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一庙”文昌孔庙——海南岛自驾游(三)

小飞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2月14日16:00左右,我们从海口出发去海南岛自驾游的第二站——文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是我此次海南岛自驾游最想去的地方之一,第一个理由是我前二次到海南岛旅游没有去过文昌,第二个理由是曾经有几个同事是文昌人,他们说文昌的海很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市是海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陆地总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245平方公里。文昌离海口很近,是海南岛环岛游东线上的旅游地之一。文昌市辖17个镇,文昌市人民驻文城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市又被称为“华侨之乡”,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10年祖籍文昌的华侨华人有120万余人,是文昌现住民的两倍多。文昌华侨分布的地域广,遍布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南洋”是文昌文化的一大特点,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文昌人出洋时间早,宋末明初已有先驱者怒海行舟,乘帆船到南洋群岛谋生,到了清末民国时文昌去海外的人更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初随着南洋华侨的返乡,在海口、文昌等华侨众多的市县,逐渐出现了一批有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并发展成颇具规模和异域风情的特色街区,成为侨乡文化的一部分,坐落于文昌市文城镇老城中心的文南老街就是最具侨乡特色的古城镇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喜欢有历史的地方,所以选择旅馆时我选了离文昌文南老街比较近的地方,吃过晚饭我以吃得太饱为理由,忽悠先生和我一起去找文南老街,就当散步。我们先问了餐厅老板娘大概怎么走(出小巷后右拐一直向前走),然后靠着导航去找文南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出小巷后街道还挺宽阔,为了记住路,我们走走停停看看,竟然看到警察协会,我是第一次见到警察协会的牌子和办公场所。继续前行,过了一座桥,看见前面昏暗的灯光下有一排骑楼,终于找到文南老街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达文南老街时已经晚上21:30左右,我一眼就喜欢上这条骑楼老街,这条老街道不像有的老街张灯结彩,人头涌动,充满现代商业气氛。这里很安静,比较接近原生态的老街道,除了一楼开着的店铺有灯光,二层以上几乎没有灯光,但依然能看出建筑很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老街道不是很长,整条街道大约1公里左右,晚上10:00左右老街上虽然没有多少行人,但仍然有一部分店铺还再开门营业。由于已经奔波一天,我们匆匆走到老街尽头就赶紧原路返回旅馆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达文昌的第二天(1月15日)天气很好,天空碧蓝,阳光灿烂,是非常适合旅行的天气。吃过早餐我们第一时间从旅馆步行再去文南老街,到达文南老街时才9:00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白天光线好,我们看见从我们去的方向左手边是昨晚首先看到的那排骑楼,第一幢是“望城楼”,楼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右手边临河的街边有几组雕塑,有告别亲人的情景,有经商的场景,也有衣锦还乡的情景……这些雕像是几百年来海南人早年背井离乡闯荡南洋,晚年作为华侨叶落归根建设家乡的生动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老街原本有一个牌坊,因年久失修前几年已经拆除,目前没有标志性地标。好在骑楼建筑本身很有特点,游客很容易认出是骑楼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去的比较早,老街还没有多少游客,街上不时有小汽车驶过,这条骑楼老街白天也不禁止汽车通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老街依文昌河而建,南北走向,但街道不是笔直的,而是有弧度的。文南骑楼老街没有海口骑楼老街规模大,最高的老建筑大约是3层,建筑风格看起来也很相似,一瞬间有一种统一建造的错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着青石板路慢慢行走在百年文南老街,感受着不一样的风景。这一幢幢骑楼外观是灰白色的,有着红色的百叶窗,还有彩色的满洲窗。女儿墙则争奇斗艳雕刻着不同的花纹:花卉、鱼、鸟、钱币……阳光照在老建筑上,蓝天下这些老建筑真的很美很美,如果不是店铺里很现代的东西,真的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把我拉回现实的是骑楼街上的一个牌楼,牌楼后面的现代建筑是文昌市文城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中上班是不是开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骑楼老街现在依然是繁华的商业街,一楼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衣服店、美甲屋、首饰店、鞋店、小吃店,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些店名挺好听,“颜如玉”、“仙子店”……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这里享受一段慢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老街这些异域风的骑楼,虽然经过修缮,但有的楼柱斑驳漏出钢筋,有的最上面的女儿墙已经风化开裂,无声诉说着它们沧桑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街这些形成于清末民初,带有浓郁的中西合璧式的南洋骑楼风格,是文昌作为著名侨乡的见证,也是海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愿它们能得到很好的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我真的很喜欢文南骑楼老街,但总有告别的那一刻,大约10:00左右我们离开文南老街步行去位于文昌市文城镇文东路20号的文昌孔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在离文南老街不远的地方,我们步行不到10分钟就看到文昌孔庙的牌楼。我原本以为文昌孔庙是一个很小的孔庙,到了才知道文昌孔庙是海南岛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旅游景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去过南京夫子庙,浙江台州孔庙,山西平遥文庙等诸多孔庙,没想到在古代的蛮荒之地海南文昌竟然还有一个千年孔庙,不禁让人心生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又称文庙、圣殿,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始建于何恭都(今东路镇)潭布村。元至顺三年(1332年),与县署同迁北山都(今文城镇),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于今址,1993年修复开放。也就是说文昌孔庙的始建时间比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州(1097年)的时间早50多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始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除了供奉“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外,还供奉着历代先贤名儒。文昌孔庙是文昌文化的发祥地、文昌文脉之所在。同时也是琼州儒学传播之圣地,素有“海南第一庙”之美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也是海南古建筑的杰出代表,规模宏达、布局严谨、结构灵巧,古色古香。文昌孔庙的建筑很符合孔庙的“规制”:内院中轴线上自东向西建有棂星门、泮池(上有状元桥)、大成门(大成门前有孔子雕像)、大成殿、崇圣祠。左右两旁建有东庑、西庑、乡贤祠、名宦祠和忠义孝悌祠。还有建有文昌宫、尊经阁、蔚文书院等,整个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2380平方米,有建筑37幢,是海南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至今国内保存得最好的孔庙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平面布局排列有序、左右对称,与国内孔庙布局大致相同,反映了古代文昌及海南地区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关系密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也具有浓郁的海南特色,比如棂星门后有两棵高高的椰子树,还有庙内种植的各种海南特有的植物,彰显着它的地域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的建筑装饰也很有特点,建筑群室内外的梁枋檐和门窗隔扇等构件上均有祥龙、彩凤、花鸟虫草、狮子瑞兽的雕刻与彩绘,屋脊更是非常华丽,具有海南地方风格。考虑到了海南地处热带海洋气候的特点,外檐柱多采用条石或柱座础为石、柱为硬木相结合的形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孔庙最有大的特点是全国唯一不朝南开大门的孔庙,据说是因为老文昌人曾经立誓:若文昌未出状元,孔庙就不开大门。文昌一直没有状元,文昌孔庙就至今没有开大门,只有一左一右两个侧门:礼门和崇儒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礼门向东而开,为门楼式建筑,红色的门楼看起来和普通民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门楣上书“礼门”两个大字,屋顶两坡的滴水使用了绿色琉璃瓦,正脊上也塑满如意图案,这是规格较高的标志。门框的左边的墙上镶嵌一块石匾,上面刻着金色的“文昌孔庙”及“明洪武八年(1375年)建”等字样。礼门现在是游客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崇儒门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读书志在圣贤 非仅科第” ,下联是“当官心存君国 岂顾身家”。我们去的时候崇儒门是被拦起来的,只能从礼门进入文昌孔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去过很多孔庙,所以我们在文昌孔庙参观主要是看建筑,参观路线依次是:棂星门、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然后到文昌宫,再到尊经阁,穿过后堂、讲堂、民国图书馆,最后从蔚文书院大门出去,用时不到2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文昌孔庙的人不多,我们从入口开始不断偶遇几个年轻人,他们在拍视频,看似有模有样地介绍文昌孔庙。在棂星门因为等先生拍照,听见他们不断说“极星门”,实在听不下去,忍不住假装对先生说了两遍:“棂星门!”无奈他们毫无知觉继续说“极星门”,真是无知无畏。就算文昌孔庙的“棂星门”的“棂”是繁体异体字,但“棂星门”是孔庙建筑群的标志之一啊,拍视频前不应该做一下功课吗? 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由此看见,现在有多少所谓“知识类”视频的内容是经不起考证甚至错误百出的,传播出去害人不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到正午时分的光线是不适合拍人像,但拍建筑却很不错,碧蓝的天空下,孔庙红墙绿瓦的建筑和它们的光影相得益彰,让这些跨越时空的古建筑看起来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昌市名的含义为“偃武修文”,即“停止武备,修明文教”之意。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昌孔庙,就是对“文昌”之名最好的注释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文昌孔庙崇儒门往孔庙里看的时候就看到一个金顶,转遍孔庙也没有找到这个金顶在哪里。旅途中一向不管去哪里的先生很执着地要找这个金顶。得知金顶不在文昌孔庙里,出了文昌孔庙他自己问路并走在前面穿小路去找金顶。在途中看到一个有着红色围墙的寺院——宏光寺,但寺院没有对外开放,我也没有在意,跟着先生快步向前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终于来到金顶所在的灰色现代建筑,第一眼就看到本焕长老的“福”字和印顺大和尚的“顺”字,全身触电一般,瞬间眼泪就流出来了,作为深圳弘法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我对这两个字太熟悉了。在仔细一看,灰色建筑上“宏光寺”三个字是印顺大和尚所题写的,想着宏光寺与深圳弘法寺必有渊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宏光寺大门正好遇到一位师父,和师父问讯,得知文昌宏光寺的确是深圳弘法寺的下院,太有缘了,这大概就是佛光指引“回家”吧。忍不住和那位师父说我是弘法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从深圳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宏光寺的师父说你们先去二楼看看,然后下来吃斋饭。听从师父的话,我们先去二楼礼佛,然后下来斋堂吃斋饭。真是太好了,中午不用去找地方吃饭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完斋饭我们离开文昌宏光寺,步行回旅馆,然后开车去文昌石头公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