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归宿

暖阳

<p class="ql-block">  沙坡上暴露着零散的白骨,是人骨。猛一看心中不由凛然一惊,与眼前这如诗如画,绿意盎然,野花烂漫,蜂蝶飞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显得极不协调,不禁让我再次感慨到生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消极地对小韩说:看到这些,我感觉人这一生真没什么意义,忙忙碌碌、坎坎坷坷、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死了都不得安生。小韩说:是啊,我感觉还不如现在的火葬。我陷入片刻沉思......生命的尽头就是在尘世中寻找到了永恒的安宁与平静,是永久地回归自然和宇宙的怀抱。一副棺木,一抔黄土,最后留有一堆白骨,还能有个有形的具象。而火葬,一把火便化为了灰烬,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多么残忍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  这大概就诠释了人生是一场修行的意义吧!柏拉图说:人生其实就是一种死亡练习,但人类何尝因为注定要死亡而放弃奋斗。这句话强调了死亡作为人生存的基本现实,以及它对人生意义的深远影响。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是想通过强调死亡的必然性来激起人们对有限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内在的求生欲望,从而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希望人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更多的可能性。“生即是死,死亦是生;不生不死,向死而生。”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这句话很了然,谁都知道人最终都会死的,从出生坠地以后,哪个不是注定奔向死亡的,只不过区分在活的时间长短罢了,但是在活着的期间有哪个人不是为了生存而努力挣扎着。近年来流行一句话: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这句话充满了力量和决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放弃、不懈怠,坚持到底。它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全力以赴,不断努力,直至达到目的。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人,是先注死,后注生的。意思是说人的生死都是上天早已注定了的,而不是由个人的选择能够把握的,因此,人们常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就是说人从出生那刻起,你这一生的造就已经就被安排好了,包括你的事业,包括娶妻嫁人生子,当然还有这生死。听上去真的很迷信,那么我相信有的人就会反驳:既是注定的,那人为什么还要活的那么辛苦。我常听老人们宽慰那些抱怨孩子不努力或家境不好孩子多的人说:一个猪娃头顶二斗糠着呢。我原来不懂,后来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渐渐明白了,意思是只要上天让这个生命诞生,总会给他安排生存下去的禄粮。只要有命,就会有口粮。既是生,那就必然要有命,因为生与命结合起来才可以延续。生只是起源,而命则可以表现出这个起源的变化和存在的状态,所以生与命的结合才可以使变化的状态持续下去,才可以成为一个活着的个体。我还听过一个大饼套脖子上却被活活饿死的寓言故事。也就是说有些本该属于你的东西,需要你自己亲自去触碰和找寻。就像这大饼已经送到嘴边了都懒的不想动一下手,那自然就获得不了它,也满足不了内心的需求。包括其中的喜悦感、成就感、幸福感都是体会不到的,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努力争取。这就是生命在生存中所引发的情节。生存不仅是单纯的生命存在,而是凭借过程来实现意义的不断拓展与升华。通过一些方式来实现生命的潜能,追寻生命的价值,壮大一个生命的本体,从而真正实现了作为一个个体的意义。因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再加上人是有着丰富多样的情感需求,所以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主动地参与来获得满足以及认同和归属感,人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维持生命。但是在维持本质生命的同时就又有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的能力,人们把这种能力叫做:欲望。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道:人本来的名字就叫欲望。人就是欲望的动物,谁都不例外。哦,错了!那个脖子套大饼的人是个例外,他连活的欲望都丧失了,所以说人活着首先要有维持生命的欲望,要为活着而活,要为自己而活。其次才是为亲人而活、为责任而活、为了追求而活、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正常情况下人都能安顿好内心的本能欲望,是可以把控在合理范围内的。可当人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任意本能的贪嗔痴指使,为了金钱铤而走险,为了情感横刀夺爱,为了权利丧失道德,从而走上永不满足的险恶之途,甚至酿成大祸,害人害己,跌入罪恶的深渊,有些甚至是百死莫赎。</p> <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们这儿的风俗是老人去世三天之内,亲戚朋友来了大吃大喝,请了乐队在灵堂前又是唱又是跳的,嘹亮的唢呐是永远的主旋律,看似非常热闹。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那个节日。我原来很不理解,感觉亲人走了应该是非常悲痛哀伤的,尤其是有的老人活着的时候儿女不管不顾很不孝顺,老人吃不饱穿不暖受尽可怜,老人去世了却大摆宴席,把丧事办的和喜事似的。后来慢慢释然了,或许这凄凉的热闹算是为生命曾在这个世界上绽放而喝彩吧,吃好了,喝好了,从此曲终人散。人们经常戏说:初来人世兴冲冲,唢呐一吹全剧终。这句话看似谐谑,其实高度概括了人生之孤独与凄凉。说到底,这是每个人生命最终的归宿,谁都逃脱不了的命运。帝王将相,荣华富贵、扬名立万......倾国倾城、貌美如花、巧笑倩兮......无论活得多么轰轰烈烈,拥有多么漂亮的皮囊,纵然世间繁华万千,最终总归是一场云烟。蔡崇达在《皮囊》里讲到,终有一天,身体这个皮囊坏了,腐朽了,成了泥土,甚至连那泥土也随风散去了,我们还剩下什么呢?剩下灵魂?还是一片空无?皮囊是灵魂的容器,如果皮囊腐朽了灵魂也就散了。只有把灵魂装在皮囊里才是一个活物,也就是皮囊和灵魂的结合便形成了一个指代。一看,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是谁?就像眼前这些白骨,脱去了皮囊和朽木又有什么不同?</p> <p class="ql-block">  小曹没注意,脚碰了下那白骨,小韩开玩笑说;你别踢人家,小心它晚上来踢你。小曹问:这是什么?我说:是人骨。我知道是人骨,是什么部位?我又说:是腿把子。小曹说我没踢它,我把它埋了,说着随手捡了根和那白骨差不多的树枝,随便划拉了两下把那白骨扒拉进去,又用树枝拨拉了点沙子把那白骨掩住,谁都知道过不了几天沙子就被风吹过,白骨依旧暴露出来了。说到底,人死了真的就什么也没有了,褪去皮囊灵魂在哪儿?这白骨被随意乱扔,被太阳暴晒,被蝼蚁啃噬,被风吹,被雨淋,和石头土块有什么差别。死了,死了,死了就一切都了了。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孤独地生,孤独地死。</p> <p class="ql-block">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生命老去的过程,是一个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一路走来,拾拾捡捡,得到的,遗落的,都给了时光与岁月,最后都会归零。所以,活着,只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珍爱有限的生命,把普通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当自己老去的时候,不至于后悔,回忆起来,会面带微笑,如此,便也是不负此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