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读者

查福春

<p class="ql-block">  近些年写了一些文字,记录一些乡土风情民间往事。我写我的老亲戚,他们或已老,或已故,但有许多温情依然留在我的心中。我写我的老师,写我的忘年交,写同年代好友,写我的父母兄弟,他们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很重要,要么恩情深重,要么或多或少都给了我一些启迪,一些鼓励。还有一些人虽然只是偶然相遇,相交甚少,却有许多故事值得回味。人如飞鸟,每一个栖息的枝头,每一个停留的站点,都是生命中最好的遇见,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虽然平常,却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一个百多人口的小村落,从我的记事起有那么一些人如今已经消失。他们曾经很贫苦,很孤独,因为他们没有子女,他们是孤寡老人。在当时看来,他们有些人性情有些古怪,对邻居们多多少少有一些累赘。我原以为,他们离开人世之后将不会有任何痕迹,就如野草淹没他们长眠地一般的悄无声息,没人会记得他们。可是每当地方人聚集,闲聊时偶然提起故人,却都记得他们的好,就连一个在世时被认为最执拗最难打交道的人,大家对他的评价也很正面,认为他勤劳,正直。</p> <p class="ql-block">  我费了一点小心思将他们的故事给予记载,封存在我的空间里。我觉得,有缘和他们做一回邻居,童年时甚至得到过他们的爱护,所以值得写。他们还是我父母长辈的陪伴者,在风云变幻的年代里同过甘共过苦。我用不多的时间,用粗浅的笔墨记录一下,是练笔,是感恩,也是一个心灵上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我并没有将我的那些作品特意推送给我的邻居们看。老年人,他们大多识字有限。而我的地方兄弟大多忙于生计,多数时候无瑕关注这些无益于改善衣食住行的事物。所以,尽管我写得不少,但在我的老家没有激起任何波澜。</p><p class="ql-block"> 直到某日我回家,我的邻居,一个名叫秋平的妇女热情地叫住我,她说:“听说,你会写文章,写了很多地方人的故事,能给我看看吗?”</p><p class="ql-block"> 我很惊讶,她是如何知道的,又为何有这方面的兴趣?很显然我这些年并没有从事抄抄写写的工作,她知道我在做些什么。同龄人或许知道我有写作的爱好,但是她,一辈子也没见她聊过这方面的天啊。她的子女与我联系也不多,更没看过我的所谓作品,我甚至都没发布到朋友圈。她说听一个邻居讲的,邻居又是听他一个亲戚讲的,我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就在头年冬天,有个早上我尚未起床,就看到有个人添加我微信好友,他是一个虽与我家只隔七八里地却不同省份的年轻人。就在头晚他浏览网络,有一篇文字看到中途他突然觉得场景很熟悉,人物也是颇有印象,顿时提起了兴趣,一口气就翻看了博主许多篇作品。他说,他捅醒了身边的妻子,告知妻子有个人写的文章是她外婆地方的。她妻子很快就知道我是谁,随后他就给我发了添加好友申请。原来,他岳母就是我家近邻,一个比我还小了两岁的女子。呵呵,真是时光催人老,当年一起砍柴放牛的小伙伴都做岳母了。他妻子后来对我说,那个傻子,看你的文章看到快天亮呢。这两个年轻人我原本都不认识,后来有过一两次会面。他们知道了,闲聊时又传到了邻居这里。</p> <p class="ql-block">  秋平与我家不过十数米之隔,她是个勤劳能干又心灵手巧的女人,干活不逊色于她丈夫及一众男劳力。因为她夫妻常年在家,物产丰盛,偶尔回家的我没少吃过她家的饭,都是待客级别的礼遇。给我家送菜蔬更是寻常事,每次春节都送一大篮子,还吩咐只管随时到地里去摘。就连委托我出门给他儿子带的,都会给我另准备一份。她与我的几个姐姐年龄更接近,已是直奔老年的年纪。她家有许多生产队时代的照片,一群姑娘梳着辫子,头戴斗笠,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劳作。那真是珍贵无比的镜头,那时代的人,大方而纯朴,我经常在她家镜框前看上许久。</p><p class="ql-block"> 同地方人上溯几代往往都是亲戚,她与我家就是如此。因为无论从夫家还是娘家她的辈份都比我小,所以尽管她比我大了十多岁,我仍然只有直呼其名。印象中,她一直都在做农活,并没有看书读报的爱好,我甚至认为她没读过书,毕竟我的姐姐们都没进过学堂。</p><p class="ql-block">  我说,是写了那么一些,可是你能看懂吗?她说,小时候她在附近的复式小学读到二年级,她母亲就要她回家干活了。但她成绩不错,又很想读,就和母亲闹了一阵。她母亲最后同意她继续读,前提是天晴在家干活,下雨下雪去学校。好在咱们南方的雨季不少,加上她多少跟母亲耍了些赖皮,算起来每学期有一半的时间在学校。但就这样她还是只读到四年级就被勒令辍学了,从此再与学校无缘。因为她很好学,所学的文化在农村基本够用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要让她看到我的文章还是有些难度,毕竟这不是印刷品,可以直接赠送。告诉她APP,她也很难操作。我只有添加她的微信,再一篇一篇地发送给她。为了能让她更好地阅读,我还将她手机的阅读字体放大。她说,这样很好,看这些比看电视更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其实她看了,也只是温习了一遍往事,因为我写的都是真实的事情。作为同地方人,对左邻右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她知道得更多,经历比我更完整。</p> <p class="ql-block">  但说实话,她是我很出乎意料的读者。</p><p class="ql-block">  她很开心,后来又数次要求我给她发送,并催促我继续写,并提供了一些信息。我的许多亲戚也是她家亲戚,很有共鸣。她说,原来人死了除了埋进土里,还可以被人写到书里的。可我写的还不能算书,我没法跟她解释明白。她动情地说:“以往那些老人,他们孤苦零丁,因为各种原因与我们居住到了一起。在那艰苦的年代,大家有过互帮互助,也有过纠纷,有过吵闹,可现在想的,都是他们的好。你的文章,我有时看着,想着,甚至流泪,悔恨当年没能为他们做更多事情。你能这么写,他们泉下有灵也会欣慰。” </p><p class="ql-block">  是的,很幸运我们遇到如此之多的好人。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别人的些许不完美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过滤,看别人如此,别人看自己亦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