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夏天】周末华东政法大学打卡~2024.6.2

云天

<p class="ql-block">学校原名华东政法学院,1952年6月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在圣约翰大学旧址合并成立。</p> <p class="ql-block">昨日芳华(1879年-1952年)</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学,原名圣约翰书院,1879年创建,是美国圣公会施约瑟主教于1877年筹建,将圣公会1865年设立的格雅书院和1866年设立的度恩书院合并后,在沪西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购地兴办的中国第一所现代教会高等学府。</p> <p class="ql-block">创设与初建阶段(1952年-1979年):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政法学院在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上应运而生。当时,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厦门大学[10]等六所学校的法律系、四所学校的政治系和一所学校的社会学系组合而成,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著名法学家魏文伯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p> <p class="ql-block">复校与进步阶段(1979年-2000年):复校当年,在华东六省一市招收新生。1979年9月,华政迎来了复校后的第一批303名学生。除了复旦分校将东风楼归还华政外,其他校舍依然被占。以徐盼秋、曹漫之为首的一批党政领导下达指示:先建图书馆与教学大楼。于是,在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全体师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党政工团让出办公室,在帐篷里办公,保证教学用房的需要,毫无怨言,,以苦为乐。这就是被沪上高校传为佳话的“帐篷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