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汉服是以中华礼仪文化为核心,在汉族主要居住地,从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时期,经过四千多年的自然演化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具有汉民族特征的服饰。</p> <p class="ql-block">黄帝时期:嫘祖养蚕制丝,为华夏民族开创了服装的先河。</p><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深衣与袍服的出现,为汉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绕襟袍、襜褕等成为主流款式,同时,襦裙也依然受到女性的喜爱。</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袖翩翩的衫子成为男子的流行服装。而妇女则偏爱宽衣肥袖,展现出潇洒俊俏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唐代时期:幞头袍衫成为男子常服,而女子则钟爱齐胸襦裙和高腰襦裙。此外,披帛的搭配更增添了几分飘逸之感。</p><p class="ql-block">宋代时期:汉族男子的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款式。而宋代女服则以襦裙为主,款式丰富多样。</p><p class="ql-block">元朝时期:汉服受到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出现了腰线袄等新款式。</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汉服又回到了传统的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款式,同时又融入了一些元代服饰的特点。明代女服以袄裙为主,与前代襦裙的主要差异在于上衣并不束在裙子内。</p> <p class="ql-block">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