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5月,回到阔别已久的龙城太原,老友相聚甚欢,其中许多是传统艺术的发烧友,在一起少不得谈论热门话题。偶然机会,我们到友人家做客,看到一幅三晋览胜图,颇为壮观。随着主客间对艺术话题的展开,主人拿出家里珍藏的《20世纪山西版画研究》、《肖晨画集》等书籍和画册供我们翻阅。在此氛围中,我感慨山西深厚人文历史之余,也被画集中艺术家的成就感染,肃然起敬,不由得静下心来,认真观赏其艺术成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说的,就是已故老艺术家郭肖晨先生,他祖籍山西忻州人士,笔名肖晨,字实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早年曾师从我国版画艺术大师力群。他是著名晋派版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山西分会理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晨先生是山西美术开创者之一,从事美术工作六十余载,默默耕耘、勤奋创作,作品内容丰富,尤以版画见长。其中,版画《伏击》《病房之晨》《两代羊工》《风磨》《送饭》等发表于《太原日报》《山西日报》《天龙画刊》《火花》及《人民画报》《美术》等;版画《山菊花》被绍兴鲁迅纪念馆收藏;木刻大寨组画《丰收》,1965年、1966年由中央对外文委推荐到罗马尼亚、朝鲜、越南、芬兰、英国、日本、柬埔寨等国展出;版画《黄山小景》《海底之乐》《春天的旋律》1980年至1983年三次参加日本埔和国际木版画展览;水印木版《关羽》1993年参加了山西省赴新加坡绘画书法展。1995年,肖晨先生与著名画家张荫林、李亨历时三年时间合作完成了120余米的中国画长卷《三晋览胜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晨先生不仅是著名版画家,作品涉及画种广泛,包括版画(黑白、套色、水印木刻)、国画(工笔、写意)、漆画、年画、壁画、连环画、宣传画、书籍插图、幻灯片、工艺品等诸多方面,可谓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肖晨先生的作品植根生活,贴近民生、体现民风,很接地气,具有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深厚传统,又富于鲜明的时代特点,每幅作品都是来自生活和实践的艺术结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伏击》 28cm×40cm 木刻 1953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两代羊工》 37cm×27cm 套色木刻 1959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碾场》 44cm×32cm 套色木刻 196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晋西北之冬》 38cm×50cm 木刻 196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送饭》 38cm×29cm 水印木刻 1962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党内文件》刘胡兰组画(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9cm×42cm 木刻 196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送情报》刘胡兰组画(之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0cm×54cm 木刻 196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动员青年参军》刘胡兰组画(之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2cm×51cm 木刻 196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纺线支前》刘胡兰组画(之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49cm×40cm 套色木刻 196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丰收》 88cm×64cm 套色木刻 1965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地回春》 47cm×37cm 套色木刻 2001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里娃(姐姐与弟弟)》 40cm×33cm 木刻 2003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春夜》 50cm×38cm 套色木刻 2008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台山瑞雪》 50cm×38cm 套色木刻 2008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品味肖晨先生的艺术成就,掩卷沉思,感想良多。回望历史,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在座谈会上围绕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发表了长篇讲话,从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讲话》发表之后,对当代中国的文艺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时间来到21世纪,国家改革开放,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领导人习近平再度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肖晨先生一生的艺术实践,正是循着这一路线践行。紧扣大时代脉络,围绕主旋律,创作出了一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引领大众艺术审美取向,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艺术风骨也是晋派艺术家的典型代表,其留下的精神财富远高于物质价值。也期盼后辈艺术从业者,从老一辈艺术家汲取营养,在新的文化生态中,与大众积极互动,不断“普及”和“提高”大众艺术情趣,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水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部分素材取材于肖晨画集和太原美术馆 太原画院</span></p> <p class="ql-block">文字:文臻</p><p class="ql-block">配乐:文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