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梁,海拔2964.6米,从宁陕县皇冠下高速,朝阳沟登山口进入,全程13公里左右,垂直拔高800多米,途径枸爬梁箭竹林冷杉林~南草北木分界线~穿越西梁杜鹃花海到达东梁,难度指数5颗星,是秦岭的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也是陕西驴友的挚爱线路。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冰晶顶一样的石海,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广袤无垠的高山草甸,杜鹃花海。</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30日,早晨还安排6月1日爬骊山看日出,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中午小夏突然一个电话约爬东梁看日出。</p><p class="ql-block"> 东梁——我们一直望而生畏 欲罢不能的高强度圣地,我和老公商量是否能去,经过一季思想斗争,克服心里的胆怯,应约一同前往。</p><p class="ql-block"> 临行前翻阅了近几日东梁的气候和夜爬东梁必备装备,着手准备:登山杖 冰爪 护膝 创卡贴绷带 风油精 轻薄羽绒服 雨衣 手电筒 还有热水和干粮,一并塞进登山包。</p><p class="ql-block"> 下午六点多我们从西安出发,开车三个多小时到达朝阳沟登山口,等待其他队友。这时登山口已经停了很多车,应该都是准备夜爬的驴友。</p> <p class="ql-block"> 晚上23.30分我们能量充沛的走进登山口,登山口是一个蓝色的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牌,我们就从竖立牌子的钢脚架底下通过,这就是所谓的山门。</p><p class="ql-block"> 一直忠爱爬山的我们走进山林如饥似渴的想揭开东梁这个宝藏,迫不及待的加快了脚步,跟上前面和我们一样夜爬的驴友,经过十分钟练驴坡到达铁塔,铁塔也算是路标,因为像这样没有开发的自然山林,路都是当地的百姓和驴友踩出来的,就像鲁迅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路标就是驴友们发帖标注做成路线图,我们按照路线图就不会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梁这个神秘宝藏在不停的召唤我们,漆黑的夜晚只听见密密麻麻的箭竹林在我们如风般行走时与之擦肩而过的婆娑声,在有的就是一字排列的队伍里兴高采烈的调侃声和加油声,让我们把人类鲜活的激情带进本该寂静的山林。</p><p class="ql-block"> 听小夏讲,箭竹林只有海拔1500米以上才有,自然环境和气温决定箭竹如箭一样的高度,也如箭一般尖锐,这种环境下也只能适应箭竹生长,万物就这样相互依存。</p><p class="ql-block"> 只能一人通过的小路蜿蜒的贯穿于箭竹林中,再多的人也只能一字排列,如果有需要让道的就需要其中的一人侧身或者站在竹林中去。这条小路因为有长年凋零的叶子铺垫走起来软软的,山路蜿蜒起伏,所以每个队伍都很有秩序,只要自己的队伍不走散,大家都是匀速前行。这个画面突然使我想起毛主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我们这就是在发扬红军长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个夜晚的意义就是我们满怀信心,热气腾腾的置身于十几度的山林里,感受山里的凉风吹在我们流着汗水的脸上。</p><p class="ql-block"> 箭竹林有多大,我们徒步翻过了三个山梁,时长两小时左右,累了找一处平坦的地方喝口水歇歇,歇息完我们的脚步依然充满力量,因为我们要发掘东梁这座宝藏。</p> <p class="ql-block"> 枸爬梁不知道他的渊源,有人说路像🐕狗爬的路(不好走),有人说山梁像狗爬着的样子等等各有分说,不管怎样,我们发扬长征精神爬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6月1日凌晨一点多,漆黑的夜晚<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年冷杉迎风而立,扎根于岩石中,</span>像士兵一样守护着大山,守护着一方百姓平安。这是第二个打卡地冷杉林。小夏解说:冷杉林是海拔2000以上,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比平原低5~10℃。所以这一段,我们休息时都是要躲在背风的山坡或者大树后面,休息时我们也加了一件外套,干粮补给后,起身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千年冷杉树根像八爪鱼一样坚实有力的扒在岩石中,支撑起笔直的树干,不由使我想起小学课本中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相互提示背诵着,让整首诗完整贯穿,用这首诗赞美冷杉在合适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平凡的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和家庭,无法选择当今的社会,那我们就要努力使他变得更好,我们不仅要像冷杉一样勇敢的坚强的生存,还要继承中国传统美德,家族的优良传统,用我们新时代的知识使我们的国家&家庭变得更加富强!</p><p class="ql-block"> 登山,不是我们征服大山,征服大自然,而是我们从自然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穿过冷杉林,凌晨2点左右到达南草北木分界线,晚上头灯下只看指示牌上“南草北木”,具体景象要到白天下山才能一睹真颜。</p><p class="ql-block"> 南草北木的形成:(百度资料)</p><p class="ql-block">1.气候和温度差异,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比较丰富,适合草甸生长。反之,北坡为阴坡,蒸发弱,水分保持较多,有利于乔木生长。</p><p class="ql-block">2.水分和土壤差异,秦岭高海拔区域土壤比较瘠薄,尤其是南坡,腐殖明显,土质松软,有利于草甸生长;而北坡阴暗潮湿,适合灌木植物生存,林下分布枯枝落叶层明显,根系在深土层,深土层适合乔木长。</p><p class="ql-block"> 这就为我们解开了南草北木之谜。不禁赞叹大自然生存法则的奇特!</p> <p class="ql-block"> 静静的享受在自然奇观中,再次领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p><p class="ql-block"> 站在西梁回头望,长蛇阵一样的灯光呈现在夜空中,那是我们的队伍跟上来了,这支长征队伍成了夜空中最亮的星!</p> <p class="ql-block"> 凌晨四点钟我们到达童话般的西梁,矮杜鹃以她最美的姿态在向我们打招呼,激动的我们忘记了四个多小时的疲惫,忘记了一夜无眠的辛苦,头灯下浅紫色的精灵随风起舞,花团锦簇像极了每个城堡中(帐篷)的温馨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每年六月初,西梁杜鹃花期正好,西梁露营是众多驴友的向往。你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丛中那么多五颜六色的城堡,给了杜鹃花海生命的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不能停留太久,只有运动中才不会觉得冷。纵穿西梁花海到东梁是30分钟的路程,我们集齐起身前往东梁准备看日出。</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时东方已经慢慢泛白,东梁这座宝藏地的引力将我们一步一步吸近,东梁的欢迎仪式更加热烈,厚厚的草甸地毯,踩上去软软的,听到东梁迎宾曲(风哨),我们身体前倾迎风而上,每一步都铿锵有力,这种欢迎仪式也许只有驴友才能享受,因为在喜欢爬山的人眼里:山里的一切都是赠予,每朵花每棵树,每条河每朵云,甚至是大雾笼罩阴雨绵绵……我们同样欣赏大自然的这些赠予,也享受在每个赠予中。</p> <p class="ql-block"> “驴友们敬仰的婆姨树,美丽的东梁我们来了!”,欢呼着冲向婆姨树,站在婆姨树前却深情的注视着,我们仔细看着婆姨树的造型,读着每一个标语:“美丽的东梁——我的恋人”,“爱在秦岭,美在东梁”……</p><p class="ql-block"> 东梁的婆姨树是一株已经干枯的树,无论风吹日晒 严寒酷暑,婆姨树屹立不倒。婆姨树不仅是个标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每个牌子都是资深驴友悬挂的,那是赋予东梁的奖章,每位来访者必打卡留念,表达了大家对东梁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婆姨树成为了东梁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 夜爬东梁就是为了看日出,凌晨5点30分,东方的鱼肚白慢慢变成粉色,东梁上的人们开始躁动,有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用手机开拍了,有的人在撑相机支架,我们也没闲着,铺好垫子稍作整理,和婆姨树打卡拍照,拍日出前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天已经大亮,云很厚,太阳出来的地方开始泛红,一会儿又像是白色和蓝色晕染的油画,今天的太阳有些害羞,只想和我们躲猫猫,没有太阳的东梁就是一幅丹青水墨山水画。就在人们叹息的瞬间,调皮的太阳从云缝中突然露出一道灿烂的霞光,这时的人们欢呼起来,举着相机睁大眼睛看着拍着,日出日落一年365天天天有,怎能有此刻的心情,祈盼的欣喜的激动的欣赏每一帧的变化,唯有记录下来回味其中。平日里,置身于能工巧匠修建的公园中毫无反应,东梁的这一片花海一道霞光却能激活我们的每一个细胞,给人惊喜若狂的感觉,这就是爬山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东梁,这座宝藏以他独有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看着每棵艺术品般婀娜多姿的松柏,每棵都有自己独特的丰姿,披上霞光更是翘首弄姿抢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 置身东梁,如诗如画般的秦岭山脉尽收眼底,任凭冷风肆虐我们的头发,我们的身体!“该下山了” “该下山了”……三步一回头,十米一回首,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十几分钟回到凌晨四点穿过的西梁杜鹃花海,紫精灵在晨光中楚楚动人,虽然没有蓝天白云映衬,这里依然很美!美到我要亲临每一株每一簇,从脚下慢慢抬头,再从远处俯瞰,小心的挪动脚步环顾四周,紫精灵随风翩翩起舞,想要留住每一位来访者,要和我们一起随风舞起来……</p> <p class="ql-block">再看南草北木的神奇景观</p> <p class="ql-block">穿越冷杉林</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一路避让重装的登山者,把晚上途径的每一处景色看在眼里并收进相册,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东梁,</p><p class="ql-block">再见了——杜鹃花海,</p><p class="ql-block">这次挑战成功,</p><p class="ql-block">我们还会与你相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