在5000年之前,比埃及金字塔早了几百年,故而良渚古城宫殿土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是需要非常严密的社会组织和配合才可能完成,任何个体的人都无法做到,愚公移山只能是一个神话,抑或一种精神,但绝对不是现实。所以,可以推断,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也许在5000年前就基本成形,国以民为本的要义,也可能在这里萌芽。故而中华文明在这里发端,是能够成立的。</p> <p class="ql-block">炭化巨型木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造访良渚古城宫殿遗址之后,我一路逶迤来到了反山王族墓葬群。这是我探访良渚古城遗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墓葬中的文物对远古人类的文化最具发言权,它们能够清楚地展示那时候的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反山,初读相关文献时,还以为那里真有一座山,到了现场参观才知道是一个土墩,而且还是人工填筑的土堆平台。在王明达小组开始在这里发掘时,这个人工土堆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是在离墓地不远处,有几户人家居住,地名叫翻山组,人们嫌“翻”字写起来麻烦,就简略地写成“反”字,待考古工作人员进入这里发掘,发现墓葬群后就将错就错地将墓葬叫做反山墓葬群,后来定名为反山王陵。如今这个不起眼的土墩却名满天下,反山也因考古成果被天下人辨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反山王陵发掘的有9个墓葬坑,其中有1个王者,6个王族成员,2个臣僚级人物。臣僚的墓穴较王陵有一点距离,随葬品只有几十件,较王族墓葬动辄几百件来说,臣僚的随葬品很少,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我在王族与臣僚墓葬的分界处站立了片刻,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是落寞、是迷茫、是痛恨、是咒骂?其实,什么都不是,更多的心情是无奈,是对等级制社会的无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9个墓葬中,编号为M12的墓葬,658件随葬品中有玉琮王、玉钺王,其中单玉琮就有6件。玉琮是祭司级人物才能拥有的礼器,象征着神圣的神权,也就是统治权;玉钺则是掌握军队的人才能持有,象征着统帅军队的权力。所以,M12号墓的墓主人是良渚古城的最高统治者,是一个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王者。中国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之说,钺本来是一种武器,用玉做钺,在新石器时代虽然有用来做武器的功能,但大多是用于礼器,象征军队的权力,而石钺则就是真正的武器了。后来的青铜时代,铁器的使用,都有用来做武器钺武装军队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反山墓葬群出来,我乘坐电瓶车返回到良渚古城的南门,结束了一天的探访活动。我喜欢这样的行走,一个人,不受任何制约,也没有人干扰,思想集中在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上。当然,良渚古城很大,还有许多点我没有走到,如果有时间,在里面慢慢品味,全面地了解良渚古城,我估计得花上一个礼拜的时间,像我这样走马观花地了解,可能连皮毛都还没有弄清楚。好在之前,我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这次来良渚古城只是为了实地考察一下,给我想象的空间加上一些实际的制约,免得自己的文字失去真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5.27.</p> <p class="ql-block">良渚玉器</p> <p class="ql-block"> 摄影、文字:浥轻尘</p> <p class="ql-block">城墙遗址剖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