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月,在蒲总的精心组织下,乐悠团,第二次活动于5月18日-19日,一行八人前往绩溪方向,游皖南古村、走皖浙天路。</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伏岭镇岱下村,位于绩溪县徽杭古道起点旁,是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不同景,堪称绩溪版的世外小桃源。</p> <p class="ql-block">从抖音上看到的一处景致,村边的小河,在涨水的季节特别美,可能我们来的这段时间没有降雨。在村子里遇到几个浙江游客说没有水,小河干涸了。吴局一车四人直接开车就往家朋乡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人感觉来了都来了,就下去看看,水还是有的,只是不大,认真拍照,还是很出片子的。</p> <p class="ql-block">流水奔腾在浅浅的河床上,被突出的石块撞得稀碎,如同撒下一捧捧晶莹的珠玉,也很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岱下村,可能没有游客的原因,师兄看了村里饭店的菜不新鲜,决定去家朋乡就餐。午餐时,他们说一路讨论,远处黄色的庄稼,是不是旱稻。我们都笑了,把拍好的麦田给他们看,问是不是?</p><p class="ql-block">若干年以后,可能景色在心中淡了,但是这些旅途中的故事,想起来依然会从心底荡起笑意!</p> <p class="ql-block">吃过中餐,大家决定下午去将磡头水街和尚村参观游览。</p> 绩溪县磡头古村位于家朋乡,距离县城27公里。家朋乡是以许家朋命名的,1956年原名就是磡头乡,1957年改现名。 磡头有一条水街,河道两边虽然没有龙川那样整齐、整洁,但和所有的皖南古村一样,水增加了古村的灵气,有水则灵吧。 水街上有两座牌坊,一座祠堂,一座楼宇,构成了磡头古村的主要景观。是安徽省政府1989年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江浙皖一带去过磡头的人很多,那是赏油菜花的圣地。 许氏宗祠的前进与后进已于“文命”期间被拆毁改作小学教室,但主体建筑中进享堂仍完好。 许祠的中进享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抬梁硬山顶建造法式,许祠的梁柱构架特别粗矿硕大,显得极为圆浑笨拙,配之梁架间诸如雀替、梁驮、斗拱、叉手等装饰雕琢构件交融为一体。据《许氏族谱》记载:“许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享堂轩顶上部有过拆换修补痕迹,但主体梁架结构仍为洪武当年原物。许氏宗祠及听泉楼于1998年5月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祠堂两边有彩绘的神兽,是不是贪和饕餮,分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警告后人,廉政不贪。</p> <p class="ql-block">祠堂外围高高的护栏,叙述着厚重的历史。</p> 许氏宗祠门前有四柱三门五楼的花岗岩节妇石牌坊,牌坊完好无损,只是左部基脚下沉,有拔隼现象。仰视牌坊落款处,得知此坊是明嘉靖丁酉年(1537)当朝皇上为表彰村民许保妻章氏守节而立,至今400余年。 牌坊个年内,每层仿木斗拱承挑出檐,梁柱接点处设雀替。整座牌坊圆雕、浮雕、漏雕均有,双龙戏珠,双狮戏绣球,麒麟,吉祥花卉,菱形格子、浮雕云水纹等图案琳琅满目。 听泉楼距离许氏宗祠十几米,这是一座由数根木柱支撑临河而建的单间二层过街楼阁,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底层两面通衢,一面靠墙,邻河一面构制美人靠,以供游人小憩。吹着初夏的风,感受岁月静好。 听泉楼高约8米,二楼系重檐歇山顶法式,4只戗角临河悬空挑起,配系风铃迎风摆动,叮当悦耳,时有节奏。二楼临溪一面悬挂有“听泉”匾额一块,听泉两字为楷体,字体遒劲有力,边有赞款一篇,计有数百字,大意讲听泉楼兴废经过,落款为(清)咸丰己未(1859)王峻题记。听泉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水灾,此匾是咸丰年间重建听泉楼时由当时县令王峻重题。 坐在听泉楼美人靠上,看出去,祠堂和牌坊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下。 临河而立,下面云川溪静静地流淌。清澈的水里有着小小的鱼儿游来游去。 民居街道间穿插着有许多巷弄,深邃而幽长,行走在其中三步一道坎,五步一石阶,更奇妙的是听说在有些村民家里上个床也得走几级石阶。 漫步勘头,小桥流水,一派古朴典雅的山村风貌。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画里乡村。 <p class="ql-block">出了水街,路过梅干岭,这里到春天梯田里的层层的油菜花吸引很多游客。我们来的时候,已是油菜收割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余主任说背后的山就是我们明天要走的皖浙天路。</p> <p class="ql-block">离开烈日下的梅干岭和吴局车上的四人在尚村汇合。这里是拍摄电视剧《承欢记》的外景地之一,孔姐说她正好看过这个电视剧。尚村是3A的免费古村。</p> 尚村——十姓九祠千年古村落。这个是村里比较大的一个祠堂,章姓。 和所有的农村一样,在村子里逛的时候发现,很少看到年轻人,老人居多,孤独的坐在门口,看着来往的游客。 村里的年轻人一条是通过读书走出去”吃官饭”,另一条是从小就拜师学艺,当自成一体的匠人,吃”手艺饭”。这也是尚村手工艺人多的原因,尚村的手艺人在皖南一带都很有名。 尚村的祠堂很多,是一个多姓氏居住的古村落,这样的古村落在皖南还是比较少见的,皖南古村落基本是同姓聚居。但这村子聚居着许、高、章、方、周、张、唐、胡、王、李等10个姓,形成“十姓九祠”、多姓和睦相处的村风,这也就是村子里有9个祠堂的原因。 走进竹篁里,这是竹子搭建的一个村民议事的地方。改建在村里的废墟之上。 穿过竹篁里,转入民宅,没有顶棚,有着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师兄说是掼蛋的好地方。掼蛋没有做,但拉把椅子对着拱门,是个很好的取景地。 孔姐说,这个地方一定要留影,一个能留下回忆的地方。 尚村的建筑古朴大方,这里还有一个晒秋影巷,每到了秋季,摄影人喜欢来这里捕捉大自然中最烟火的人间气息。 秋季的尚村一定很美,五果丰登是农耕时代的最大期盼。 在蜿蜒的小巷子寻找亮眼的那一抹风景,尚村十分低调,已经有上千的历史了,虽然没有出过非常显赫的名人,但却十分注重文化教育的普及,家家有砚瓦,户户有毛笔,徽文化源远流长,是很有道理的。 站在村子的最高处俯瞰这个田园诗一般的古村落,白墙黑瓦,屋舍俨然,梯田环绕之中的小村子,有着恬淡的岁月静好。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多离开尚村,去了预约好的家朋乡的民宿,在梅干岭旁边。</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女老板亲自做的菜,喝着酒聊着天,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醒来,周团没来,就没约其他人,自己一个人往梅干岭方向去拍日出。</p> <p class="ql-block">观光台正在修建,和前两年来看的感觉不太一样。</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梅干岭是安静的。油菜籽基本已经收割,这个季节这地方算是淡季吧,一路上也遇不到几个人。</p> <p class="ql-block">梯田收割油菜籽后,除了几处麦田,已经开始蓄水,准备种植水稻吧。远处的那个村落是我们昨晚住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太阳慢慢升起,远山在薄薄的雾气中,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皖南的大山深处总会让人流连忘返,梅圩岭在每个季节也都会有不一样的景色,这正如同我们的生命一般,总有绽放的时候,也有凋零的瞬间,我想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才能活出真我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吴局在群里发来图片,早起的不是我一人。</p> <p class="ql-block">看到吴局,从梯田走来,沿途估计在看小溪里的鱼。昨晚师兄黑灯瞎火的带我们去看水里的鱼,说捕上来,绝对美味。</p> <p class="ql-block">孔姐在群里说她也出来了,我沿着台阶从观景台和她汇合。</p><p class="ql-block">梯田里育苗的水田很有美感,旁边是岩石组成的田埂。</p> <p class="ql-block">麦子还没收割,初夏的田野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人生就应该去野”,景框上,写着。走出自己生活的地方,去旅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吃完早餐,我们进入皖浙天路。</p> <p class="ql-block">距离绩溪县城5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条连接安徽与浙江两省的盘山公路。它是华东地区三大盘山公路之一,其精华段在家朋和荆州乡,它的名字叫“皖浙天路”。</p> <p class="ql-block">沿线皆为风景,古村落、古民居、梯田、峡谷、瀑布,比比皆是,如同一幅巨轴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条公路呈"S"型盘山而建共351个弯道,21个回曲。没有航拍,看不到崎岖山路。</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观景台,玫瑰信件观景台,看见的是梅干岭方向。</p> <p class="ql-block">“青山灼灼,星光杳杳,秋雨渐渐,晚风慢慢,都不如你。”玫瑰信件观景台“寄出”一封来自皖浙天路的情书,该是多浪漫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远山葱郁,皖南的山总是让人看不够。</p> <p class="ql-block">转弯的车里看一眼,山上一块岩石像是一个书生模样,侧身而立。</p> <p class="ql-block">在天路上转行,风景看不够。风和自由,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石来运转,拍着途中看的字。</p> <p class="ql-block">到了瀑布观景台。原来岩石上的瀑布,都是流白水状,紧贴着岩壁,形成规则的鳞片水纹。黄山北门的流白水缩小版。</p> <p class="ql-block">风吹来带着水气很清凉。</p> <p class="ql-block">水帘开处尽悠奕。</p> <p class="ql-block">不远,到了一处平台,沿着枕木的小路往里走。</p> <p class="ql-block">“情人瀑”打卡点,这是皖浙天路上的一处世外桃源,迎着微风,水声低语,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沿着盘旋的山间公路一路飞驰,每一次弯道转折都会让人心跳加速,而路边的风景也变得越来越美。</p> <p class="ql-block">停在一处观景平台,有种直上云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看看这个观景台,上去的战战瑟瑟,和看到风景的欣然,有着很大的对比。</p> 登高望远,青山相连。趴在围栏边拍照还是有点恐高。 旁边还有一个花廊,往上走是一段山坡。怕爬山的我几步山路不想走,问下来的师兄,他说上面很美,你自己上去看看。算了,忍忍吧, 朋客之间,据说后面是笔架山。可能怕路途太长,误了回程时间,吴局说小景点不再停留。于是一路车览,盘旋在曲折的山路里,直到小九华。 沿着台阶下去,却迷糊了,找不到去小九华的路。其他人干脆回到停车场。 浅浅的河床,很适合下去踩水,但是不是已经过了戏水的年纪。去停车场的路上孔姐指着图片上说这个地方应该能过去。但路我走到了头,还是一头雾水。 一路上没在停留,按照吴局的话小观景台未做停留。却发现很快我们已经到达皖浙天路的尽头。5月19日9点09分,我们过皖浙交界处,停车拍照。 进入浙江境内,准备继续浙西天路。却在浙西天路入口处被告知山地自行车比赛在这段天路,封路中。大约12点再开放道路。<div>本次旅途就是这样,主打一个随意,也留些许遗憾,为下一次重新踏上这条美丽的天路做好铺垫。</div> 合议一下,我们往返程的方向,去宁国美丽的青龙湾。这是皖南川藏线上的一段,来过两次,可能是进入点不一样,感受了不一样的景色。 11点到达青龙湾,顺着河道游览,景色宜人。 远处的牌坊应该是前几次去过的位置,隔岸观景。 余主任说这里有片杉树林不错,导航一下一个多小时里程。再次发挥,随意就好,我们前往宁国县城用餐。12:50返回合肥。<div><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分作品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仙人出墙来》胡培峥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峦叠嶂小九华》胡培峥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孤独》孔晓霞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幸福村的幸福》孔晓霞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路上的咖啡馆》吴国林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顶睡佛》吴国林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归途》余立新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磡头水街奔跑的孩子》余立新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阳光下的劳动者》余立新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丰收在望》余立新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意乡村》蒲春文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孤独》蒲春文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镇新颜》蒲春文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镇记忆》蒲春文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含丹》凌云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妪》凌云摄</p> <p class="ql-block">感谢:小马哥、师兄、吴局、余主任一路辛苦安全的驾驶!</p><p class="ql-block">感谢:朋友们这一路关心和照顾!</p><p class="ql-block">感谢:各位提供的精美图片</p><p class="ql-block">期待下一次一起快乐出行!</p><p class="ql-block">编写:凌云</p><p class="ql-block">文字:凌云、孔晓霞</p><p class="ql-block">图片:蒲春文、吴国林、孔晓霞、凌 云、胡培峥、余立新</p><p class="ql-block">执行会长:蒲春文</p><p class="ql-block">执行秘书长:凌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