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吗?

天才

<p class="ql-block">自媒体上刷到一则短视频,一位中东学者诠释为什么中国人见面要问“你吃了吗?”,摘录如下:你们知道中国人见面说什么吗?彼此见面的时候,如果是广东人,他们会说:食咗饭未?意思是你吃了吗?这是在打招呼,中国人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打招呼时会问你吃了吗?要是没吃,不管家里有什么,坐下来一起吃。请在座的各位扪心自问,你们有比这更美好的品质吗?那是中国人的谦卑,那是中国人的悲悯之心。</p><p class="ql-block">一句延续千年的中国式的问候语竟然被一位外国学者研究得如此透彻,诠释得如此温情脉脉,不得不佩服这位学者对东方文化浸淫之深,又想想自己在这个文化深厚的土地生活了半辈子,耳濡目染多年,竟然熟视无睹,没有细品这句极具中国式问候语背后的深意,不禁为之汗颜。</p><p class="ql-block">一句“你吃了吗”,竟唤起我许多记忆。自打记事时起,老一辈见面总是彼此问一句“吃了?”。记忆中祖父尤其客气,家中有客来访,临别之际,总是挽留对方吃饭,哪怕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出,哪怕彼时离饭点尚早。碰上饭点时,祖父的态度就更加诚恳,客套话之外,还要拽几下人家的衣袖,恳请别人留下:家里没什么好菜,多双筷子而已。客人盛情难却抑或半推半就,继而欣然落座。饭菜有限,加上有的客人饭量大,吃完一碗意犹未尽,为了不让客人看到后厨“罄尽”的尴尬,于是一家人只好放慢吃饭节奏,“细嚼慢咽”,待到客人放下碗筷再收拾饭桌上的残局。为了祖父的过度热情,我们几个小孩不知道埋怨祖父多少次,可祖父的留客的习惯屡教不改。不全是祖父大气,亦是习惯使然。碰到个别客人吃相难看,专挑好菜捡,祖父偶尔也会不悦,他会暗暗拿白眼翻人,不知道客人在意没有,反正我们小孩是注意到了。事后我们调侃祖父:既然留人家吃饭,为什么还要瞪人家?在这方面,祖母留客吃饭的含金量比祖父高,她是真心实意留客人吃饭,哪怕自己最后喝米汤,绝无怨言。记忆中,但凡家里临时来客,祖母总是不端筷子,待全家吃完,她才对付着吃点剩的,最后常常只有些许米汤。不仅对待客人,对待要饭的亦如是。要饭的上门,祖母总是盛一大碗饭菜倒进对方碗里,面对我们的抱怨,祖母的回答千篇一律:宁可我家有多余的东西送人,总比一无所有强。说的还很有哲理。</p><p class="ql-block">别小看祖父母的慷慨,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自己穷还兼济别人,真的难能可贵。说到这里又想起祖父身上的特殊符号。祖父吃东西有个不雅嗜好。偶尔饭桌上有点荤腥,例如买点肉包饺子,祖父胃口大开,大快朵颐的同时,喉咙里会哼哼几下,吃完后嘴巴还会吧唧吧唧个不停,仿佛意犹未尽。为了这个“馋相”,祖母数落过几次,收效甚微,也就不再计较。谁让那时家里穷呢?用老家的话就是十年难逢初一春,由他去吧。</p><p class="ql-block">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吃饭的问题才真正解决。因为主食里不再需要添加杂粮(红薯南瓜高粱),家家都有自制粮仓。为了储备稻谷,我家打了两个大木柜,一年的存粮都在里面,每到青黄不接之际,祖父会常常走到大木柜旁边,那食指轻扣柜壁,借此判断柜子里还有多少存粮。看得出挨饿的记忆已经深深刻在祖父的脑海中了。</p><p class="ql-block">上班以后很少再听到熟人之间吃了吗式的问候,和老家的父母通电话,电话那头第一句总是“你吃了吗? “,不论在不在饭点,甚至晚上九十点钟,有时我甚至怀疑,父母是不是老糊涂了,于是回答道:都几点了,早就吃了。那时年轻不懂父母心,不知道这几个字里蕴含的牵挂和关心。再后来,想听到这句简单的问候都没有机会了。</p><p class="ql-block">你吃了吗?全世界最朴实、最温情的见面问候语,短短四个字,凝聚着中华民族血液中独有的温良特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