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格聂神山是一副让人激发欲望的彩图,那么点缀他的不只是这些山川美景的自然景色,比如单增湖,慈尊湖,柏盛碧湖,救度母之湖,大雁湖,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湖水栩栩生辉,微风吹过,涟漪阵阵,明镜一般的湖中,溢流出条条的小溪,用他们柔软的小手,轻轻抚过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的草儿,花儿,香味四溢的花儿,招来群群的蜂、蝶,翩翩起舞……更为让人入迷的是这里有着无数的秘密,自古吸引了不少休习者和前人的青睐,使他们有一种修成正果,在极乐园中漫步之感,其乐不在言中。 </p><p class="ql-block"> 格聂神山,序列佛教24圣地之13位,与岗仁波齐同为胜乐金刚圣地,居密宗怙主观世音圣地之首,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发祥地和根本道场。在历史的灿然星河中,许多大德高僧,民族英雄,历史人物都与格聂神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诸多传说和故事定格在格聂神山,成为历史和文明进程的见证。从英雄格萨尔王到噶玛巴迪松钦布,从固始汗到赵尔丰,从苯波到萨迦,从噶玛噶举到格鲁兴替,从姜岭之战到茶马古道,从改土归流到民主改革,一座山,不仅蕴含传承着文化基因与文明密码,更昭示着历史和未来的进化进程 。 神秘的格聂神山,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还是神秘的的佛教圣地,是一个汲取了大自然精华的如诗如画之地,潺潺细流,温抚着圣地的每一个角落,圣山脚下,是茂密的森林,黝黑的岩石,绿草如茵的草地间有碧绿的湖泊和明静的池沼,各种飞禽走兽在这里悠闲自在的生活,各种美丽动人的传说在这里世代相传,这一切都把神山衬托的如诗如画,于是他便成为了雪域高原的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 走进这神圣的殿堂,仿佛看见了神话中的极乐世界,因而怀着对宗教的信仰和对艺术的追求,怀着解脱烦恼心灵安静的思想,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格聂圣地。</p><p class="ql-block"> 关于格聂圣地的美名,据说超出了生死涅槃的两边,有六功德,灭四魔的世尊曾经预言,在贡布扎那无比迷人的地方,曾是菩提沙锤居住的圣地,后来从藏传佛教发源地印度方向飞来一个藏文的“嘎”字,落在圣地,从此这里就更为神奇了。</p><p class="ql-block"> 格聂圣地的开发者是噶玛巴-迪松钦布,他于公元1110年出生在康区朱倭(现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境内),16岁便步入佛教之门,法号为噶玛,20岁那年求学于拉萨,拜许多学问通达,德高望重的贤者为师。经过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终对特别高深的知识和巨著的内容心领会神,成为了一个十分杰出的禅师,后依照世尊,“你为众生而往格聂雪域之地,你的事业将会在藏区犹如鲜花盛开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永恒”的预言,赴往康区,在格聂圣地修行并取得了至高无上的佛果,许多教徒都拜他为师,在噶玛巴没有到来之前,这儿也曾是许多充满智慧的宗教徒休行的好地方,但经过噶玛巴的开发,圣地就仿佛一颗宝石长期埋在土壤里,忽然重见天日,焕发出她更加耀眼的光彩。人们为了知晓那点真谛,陆陆续续的向圣地朝拜,大山中沉睡的一切,漂浮的云烟,无私地施舍给每一位游客一片永久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格聂神山犹如金刚次第(一个佛名)的身躯,右面扎梯沟为右脉,那里的泥沙,岩石大部分都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左面宗嘎沟似左脉,那儿的山水、泥沙,岩石大部分是一片白色,胜地中沟是中脉,这一面的山,水,岩石泥沙,则呈现出一片绿色。</p><p class="ql-block"> 圣地的正面耸立着代表四大天王的四座岩石山,山上有象征向佛祭祀供品曼扎之意的绿绿草坝和丛丛树木,山的斜面有池生金刚的修行处和藏经室,河对面的海螺坝中有噶玛巴-绕修多吉从宝库中掘出海螺的痕迹,从那里往上走,眼前呈现的便是如花似玉的空行母托着珍品供神的景象。在她附近有天然生成的海螺和老僧人嘉措修行处及吉祥天母朵玛的台座,附近还有天然生成的尊圣塔,白光岩门,有狮子、摩羯、孔雀、大鹏等供神的姿态,还有格萨尔王宝刀粉碎磐石的碓;随之而上可见磐石阿麦呢噶之间渗有观音六字真言中的第一个藏文的“唵”字,岩门与隘道之间有十分像虎皮的大草坝,人们称他为虎皮坝;虎皮坝右侧面上的长山脉,恰似青龙腾空,龙角弯曲插入了格聂山的咽喉,龙尾浸在了水中,雨水相连无间,这象征了白教日益昌盛,永存于雪域大地;左面是一座狮子型的山岩,头尾部位都生长着各种树木,叫人感受到一种雄狮一吼,一切灾难远离人间的安宁。 岩山的右面是至尊噶玛巴的修行处和解脱园,瑜伽母的塑像以及似天堂中取之而来的一片黄单色的草坝,再转过去,有噶玛巴-曲扎嘉措少年时苦读经书的居处和经书架,显示了有过许多修行者在此长期修行而取得正果的珍珠园,莲花园,仙女园……朝拜的人们目睹一次,此情此景就会时常徘徊在脑海里,这就是人们惊叹的大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然而还不仅仅是这些,从仙女园下行有格萨尔王曾练过箭而称之为格萨尔射箭场的地方,其左面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休行园,附近有清澈的温泉,至尊噶玛巴和许多禅师都用此水来净身,传说温泉是菩提沙锤的化身,它的威力在于能驱除风、胆、涎三种病原,在噶玛巴-迪松钦布寻求真谛修行来到格聂圣地时,圣地之主格聂巴哲曾祈祷,希望在那里能溢出一个为人类驱除病魔的甘露之泉,后来便在沟的附近出现了清澈似镜的泉水。泉水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属密乘护乐轮的虎皮坝正面,虎皮坝中表示虎两只耳朵的两佛,似门卫威武无比,门的左侧是众生枯主称为大乐心畅的修行处,有智慧佛朗吉和吉祥天母的塑像,以及胜乐金刚乘一只老虎随空而行的姿态,门右侧有一只高高昂起的大马头,都俨然一副神气十足的景象,倘若跨入门内,一步便可将恶、趣、苦全部驱除,紧接而上是一株曾做过迪松钦布拐杖的大树和他的名知修行处、虹环修行处以及当年休行时饮过的泉水;与之面对的还有观音的画像,附近有一座三头形象的大山,或许他给予了人类无穷的精神支柱,人们无限仰慕的把他视为释迦三尊的化身,进入门内两面是称为空行母和勇士空行的两座佛山,向上而行是天母的居住场所,名为碧水金刚岩,他的上方便是人称碧水寺的修行处,山顶呈现有噶玛巴的天然身相吉祥天母的坐骑奔驰过的草坝-骡驰坝,坝子的边上骡子奔驰的足迹依稀可见;对面的森林是噶玛-让兄多吉修行的居所。格聂圣地是许多圣地中最先开发的圣地,加之地处碧水青山,山势雄伟,云海层层,所以有人想用大量的财宝修筑一座极高的过去佛迦叶的塑像,只因制造者技术不理想,未能如愿以偿,后来便在圣地休建了做大圣宝的塑像。圣地的上方是单增沟,从那向上而行会看到噶玛巴-让兄多吉的胜乐休行处和饮泉,侧面是亚日舍俄大禅师通过神变而使圣地山峰的雪化成水,这使得格聂巴哲都佩服无比,后来大禅师又运用法力制服鬼魔,便在此地的岩石之上留下了徐徐的足迹,顺之而上的岩石上面是威而畏的吉祥枯主画像,吉祥枯主画像的右面有一处似罗刹女颜面的岩石,那里边还有吉祥天母的画像,前面有噶玛巴-迪松饮布修建的大自护法堂。</p> <p class="ql-block"> 智古热巴因精通各门经书巨著,想与迪松钦布比高低,在和迪松钦布的徒弟比试神变后,深知不如迪松钦布本领,后入迪松钦布门下,取名扎格曲真,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成为了当时一个十分有名的禅师,遵照迪松钦布的吩咐,修建了不少的寺庙,迪松钦布仙逝后,扎格曲真便继承了他的事业。据说有一个会辟邪的预言佛,就供奉在寺庙的经堂里,唐东杰布的脚印在圣山上现仍然可见,与此相邻而上有扎格曲真的宿舍,迪松钦布三处休闲的地方海枕如意园,它的对面有世尊主仆三人和能人王的经典以及显出的红色藏文“啊”字,背面的山势呈无量寿佛的身形,尤其可睹的是长寿花瓶中长寿泉水从山脚间涓涓流出,之上还有许多休行处,还有众多空行母和至尊相聚的胜乐地。罗布园的上方有一个草坝围绕取名胜乐所院的寺庙,寺庙前面是禅师纳若和绕罗,空行母等以上三种戒律给予无比神力的塔子。</p><p class="ql-block"> 迪松钦布动身去格那岗布讲经时,当地人们为歌颂他们的功劳,便在圣地上塑造了一尊迪松钦布骑在大石头上的塑像,大石象征他的坐骑。禅定本尊三年不近烟火的苦行处,在圣地的中心地区法基段,正如它的名字,地方和山,上空都呈三角形,是取得密咒成就的胜乐佳地,最高部分的山面有了弥勒菩萨,而噶玛巴-让兄多吉的天然肖像,在圣地顺路中间,噶玛巴-迪松钦布的脚印十分引人注目,正如噶玛-迪松钦布所言:“我的圣地广阔而美丽,与古印度的神地景无不相似。”圣地上方确实有一处非常引人入迷的地方,南面的山坡上散发出醉人的幽香,细细一瞧,才知此山长有许多檀香树,你就知道噶玛-让兄多吉为什么会选此地为安居处,左面与右面的古迹,虽然距今相隔时间已经很长,但闻名印度的噶玛-迪松钦布的修行处,和天然而成的经座,至尊救度母的身形,变换八佛以及一位喇嘛,在磐石上起舞时留下的脚印,这些依然给人一种清新之感。1164年(藏历木猴年),噶玛巴-迪松钦布开放了格聂圣地,第二世噶玛-巴切,第三世噶玛-让兄多吉,都继承了前世噶玛的意志,长期在格聂圣地休习,寻求佛果,相继修建了不少经堂和寺庙。</p><p class="ql-block"> 白教的传授基地,其中尼普寺最为壮观,寺中有经过巧夺天工的艺术加工塑造格萨尔王和珠牧,加察,措铜勇士的完美身形,格萨尔王的弓箭,珠牧的呷巫,加察的宝刀,措铜的法鼓,魇马格沟然扎的缰绳,蟒蛇的皮子,这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寺中还有噶玛-迪松钦布的铜像,用纯金和白银水抄写的释迦摩尼文集经典,以及不少的佛像,佛经和佛塔,这一切都证明了格聂圣地在当时的地位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如今,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过去的记忆都留在了格聂山脚下众多的遗址、遗迹群里。</p><p class="ql-block"> 在“格聂”神山众多沟谷之冷龙沟内集中了许多古遗址遗迹群,在秘境中湮灭的文明,在这里显得特别明显,它们沉寂在雪岭荒野,留下的文化迹地,成为了密藏的文明高地。</p><p class="ql-block"> 冷龙沟遗址遗迹群散布于沟口冷达至沟尾呼扎近30公里范围内,共有安多寺遗址、措恩桑珠罗布岭遗址、格萨尔王家庙遗址、冷普寺遗址、卓帕岭遗址、呼扎甲炯顶遗址、曲炯顶修行遗址等7个遗址遗迹群。这些遗址遗迹群里包含了从苯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到格鲁派等各教派先后修建的苯更寺、更噶寺、冷普寺、唐嘎寺、冷达寺、冷谷寺、措恩寺、库尔寺、绒久寺、安多嘉木祥寺等二十多座寺庙,可想而知此地昔日在藏区的地位和辉煌。他们饱经风霜,跨越历史长河,历经千年的岁月时光,见证了康区的文明进程,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p><p class="ql-block"> 沿冷龙沟沟口向北慢慢寻访,触摸着久远的古迹,感受历史的沧桑。尽管草木长势茂盛,遮住了人们的视线,但遗址上到处是隆起的土基和残垣断壁,历史的遗迹赫然显现。</p><p class="ql-block"> 更嘎寺,南北长18丈,东西宽10丈。至今还有苦修者在这里修行。</p><p class="ql-block"> 安多寺,南北长17丈,东西宽20丈,背依格聂神山,隐于森林之中,相传是安多第四世嘉木祥活佛修建于200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措恩桑珠罗布岭遗址,南北长30余丈,东西宽70丈,地面建筑残片比比皆是。据格聂神山志记载,朝措恩桑珠罗布林方向走,有一个壮观的庙宇,那寺庙名叫唐珂宁珠德钦岭,里面有80位大成就者修习祭祠用的供台,庙宇正前方有一佛塔,庙宇附近,有唐波贡康护法神殿。迪松钦布离开岗波圣地后,他在岗波圣地收取的弟子热柯曲真从迪松钦布手中接过主持的衣钵,继续在岗波圣地管理寺院,讲经弘法,并在雪山脚下修建了不少庙宇,唐波贡康护法神殿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格萨尔家庙遗址,南北长33丈,东西宽20丈。据《毛尔盖桑木旦全集》记载,格萨尔王在康区统治期间,长期在格聂神山一带驻扎,赤江活佛(康区著名活佛)谈及他朝拜岗波圣地时,见有一个格萨尔王家庙,庙中供有格萨尔王及大将的盔甲,除格萨尔王举世无双的宝刀外,还有一些其他刀剑,其中还供有格萨尔王哥哥加察非常珍贵的稀世宝剑“亚日嘎称”。传说在战争结束后,格萨尔王率众部属和爱妃珠牧在格聂神山归隐修行,后幻化升天。</p><p class="ql-block"> 冷普寺遗址,南北长40余丈,东西宽60丈。冷普意为岗波圣地的中心,起初在岗波圣地的核心区只有一座小寺院,是由噶玛巴-迪松钦布选址建成的,到三世噶玛巴-让兄多吉时期大兴土木,曾建造有许多僧舍和禅园,现在也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 卓帕岭遗址传说为萨迦古寺庙遗址,南北长33丈,东西宽38丈。据格聂圣山志记载,二世噶玛-巴切和萨迦法王帕思巴先后成为蒙哥汗和忽必烈的帝师。萨迦法王帕思巴给忽必烈夫妇赐予密宗灌顶。为了感恩上师,忽必烈将西藏十三万户的统治权交给萨迦法王帕思巴。帕思巴返回西藏时途经格聂圣地,在格聂圣地寺院附近的唐嘎寺安营扎寨。当时,冷普寺住持热柯曲真拿着格聂圣地大小寺院的僧人名册和资产簿,觐见帕思巴法王。将名册和资产簿亲手呈给法王,请求法王接管格聂圣地的大小寺院。法王帕思巴接受了热柯曲真的请求,并在格聂雪山脚下休整一段时间后,返回卫藏地区。此后,萨迦派在格聂圣地一度兴起,修建起了不少萨迦派寺院。</p><p class="ql-block"> 呼扎甲炯顶遗址传说同为萨迦古寺庙遗址,南北长13丈,东西宽10余丈。据格聂神山志记载,此处原建有唐嘎寺,其最兴盛时期还建有佛学院,那些寺院中的僧人们潜心研修萨迦班智达著的《量理宝藏》,并取得很好成绩。那个时候,一些萨迦派大师的传记中,都记载了他们曾在格聂圣地研修《量理宝藏》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曲炯顶修行遗址,称为法基圣地,也是胜乐五尊的宫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噶玛巴-迪松钦布和让兄多吉、兰卡降称、札俄严钦、严琼桑杰严巴尊者等修行的山洞。法基圣地的外形也是三角形,是与法基的本来形状一模一样。在藏传佛教中,在法基圣地修习密宗教义,很容易取得殊胜成就。在法基圣地所在的深沟中,崖壁上有天然形成的弥勒佛和噶玛巴-让兄多杰的天然画像,供朝圣者瞻仰。</p><p class="ql-block"> 格聂圣地遗址遗迹群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在遗址遗迹群地表散落着许多石刻藏文,石刻画像,石磨等遗迹残片。如今历史的尘烟早已散去,但是岁月的时光为古遗址雕琢出绚丽的文化风景,无时无刻都在彰显出那份厚重,引发人们无尽的思索和探寻。 如今这些古遗迹仍然沉睡在荒芜的山谷之间,供游人欣赏和遐想,踏足格聂山圣地,仿若置身仙境,感到祥和安详,游客可以在这些遗迹和遗址中,体会藏传佛教的真谛,让民族文化在记忆的宝库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陶冶我们的情操,在追忆历史故事的思索中,净化我们的心灵,在这片净土上感受内心深处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