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被内向使用之后》 一一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观察记

拼涛(原名随心入境)

<p class="ql-block">心,被内向使用之后 </p><p class="ql-block">——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观察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内蒙古/特•官布扎布 报告文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作家,思考是我的本能和强项,可是面对纳贡毕力格博士创建的心身互动疗法,我却发懵了,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去认识它,用什么样的认知逻辑去解读它……</p><p class="ql-block">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听说有位叫纳贡毕力格的先生用独特的疗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但那时自己既年轻又健康,所以没把它当回事。</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的甲状腺出了毛病,有朋友建议我去接受心身互动治疗,说功效很为神奇,但也没有太往心里去,以为是使用气功方式的一种疗术罢了。</p><p class="ql-block">再后来,甲状腺的毛病使我变得有必要去接受被认为是最后一棵救命稻草的这一疗法的治疗。于是,2023年的4月,我怀着急切的心情走向了它。</p><p class="ql-block">可是,我走向这一疗法的脚步一迈开,就遇到了堵车。</p><p class="ql-block">当初,在呼和浩特,包括两家三甲医院在内共有八个接受这一疗法的场所,人数容纳总量不下两千。</p><p class="ql-block">然而,心情急切的我却拿不到一张入场的门票。这时我才知道,这种疗法叫“纳贡式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实施治疗的纳贡必力格医生不叫医生,而叫老师,接受治疗的病人也不叫患者,而叫学员,接受治疗的办法是在医院的会议室里听课。</p><p class="ql-block">这种叫法使我感到很新奇,也体会到了让患者忘掉病人身份的暗示,一种轻松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而拿不到票的原因是前来听课的人太多,国内国外、四面八方都有,没有预约半个月、二十天是拿不到票的。说有的医院需要等待一两个月还多。</p><p class="ql-block">没想到,需要接受这一疗法的人如此之多,人们对这一疗法的信任度如此之高!</p><p class="ql-block">我是到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接受听课治疗的。</p><p class="ql-block">这是呼和浩特市的三甲医院之一,条件不错,会议室很大,可容三百多人开会。进场听课的人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刷卡进场。</p><p class="ql-block">他们的脸上不见去找大夫,接受治疗的焦虑,倒像是前来开会的男男女女,一脸的轻松。不同的是,来者大多为霜落乌首的老人,腿脚不便者,也有坐轮椅的,让人搀扶的,还有被几个人抬进来的……</p><p class="ql-block">进入场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出奇的安静,虽然几百号人进场落坐,但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场所都能听到的喧嚣和嘈杂,人们悄无声息地落坐,有的在悄悄拿出准备记录的纸和笔。偶尔有人说个话,旁边的人马上就打手势,出来制止。让人感到井然有序,而这种井然有序是自发产生的。</p><p class="ql-block">随着落坐就绪,带有屏幕画面的音乐就响起来。音乐大多都是蒙古语的,也有已译成汉语的,在蓝天白云、草地牛羊、牧人走马等画面的映衬下,所播放的音乐都悠扬着蒙古歌曲的旋律,但这些歌曲与其他蒙古歌曲也有所不同,有着一种莫名的心灵抚慰味道,好像心中的委屈和淤堵在被慢慢往外导引起来。</p><p class="ql-block">说这些歌曲叫健康歌曲,每一首都与健康有关,不是赞美健康,就是唤起人对健康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纳贡毕力格博士在新加坡做蒙医心身医学健康讲座</p> <p class="ql-block">接着治疗就开始。</p><p class="ql-block">这种治疗不需要患者与医生照面,也不需要打针、吃药,就从做一套养生保健操开始。</p><p class="ql-block">保健操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对治愈案例的分享。一个个经过治疗病症得到痊愈的患者出现在屏幕上,讲述他们的病情,治疗过程,绝望情绪,以及走入心身互动疗法之后病症被治愈或好转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他们中不乏被权威医院权威专家断定存活期只有半年或几个月的绝症患者,被称为是不死的癌症的牛皮癣患者,以及身心的,皮肤的,血液的,内分泌的,外伤的等等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和常见疾病的患者。</p><p class="ql-block">这些人一个个哽咽着讲述得知病情时的绝望,寻医问药的艰辛和接受心身互动治疗后病情被治愈的喜悦,使听课的人们不由地跟着他(她)哭,跟着他(她)笑,不由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分享结束后,纳贡毕力格博士都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深入浅出的点评和解读。</p><p class="ql-block">他的心紧贴着讲述者的心,听到病人对绝望的倾诉,他的眼睛也湿润起来,听到他们痊愈的喜悦,他的脸上也绽放起笑容来。</p><p class="ql-block">在点评和解读时,他经常讲到一些让病患者振奋起来的话。面对痊愈的病人,尤其是癌症等绝症患者称赞他为神医时,他都会告诉他们:“你的病不是我治好的,是你自己治好的。”</p><p class="ql-block">而对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他会说:“癌症就是个慢性病,它不会马上要你的命!所以得了癌症千万不要慌忙着做决定。”</p><p class="ql-block">并会告诉他:“病有来处,必有去处。”因为“瘤子能化合而成,也能分解而去。”</p><p class="ql-block">于是就鼓励:“别人的病能好,你的病也一定能好!”</p><p class="ql-block">他也经常会信心满满地说:“不怕你不信,就怕你不来。不是信则灵,而是灵则信。”</p><p class="ql-block">每节课有六到八个人的分享,用时三个小时到三个半小时。</p><p class="ql-block">据知,这些分享者是从众多治愈案例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p><p class="ql-block">在分享时,他们都会展示接受治疗前的检查报告单和治疗后痊愈或好转的检查报告单。在听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种叫做直播课的课,这样的课也叫大课或现场课,对现场进行直播的就叫直播课。</p><p class="ql-block">到2023年10月底,这种大课已经举办了一千多场,现在每场听课人数达两三万还多,总听课人数应该不少于一两千万。</p><p class="ql-block">上台分享疾病痊愈的人约有六千到八千人,而他们不是被这一疗法治愈者的全部,因为上大课时纳贡毕力格先生有时会让受益者举手,我发现会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高高举起手,由此看,被心身互动疗法治愈的和受到疗效的人会有多少啊!</p><p class="ql-block">在听课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相信!”</p><p class="ql-block">不论是来自区内的,还是区外的,或是国外的,上台做分享的学员在谈到自己走进心身互动疗法的过程时都有过打死也不相信的心理。但是,因为走投无路了,常规医学的治疗已经穷尽了,一只脚已经踏到了悬崖的边上了,只好怀着试一试的心态,“也许”的期盼,走进这一疗法,最后收获病愈重生的喜悦。</p><p class="ql-block">是啊,如果是个正常的人,是个理智健全的人,是个与人类的普世认知趋同的人,是个知道治病就要吃药打针之道理的人,是个并不怀疑人类医学文明的人,怎能相信一个与之相反的,不打针、不吃药,听课就能治病的医疗模式呢?可人们没想到的是,有悖常识的,习惯性思维所想象不到的,不打针、不吃药真能治病的医疗模式是存在的,而且疗效神奇!这个医疗模式就是纳贡毕力格先生创立的“纳贡式蒙医心身互动治疗”模式。</p><p class="ql-block">纳贡毕力格博士在新加坡做蒙医心身医学健康讲座</p> <p class="ql-block">那么,纳贡毕力格是什么人?创立有悖于常识的医疗模式是一时心血来潮的灵感,还是一反常态的逆向思维的产物,或是站在人类现有医学理念对面的,大胆而超深度思考的结果?</p><p class="ql-block">我想,在一切按照已有知识的尺度前行的今天,弄清楚与之相悖的,纳贡这一治疗模式被创立的原由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百度一下可以知道,纳贡毕力格先生是1964年生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蒙医临床心理主任医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内蒙古自治区名蒙医、国医大师苏荣扎布教授学术继承人、内蒙古自治区名老蒙医传承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等等,纳贡先生名下的身份标识既耀眼又很多。</p><p class="ql-block">不过,据纳贡先生透露,这并不是他创立新医疗模式的胆识来源,而是始于对一个现实问题的不断追问。</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就是:医学发达了,科学进步了,医院越来越多,大楼越来越高,然而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了呢?</p><p class="ql-block">对一位智者来说,发现问题就是追问的开始。在不断的追问中,他渐渐感到我们主流的现代医学是将人当做一个生物体来看待的,是通过对他构成的了解,通过解读他最微小的构成元素和它们相互间关系和作用的机理去干预和解决问题的。</p><p class="ql-block">按理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但它为何又遇到了很多问题呢?难道我们对人的认识出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祖国的传统医学,转向了自己熟悉的传统蒙医学。他发现,传统蒙医学对人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认为人是心与身的合成体,心与身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p><p class="ql-block">对于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的是对它的认识。如果认识正确了,问题解决起来也就容易了。这是哲学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他感觉到有必要按照这个方向继续思考,因为现代医学对心的力量是忽如果说,蒙医学对人的认识符合人这一生命现象的存在形式,那么互依互存的心与身肯定又是相互作用的。</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无形的,生成于心的意念,对有形的,以物的形式存在的身体是能够产生影响的。</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一点,作为心理医生的他太清楚不过了。因为,这已经进入了他的专业范畴,也是现代心理学的先师们已经用无数次的实验证明了的。</p><p class="ql-block">那么,心的意念又为什么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种认识的基础就这样被确定下来,剩下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符合这一认知的学说了。于是,他的心又开始奔波起来,从哲学的领域到科学的领域,从宗教的领域到心理学的领域,从中医学的领域到蒙医学的领域,从生物学的领域到信息学的领域,他穿梭着,感知着,思索着,终于,基于传统蒙医认知的,用心身互动来医治疾病的理论体系在他脑海中渐渐形成了。</p><p class="ql-block">那就是:物质、能量、信息说。即作为物化存在的身体,靠能量的供给得以延续,而能量的运行受信息的导引产生顺畅或淤堵的现象,进而导致身体在健康方面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在纳贡先生看来,从光、气、水到食物、药物等都是能量,而耳朵听到的,心里在想的,希望所向的是信息部分,其中良性信息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而消极的信息则导致疾病的产生。</p><p class="ql-block">这个叫信息的东西就是人体系统中的情绪和心情。至此,心身医学的理论框架就基本搭建完成了。</p><p class="ql-block">不过,还有两个问题需要纳贡先生回答。</p><p class="ql-block">一个是蒙医如此符合人体存在形式的认知理念为何没有得到弘扬和广大?另一个是如何概括人类疾病的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这好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在纳贡先生的认知中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p><p class="ql-block">我没有读过《人类疾病史》之类的书,也不知道医学史家们是如何概括疾病来源的历史阶段的。然而对纳贡先生来说,这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学术知识了。</p><p class="ql-block">但纳贡先生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主见,那就是:不盲从。他深信人类的进步来自于对已有认知的突破!如果人类蜷缩在已有的认知之中,社会的脚步就会停止向前,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所以,他的观点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独到。</p><p class="ql-block">不论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经历过哪些疾病的困扰,在纳贡先生看来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基本属于外源性疾病时代,五十年代到上世纪末为内源性疾病时代,而本世纪初开始就进入了心源性疾病时代。</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因经济样态的多元,生存竞争的加剧,与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相比,因心理原因导致的心源性疾病就多了起来。这样,以心身一体为理念的医疗模式才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这也是蒙医心身一体观未能得到弘扬和广大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理论框架搭建完成了,接着就该设计出一套执行力强大的治疗流程,让心身互动疗法显现出它该有的疗效来。</p><p class="ql-block">为此,纳贡先生写了很多书,其中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一书中他写道:“心理治疗有两大障碍,一是抵制心理,另一个是产生共振。有人说:越过了抵制心理,心理治疗就成功了一半。也有人说,能够引起心灵的共振,心理治疗就成功一半了。由此看,这两个因素是心理治疗能否取得成果的关键。如果解决了这两个‘一半’,可以说心理治疗就能取得百分之百的疗效了!为了解决影响心理治疗结果的这两个关键,几年来我费尽了心思,俗话说努力不会使人寒心,有一天我眼前一亮,脑子里突然萌生了一个计策……”。</p><p class="ql-block">在这本书中,他继续写道:“……通过听故事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的灵魂深处。一个人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激动落泪,说明他已经走进了灵魂的深处,这就是心理共振的产生。我由此得到启迪,得知讲故事其实就是一种既简单,效果又极高的,病人最愿意接受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于是,我就在传统心理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起了用讲故事来治病的方法。在学术上,我把这个疗法取名为‘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这就是我坚定走来的一条‘心理’治疗之路。”</p> <p class="ql-block">于是,就有了我在开篇时写到的听课治疗模式。</p><p class="ql-block">人类的问题是需要思考的。</p><p class="ql-block">乔布斯说: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既是思想家,也是实干家。纳贡先生属于这类人。</p><p class="ql-block">然而,“实干”一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何等的不易。</p><p class="ql-block">在起初,不像已被认可的其他学科,有单位、团队、资金,有专用的设备、仪器、场所、供实验的小白鼠等等,纳贡先生思考创立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却尚属于常规认知之外,没有社会的认可,公众的响应,政府的支持、体制的鼓励,一切都需要以他一个人单薄的肩膀来承担。</p><p class="ql-block">每每回忆起起初的那几年,纳贡先生的眼眶里都有泪水闪动。不过,欣慰的是“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疗效是明显的,而且是有些神奇。</p><p class="ql-block">纳贡先生讲,在起初的治疗活动中他曾建立过超一万五千份患者受益情况的档案,这些档案在后来的劫难中失踪了。其中,一些被摘录到书稿里的有幸被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其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二十四岁的小学老师x x x,1997年11月20日因牙疼吃了三粒头孢,两片甲硝唑,一片索密痛,几分钟后出现药物过敏症状,由此她住过院,输过液,后来被诊断为药物过敏导致的多种食物过敏症。</p><p class="ql-block">大米、白面、土豆、白菜、菜花、牛肉、牛奶等都成了过敏源。吃啥过敏啥,开始只以小米粥和高梁粥度日,慢慢的消瘦到八十斤左右,浑身无力,只能躺在床上,最后不得不离开讲台,离开了心爱的学生们。</p><p class="ql-block">她的家人带着她去过很多地方,找过不少专家、名医,但都没能治愈她。1997年12月,她经人推荐来到了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现场。经一段时间的听课,纳贡医生对她说:“从今天开始,你吃啥都不会过敏了,什么东西过敏,你就去吃它,那些都是生命所需的能量。你会变成一个健康的人。”</p><p class="ql-block">这样她没吃一粒药,没打一个针,过敏症状开始消失,饭量和体重一天比一天增加,白细胞从3400~3700上升至4500,六个月后得到康复,返回了心爱的教学岗位。</p><p class="ql-block">对于好奇者说,这个案例可能有些平常,但下面这个案例就不平常了:x x x,女,是呼和浩特市第二毛纺厂工人。于1996年11月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左乳癌症切除手术。术后,也做了化疗和放疗。</p><p class="ql-block">1997年7月,又发现白细胞低,CA153升到308.9,胸部X光检查发现左肺有阴影,医生告诉她癌症复发,要她赶紧治疗。治疗有两个方案,一是化疗,三个月需要花费7690元,另一个是住院治疗。</p><p class="ql-block">那天正好周五,没有空床,叫她周一再来。于是极度恐惧的她周六周日到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课堂听了一天半的课,到了周一又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可是说还是没有空床位。因在课堂上她听到了在这里发生过的许多奇迹,于是想既然来了,再做个检查看看,便做了抽血化验。结果奇迹出现了,她的三项指标全部正常,CA153从原来的308.9降到了0。</p><p class="ql-block">医生看了后也惊喜万分,问她用了什么药。这样,她复发的肿瘤全部消失,获得了重生。纳贡先生偶尔还说起这个事,因后来的不幸,失去了与这个病人的联系。2013年时他突然接到来自上海的一个电话,打来电话的就是失去联系的那位病人。对方告诉他,2007年她随儿子到上海生活,说她身体一切正常。</p><p class="ql-block">在“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课堂上,会听到很多很多此类案例。</p><p class="ql-block">比如,家住北京的严智毅先生是一位肝癌晚期患者,经四次住院,六次手术,但都无济于事,被断言只有三到五个月的生存期。其间听病友说有个叫纳贡的医生,疗术很神奇。于是走投无路的他来听“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课,一年半之后发现肝癌肿瘤又复发,长出了3.3 cm和0.8 cm的两块肿瘤。但听课中的严先生决定放弃手术,继续听课。于是他又听了三个大疗程的课之后再去北京302医院做加强核磁复查,结果长出来的两块肿瘤全部消失了。</p><p class="ql-block">在起初的治疗实践中,他建立的就是这样一些案例的档案。看到一个个病人脱离病痛,康复而去,他不仅感到很幸福,更对自己创立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于此同时,他的名声也开始远扬,越来越多走入绝境,走投无路的疑难杂症患者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在全国学术年会上致辞,高度赞扬纳贡毕力格博士及其团队和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但很严酷的法则,可以叫它为社会准入法则。虽然生活是包罗万象的,但能够被抬升到社会层面上的只能是被已有的认知承认和认可的东西。如果一种想法或一件事情不在已有知识的认知之中,那么它只能以“民间”的身份存在于“民间”之中,而难能呈现到社会层面上,享受体面而有尊严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而且从“民间”层面到“社会”层面,也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这条鸿沟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它有很大的杀伤力。</p><p class="ql-block">纳贡先生创立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以它符合人体存在现象的理念和有效而神奇的疗效,以及多人同治,多病同治等具有普惠功能的优越性,应该被抬升到社会的层面上,体面而有尊严地为更多的人撑起健康的保护伞。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鸿沟的杀伤力击中了他……</p><p class="ql-block">有一种东西,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不能将它消除,那就是需求!纳贡先生被鸿沟的杀伤力击中了,他的治疗活动也沉寂了,可是人们对“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需求没有沉寂,在健康需求的驱驶下,人们惦念它,盼寻它,呼唤它!这时,一个人知道了这个需求,听到了这个声音。</p><p class="ql-block">这个人就是任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兼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院长的乌兰女士。她对“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理念赞许有加,对其疗效也广有耳闻,于是她决心成为一双巨力的手臂,将“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托升到社会的层面,让这个疗法体面而有尊严地存在起来,让心身健康的需求者更加便捷地享受到它的医治。</p><p class="ql-block">不过她需要一个说法,以弥补已有认知中存在的缺口。2011年,在她的运作下,内蒙古卫生厅组织邀请国医大师、北京大学中国首任医学心理学博导等专家、学者对“蒙医心身医学整体健康互动疗法应用研究”进行学术论证,得到了“理论依据可靠,心身兼治,多病同治,疗效高,见效快,治疗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无毒副作用……”的评价。</p><p class="ql-block">对一种疗法而言,这样的评价就像是女娲的补天石,可以用来弥补认知的缺口了,于是2012年她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开设心身医学科,名正言顺地请来纳贡毕力格博士开诊营业了。</p><p class="ql-block">尽管这样,她还没有满足,于2013年又将纳贡毕力格博士等组织到联合国总部,向有关机构介绍“蒙医心身互动疗法”。</p><p class="ql-block">世界卫生组织驻联合国大使库玛•艾森先生评价说:“这样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技术,正是全世界所向往的,你们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大作为!”</p><p class="ql-block">这样,她就成功地解决了认知上的缺口,为这一疗法上升到社会层面,乃至走向全国和世界拿到了准许证。随之,国家层面的认可也来了,2013年遴选该疗法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p><p class="ql-block">一个超越常规知识的,功能广谱而神奇的治病疗法被抬升到社会层面上来了,就像乌兰女士希望的那样“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名正言顺的发挥起了不吃药、不打针、不输液、不手术也能治病的特长,大步登上了必将创造奇迹的时代舞台。</p><p class="ql-block">受病痛折磨而又求医无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医院的课堂坐不下了,于是各盟市、旗县的蒙医医院也加盟进来开设起心身科和课堂,力图解决本地人在本地听课的需求。</p><p class="ql-block">需要仍然得不到满足,北京、上海、新疆、青海、甘肃、浙江、海南、黑龙江、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市及新加坡等国内外一百多个医院加盟进来,开设起听课的场所,但需求仍得不到满足,一票难求的情况还在继续……</p><p class="ql-block">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说:“现代医学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p><p class="ql-block">卫生部原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好不好?疗效说了算,患者最有发言权。临床疗效是核心,是硬道理……”</p><p class="ql-block">“昨天的风雨,折断了我的翅膀;空旷的天地间,我在孤独地疗伤;为了亲人的爱,我不再彷徨;再大的困难,我也要飞翔……”这是一个病人发出的呐喊,也是被疗愈之后的心灵诉说。</p><p class="ql-block">她叫刘芳,内蒙古某大学声乐副教授,2017年被查出肾盂癌症,绝望之余曾驾车冲向黄河,但想到盼她回来的幼儿,她回家了,又做了常规医学的手术治疗。</p><p class="ql-block">手术后,她听了七百余节心身互动治疗课,在没有其他任何常规治疗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康复了。于是她把心声唱成了歌。</p><p class="ql-block">曾为山东省威海市常务副市长的王亮是绝症晚期患者,西医已无办法,便来这里听课治愈了,于是他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出了广为传唱的《心灵殿堂》一歌。</p><p class="ql-block">毛合尔老人九十一岁时查出肺癌,因已高龄,医生不建议手术和化疗,劝他回家休养。无奈之下老人就去听课治疗,四十九天后咳嗽停止,痰变少,不适症状消失,生活自理了。后来因需要去美国,按规定做体验,肺部X光、CT检查,报告说肺部肿瘤消失了。</p><p class="ql-block">老人说:“我快九十三岁了,一切安好,我对现在的身体情况非常满意,这都是纳贡医生创办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功劳。”</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玉泉区人谭焕莲2013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因无法手术,便听蒙医心身互动疗法课,共听十四个大疗程的课,晚期肺癌好了。</p><p class="ql-block">王晓莉是十几年的牛皮癣患者,从常规医院到民间秘方无不求治,然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连理发店的理发师都找借口不给她理发。虽然不太相信听课能治病,但无奈的她来到了心身互动课堂,听了一段时间的课,她的牛皮癣好了百分之九十五,于是她高兴地说:“我是幸运草!”……</p><p class="ql-block">是的,王国强先生说的对,患者是最有发言权的!随着“我好了”、“我康复了”、“我得救了”的声音越来越多,回响越来越大,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注意,领导们来了,考察的来了,好奇的来了,采访的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网也来了。《农民日报》原首席记者沈建华用“世界医学人本主义的中国回归”来描述它……</p><p class="ql-block">2014年,一位企业家也来了,他用十二亿人民币来买断蒙医心身疗法的知识产权。纳贡先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创立“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的初心是减免人类的病痛,而不是发财!</p><p class="ql-block">这是格局吗?应该不是。是风格吗?也不是。这是信心,是信念,他知道自己创立的这个疗法终将成为病痛困扰下的人们重返健康的一大途径,给人类对健康的向往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是的,这时我突然脑洞大开,一下子明白了。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让叫人们大呼神奇的这个疗法不就是把人的心灵内向使用起来的实践吗?!可不是吗,自进化成人以来,出于对生存的需要,人类使用心灵的方向一直是向外的。</p><p class="ql-block">他们用它找吃的,找喝的,找穿的;用它谋利益,谋权势,谋富贵;用它你争我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用它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用它创造了文明,创建了科学,概知了宇宙,改变了地球。</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心灵开始被内向使用起来了,相信这个无所不能的伟大力量必将创造出更多新奇迹来的!</p> <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 拼涛</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