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盘锦103农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往事如烟,堪回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情在纸上,茫思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芳华归梦,鬓染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如歌,指尖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1974年春节刚过,盘锦垦区陈家公社四家子大队的一处盐碱荒地上,一夜之间建立起五座活动板房。来自四川德阳的知识青年200多人,分批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在广袤无垠的盘锦大地上建立了“103农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盘锦陈家公社103农场旧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批来到这里的有1969年在德阳下乡五年的老知青,也有1970年、1971年在德阳下乡两到三年的老知青,还有我们这些1972年中学毕业的新知青。那些转队过来的老知青们,在四川的农村插队落户。四川山地多,土地资源短缺,每个生产队只能安置一人或两到三人不等。他们住在低矮黢黑的土坯茅草屋里,夜间与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相伴;他们四季劳作,劳累一天还得自己砍柴、烧饭、种自留地;他们吃苦耐劳,忍饥挨饿,挥汗如雨,一年到头,挣得工分买不回年终分配的口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盘锦陈家公社103农场旧址》</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建的“103农场”,条件极其简陋,我们一边抓农业生产,一边搞基地建设,我们自己动手盖宿舍,白手起家。老知青成为农场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凭借自己在四川下乡多年的务农经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扶带动新知青,使农场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走向正轨。当时,很多盘锦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群来自南方的知青群体的存在。我们操持着一口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在以东北话为基础的口音中掺杂着四川方言的川普腔调。我们的穿戴装扮明显与盘锦当地的青年不同,花俏单薄,一看就是外来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盘锦垦区其它大农场相比,隶属于陈家公社四家子大队管理的“103农场”只有弹丸之地,人多地少,每一栋活动板房里要住20多人,拥挤不堪。夜间,狂风肆虐,吹打着活动板房咯吱作响,那刺耳的风声,狼嚎一般,听起来瘆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的陈家公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103农场”设有全建制的管理班子,父母的单位委派了多名管理人员,场长、书记都是科级干部。除此之外,还聘请了四家子大队的党支部戴书记和老队长等社员,做生产技术指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3农场”随同父母单位的部队建制,我们首批知青队伍设有一个连12个班,连长由单位委派的干部担任,班长、副班长由知青担任,我和我的爱人都是班长。由此,农场党支部、团支部、医务室、食堂,按部就班相继建立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提高知青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保障,单位还委派了有经验的食堂管理员和驻场医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盐碱地上开荒种田,唯一的农作物是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非常辛苦。东北的早春,大地还没有完全解冻,就得抓紧时间,大修水线、整理大田。农场给初来乍到的每个青年发放了一双长筒软胶水靴和一把筒锹,即使这样,踩在脚下的泥水仍然是拔凉刺骨。修排水线时,一锹之下就是冻层,要用搞头把冻层刨开,冻土坚硬,一镐下去冻土四溅,崩在脸上、身上生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川的气候湿润,东北的气候干燥,南北气候的差异,让我们这些在四川长大的青年们,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二月春风似剪刀”,寒冷的季风,使每个人的脸颊、嘴唇、手脚干裂,如刀割一般。从三月整理大田,四月开始育秧,插秧、施肥、挠秧、拔稗草……直到10月底的收割,全部是人工操作。春季,整理大田,握铁锹的手磨起了层层水泡,而后变成了老茧;秋季,收割水稻和苇草,握镰刀的手背、手指上一道道裂口,钻心的疼痛,只能用胶布紧紧缠绕缓解疼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盘锦种稻与四川不同,四川给水稻除稗草松土手持一根竹棍用脚踩。而盘锦种水稻,仅挠秧这一道工序就非常残酷,挠秧就是用双手给秧苗松土,把每一棵秧苗根部结痂的盐碱硬土挠开,便于秧苗吸收肥料健康成长,整个过程导致双手龟裂,指甲裂缝,甚至脱落,十指连心,疼痛难耐。盘锦垦荒,属于湿地滩涂开发,那大田一眼望不到头,半天能挠上三五行秧苗都是快手了。一天下来,腰酸腿痛,躺在满是泥巴的田埂上都不想起来,人工插秧也是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盘锦垦区树木稀少,一年刮两季风,一季刮六个月。那风挟带着沙子,打在脸上生疼,睁不开眼睛,女生出工都要蒙上面纱。夏天,蚊虫肆虐,尤其是可怕的小咬,叮咬在眼框和身上,红肿奇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田里黄澄澄的稻穗饱满,沉甸甸地低垂着头,给人一种“温良恭俭让”的谦和。还有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白花花的芦花,在太阳的照耀下,银闪闪地高昂着头,它们随风摇曳着,给人一种骄傲的美感。虽然秋风萧瑟,丰收的喜悦仍然挂在我们的眉梢,眼看着,自己亲手栽下的秧苗,接出丰硕的果实,这一年中付出的所有辛酸都不值一提了。不过,在东北地区,人工收割也是非常艰苦的劳动,脚下是寒凉的冰水,手背上被风吹的一道道裂口。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盘锦刀客”,讲的是每年的秋天,盘锦地区会聚集一群手握镰刀靠收割稻子和芦苇的打工人,他们不惧寒凉,脚踏晚秋的冰水,为雇主举镰收割水稻或芦苇,这项艰苦的劳动过程,也深深的刻录在每一个在盘锦下乡知青的记忆里。读那篇文章,让我联想到知青们克服的艰难困苦,在祖国广袤大地上铸就了中国知青的傲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真正的考验了我们这些南方长大的青年们,洒下的汗水与泪水,难以言表。然而,在艰苦岁月里,让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青年,得到了意志上的锤炼,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盘锦下乡的第一年,我们吃的是供应粮,主食是高粱米,对于吃惯了大米白面的南方人,吃不惯那蒸不软煮不烂的高粱米,很多人都得了胃病。可是,不吃就得挨饿,再硬也得咽下。冬春两季没有青菜,食堂的水煮大白菜、水煮大萝卜没有一点荤腥,水唧唧的食之无味。农场刚建立,没有养猪场,根本没有肉吃。农闲时,男生们把小河沟两头一堵,放掉河水,那野生鱼多的呀,难以形容,一盆盆河鲜顿时成了食堂大锅里的美味佳肴,即增加了营养又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夏天,大田里的青蛙咕呱咕呱噪声贯耳,青蛙是益虫,要保护青蛙,我们也顾不得从小受的教育,只要有肉吃,男生抓青蛙,女生剥皮,食堂大锅里的红烧辣子田鸡(四川称青蛙为田鸡)美味飘香,其味无穷。当地的老乡说:“这些南方小蛮子,胆子真大,连蛤蟆都敢吃”,现在想起这些,还会忍俊不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盘锦“103农场”的知青生活,是我人生不可或缺的历练。发小、同学在一起,亲如兄弟姐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口锅里搅大勺,一铺炕上睡大觉,一起劳动一起生活的和谐氛围,至今历历在目,永生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4年9月,陈家公社分配给“103农场”五个上学名额,在德阳下过乡的老知青中,有五名知青被集体推荐,成为工农兵学员,奔赴沈阳、哈尔滨等地求学深造,他们毕业后被分配到建筑、电力、机械制造等各条战线。我的爱人就是其中一员,用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很有成就感。同年,大部分老知青抽调返城,安置在103工程指挥部所属的单位里,成为建设祖国的新一代生力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5年初,我们72届全体同学150多人也全部返城。先后被分配到辽河油田、辽河化肥厂、714车队、公交公司、医院等单位。他们大部分留在了盘锦,在盘锦工作生活,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如今,他们都已经退休,儿孙绕膝,幸福安然。他们把盘锦作为自己的第三故乡,把所有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盘锦大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后,73、74、75届……的103子弟,前仆后继,一批接一批地来到“103农场”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在广阔的盘锦大地上,磨其心智,练其筋骨。一直到1979年,知青全体返城,陈家公社“103农场”宣布解散。仅留下几栋用我们自己双手建立起来的红砖宿舍,它们在风雨中飘摇了五十多年,在风蚀锈迹的断壁残垣上,记载着盘锦“103农场”历届知青们短暂而光荣、艰苦亦快乐的奋斗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103农场”的场名来源于父母单位的名号。我们父母单位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十九师。新中国成立后,为迎接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于1952年5月,经中央军委决定改编为建筑工程第五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建筑五师整体转业调往长春,投入到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中。几年后又北上黑龙江,参加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械厂的建设。1958年南下四川,投身到大三线的建设之中。这一去,将近二十年,在巴蜀大地上,我们的父辈,建设了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电机、东方电工厂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十年代中期,103工程指挥部的主要力量,又挺进到大巴山腹地的达县、宣汉、万源地区安家落户。他们沿着正在建设中的襄渝铁路,打山洞建工厂,建起了一个个国家急需的国防工程重点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加快我国化纤、化肥工业建设的步伐,国家陆续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化肥装置。1973年,我们又跟随父辈,由四川德阳挥师北上辽宁,承建了盘锦辽河化肥厂、营口化纤厂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只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成熟壮大起来的建筑队伍,是中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被誉为:工业建设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每到一地,都是举着红旗敲锣打鼓进工地,轰轰烈烈地搞建设,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祖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年代,父母所在单位承建的工程都是国家重点项目,很多工程都是保密性极强的项目。所以,单位冠名头衔为“103工程指挥部”。而后,“103小学”、“103中学”、“103商店”、“103农场”、“103生活区”等等,这些以“103”为代号的后勤单位和生活区,应运而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03”这个光荣的代号也伴随了我们这些三线建设子弟们的一生一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是一群没有故乡的人,从呱呱落地到青少年,都是随同父母的单位南征北战。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都在一个学校里读书,在一个大院里长大,说着南腔北调的普通话,特殊的生活方式,造就了我们这些以四海为家的特殊群体。由于我们见的世面广,无论走到哪里,适应能力极强,能够很快地克服地域差异带来的各种不适。我们很快的在盘锦大地上站稳了脚跟,不但习惯了喝大泡子里带有咸涩苦味的水,也能下咽硬邦邦的高粱米水饭了,就连放假回县城,也会招手搭顺风马车,一跃而上,快马加鞭,不花一分钱,解决了交通问题。当时,我们都赞誉东北马车老板的豪爽大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在盘锦火车站前的红旗大街上的“103大院”(现在的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四公司)依然存在,这个50年前建的小区,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洗礼,楼房老旧,还有一些留守盘锦的离退休老职工住在那里,他们见证了这五十年间盘锦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随着大时代的变迁,盘锦“103农场”如昙花一现般的消声匿迹,那里却留下了我人生旅途中一段艰苦奋斗、努力成长的记忆。很多人要求进步,加入共青团。很多人在互帮互助中收获了爱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不朽的青春,虽已经远去。但我,从不会忘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103农场”的知青是中国两千多万知青中的一员,我和我爱人也都是103农场的知青,在那里度过了我们人生中最年轻、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使我们由稚嫩趋向成熟,在“103农场”这块荒芜的盐碱地上,演绎出一曲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青春之歌。所有这些,为我们后来的生活和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把上山下乡作为走入社会的起点,我们倆先后进入了大连工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学习深造,毕业后,我们用丰富的知识,用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睹物思源,当我每次遇到浩翰的芦苇荡,每次看到金色的稻田,都会情不自禁的驻足。回想起,在盘锦“103农场”下乡的岁月,苦中作乐,如梦如幻。那些难以忘记的青梦,不断地向我招手。有时,我也会停下来,向梦里的青春,致以无悔的问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盘锦103农场知青 邢中长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06月01日于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69周岁回四川,《重庆合川钓鱼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金灿灿的稻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机械化插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今日陈家公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盘锦盐碱地上的碱蓬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盘锦芦苇荡的晚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