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精神 传承财政文化

心旺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30日上午,一辆大客车过湘江,上319国道,直奔望城区白箬铺镇龙莲村。车上有省财政厅离退休党总支第三支部的四十余位退休人员,其中黄佳倩和左家辉两位同志虽然因受伤等原因行走不便,依然全程参加了当天的参观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车行途中,支部书记刘克邦宣布了参观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行程安排。</p><p class="ql-block"> 隨后,支部委员张如田抓紧时间组织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部分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天下着小雨,还略有点寒气。</p><p class="ql-block"> 参覌学习第一站是毛泽东当年与肖子升同学在白箬铺龙莲村所走过的一一1917游学路线。</p> <p class="ql-block">  白箬铺镇龙莲村</p> <p class="ql-block">  1917年7月中旬,至8月16日,24岁的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当时的长沙、宁乡等五县,历时月余。其中白箬铺镇就是这条游学线路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步行900多华里,走访了学士名流、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地方官吏、寺庙方丈等社会各界人士,查阅了各县县志,了解了各县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59年,毛泽东回到长沙,在韶山视察农业生产后,于1959年6月27日途经并视察了白箬铺镇曹家坳(今白箬铺社区),再次在白箬留下足迹。其中经过了当年的白箬铺茶馆。</span></p> <p class="ql-block">  白箬铺茶馆</p> <p class="ql-block">  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视察了曹家坳村</p> <p class="ql-block">  画家李自健的油画作品《毛主席牵着我的手》记述了一个至今让曹家坳人引以为傲的动人故事,这个牵着毛主席手的孩子就叫<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张声灿……</span></p> <p class="ql-block">  张声灿谈及了一段生动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张声灿和几个同学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公路边停了很多轿车。他们很好奇,马上跑上前去,看到一位身材魁梧,身穿米黄色绸衫、蓝色布裤的干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声灿猛然发觉眼前这个人跟教室里挂的毛主席像长得一模一样,眼睛一亮,兴奋地举起小手连声呼喊:“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来了啊!”毛主席听到喊声,笑眯眯地朝他们走来,孩子们连忙向敬爱的领袖鞠了两个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虽然年纪小,但张声灿一点也不紧张,主动跟主席打起了招呼:“毛主席,您老人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小朋友好!”说着这话,毛主席拉起了张声灿的手,并问:“这里叫什么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叫曹家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曹操那个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正是正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想到毛主席的车队是从韶山那边开来的,张声灿天真地问道:“毛主席,您老人家是不是从韶山来?在家里住了多少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毛主席指着自己的脚说:“我在家里住了两天,乡亲们给我做了双青毛线尼龙鞋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问一答中,毛主席牵着张声灿的手沿着公路向前走,中途还察看路边水稻的生长情况,并与随行人员交谈,忽然像记起什么事来一样,格外亲切地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叫张声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张飞的那个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是的。声音的声,灿烂的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毛主席称赞道:“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前途光辉灿烂嘛。”接着又问他读几年级?入少先队没有?张声灿回答:“高小6年级,是少先队员。”毛主席赞许地笑了,就这样一路走了约两里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村民们闻讯从四面八方拥过来,争相与主席问候,一时间现场沸腾起来。张声灿向主席介绍当时曹家坳的大队书记和大队长等人,主席与大家一一握手,这一难忘的瞬间被随行的新华社记者侯波拍摄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毛泽东周围人群中的那个笑脸小孩就是当年的张声灿。</p> <p class="ql-block">  在白箬铺茶馆里</p> <p class="ql-block">  1959年6月毛泽东重回白箬铺曹家坳,还有一件事就是想去看看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先生。</p> <p class="ql-block">  于是,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红色淑一村的李淑一珍藏館</p> <p class="ql-block">  李淑一珍藏館</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描述了毛泽东杨开慧夫妇和柳直荀李淑一夫妇与杨昌济、柳午亭和李肖聃三位留日同学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柳直荀:189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中兰村,其父柳午亭学贯东西,曾执教日本陆军士官大学。自幼柳直荀得到父亲严格系统的指导,1912年考入长沙广益中学,后考入雅礼大学预科。期间,结识了进步人士杨昌济,以及毛泽东、何叔衡、张昆弟等人,在毛泽东等人影响下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2月,经何叔衡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杨开慧介绍,1925年与李淑一结婚。1926年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早年参加新民学会。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监利因"肃反"运动被夏曦杀害,时年34岁。</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中共中央给柳直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1957年2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毛主席。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复信柳直荀夫人李淑一,并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表达了毛泽东对柳直荀的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淑一(1901—1997),毛泽东诗友,湖南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淑一村人。1915年3月她随父亲李肖聃去北京,入直隶省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返湘,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0年9月又在长沙私立福湘女子中学求学3年。期间与杨开慧同学,结为挚友。经杨介绍与当时湖南农运领导人之一的柳直荀认识并相爱,于1924年10月与柳结为伉俪。婚后,在柳的影响和帮助下,李淑一接受了革命思想,曾掩护郭亮、李维汉等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柳直荀被迫离开长沙,李淑一携子女回到娘家,以教书为生。1929年5月,柳从天津来信,打算接家小去北平。不料信被国民党当局查获,还从她家中搜出在背面写了“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照片,李淑一因而被捕入狱。后经柳、李两家多方奔走营救,才得以出狱。1932年9月,柳直荀在湖北洪湖牺牲。此后,李淑一一直孀居,含辛茹苦抚育两个烈士遗孤长大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继续担任福湘女子中学国文教员。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退休。1997年6月13日逝世,享年96岁。</p> <p class="ql-block">  农民解说员李哪声情并茂关于毛泽东与曹家坳和李淑一先生相关的介绍,让大家掌声不断,笑声阵阵。</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李淑一的四封书信来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57年,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寄托了他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杨开慧和李淑一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同窗好友。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白箬镇桃林村(今淑一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杨开慧与毛泽东1921年结婚,在他们的撮合下,李淑一与柳直荀也于1924年10月结为夫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为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与李淑一在长沙蓉園宾馆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57年6月27日毛泽东在长沙蓉园宾馆会見了李淑一和其父亲李肖聃先生等,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建国之初,毛泽东曾多次婉拒亲戚朋友们提出的介绍工作的要求。时任长沙某中学教员的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托人找到毛泽东,想去国家文史馆当研究员。毛泽东为此给秘书田家英写信说:“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杨开智是毛泽东恩师杨昌济的儿子,也是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哥哥。他曾捎信给毛泽东,要求“在京或湘安排厅长之类的职位”。1949年秋,毛泽东在致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王首道的信中说:“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同时,又给杨开智写了一封回信:“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透过这些往事,我们不禁要为毛泽东那种严格自律、不循私情的做法感到由衷地景仰和钦佩。他那种处理人情世故的方式,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位共产党人纯洁而高尚的“人情观”:在亲朋好友面前,既要讲人情,对其给予关心爱护,但更要讲原则,不能因此而放弃原则,违背政策。“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这就是毛泽东的“人情观”给我们的启示。</span></p> <p class="ql-block">  1977年,李淑一给少先队员讲革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93年八一建军节前夕,92岁的李淑一与前来看望的民政部副部长杨洐银和北京市副市长何鲁丽及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李淑一晚年留影。</p> <p class="ql-block">  小雨依然下个不停。参观活动的最后一站是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前身一一位于白箬铺镇怡庄(今淑一村)的厚生会计讲习所原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三支部前往参观学习的退休人员等同志在白箬铺镇淑一村的厚生会计学校旧址前坪合影。</p> <p class="ql-block">  湖南财经学院原组织部部长杨安娜,冒雨向大家介绍厚生会计学校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厚生会计讲习所是1933年(民国22年)5月,教育家熊崇煦、经济学家陈家瓒等知名学者创办的私立职业会计学校,为湖南最早培养复式簿记会计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陈家瓒任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文夕大火,学校被毁,1939年迁于原长沙西乡油草铺枫树嘴怡庄(今属望城区白箬铺镇淑一村)恢复办学,由爱国商人罗徵年继续接办。1942年改名为私立厚生会计学校,1951年由湖南省财政厅税务局接管,收归国有,先后更名为湖南财政学校、湖南财会学校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78年后,湖南财会学校拓址新建于长沙河西望城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2010年升格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  长沙市开福区历史文化街区潮宗街楠木厅</p> <p class="ql-block">  厚生会计讲习所旧址,紧邻楠木厅六号的大韓民国临时政府(长沙)活动旧址(省文物保护单位一一金九活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厚生会计讲习所旧址位于原楠木厅4号,为当时陈家瓒房产。 </p> <p class="ql-block">  陈家瓒,湖南长沙人,清末举人。1898年,他东渡日夲接受西方先进思想的洗礼,与几个弟弟一起在东京创办了群益书社。</p><p class="ql-block"> 1911年10月22日,武昌首义成功后,同盟会湖南分会焦达峰、陈作新领导新军发动起义获得成功,史称辛亥长沙起义。陈家瓒和好友赵僚从日夲回到故乡长沙,全力支持同盟会所发起的革命运动。后来,陈家瓒被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任命为湖南财政厅次长。</p><p class="ql-block"> 熊崇煦和陈家瓒同为留日归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意识到中国商学人才的匮乏是导致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变革即将到来。</p> <p class="ql-block">  从1933-1938年,陈家瓒在楠木厅4号的厚生楼里满怀热忱、废寝忘食地工作了整整六年。他和同事们肩并肩,在中国近代史会计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殚精竭虑,将先进的西式复式会计知识引入中国。</p> <p class="ql-block">  1933年熊崇煦等创办厚生会计讲习所申精报告和时湖南省教育厅核准文件(均由湖南省档案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  1933年当年湖南省财政厅和教育厅对厚生会计讲习所的批复</p> <p class="ql-block">  1933年陈家瓒先生译著出版的教材《工业簿记》</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陈家瓒还组织编写了《生聚经济学》《统计学讲义》《财务行政讲义》(1933年长沙厚生会计讲习所出版),《经济学大纲》(1934年长沙厚生会计讲习所出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非常奇特的是,长沙厚生会计讲习所作为一个私人职业技术学校,其本身还兼具出版社的功能。向社会公开出版商学教材,在湖南商业学校中,这种集教育、翻译、出版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是很罕见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时局动荡,厚生会计讲习所在陈家瓒的悉心经营下,虽历经波折,却优雅屹立于岁月的沧桑之中。这所诞生在楠木厅的会计学校,如同一颗微不足道的稻种,一旦埋入历史的土壤,便开始生根发芽,倔强生长。</p> <p class="ql-block">  文夕大火</p> <p class="ql-block">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1938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夕大火,令陈家瓒的厚生校舍(楠木厅4号)尽毁。</p><p class="ql-block"> 为此,陈家瓒多次与校董会商,重建厚生会计讲习所。然而建校所需资金量庞大,非一般人为所能及。厚生会计讲习所复校遥遥无期,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面对被迫中断学业的厚生学子,69岁的陈家瓒夙夜忧叹,心急如焚。</p><p class="ql-block"> 1939年,69岁的陈家瓒没去修复自己家园,带着学生到他弟弟家(白箬铺苏州嘴)继续上课,完成学业。</p> <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厚生”巳无力回天,原股东文夕大火都损失惨重,有的年岁已老,只好暂时停办。这时27岁的罗徵年知道了,不顾家人朋友反对,拿出自己积蓄和怡庄房产(今白箬铺镇淑一村)办学,连年战争,学校三次搬迁,难难维持,最后他卖掉唯一有资金来源的公司,救厚生,保存了会计人才火种。解放后学校交给了财政厅。由副省长夏如爱兼财政厅厅长兼校长。说明当时厚生学校在湖南会计类学校中是影响最大的,办学规模和质量实力都是很强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新式会计人才,贡献是非常大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民国教育家、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校长罗徵年先生(1912-196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罗徵年先生,原是湖南矿业系统一名官员,在特定的战争历史背景下成为一代知名富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文夕大火后,他秉承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怀抱教育救国的壮志豪情,接手濒临倒闭的厚生会计讲习所,将它发展成湖南职业教育学校的典范。</span></p> <p class="ql-block">  厚生学校白箬铺旧址内的罗徵年校长铜像</p> <p class="ql-block">  罗徵年于1939年担任厚生会计讲习所董事长后,用自己的私宅怡庄接纳遭受焚城之痛的流亡学生数百人,用两年多时间筹措资金、引进师资、扩大招生,将一个中等会计专业私立学校塑造成型。</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先后遭受“一火三战” 的战争劫难,罗徵年校长先后带领厚生师生迁徙到美桐乡十九堡岳祠、版安化城外的鹿角溪刘家大院、湘乡金石原大湖余家湾的张有晋故居坚持授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校在抗战时期的迁校史,如同湖南版的西南联大、长沙版的“南渡北归”,为湖湘大地的财经人才延续了血脉。</span></p> <p class="ql-block">  湖南厚生会计学校怡庄办学点校门</p> <p class="ql-block">  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在现望城区白箬铺镇枫树嘴“怡庄” 校址的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  《湖南私立厚生会计讲习所章程》</p> <p class="ql-block">  厚生会计学校曾迁址刘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厚生会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2年4月,罗徵年、李凤晹准备把湖南厚生会计学校搬迁到大后方零陵,以绝战争之扰。</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浙赣会战打响。在此次战役中,浙赣两省的机关、工厂紧急内迁零陵,原夲确定好的校址被强行征用,厚生迁校计划被迫搁浅。从此失去由政府资助千载难逢的搬迁机会。</p><p class="ql-block"> 厚生迁校零陵失败一事,在湖南省档案館的文件中也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厚生会计学校教职员工花名册(湖南省档案館提供)</p> <p class="ql-block">  学校组织部部长杨安娜拜访当年厚生会计学校学生安重崴老人。</p> <p class="ql-block">  1944年6月罗徵年校长颁发给学生安重威的毕业证。</p> <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罗徵年校长颁发给学生邵 健的毕业证。</p> <p class="ql-block">  长沙沦陷后,1944年5月厚生会计学校曾迁址杨家大屋岳祠。</p> <p class="ql-block">  杨家大屋岳祠原扯</p> <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厚生会计学校300余名师生正式在安化县鹿角溪刘家大院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  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大院正门</p> <p class="ql-block">  厚生会计学校迁福湘乡弦歌湖余家湾张家大屋继续办学,图为余家湾旧址</p> <p class="ql-block">  望城区乌峰山下厚生会计学校原址</p> <p class="ql-block">  厚生会计学校在长沙市天鹅塘徵园校区旧址</p> <p class="ql-block">  陈纯,1951-1952年任湖南厚生会计学校第四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1951年5月,陈纯校长向湖南省文教厅提供的汇报材料中,包括了罗徵年先生十几年艰苦创业,为国家为社会留下的雄厚的师资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之后湖南省档案館提供的名单中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彭道明:36岁,毕业于私立群治农商学院商科,曾任资源委员会计,担任厚生国文专职教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周蕴山:41岁,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法律系,曾任法院司法官员,担任厚生学校总务主任,国文教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罗树人:40岁,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曾任湖南省教育厅科员,担任厚生学校教务组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陈铸鑫:36岁,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财政会计系,曾担任克强学院教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余光耀:24岁,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经济系,担任湖南厚生学校银行会计教师兼班导师。(我的《会计学》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向健德:36岁,毕业于国立戏剧学院及抗大四期,曾任新闻社编辑,担任厚生学校政治常识学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李世康:32岁,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担任厚生会计学校统计学教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  1953年4月由夏如爱校长颁发给学生廖其全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由杨长庚院长给原湖南财贸学院会计速成部1966届商业会计专业毕业生杨海波換发的毕业文凭。</p> <p class="ql-block">  厚生学校不同时期的董事会名单</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30日,离退休党总支第三支部退休人员在白箬铺镇淑一村的厚生会计学校旧址参观,听吴涛老师介绍厚生历史。</p> <p class="ql-block">  《湖南厚生会计学校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前往参观的退休人员中,有蒋萍芬、夏凤德、郭秀宏、刘克邦、杨海波、王焱春、何阿雅等等,都在厚生会计学校的历史沿革中找到自己当年所在的财会、财经院校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  杨兰英,现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刘长庚,现任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主校区</p> <p class="ql-block">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另一校区一一雷锋学院,是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也是湖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21年后学校录取的新生在该校区学习一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沪有立信,湘有厚生,先贤不朽,精神不灭。学校史,知校情,铸校魂,我们如得一新世界,如入一新世界,纵覌厚生会讲习所到厚生会计学校到今日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发展历程,既是湖南近现代会计教育的缩影,也是湖南近现代会计发展历史的印证。“正德、厚生、经世、济用” 的校训一直引领着学校的前进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展往未来,新时代湖南财政人 正戮力同心,奋楫笃行,谱写湖南财经教育、湖南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