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理塘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祖籍是安徽人,父亲是一名军人,随刘邓大军南下解放大西南,后又随十八军西进和平解放西藏,1959年3月,父亲转业到地方上,来到理塘工作,我也跟随父母来到了理塘,那会儿我还不到两岁,对老家完全是一张白纸,没有印象,然而对于理塘,却是满脑子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理塘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理坐标为东径99度,北纬30度,地处横断山脉中段,沙鲁里山横贯南北,在雅砻江和金沙江流域之间。理塘毛垭坝被中国地理杂志社誉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线从腹地穿过,大毛垭坝的南面,是雄伟的格聂山,众多的自然景观奇、险、峻、秀,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县城所在地“勒通藏寨”(今高城镇)地处康南地区十字路口之字路口之要冲,扼守茶马古道进入边藏之咽喉,这里历史上的海拔高度为4187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这里有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古刹名寺—“长青春科尔寺”,这里有诞生过13位高僧大德,讫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藏居—“仁康古屋”,民风纯朴,文化厚重,历经了许多的历史沉浮,留下了许多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我在理塘生活了60余年,理塘已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时间的流逝,成长了我的人生,岁月的磨砺,丰富了我的阅历,许多记忆在我的脑海里无法磨去,我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理塘充满着眷念之情。 退休后,闲睱之余,我开始将这些记忆变成文字,寄托我对第二故乡不尽的思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理塘碉楼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石碉楼</b></p><p class="ql-block"> 1959年3月,我随父母来到理塘县之后,父亲被分配到了呷洼区任公安特派员,同年6月份我们一家便来到了呷洼区,住在一座寺院里。这座寺叫“阿衣贡巴”(呷洼喇嘛寺),它就座落在呷柯河谷中一处比较开阔的山坡上。</p><p class="ql-block"> 寺院的房屋大致坐北朝南,都比较朝阳,家家都有晒太阳的天井。属藏族民居式建筑,因其外形酷似碉堡,人们便称它为碉房。这些碉房连成一溜,外墙自然形成围墙,把整个喇嘛寺围了起来,碉房群便形成了一个四方形的院落。</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不只是喇嘛寺,在呷柯河的河谷地带,所有藏民居住的碉房,都是用石头砌墙,原木盖顶,象搭积木似的,房顶是夯紧的黄泥巴,属简单土木结构。</p><p class="ql-block"> 条件好的碉房一般都有三层。底层是喂养牛,羊等牲畜的地方,大都没有窗户或窗户很小,比较昏暗。</p><p class="ql-block"> 从独木楼梯上二楼。就是一间宽大的房子,朝阳的一方开有一些窗户,比较明亮。正中是一个灶台,灶台比较大,上有三处坐锅口,可供烧水,熬茶,下有两个灶口,正面的添柴,侧面的可钩出炉堂中的火炭,用于烘烤锅盔洋芋等。灶台左边区域摆放着锅碗瓢盆,还有水缸,炊具等,是生活区域。右边区域是壁柜、藏床、藏桌,壁柜中摆放着“龙碗”,“花瓶”等一些陈列品,这边是待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三楼上是一个平台,向阳的一面设有“经堂”,还有晒太阳的小晒台,另一方是堆放青稞垛的棚架,形成一个小院落。拐角处还有一个煨桑的香炉。</p><p class="ql-block"> 在呷柯乡境内有一座石碉楼,高在三十米以上,犹如敬天柱一般矗立在山包上,碉体呈四方形柱状,基部较宽,向上逐渐收窄。四周是很高的围墙,还有很多残垣断壁,很大一片。由于呷柯乡地处河谷地带,片石比较丰富,碉体和围墙完全用片石砌成。</p><p class="ql-block"> 理塘乡下的许多地方都有此类碉楼遗迹,在这些碉楼遗迹中,最典型的要数甲洼镇的郭东古碉。记得我在县城读书时,有一回,学校组织同学们来到甲洼镇的卡娘村学农,在此期间听当地老乡昂汪说,在卡娘村东山南侧,花阿曲(藏语意为鹿子河)的沟谷平坝上有一座古碉,我们叫它郭东古碉,也叫打格(意为九匹马)古碉。他说:“郭东古碉是浆族(藏语,指今纳西族)占领康区时军事需要所建,现已废弃。碉楼现顶部残损,残碉九角,整个碉有17个小层组成,每层高约1米,整体高约175米,碉体底大顶小锥形状,正面有入口高约1.6米,入口左上六层处有另一入口高约1.5米,碉楼底层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很有气派。”</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听了后都很兴奋,要求带队的王老师带大家去看一下那座神密的古碉。王老师是教历史的,自然也希望同学们通过参观古碉了解一下当地历史,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同意了同学们的要求,便联系生产队长,安排了一次课外活动,请昂汪带同学们去参观郭东古碉。</p><p class="ql-block"> 这天一大早,我们带上干粮,兴致勃勃地跟着昂汪社员就出发了,我们顺着花阿河而上,来到一处平坝,看见了那座高耸的古碉,大家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蜂拥着冲向古碉,然后围着碉房详细地观察着,议论着。中午,我们在小溪旁熬了青茶,大家吃着干粮,喝着茶。这时昂汪告诉我们,你们现在看见的这个古碉叫“打格古碉(九匹马儿)”,前面不远处还有一座古碉,叫“热格古碉(九只羊子)”只是已经坍塌了,问我们愿不愿意再去看看。我们满怀期待地把目光投向王老师。</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说:“大家既然已经来了,那我们就去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中午打尖后,我们就跟着昂汪,朝东北方向前行了约2公里,的确也有一处古碉遗迹,但已塌毁,残存的石块,散落在河谷的草坝上。</p><p class="ql-block"> 昂汪说:“郭东古碉遗址与坍塌古碉遗址分别被当地藏民称为打格(意为九匹马)碉楼和热格(意为九只羊)碉楼,大家都很敬畏它们,不敢去动那里的石块。”</p><p class="ql-block"> 学农结束,我们回到县城,王老师又带着我们到县档案馆去查阅相关资料,据载:明代,在滇川藏三角区发生过一场云南纳西族与西番(滇川藏交界带藏族和普米族)间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被藏族称为姜萨旦杰布的丽江木氏土司曾一度把势力向北扩展到了今滇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芒康和川西北木里、稻城、乡城、得荣、巴塘和理塘等藏族聚居区。郭东九角古碉是浆族占领康区时军事需要所建的古确。从历史上看,古碉的建筑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技艺高超,具有极高的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学价值。碉楼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之分,九角实属少有。高度以10米、20米逐渐发展到30米、35米。碉楼功能较多,建于村寨要道旁,交通要隘、关卡等地的称“军事防御碉”;专门为土司守备而修的曰“官寨碉”;村寨中心,用于镇魔的八角碉叫“风水碉”,此处,还有警碉、界碉、房中碉等等。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山石、泥、麻筋、木头等。麻筋由红麻杆或青稞杆、麦秸秆制成,将麻杆砍成寸段,捶绒即成麻筋,和在泥中,粘性很强。碉楼由上下左右大小石料组合,错缝修砌,棱角分明,表面光洁,如刀砍斧劈。千百年来,古碉经受了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却巍然屹立,有的久已偏依而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而自成奇景,其建筑艺术鬼斧神工,精妙绝伦。古碉的每一个角,每一块石头,每一铲泥巴,都是藏族先民用血汗所铸,同时也写下了藏族建筑史上光辉的一页。“打格古碉”是这些古碉中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距今虽已有600多年了,但依然耸立在河谷中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价值。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古碉的知识,对理塘的历史又有了新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b> 土碉楼</b></p><p class="ql-block"><b> </b>上世纪70年代,当时在县城南面的营官坝上就有四个土碉楼。屹立在城中的那四座碉楼,在低矮的瓦房丛中显得那样的高大雄伟、有气势。一座在气象站附近;一座在青稞仓库对面,还有两座在下面的坝子上,但是它们都是土墙建筑。</p><p class="ql-block"> 天苍苍野茫茫之下,历史的沧桑感在碉楼掉落的泥渣痕迹里赫然呈现。四个碉楼排列位置与标志佛的“卍”字符非常相似, 有顺应日月星辰的自然转向之意。 土墙经不起水泡,下基础还是要用片石,下好基础后,在基础两边栽上木杆,然后放两张墙板,将泥土倒入之间,用打墙锤将土锤紧,就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打。但木杆长度有限,打到一定高度就只能采用汉族的箱式筑墙法,打完一箱,在上面担两个木棍,再把箱架上去,接着再打,因此碉楼的上半截就留下了一排排的孔洞。修筑碉楼要架很高的脚手架,比筑民房难多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把碉楼修建的那么高。 在理塘县城里,还有几处过去土司的老房子,像老党校、老商业局,老县中队等,也都是土墙建筑。还有县城各处的围墙,几乎全是土墙。</p><p class="ql-block"> 这是由于理塘县城地处大草原上,片石奇缺,只能就地取土筑墙,筑完墙就把旁边的地下挖出一个大坑来,这种大坑在当时的理塘营官坝上随处可见。因此, 土墙便成为理塘县城建筑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藏族民居 </b></p><p class="ql-block"> 藏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块瑰宝,充分体现地理环境、历史因素、气候特点、宗教信仰对建筑装饰所产生的影响。藏式民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藏族人民不断地摸索总结,形成了厚重形态与多彩美丽的合壁。</p><p class="ql-block">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藏族的住房建筑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多用乱石垒砌或用土筑墙,用圆木搭架,上面夯土,因而只能修造成平顶房。在旧社会,康巴地区匪患猖獗,建房时需要考虑安全防御,因此藏房外形便修建成碉堡状,所以又被叫做碉房。平顶房(碉房)是藏族具有特色的一项建筑,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平顶房。</p><p class="ql-block"> 理塘的农区多处于河谷地带,这里的藏式平顶房都是土木结构,用石头砌墙,圆木搭架,被用来作为柱头和框架梁木的大部分都是圆木,框架上摆上小圆木,组成了一个一个的木梁椽,铺上树枝或短木棍和木块等建筑材料,再用粘土覆盖上面,捶紧沾土防止雨水渗漏。</p><p class="ql-block"> 条件好的人家一般都是三层楼房,中等的平顶房是二层楼,差点的就只有一层了。最小的平顶房,分布在理塘城区的几个自然村,由于这里建筑材料奇缺,人们只能是就地取材,到草坝上去砍草饼子,用草饼子砌墙,再用泥土盖顶,所以都修的很小,人们就住在这个十分简陋的草饼子房里。尤其是新街村,为节省材料,都是用的共墙,一排排地窝子式的草饼子房,紧紧地挤在一起。有的房屋没有窗户,仅有一门,靠灶台上的天窗采光,低矮昏暗,拥挤狭小。</p><p class="ql-block"> 理塘城区的建筑石料奇缺,因而大多数的房屋都是土墙,还有园墙几乎都是土墙,土墙上盖着草饼子,土墙与草饼子也可谓是理塘建筑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老百姓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室外保持石料和木料的本色,不加任何装饰,二楼住人的地方用黄泥抹平石墙上的凹凸,铺上地板。色调也很简单,只有室内烟熏的黑,墙上面粉画的白色图案,大门、窗楣及屋檐下用矿物质涂抹的酱红三种颜色。</p><p class="ql-block"> 晚上,人们靠点松光(松明子)照明。睡觉时以灶台为界,女左男右,人人一件藏袍,白天穿在身上,夜晚盖在身上。基本上就是“一间厨房里,人围灶台睡”。</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千年古老的雪域高城,经济也进入大发展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农牧民们也参与到经济浪潮里博弈,他们手拿计算机,腰缠藏式牛皮钱包,忙碌着各自的生意,走上了富裕之路。富裕了的老百姓,加之交通条件的改善,他们到濯桑等地去开采花岗岩条石,拆掉了低矮的地窝子式的草饼子房和土墙房,修起了高大气派的条石藏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藏居。</p><p class="ql-block"> 新房一改往日装修格调,既保留了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融进了汉民族的建筑风格,讲究大窗户,大客厅。窗户镶上漂亮的花边,装上大玻璃,显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漂亮大气,而且还采光充足。</p><p class="ql-block"> 理塘藏族民居的室内装修可谓是精雕细作,非常讲究,所使用的颜料有很多种,包括金粉、银粉、染料粉、广告色,首先在客厅的墙壁、横梁、天花板上画出图案,涂上颜色,待干之后,刷上清漆覆盖。彩绘雕饰把客厅装扮得异彩纷呈。描绘的内容大都是吉祥八宝图(宝伞、宝魚、宝瓶、白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法轮)和一些佛经故事。比如“和气四瑞图”,就是藏民族所钟爱的。画面由一头大象、象背上蹲着的一只猴子、猴子肩上扛的一只兔子以及兔子头顶上站立着的一只鸟组成,表示和平与和谐。还有“六长寿”的传统吉祥画,由岩石、河水、柏树、老寿星、仙鹤和鹿组成,意为长寿、幸福。</p><p class="ql-block">其它如卧室、 藏式柜、桌、门、窗,也是装饰的勾金描银,花花绿绿,尽显华丽富贵。各种陈列品如镶珠嵌翠的铜壶、法器、玉樽、金佛,更是烁烁生辉,让人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百姓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在无形中慢慢改变着人们对生命含义的理解,认为人才是万物之灵,是生命最高的形式,是地球上万物的主宰,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地过好自己的日子。修的藏房越来越大,一幢藏房所需石料、木料大约各需一、二百立方,在修建房屋及室内装饰上也都舍得花大价钱。院坝也都比较大,院内有花圃,载上花卉,各种艳丽的鲜花,非常漂亮,过去的独木楼梯也都修成了板式楼梯,既平稳安全,又显得豪华。大门也都换成了铁栅栏门或是铁艺门,很是气派。</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藏族民居的基本建筑和农区城镇“屋皆平顶”的居住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有所区别的是,乡村的平顶房多数是拆了旧房翻新房,依然还是片石房,只是修的大了许多。而县城的平顶房却不再是土墙房,而是被越来越多的条石房所取代。不仅如此,有更多的人还使用上了厨、卫具,安装上了华丽的灯饰,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当然,社会形态、宗教观念、地理条件等社会和自然因素在民居中有着深深的烙印,而更为直接的原因却是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党的脱贫攻坚战略取得巨大成就,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了。今天,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玲瑯满目的家用电器与古朴庄重的藏式风格相应成辉。古老的藏式民居一一平顶房,已经融入到时代前进的大潮之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木拉河谷</b></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康藏茶马古道,其中有一条就是从理塘县的木拉河谷地带经过的。它过河口(今雅江)老渡口,翻越剪子弯山,经西俄洛、德差、东波,再经甲洼到达理化(今理塘)。如今这些地方,还能看到一些茶马古道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木拉河谷这条道路,红军长征时也曾经过这里,当地老百姓说它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路。1936年4月,红四方面军32军罗炳辉部西进理化南下稻城,去迎接红二、六军团,就是从木拉河谷这条路来到甲洼的。6月4日,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32军在甲洼胜利会师,会师后,两军领导同志在甲洼向阳寺内举行了中共西康南路工作会议,并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甲洼“博巴”苏维埃人民政府,播下了革命的火种。</p><p class="ql-block"> 最初,由于下木拉地势较为开阔,水草丰茂,又有温泉,过往的马帮便都在此歇息。渐渐地,这里就形成了一个村落,在鼎盛时期,住户达千户之余,故称“东波”(既千户藏寨之意)。</p><p class="ql-block"> 据《理塘县志》记载,1948年5月25日,理化县发生7.2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十度。甲洼、雄坝、藏坝、木拉、拉波一带皆受灾严重,其中灾情最为严重的是木拉,下木拉的东波村民房倒毁92%,人畜死亡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经1948年理化大地震之后,下木拉的东波村就消失了,若干年后,虽陆续形成了一些小村落,但至今仍未能恢复“千户藏寨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沿无量河而上,依次是中木拉和上木拉,统称为木拉河谷。木拉河谷属山原宽谷地带,两边是高山,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条条小河从山沟里流出来,当地百姓则以山势修建灌溉渠,河流阶地较为宽广平坦,有着大片的耕地,可以得到渠水的灌溉。</p><p class="ql-block"> 木拉(藏语,意为出产丰富),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盛产青稞、小麦、豌豆、胡豆,另外还产洋芋、萝卜和园根等,时令蔬菜种类繁多,当地人把木拉河谷这片沃土称之为“理塘的江南”。</p><p class="ql-block"> 这里世代居住着朴实善良的藏族人民。他们住的藏房,都是用石头砌墙,原木盖顶,房顶是夯紧的黄泥巴,属简单土木结构。藏房一般都有小院,进入小院,一边是柴火垛,一边是棚子,推放农具杂物。</p><p class="ql-block"> 这些藏房连成片,形成一个个的村落,点缀在无量河的两岸,炊烟袅袅,麦浪滚滚,无量河尤如一条巨龙穿行其间。</p><p class="ql-block"> 要想富,先修路。1972年11月,理塘县第一条民办公助公路通车,由甲洼至中木拉的区乡公路正式通车。这条顺无量河而下的路,方便了两岸百姓的出行,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才有了“穷呷洼,富木拉”之说。</p><p class="ql-block"> 如今全县的乡、村公路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变,有力地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为全县民族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木拉河谷的这条老“茶马古道”,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当年红军走过的路,如今己成为广大农牧民脱贫奔康的致富路。</p><p class="ql-block"> 木拉河谷属于农区,其传统的风俗习惯有别于牧区。比如每年的春耕时节,他们都要举行春耕仪式。清晨,家里的妇女首先要去河边背回第一桶水,老人净手后则到楼上的香炉”去煨桑”,伴着袅袅上升的桑烟,大声地念诵经文,祈求神灵保佑这年风调雨顺,秋天能获得丰收。</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茶,女人们则赶紧装好青稞种子,提上酥油茶,来到地里,迎接耕牛和犁手。男人(犁手)一大早就把耕牛喂饱,在它的头上挂上哈达,将它打扮一番,然后牵着牛,杠上犁,来到地边,套好。老人和孩子们则在地头摆上“切玛”,青稞酒,燃放桑烟,大家跳起祈祷丰收的舞蹈。随后,就开始耕作。男人(犁手)在前面吆喝着耕牛,扶犁开沟,女人则手提装着种子的小桶,跟在后面播种。</p><p class="ql-block"> 秋收时节,人们同样要举行仪式,然后才开镰收割。秋收之后,他们首先要精选一些青稞,小麦,豌豆等,装入袋子,留足来年的种子。然后,家家就要煮青稞酒了,他们把备好的青稞淘洗干净,把它煮熟,凉到一定温度,拌上酒曲子,装进土陶罐里,裹在老羊皮袄里发酵。大约十几天,青稞酒酿好了,把陶罐抱出来,备好装酒的容器,拨掉陶罐底部的木塞,那小孔里就流出醇香的青稞酒来。</p><p class="ql-block"> 秋季的牛羊是最肥壮的时候,这时村里就会宰杀一头牛来庆祝丰收。 人们带上煮熟的砣砣肉,血肠,锅盔,青稞酒,酥油茶等美食,来到河边的草坝上喜喜得(打平伙),庆祝丰收。这种活动一直要持续好几天,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玩的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冬季农闲,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就要为过藏历年做准备了,他们准备好丰盛的食物,穿上漂亮的服装,来到“着康”(跳锅庄的地方),要跳七天七夜的锅庄。</p><p class="ql-block"> 藏族的男人是很享福的,会得到女人无微不致的关怀和照顾。清晨,家里的女人烧上茶,就去河边背水,背水回来,赶紧把茶兑好,把卡替(糌粑)装好,送到男人的床前。男人在被窝里慢慢舔完卡替,估摸太阳出来了,才懒洋洋地起床,来到楼上晒太阳。晒会太阳,便端出针线笸箩来,开始做针线。藏族都是男人缝制衣服、做藏靴,在家带孩子,他们是不做家务的,除了春耕和秋收,平时也不下地干活。</p><p class="ql-block"> 藏族的女人则是十分地贤惠能干,几乎包干了所有的农活和家务。早上给男人准备好早茶之后,就下地干活去了,引水灌溉,薅草锄地,日晒雨淋,日复一日。中午时分,女人忙完地里的农活,还要赶紧回来烧茶,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有婴儿的,中途还要赶回来给孩子喂奶。傍晚回来,还要为一家人做晚饭,打锅盔。推糌粑,磨面粉也是女人的事,有时夜里还要去守磨房。</p><p class="ql-block"> 藏族女人很体贴男人,对婚姻无限忠诚,都是从一而终,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她们起早贪黑,勤俭持家,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尽力把家营造得温馨而又舒适,睡觉前,先要把男人的卧具铺好,把夜壶拿来放在床脚,一切都收拾停当之后,自己才去睡觉。</p><p class="ql-block"> 藏族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承担砍柴伐木,修房造屋的重体力活。农闲时,男人们则外出做生意,搞副业,驾驭驮队,走南闯北。他们都很恋家,哪怕是走到天涯海角,过藏历年都要赶回家来,与亲人团聚,挣回来的钱都要交给阿妈(母亲)保管,由阿妈执掌经济大权。</p><p class="ql-block"> 藏族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地强烈,女人在家精心地操持家务,男人出远门努力打拼,回来时,要给每位家人带回一份“冒”(礼物),从不空手回家,哪怕是在途中打上两个锅盔,也要带给亲人们做为礼物。而家人们,老人也好,孩子们也好,则欣喜地接过这些礼物,一家人其乐融融,非常地和谐。</p><p class="ql-block"> 藏族在对待结婚这件事,是挺严肃认真的。</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首先要到女方家去提亲。提亲有很多规矩,迎娶新娘时还要带上彩箭,箭上带着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来之前,姑娘要给父母敬“切玛”(酥油奶渣做成的一种食物),敬青稞酒,举行告别仪式。</p><p class="ql-block"> 然后是迎亲。男方迎亲队伍进门时,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明她已经是男方家的人了,又把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这块璁玉是灵魂玉,意思就是把男方的灵魂托付给女方了。</p><p class="ql-block"> 在迎亲途中也有说辞,若是遇到背水、背柴的人,那是最吉利的,迎亲的人们就要下马向过路者献哈达。若是遇到抬病人,倒垃圾或是背空背兜的人,就被认为是不吉利,随行的人都要高唱大歌(免灾歌),新娘子则边行边哭,完婚后还得念经消灾。</p><p class="ql-block"> 之后就是结婚。在结婚这天也有讲究,家人中的长者一大早,就熏上柏树枝(煨桑)祈求神灵保佑。亲友宾客们都要前来帮忙,将大门外插上松树枝,挂上哈达,还有五彩布条,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用面粉撒一个大“万”字符号,还有一个装满青稞的皮口袋,供新娘下马时用作脚凳。</p><p class="ql-block"> 新娘子则穿着新衣裳,带着华丽的头饰,珊瑚珠,打扮得漂漂亮亮。骑着男方家牵来的母马,在迎亲人群的簇拥下,一路环佩叮当地走来。男方的家人们则手捧“切玛”、青稞酒在门外迎候。新娘一到,人们簇拥着把新娘扶住,让她踩着那个装满青稞的皮口袋下了马,从下马、进大门、上楼梯、进大厅,迎亲的人们一路上都在唱歌献哈达,非常地热闹。</p><p class="ql-block"> 新娘入厅后,挨新郎坐下,人们也都依次坐下,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父母敬献哈达,在柱头上挂上哈达。这时,参加婚礼的人开始唱祝福歌,以示对新人的祝贺。主人家就给来宾们献上哈达,以示谢意,随后将新郎新娘送入“珠康”(新房)。客人们则继续吃喝玩耍,一直要持续三天,都是主人家招呼客人,新郎新娘在此期间是不露面的。</p><p class="ql-block"> 讲究的人家还有婚礼十八唱之说,他们请来说唱艺人,每一个程序都要说唱一段。</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婚礼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破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不少人提倡婚事新办,主张简朴节约,婚期一般也喜欢选在元旦、藏历新年、八一赛马节、国庆节等喜庆的日子,以示双喜临门,更有意义。结婚以茶话形式居多,新郎新娘穿上民族盛装,戴上大红花,请来亲朋好友,家里摆上藏餐美食、青稞酒、糖果等,招待客人,既简朴节约,又喜庆闹热,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己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藏族阿爸阿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躲避匪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上世纪60年代末,那会儿闹土匪,时有区乡干部和解放军战士被土匪杀害,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按照县上的要求,呷洼区委要求干部家属子女都要躲到乡下老乡家里去。大人们教我们说,土匪来了就往老乡家的青稞草草堆里藏,土匪没走远千万别出来。</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决定把我交给日里村的银登叔叔,让他把我带到乡下去躲避匪患。</p><p class="ql-block"> 银登叔叔对我父亲说:“你放心,老婆(他们发音不准,把老庞叫成了老婆),到了日里,泡菜(把庞川叫成了泡菜)就是我的儿子,我一定象对待亲生儿子一样保护他。”</p><p class="ql-block"> 从阿衣贡巴到日里村,要骑两天的马,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出远门了,我激动得不知所措,而父亲则在旁边默默地为我准备行装。</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着银登叔叔出发了。驮队顺着呷柯河往下走,越往下气候越好,出产的作物也就多了,第一次看到玉米包包是长在小树上的,还有地里的北瓜,也是用一根绳子连着的,一路上风光旖旎,看着什么都新鲜希奇。中午时分,我们在野地里烧茶打尖,然后继续前行。傍晚,我们来到了呷柯乡门头街村的一座庄房,村庄里空无一人,我好奇地问银登叔叔,“村里怎么没有人呢?”银登叔叔告诉我:“在离村子较远的地方有不少的土地,人们为了方便种这些地,就在那里修了简易房,村民们只有在春播和秋收时才来住一下,平时一般都是空着的。”我们继续前行。傍晚的时候,来到一个背风的洼地里卸驮子,把东西垒成一堵墙挡风,今夜就在这里宿营了。夜里露宿,睡在驮垫上,仰望着满天繁星,深邃的夜空是那样地静谧,你的身体仿佛飘了起来,感觉被慢慢地溶入进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继续前行。走着走着,前方传来轰隆隆的水声,原来是一处瀑布,呷柯河在这里出现一处断层,听大人们说甲鱼(类似于雅魚)到了这就上不来了。那瀑布以下该有甲鱼了吧?于是我就用心观察河里,看是否能发现一条大甲魚。</p><p class="ql-block"> 但最激动人心的,是到日西,平生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大的江河,雅砻江!碧绿的江水,是那样的宽阔,是那样的壮观。 呷柯河在这里注入了雅砻江,成为了一支渺小的溪流。</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就到达了日里。马儿看见村庄,嘶鸣了一声,便小跑了起来,我一下子紧张起来,紧紧地抓住马鞍。银登叔叔让我别怕,他说那是马儿要回到家了,它高兴得很咧。</p><p class="ql-block"> 这一夜,也许是初到一个地方不习惯,哗哗的江水声让我久久不能入眠。</p><p class="ql-block"><b> 在日里村</b></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村里的小朋友们听说来了一个“甲珠”(汉族小孩),因我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汉族小朋友,大家都跑来看希奇。我从小一直是和藏族小朋友们玩耍长大的,己习惯了用藏语交流,语言交流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就成为了好朋友,一起放牛,一起去撵山上的小动物,成天也和他们一样,穿个亚麻(藏袍),光着个脚丫子满山遍野地跑。</p><p class="ql-block"> 包谷成熟的季节,村里的亚玛大哥要带我去山上地边的窝棚里守夜,驱赶前来偷吃包谷的老熊,我怕老熊,不敢去。银登叔叔鼓励道:“不要怕,要做个勇敢的“婆萨”(男子汉),不要做个胆小鬼。”于是我就跟着亚玛大哥去了山脚下的包谷地边,住进了窝棚。</p><p class="ql-block"> 夜里,老熊来了,弄得包谷杆杆“噼里啪啦”乱响,我紧张急了。这时,亚玛赶紧爬起来,拿个破盆子一阵乱敲,跑到窝棚外打了几声“啊嘿嘿”,那老熊就被吓跑了。看来老熊还是怕人嘛,打那以后,我也不那么害怕老熊了,胆子似乎也大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里过江的交通工具是牛皮船。牛皮船是用树枝梆成圆形框架,外面蒙上牛皮做成的。像一个大盆子,人就坐在里面,用木浆划向江对岸。人们经常都要到江对岸雅江的什么地方去买东西,就要乘牛皮船过江。牛皮船很容易翻,不会水的船一翻就会被淹死。尽管人们都很小心,但时常还是有人被淹死。有回银登叔叔要到江对岸去, 我很想尝试一下坐牛皮船的滋味,但是银登叔叔说什么也不带我去。阿卓阿妈就紧紧地拽住我,不准我去撵路,最终也没能去体会一下坐牛皮船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夜里去守打场和守生产队的库房,男孩女孩五六个在一起守,嘻戏打闹按跤子,觉得很开心。而且生产队还要给我们记工分。 为什么老乡们会让我们去守这么重要的地方?我问银登叔叔。银登叔叔说:“孩子们天真无邪,没有私心,关键是诚实,因此而受到大人们的信任吧。你以后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去寻找走失的耕牛,还去了扎拖村。 鲜水河在这里注入雅砻江,江水更显的浩浩荡荡,非常壮观。我一下子感到神清气爽,视野的广阔,使人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回来,我跟银登叔叔讲了去扎拖村的见闻,银登叔叔说:“小孩子就是要出去见世面,多锻炼,这样才能很好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日里村,我一直住在银登叔叔家,他就象一位慈祥的父亲,处处关心着我,鼓励着我。阿卓阿妈那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待我比亲生的还亲,也是呵护有加,把我当宝贝似的宠着。我也习惯叫他(她)们阿爸(父亲)和阿妈(母亲)。</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阿卓阿妈把茶送到床前,叫醒我,在我的额头上亲一下,然后对我说:“布,卡替嗒”(儿子,把早茶吃了),每天早上,我们在被窝里舔完了卡替(糌粑面)才起床。之后,阿卓阿妈就从灶灰里刨出一个玉米面的郭洒(锅盔),凉一下,让我揣在怀里当午饭,然后我就跟着小伙伴们去放牛。中午时分,小伙伴们来到溪水边,吃了郭洒,用手捧几把甘甜的溪水喝了,就在溪边玩耍。太阳西下时,我们就牧归而回了。阿卓阿妈这时就给我们蒸卓拿(牛鼻子形状的连麸面馍馍),有时晚饭是供给吐巴(煮的手扯面块),总之是变着花样地改善生活。</p><p class="ql-block"><b> 跳春耕舞</b></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日里村,藏族老乡们给我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还一直沿袭着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比如每年的春耕时节,要举行春耕仪式。清晨,家里的妇女首先要去河边背回第一桶水,老人净手后则到楼上的香炉”去煨桑”,伴着袅袅上升的桑烟,大声地念诵经文,祈求神灵保佑这年风调雨顺,秋天能获得丰收。</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茶,女人们则赶紧装好青稞种子,提上酥油茶,来到地里,迎接耕牛和犁手。男人(犁手)一大早就把耕牛?喂饱,在它的头上挂上哈达,将它打扮一番,然后牵着牛,杠上犁,来到地边,套好。老人和孩子们则在地头摆上“切玛”,青稞酒,燃放桑烟,大家跳起祈祷丰收的舞蹈。随后,就开始耕作。男人(犁手)在前面吆喝着耕牛,扶犁开沟,女人则手提装着种子的小桶,跟在后面播种。</p><p class="ql-block"> 秋收时节,人们同样要举行仪式,然后才开镰收割。秋收之后,他们首先要精选一些饱满的青稞,小麦,豌豆等,装入袋子,留足来年的种子。然后,家家就要煮青稞酒了,他们把备好的青稞淘洗干净,把它煮熟,凉到一定温度,拌上酒曲子,装进土陶罐里,裹在老羊皮袄里发酵。大约十几天,青稞酒酿好了,把陶罐抱出来,备好装酒的容器,拨掉陶罐底部的木塞,那小孔里就流出醇香的青稞酒来。</p><p class="ql-block"><b> 杀丰收牛</b></p><p class="ql-block"> 秋季是牛羊最肥壮的时候,这时村里就会宰杀一头牛来庆祝丰收,他们称之谓“喜喜得”,这时他们就会杀一头丰收牛。他们牵来一头肥壮的牛,绑上它的四蹄一拉,牛就被放倒了。他们杀牛不用刀,而是用绳索绑上牛鼻孔将其闷死。说是放了血的牛肉不好吃,而且放了血,膛内就没有灌血肠的槽血,要闷死的牛,膛内才会有槽血。</p><p class="ql-block"> 我在日里村就有幸目睹了一次杀“丰收牛”的过程。大家按住那牛,用两根木棒压在牛鼻孔上,用绳索把牛嘴绑紧,不让它出气。如牛鼻孔还在漏气,就用牛屎把它糊上,不让它漏气。开始,那牛的腹部还剧烈地起伏着,但不一会儿,就平静了下来了,那牛黑亮的眼睛渐渐变得混浊起来,失去了光泽,之后就变成了绿色,这时牛就被憋死了。</p><p class="ql-block"> 人们这会儿就解开绳索,剐皮破肚,把那膛内的血块捧出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然后割下一些牛的内脏、肉、油,把它们切碎,和在牛血旺里,加上些香料、盐、糌粑,开始灌血肠。把剩余的牛肉砍成小块,及内脏等物,好孬兼搭,按人头多少,每户一堆,灌的血肠也是平均分配,每户一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家家都带上煮熟的砣砣肉,血肠,锅盔,青稞酒,酥油茶等美食,来到河边的草坝上喜喜得(打平伙),庆祝丰收。这种活动一直要持续好几天,孩子们是最高兴的,玩的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藏族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承担砍柴伐木,修房造屋的重体力活。农闲时,男人们则外出做生意,搞副业,驾驭驮队,走南闯北。他们都很恋家,哪怕是走到天涯海角,过藏历年都要赶回家来,与亲人团聚,挣回来的钱都要交给阿妈(母亲)保管,由阿妈执掌经济大权。</p><p class="ql-block"><b> 回家的“冒”</b></p><p class="ql-block"> 藏族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地强烈,女人在家精心地操持家务,男人出远门努力打拼,回来时,要给每位家人带回一份冒(礼物),从不空手回家,哪怕是在途中打上两个锅盔,也要带给亲人们做为礼物。而家人们,老人也好,孩子们也好,则欣喜地接过这些礼物,一家人其乐融融,非常地和谐。</p><p class="ql-block"> 我生活在他们当中,而他们也从不把我当外人,也会给我一份冒(礼物),让我深切地体会到那种浓浓的亲情,那种融融地温暖让人感动。和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感觉自己忽然间就长大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在日里生活了一年,那里的山山水水,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时常想念我的银登阿爸,想念我的阿卓阿妈,想念那些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里的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呷洼仓"的老房子</b></p><p class="ql-block"> 在勒通(铜鏡坝)草原北面的崩拉神山脚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从绿色的草地间缓缓流过,草地上点缀着许多花儿,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紫色的,繁花似锦,让人赏心悦目。别小看这条不起眼的小溪,它却拥有一个神圣的名字,当地藏族人称它为“伍金白玛志曲”,意为莲花生甘露。在“伍金白玛志曲”河畔,就是享誉中外的千户藏寨--采马村。</p><p class="ql-block"> 采马村因“仁康古屋”是十三位高僧的出生地而出名。而还有一位红色革命将军黄正清也出生在这里,因此这里又被称为红色将军的故乡。我的第二故乡居然是一名革命将军的故乡,这让我感到很自豪。</p><p class="ql-block"> 记得读初中那会儿,我到一位同学家去玩,那位同学把我带到一栋三层楼的土墙老藏房前,对我说:“村子里的人都称它为‘呷洼仓(房名)’,它就是黄正清家的老房子,他们家还出了一个大活佛,屋里阔气得很。”</p><p class="ql-block"> 在理塘生活了那么些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黄正清这个名字,对他没有印象,开始有些不已为然。但听同学说黄正清还是一名共产党的大将军,于是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那位同学告诉我说:“黄正清的弟弟还是一个大活佛,屋里很阔气。”便忍不住想进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那你能带我进他们家看看吗?”我问那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当然可以,我经常去他家玩,房子的主人呷阿妈待我可好啦。”同学应道,随着便带我进入到那栋房前的院坝。</p><p class="ql-block"> 院坝内一边是棚子,里面堆放农具、杂物,一边则码放柴火。</p><p class="ql-block"> 进院后,同学对着主楼的窗户喊道:“呷阿妈,我带着我的同学到您家来玩会儿,可以吗?”</p><p class="ql-block"> “哟哦,布(孩子),上来吧。”楼上窗户内传出呷阿妈慈祥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了大门。底层是喂养牲畜的地方,只有一个很小的三角窗采光,比较昏暗。从独木楼梯上二楼,就是一间比较宽敞的房子,朝阳的一方开有几个窗户,比较明亮。正中是一个大的灶台,灶台上用白色的小石子镶着结构与标志佛的“卍”字符号,灶台后方的墙上用白色的石子镶有日月星辰的图案。灶台左边是厨房,有一个很大的厨柜,上面摆放着铜锅、铜瓢、酥油茶壶、唐瓷盆子,盘子碗儿等生活用具,厨柜旁边是水缸。右边则是客厅,摆放着藏桌、藏床、也有一个壁柜,上面摆放的则是花瓶、龙碗,等装饰品,的确很阔气。</p><p class="ql-block"> “甲几通(喝茶吧)?”呷阿妈问。</p><p class="ql-block"> “不喝了,我带同学到三楼上去看看。”同学答道。</p><p class="ql-block"> 说着我们就上到了三楼。三楼上是一个平台,向阳的一面设有经堂和晒太阳的晒台,另一方是堆放庄稼的棚架,结构跟其他藏房都差不多。 </p><p class="ql-block"> 同学向我介绍道:“呷阿措”(家)共有四个子女,长子黄正清,下有两个妹妹,大妹妹叫呷阿妈,小妹妹叫呷阿布,还有一个弟弟,被认定为五世嘉木样(活佛),父亲便带着黄正清和弟弟去了宁夏的拉扑楞寺。”</p><p class="ql-block"> “哦,这家人还有这么多故事啊!”我感慨地说了句。</p><p class="ql-block"> “这家的故事多着呢,我也讲不清楚,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把黄正清叫做‘阿爸阿洛’,叫‘阿爸阿洛’大家都知道,但是说要找黄正清,真还没几个人认识的。”同学说。</p><p class="ql-block"> “哦,怪不得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子。”我恍然大悟道。</p><p class="ql-block"> “按照藏族人的习俗,长女呷阿妈留守家中,小女呷阿布便嫁到了外地。呷阿妈有一个儿子叫呷阿批,也在城小读书。”同学又说道。</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便告别了呷阿妈,离开了那栋因岁月苍桑而显得有些神密的“呷洼仓”的老藏房,回到了平静的生活当中。 但是,打那以后,黄正清这个名字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老房子的后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在我的心里就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悬念。</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然六十岁,到了退休的年龄。可这件事就象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印记在我的脑海里。若不闹个清楚明白,心里总归是“不坦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正清将军</b></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1992年8月,88岁高龄的黄正清老将军应理塘县人民政府的邀请,来到理塘,参加故乡一年一度的传统赛马节。 那时我已调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县委办童主任告诉我,说他被安排去做黄正清的接待工作,要我临时负责办公室工作。</p><p class="ql-block"> 乡亲们听说“阿爸阿洛”回来了,大家奔走相告,争先恐后前来相见。老人家受到家乡亲人们的热烈欢迎,这也是他平生最后一次回到故乡。</p><p class="ql-block"> 1997年10月6日,黄正清老将军因病在兰州逝世,享年94岁。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深感遗憾。觉得当时工作再忙,也应去见上黄正清老将军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8</span>年,在黄正清将军去世20周年之际,“呷阿措”家的呷阿批,此时已是甘孜州政协委员、阿巴阿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为了筹建黄正清故居纪念馆,呷阿批三年前就开始收集黄正清舅爷的文物,他走遍了果洛、青海的108个寺庙和236个部落共收集了黄正清将军的1700多件文物,同时,还到西藏、兰州、重庆、南京、北京、深圳等地收集了很多珍贵图片和其他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呷阿批的努力下,理塘人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伍金白玛志曲”河畔的采马村,修建了“黄正清故居纪念馆”,以纪念这位红色革命将军。</span></p><p class="ql-block"> 走进黄正清故居纪念馆,看着那些文物和介绍,你就会被这位红色革命将军的传奇人生所吸引。黄老将军的人生经历,让人十分敬佩,他是两个党派的将军,三个朝代的人物,国民党受于他少将军衔,共产党也受于了他少将军衔,他的一身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朝代。</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的藏名叫洛桑泽旺,藏族原本没有姓。他的父亲贡布邓珠,在民国初年曾但任过保正,当地藏族群众藏语汉语揉在一起称其为“杭保正”,“杭”在”藏语中是“官”的意思,“杭保正“是贡布邓珠的官职,也就成为了他名字的代称,就这样人们把“杭保正”叫成了“黄保正”。随后,这个家族就改为黄氏家族了。黄氏家族深得教民的拥护,也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扶持,在“拉扑楞寺”及其教区有着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从拉扑楞寺创立起,历世嘉木样家族的成员都要参加到寺庙的管理,但在黄氏家族时则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安多地区藏族社会中,黄氏家族具有很大的影响。黄正清早年习读汉文,从小在家放牧,炼就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这为他日后的从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来到安多</b></p><p class="ql-block"> 1920年,黄正清和父亲随弟弟五世嘉木样(活佛)来到拉扑楞寺。他在拉扑楞寺的拉章管理事务,协助父亲处理一些寺内的事务。</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反动军阀马麒残酷地征服了果洛、玉树等地,妄图以同样手段征服拉扑楞地区。</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一家来到拉扑楞寺后为赶走马家军作了不懈的努力,同马家军进行了多次的谈判,也请当局及知名人士进行过调处,但都无济于事,马家军不但不撒兵,而且还变本加利。1918年,马家军趁拉扑楞寺内部出现矛盾之机,派马步青,马步芳率领万余人,配备机关枪,迫击炮,气势凶凶地开进拉扑楞。</p><p class="ql-block"> 无奈之下,甘南人民再次举起反抗的旗帜,组织两路人马抗击马家军,甘家一战,打得马家军溃不成军,马步芳落荒而逃。但民兵终究打不过兵强马壮的正规军,马家军再次攻入拉扑楞寺,并惨无人道地将桑科部落赤手空拳的男女老少300余人全部杀害,抢走了嘉木样及黄正清家族的全部财产。当年11月,马家军又集结数千骑兵,向阿木去呼大举进攻,焚烧寺院,屠杀男女僧俗700余人,掠夺大量金银财宝,马麒的宁海军路过卡加沟,隆哇沟和上八沟部落时,大肆抢劫,焚烧杀戮,沿途30余座寺庙无一幸免,摄政王“阿莽”仓皇逃往欧拉部落。</p><p class="ql-block"><b> 经历了腥风血雨</b></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受命于危难之时,他调集阿木去呼、黑错、欧拉、卡加的民兵外,还争取了阿坝六旗,若尔盖十二部落,和三桥科、卓尼四十二旗的支援,组织了两万多藏军抗击马家军,在岗察等地进行了激战,再次击溃马家军。如此规模的战争也惊动了当局,甘肃省政府对马麒的暴行进行了查处。这样,惨无人道的马家军终于被赶出了草原,使甘南避免了与果落、玉树的悲惨遭遇。这是甘南最悲壮的一段历史,乱世造英雄,黄正清勇敢地承担起历史使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他率领草原人民同反动的马家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救甘南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共产党人宣侠父等人,接受了进步思想,并参加了进步活动。他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并担任会长,他在拉扑楞,果洛等地创建学校,开展民族教育。1928年,黄正清任藏兵司令部游击司令。1933年藏兵司令部改为拉扑楞保安司令部,黄正清任保安司令。黄正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在同马家军进去斗争的同时,与甘肃省当局,南京当局理顺了关系。在他的主政下,拉扑楞与果落,卓尼等周边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因此获得国民党的中将头衔,成为安多赫赫有名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豫剧大师常香玉捐了一架飞机的事情广为流传,而黄正清率拉扑楞寺僧众捐了30架飞机的事却鲜为人知。抗战三年后,虽然大部分国土沦丧,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坚定不移,在全国抗战捐献活动中,黄正清组织拉扑楞致敬团,亲自任团长,带着近50人来到重庆,捐献飞机30架,蒋介石亲自接见致敬团,还为他们举行了招待会。重庆各大专院校纷纷要求他去讲话,各大报纸也大力宣传藏民的抗日救国思想,这件事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马家军不甘失败,到马步芳时期,随着势力的扩张,数次出兵甘南报仇,但终未能得逞。之后马步芳担任西北行政长官,又极力与黄正清修好。兰州解放前夕,蒋介石让马步芳派人动员黄正清率部与解放军作战,如果战败,蒋介石承诺派飞机接他一家去台湾。</p><p class="ql-block"><b> 接受进步思想</b></p><p class="ql-block"> 正当黄正清处于犹豫之中,中国共产党陇右工委把争取黄正清的任务交给了地下党员钱平。钱平经人介绍,来到兰州国民党军东路总指挥部少将参谋长家当勤务兵。这个参谋长叫张子丰,担任黄正清的藏军副司令。钱平在张子丰家首先把张的夫人常秋英发展成为党员,后来又把张子丰发展成为党员。他们接受陇右工委的任务之后,张子丰做黄正清的工作,常秋英就做黄正清的老婆泽仁拉姆的工作。最后黄正清下定了决心,宣布藏军起义。黄正清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率部队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大西北建立了卓越功勋。</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前往兰州会见了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以及贺龙,习仲勋等领导同志,汇报了夏河地区的情况,表达了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组织上对他深表欢迎,决定将他留省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0年元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黄正清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同时担任农业厅副厅长。同年3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安成立,他应邀参加了军政委员会,并任委员,担任畜牧部副部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西北民族致敬团组成后,他当选为副团长,进京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2年,西北军政会员会组织了甘肃藏区慰问团,他担任团长,率团赴藏区各地进行慰问。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他当选为州长。195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54年,西北行政委员会撤销,他回到甘肃任省政协主席。1958年,他参加了甘南平叛,最终平息了甘南叛乱。</p><p class="ql-block"><b> 成为革命将军</b></p><p class="ql-block"> 1979年,黄正清担任甘南军分区司令,受少将军衔。</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合作共事,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少数民族爱国人士,在西北少数民族中,特别是在藏族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他经常深入民族地区视察,调查了解社情民意,在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又叫阿巴阿洛,毛主席曾赞扬阿巴阿洛是共产党的好同志,好朋友。黄正清是近代以来藏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著名的革命家和社会政治活动家。他一生爱国、爱教、爱民族、爱社会主义,一生致力于藏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他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与曲折,进行的反抗与斗争,他毕生的探索与追求,是藏民族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印。 彭德怀元帅夸赞黄正清:“为全国少数民族走上革命道路树立了榜样。” 他是习仲勋的藏族至交挚友,习仲勋评价黄正清:“是与我党长期真诚合作的藏族老朋友,他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大西北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民族英雄,是藏民族的领袖。”</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杰出的开国将军,是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他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更是理塘人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现在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通过网络查阅,获得了大量有关黄正清的信息,老房子后面的故事清晰地程现在人们面前,我心中的悬念也得以释然,这让我深感欣慰。我认为,宣传黄正清老将军的事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八路谢守钦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我岳父谢守钦,是一名老八路。他的一生虽说是平淡无奇,却也有一些闪光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在山东省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谢守钦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从小热爱劳动,7岁多就提着粪箕子到处去拾粪,9岁起就和大人们一起下地干农活,一个半大小伙干起活来要顶个大人。但尽管成年辛苦劳累,起早贪黑,也只能是忍饥挨饿,就连吃榆树叶子熬呼啦汤,也是吃了上顿无下顿,成年吃不上一顿饱饭,一家人饿得皮包骨头,只剩吊一条命了。</p><p class="ql-block"> 1943年,有一支八路军的部队到村上来,部队要招兵,谢守钦就去报了名。招兵的八路军问他:“你为什么要当兵?”谢守钦不加思索,脱口而出:“为了吃上饭!”就这样,谢守钦就参加了八路军的部队,从此离开了家乡,跟着部队行军打仗,走南闯北,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p><p class="ql-block"> 1943年,十六岁的谢守钦同志参加了革命以后,在革命队伍中经受锻炼。在八路军一纵队二旅五九团轮训队,起先是通讯员,干活勤快,工作积极,受到部队首长的表场,后来就被安排到通讯排当电话员,他在炮火声中穿插于各阵地之间,保证电话线路的畅通。在一次战斗中,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他赶紧卧倒,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了,他起身抖掉身上的泥土,连忙检查电话线,果然,电话线被炸断了,他找到电话线的断头,拉着它去找到那一头,刚接上一根,正准备接另一根时,一股电流从他的左手通过身体传到右手,直打得他全身哆嗦,但他咬紧呀关,硬是没松手,一直坚持到通话完毕,这时候他已是全身瘫软。</p><p class="ql-block"> 又一次战斗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连长接到撤退的命令,于是叫谢守钦把小手炮(一种简易的掷弹筒)带上撤退。扛着笨重的掷弹筒,谢守钦在后撤途中非常地吃力,和他一路撤退的战友要他扔了那个笨重的掷弹筒。但谢守钦说:“武器是战士的命,怎么能扔了呢。”他咬着呀坚持着,而两边肩头都磨破了皮,硬是把掷弹筒带到了集结地,受到连长的表扬。晚上睡觉打开背包时才发现,捆在背包上的那双布鞋,有一只的鞋底上有一个弹孔,而那颗差点要了他命的那颗弹头,就在背包里。好险啊!</p><p class="ql-block"> 由于他头脑灵活,反应快,表现勇敢,不怕死,多次立功受奖。部队提拔他当了班长,后来又提拔当了排长。就这样,他从一个没有文化、觉悟不高的农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又参加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功劳。</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谢守钦的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五团,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警卫连的警卫班长了,1951年7月又提升为排长。在解放大西南的战役中,部队来到四川乐山牛华溪,在此剿灭国民党残匪。部队整训以后,便进军西藏,谢守钦和他的战友们硬是靠着一双铁脚板,行军2千多公里,来到了拉萨,当地藏族人民都称他们为“金珠玛米”。西藏和平解放后,他和他的战友们又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加入了修筑康藏公路的筑路大军,1954年12月,康藏公路全线通车。1955年被选送到四川新津十八军陆军军官学校培训,之后又去了江津陆军干部学校继续学习。1956年,藏区暴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他们团就被调往理塘去剿匪,直到1957年1月,都还在理塘的木拉、濯桑等地清剿残匪。</p><p class="ql-block"> 冯德琴是山东省巨野县营里村人,经人介绍,与谢守钦相识,之前村里有人说谢守钦是个跛子,她便抱着见见面再说的心态前去相亲。但看到眼前这位高大英俊的年青人,四肢健全,并不是跛子呀?感觉非常中意,心里一阵窃喜,于是一下就相中了。之后两人就结为夫妻,相亲相爱,风风雨雨的一路走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1958年8月,谢守钦同志下到地方。1961年6月,又下放到理塘县君坝乡的协和村,在生产队参加劳动。1962年,正值我们国家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饭。就在这时,他爱人生第三个孩子,由于全家人都吃不上饭,大人小孩由于缺乏营养,都瘦得皮包骨头。有个藏族社员十分同情他们,就给他家送去一些糌粑和酥油。可是谢守钦同志却都没舍得拿给爱人和孩子们吃,而是把那些酥油全部拿到区营业部,上交给了国家。他的爱人非常生气,骂他是瓜娃子(傻子),连送他酥油的藏族社员也生他的气。但谢守钦同志却说:“现在国家有困难,我们都要励行节约,多为国家做贡献,我们现在还能有清茶糌粑吃,和那些没有饭吃的,快要饿死的人相比,那可是好多了。”经他这么一说,大家也就没有了怨言,都还夸他觉悟高。</p><p class="ql-block"> 谢守钦夫妇平日里与社员们的关系不错,尽管大家的生活都过得艰难,但富有同情心的藏族老乡们,看到谢新江是个残疾孩子,都会省下一口给他吃,时不时地还给他们家拿点糌粑、洋芋、元根干等,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在新津陆军军官学校家属队怀上的,又是去了江津陆军干部学校培训时生下的,在新津、江津两个地方各取一字,所以取名叫谢新江,以示纪念。老二是个女儿,出生时正赶上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因此取名为谢新华。老三儿子,是在理塘县君坝乡下放时生的,为了感谢君坝乡的老乡们,就取名谢君。老四女儿,生在文化大革命开始那年,取名为谢文。</p><p class="ql-block"> 大儿新江出生时双脚就是残疾,做为一个母亲,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冯德琴非常地伤心,成天地暗自泪流,哭瞎了双眼。但是再哭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得想办法给孩子医治吧。经多方打听,都说成都的华西医院很有名,说不定在那可以治好孩子的脚。于是夫妻俩四处借钱,举债为儿子医脚,就来到四川成都的华西医院,开始为他治疗残脚。治疗一直没有效果,但他们一直都满怀希望,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治疗,在新江6岁时,抱着一丝的希望,一家人又来到了华西坝,继续给他治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p><p class="ql-block"> 冯德琴非常地能干,能吃苦。她在收购站榨过黄芪,上山去挖过大黄,卸货车,出砖窑,只要有挣钱的机会她都要去,尽可能地多挣些钱,去还为儿子医治脚疾而欠下的债务。平日里还要操持家务。那时生活得非常艰难,基本上没有油荤,口粮也不够吃,她就把每个月的口粮计划分配好,每天两水瓶盖,给老谢吃一盖,几娘母吃一盖,孩子们天天喊饿。</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吃不饱,大人就更得饿着了,由于营养不良,女儿出生时只有3斤4两,小到可以装进爸爸的一只布鞋里。老谢看到第二个孩子的双脚是正常的,高兴地抱着孩子举高高,一不小心没接住,摔在地上,半天没缓过气来,把个老谢心痛得不知所措。女儿三岁那会,在外面拾到一粒葫豆,高兴地拿回家来,直喊:“不动、不动”,意思是她咬不动,叫爸爸帮她咬破,而她就眼巴巴地盯着爸爸的嘴,生怕爸爸把那葫豆吃了。看着那情景,既让人非常心疼,又叫人心酸不已。就是这样,冯德琴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伴,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子们……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咬紧牙关挺下去。</p><p class="ql-block"> 那会儿家家都是孩子多,负担重,家属们都要出来做小工、拉架架车,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大家经常在一起找活路,做小工,相同的家庭情况,相同的生活经历,使她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情同姐妹。</p><p class="ql-block"> 1963年,谢守钦同志调回到理塘县商业局工作,1965年担任局政治教导员(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造反派戴上“走资派”的帽子,白天要接受批斗,晚上还要去守仓库。夜里,时常有小偷来光顾仓库,谢守钦同志一手拿电筒,一手拿木棍,严厉地喝退那些企图趁混乱来盗窃国家物资的人。他说:“不要以为现在天下大乱,你们就无法无天了,只要我在这里,你们休想拿走国家一分钱的东西。”谢守钦同志不惧邪恶,一身正气,终于喝退了那些人。他一心为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保护好国家财产,保证理塘县的物资供应和人民群众生活必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改革,商业局改制民贸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贸易不景气,发不起工资。组织上为了照顾他,调他到农牧部工作,他也婉言谢绝了,他热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理塘县的民族贸易事业,不计个人得失,贡献了自己一身的精力。</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理塘县商业局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这时,全国各地形势都在发生变化,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规。谢守钦同志又担任起革委会领导的职责,从新走上了领导岗位,继续为理塘县的发展民贸事业,保障供给做工作。学校也开始复课闹革命,商业局的孩子们也成立了向阳院。</p><p class="ql-block"> 1984年6月,谢守钦同志离休了,他把自己的四个子女全部留在了理塘,要求他们继续为理塘的发展建设努力工作,完成老一辈未尽的事业。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拿命换来的,我们一辈子都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牢记毛主席的恩情,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谢守钦同志和广大南下干部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南下精神”,这种“南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奋进精神,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前扑后继,百折不挠,为理塘县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理塘县委组织部将谢守钦同志《杰出贡献者》的事迹上报甘孜州委组织部,组织上向他颁发了纪念章。92岁高龄的谢守钦同志,高兴地戴上了纪念章,他非常地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谢守钦同志90岁生日这天,孩子们全都来祝寿,组织部老干办的邓知等同志也前来祝贺,恭祝老革命生日快乐、健康长寿、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2018年春节期间,县委组织部的张部长、老干办的廖红主任一行前来到攀枝花市米易县,看望谢守钦老同志,给他带去一些理塘的土特产和慰问金,向他敬献哈达并致以节日的问候。让谢守钦老同志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县上的领导同志们,时刻都在关心着我们,年年都要来看望我们,如今我们都过得很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话说“勒通”</b></p><p class="ql-block"> 黄正清故居的南面,就是“勒通”草坝。藏语中“勒”为铜,“通”为坝,“勒通”即铜镜坝,意为理塘小毛垭坝有如铜镜般地平整。</p><p class="ql-block"> 传说“勒通”从前是个海子,是“曲拉”(治水天神),劈开了卧龙溪狭谷,放走了海子的水才显露出了铜镜坝。其实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在八千万年前,整个青藏高原都是一片汪洋,在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撞击下隆起后,从而形成了青藏高原。在地震与火山爆发的作用下,历经沧海桑田的巨变和世纪的更迭,便形成了后来的铜镜坝湖泊,湖水决开了卧龙溪山脉,待湖水泄尽,自然就形成了平坦的高原盆地。沿国道217线东出4公里有个采砂场,草皮下那厚厚的青砂,也足以证明,它的确是来自海洋。</p><p class="ql-block"> 铜镜坝不但有着远古的传说,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着人类与草原的自然和谐。 </p><p class="ql-block"> 铜镜坝上的雾富于变化,十分奇妙。</p><p class="ql-block"> 清晨,太阳还没有在“扎阿拉卡”山顶露面,厚厚的白雾在帽盒山脚下,笼罩着整个铜镜坝。从长青春科尔寺的屋顶向下望去,白云象一个巨大的丝絮,把整个草原遮盖得严严实实,原野上一片寂静。</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这丝絮之下,却隐藏着另一番景象。远处传来几声藏獒低沉的叫声,在提醒你这里有牧场。接着便是牧羊女在河边“哗哗”滔水的声音,跟着是牛羊的叫声,接着就是牧人的吆喝声和口哨声。在浓浓雾气中,只闻其声,不见人畜,虚无缥缈,如梦幻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雾气升腾,眼前模糊的景象开始变得清晰起来。黑黝黝的牛毛帐篷上升起一缕缕炊烟,成群的牛羊一边啃食着地上的嫩草,一边被放牧人驱赶着往前挪动,牛圈里还有一些奶牛拴在那里,等待着主人前来挤奶。女人们提着奶桶,半跪在奶牛跟前,挤出的奶射入桶中,传来“滋滋”的声音,十分悦耳。挤摆奶,便把关了一夜的小斗犊放过来喂奶,小牛犊们一个个欢快地蹦跳着跑来,各自找到自己的母亲,幸福地吮吸着乳汁。</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白雾己经上升到帽盒山的半山腰,象一条玉带挂在山的腰际,大雾掀起了它神秘的面纱,把整个草原显现在你的面前。稍倾,雾尽散去,一道霞光从“扎阿拉卡”山顶射出,一抡朝阳喷薄而出,草原在阳光的照耀下,牧草上的露珠一闪一闪的,象牧羊女含情的眸子,动人心旌。牛毛帐篷里飘来牛粪火的味道(干牛粪是牧民仅有的燃料),牧羊女己经熬好了奶茶,香飘四溢,草原牧人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迷雾散去之后,尽显其间。</p><p class="ql-block"> 和熙的阳光照耀着宽阔的草原,地麻官(一种草原特有的小鸟)在湛蓝的天空自由飞翔,舒展一下在巢穴里困了一夜的筋骨,之后又飞到你头顶的上空盘旋,“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有着不尽的愉悦要向你诉说。</p><p class="ql-block"> 蜿蜒曲折的无量河在草原上静静地流淌,滋养着这里的万物牲灵。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马群在河边饮水,一群群仙鹤、黄鸭在水塘边觅食。白色的帐篷象一把珍珠撒落在草原上,而黑色的牛毛帐篷又如颗颗壁玺点缀其间。骏马在草原上驰骋,马背上的英俊少年在苦练着他的骑术,时不时地传来一阵悠扬的山歌声和牧人挥舞着“哦多”(放牧时用于扔石子的工具)所发出的清脆的“啪啪”声。在美丽而富饶的铜镜坝上,宁静而祥和的草原生活是那样地恬淡而舒适,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飞机坝地处铜镜坝的腹地,“伍金白玛卓曲”和“泽曲”在这里交汇成一条小河,人们把这条小河叫做飞机坝河。</p><p class="ql-block"> 据说“勒通”城的风很历害,每年春秋二季,一过中午,大风吹来,飞沙走石,遮天敝日,沙粒打得人脸生痛。那是因为民国时期在理化(今理塘)城南修了一个飞机场,修机场把那里的植被铲除了,沙石尽露,大风一来,就把那儿的沙石都刮到“勒通”城来了。人们将那儿称做飞机坝。</p><p class="ql-block"> 此话虽有些夸张,但经查阅《理塘县志》得知,民国时期,在理化城南面的铜镜坝上,的确修过一个飞机场。</p><p class="ql-block"> 县志中记载,1942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赵廷珍、张印渠等抵理化,决定在理化城南大草坝修建飞机场。十二月首次派飞机临空侦察地形,理化飞机场开工修建,由国军四0八旅旅长曾言枢负责机场建设。机场面积160万平方米,翌年机场停工,虽初具规模,却未停放过飞机。</p><p class="ql-block"> 1965年4月,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对理塘县旧机场给县委下了委托代管书,规定: (一)理塘旧机场的产权属于国家,由空军管理;(二)保持旧机场的现状,保护现存道面不受破坏,不再扩大建筑范围和耕地面积;(三)如有其它单位(部门)在旧机场域内或在旧机场周围5公里范围内进行勘察,搞永久性建筑时,及时通知空军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旧机场历经了78年的磋砣岁月,还一直保持着原貎。</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飞机坝又有传说了。</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四川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规划》 中,甘孜州将建设13个通用航空机场,理塘通用航空枢纽机场是甘孜州第一个完成招标程序启动选址规划的机场,也是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通用航空机场。该机场的选址规划,必将极大推动甘孜州通用航空规划建设热潮,也将成为甘孜州通用航空产业起步发展的里程碑。</p><p class="ql-block"> 看来旧机场这回真的要焕发青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理塘赛马节</b></p><p class="ql-block"> 理塘赛马节是由藏民族传统的“祝毕日晓”(意为六月转山会)演变而来。“祝比日晓”再早是理塘藏民族祭拜山神的一项宗教仪式,最初是为了纪念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诞辰,这个习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长青春科尔寺的喇嘛扎巴们,清晨吹响法号,然后就打着黄盖,抬上圣物(第七世达赖喇嘛的马鞍),排着长队,浩浩荡荡地从寺庙出来,一路上还要进行一些宗教仪规。去长青春科尔附近的几座神山前祭拜,祈求保佑这片吉祥圣地平安幸福。</p><p class="ql-block"> 祭拜之后,人们就自发地来到绿茵的草地上耍上几天,其间还要进行赛马,跳弦子、锅庄等活动。至此,原来单纯的祭拜山神的活动就演变成了赛马会。人们骑上骏马,驮上帐篷、炊具,带上酥油,糌粑,锅盔、牛肉等食物,来到铜镜坝,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亲近草地的芳香……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富贵的宝珠,唱着悠扬的山歌,跳起欢乐的锅庄,再赛一下谁家的骏马好,谁家的小伙骑术高,谁家的姑娘最漂亮。</p><p class="ql-block"> 1969年,“祝比日晓”这一民间传统赛马会,更名为“八一赛马节”。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武警的拳术表演,军训等内容,以示拥军爱民,军民团结之意。</p><p class="ql-block"> 在一片皑皑白雪的银色世界里,在这块翡翠般的青草地上,被誉为祥瑞宝地的勒通(铜镜坝)草坝上,草原上的人们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满身环佩叮当响,笑语欢歌一路尘,汇集到这片草地上,来举行赛马会。</p><p class="ql-block"> 雪白的帐篷象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撒落在碧绿的草原上,形成了一座美丽而壮观的帐篷城。</p><p class="ql-block"> 小商小贩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到坝子上来摆摊设点,为游客们提供服务。吃饭,品茶,购物,各种服务一应具全,在草原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集市,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在赛马节上,除了赛马和跳弦子锅庄,民间体育,民间游戏,理塘藏戏,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尤其是理塘藏戏,更是深受群众喜爱。理塘藏戏是“长青春科尔寺”的香根活佛从拉萨引进,之后在寺庙组织了藏戏班子,在寺庙开展活动期间,为广大僧俗民众演出藏戏。</p><p class="ql-block"> 1980年,理塘县组建了一个业余藏戏班子,由民间爱好藏戏,又有一定基础的农牧民组成,他们没有经费,没有服装,连道具都是一些平常的生活用具,在红旗公社的打场上,为民众演出一些简单的藏戏节目。尽管如此,老百姓们仍然十分喜爱,每次演出,都会被围得水泄不通,都会传来阵阵欢笑声。直到1982年4月,业余藏戏团才改建为理塘县藏戏团,由省民委每年拨款1万元,地方财政补贴4千元予以扶持,并将前进路西段的老文化馆作为藏戏团的用房。该团共有演职人员22人,所演藏戏曲目有:《文成公主》《卓娃绒姆》《朗沙姑娘》《曲吉诺桑》《志麦更登》《白玛文布》等,深受群众欢迎,并多次参加文艺汇演和文艺调演,多次获得省、州藏戏调演名次。</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赛马节内容又增加了民族体育比如格吞(类似二人拨河)、卓娃可(搬运重物)、布邻(摔跤)等,还增加了民族服饰展,华丽的民族服饰,贵重的珠宝、金银首饰,让人尽显雍容华贵。</p><p class="ql-block"> 赛马节规模越办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以至于形成了今天的帐篷城,千顶洁白帐篷撒落在碧绿草原上,万马奔腾激昂驰骋在雪山脚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这时的帐篷,不仅仅是为了遮风挡雨,还非常地讲究工艺和美观,每一顶帐篷都可堪称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理塘“八一赛马节”如今已走向世界,享誉海内外,成为了世人瞩目的《国际赛马节》。</p><p class="ql-block"> 晨曦中,帐篷城中炊烟升起,人间烟火与草原晨雾构成了若影若幻的景象,显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 最早的一抹太阳,把草坪照成嫩绿,光晕之下的草原充满着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阳光初照,露珠闪烁,剽悍豪放,能骑善射的康巴汉子,头戴圆盘礼帽,身穿水貂皮袍,项穿百颗珠宝,胸佩护身“呷乌”,腰别尺八银刀,红呢藏靴登脚,锦衣缎裤,骑马挎枪,来参加赛马和马术表演。膘肥体壮,扬蹄长嘶的无数骏骑,身佩宝垫金鞍,绿辔红缨相映,烈烈雄鬃瑟瑟颤抖,铜铃清脆马蹄声声。骑手们活跃于马背之上,一个个充满阳刚之气,尽展草原男子的风彩。</p><p class="ql-block"> 烈日当空,大地欢腾。在蓝天白云下,在绿茵草地上,柔情似水,能歌善舞的康巴美女们便在这块祥瑞宝地上尽兴地跳起弦子、锅庄。牧羊女和挤奶少妇们飞舞起彩色的长袖,把自己的全部柔情溶入到弦子和锅庄的舞步之中,向男人们展示出草原女人水一般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一对对情侣避开了帐篷城的喧嚣,来到野外,在充满泥土气息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呼吸着青草的芳香,时而打闹嘻戏,时而绵绵细语,缠绵的爱恋之情长久地弥漫于草地深处。</p><p class="ql-block"> 入夜的草原一片安宁,帐篷城千家灯火似繁星坠落,马蹄和彩袖便在这一个个的帐篷里,勾画出一幅幅草原上的生活场境。酥油茶、砣砣肉、青稞美酒,飘着香味,老人们、孩子们、姑娘小伙,欢声笑语。此情此景,你可以真正体验到纯真与质扑、自然与本色,享受到那幸福温馨的人间真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白塔公园</b></p><p class="ql-block"> 理塘的白塔公园是一处美丽的人文景观,它坐落在县城西南方向的铜镜坝上,是康南地区唯一一座以藏民族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白塔作为主题的公园。院内的白杨树高大而挺拨,整个院落安宁而祥和,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p><p class="ql-block"> 现在所看到的白塔公园是1998年以后重建的,其中主塔高33米,为塔中的室外塔, 属于八塔之中的菩提塔。白塔外观洁白如玉,上圆下方,气势宏伟,塔中展翅欲飞的仙鹤塑像,是由六世达赖喇嘛那首千古绝唱的诗句仙化而来,喻意与仓央嘉措相遇理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神圣的白塔显得美伦美奂,不同凡响。八个2·5米高的附塔则分别代表理塘县的八个区,即北三区的君坝、下坝、呷洼、南三区的木拉、濯桑、拉波、和毛垭区,加上义敦撤县后合并过来的热柯区,一共是八个区,分布在四周的119个小塔则是代表理塘县的119个自然村。喻意神圣的白塔保佑这片祥瑞宝地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它集中体现了藏民族高超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且喻意美好而深远。</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理塘白宝塔修建于唐朝,相传是一千多年前藏王松赞干布征服木氏王朝后,与文成公主商量,为纪念这次胜利,同时为了在康区弘扬佛教,于是在今理塘县境内,理塘毛垭坝草原和康定新都桥各建一座佛塔。此三座佛塔内的佛经分别用白布、花布和黑布包裹,理塘县城境内的佛塔内供奉的是白布包裹的佛经,加之塔内还供奉有珍贵的宗教文物、夜明珠、火龙珠等稀世珍宝,故而得名白宝塔。后来人们习惯于说白塔,因此这座塔就被尊称为白塔,而新都桥的佛塔内供奉着花布包裹的经书,被尊称为花塔,毛垭大草原上的佛塔内供奉着黑布包裹的佛经,就称为黑塔。传说当初修建三塔时,这三塔为三兄弟,他们相互约定共存亡。果然,在那个年代,这三座塔全都被毁,无一幸存。</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宗教活动场所得以开放,许多宗教场所开始重建。三兄弟塔中最先重建的是康定新都桥的花塔,但是建成不久,花塔就垮塌了,之后再建,谁知竣工不久又塌了,建塔工程一直都不顺利。民间传说这是因为理塘县城的白宝塔没有重建的缘故,理塘毛垭坝的黑塔也还是一堆废墟,要三兄弟塔一起修建才能顺利。</p><p class="ql-block"> 白宝塔被毁以后,康定运输公司理塘汽车站,就在白宝塔的原址上,将就拆下来的材料,修建了个油库。1970年,理塘汽车站般迁到城东理(塘)乡(城)公路零公庄处,也就是康藏南路204(现在的318线)道班的对门。就把老车站连同油库一并交由理塘公路养护段使用。</p><p class="ql-block"> 理塘养路段属甘孜州养路总段管辖,理塘县委、县政府多次协调无果,因此白宝塔重建一事就被搁置下来。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当地群众要求重建白宝塔的呼声日益高涨。重建白宝塔又被县委、县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决定在原址以白塔为主题,建立一处公园,将藏族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佛塔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公园相结合,喻意深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重建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县长负责具体事务。</p><p class="ql-block"> 在各族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底,重建白宝塔工程终于开工,在2000年的千喜年之际,白塔公园顺利竣工,理塘县各族各界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在举行开园典礼这一天,人们都自发前来参加,典礼现场是人山人海,场面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如今,理塘白塔公园不仅成为了当地群众每日必游的休闲圣地,而且也是川藏318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理塘的教育</b></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理塘是没有学校的,只是在喇嘛寺内有一些教授佛经和宗教礼仪的教学形式。直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于巴塘奏设关外学务局,将所辖区域划分为4个学区,先后设立官话学堂和初级学堂。每个学区设学务总理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学区内设学堂长,主持各学堂的教学管理和宣布命令,各学校均设校长1名,负责学校的管理并兼教员。里化(今理塘)列为东区,由粮务李克谦兼任学务总理。</p><p class="ql-block">次年四月,里化第一所官话学堂和初等学堂设立。随即在城区、喇嘛垭、甲洼、藏坝、雄坝、西俄洛、河口(今雅江)等地设立了9所官话学堂,继而又在城区、喇嘛垭、甲洼等地开设了4所女子官话学堂,喇嘛寺内设立了通译(翻译)学堂。</p><p class="ql-block">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学堂初小开设有官话(汉语)、国文、习字、算术、读经、唱歌、体操等,高小则增设历史、地理、自然、格致等课程。学制为初小4年,高小2年,高小毕业后则送往巴安、打箭炉等地继续学习。实行学差制和雇佣制,学生不入学责罚其家长。</p><p class="ql-block"><b> 解放后的教育事业</b></p><p class="ql-block">解放后,人们政府成立,1951年设立了文教科,1955年,文教科改为文卫科,负责全县的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工作。1967年因文革影响,文卫科瘫痪,由县革命委员会下属的政治工作组代管。1973年,成立了县文教局,下设办公室、教研室、普教股、人秘股、财会股,负责全县教育行政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的教育,针对理塘师资奇缺的现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师资,兴办教育。1959年,从江津、合川、永川等地,选送了一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到理塘任教。1960年,从甘孜师范校、康定师范校分来一批教师来理塘任教。同时通过从本地选送一部分有基础的进步青年到康师校、西南民院、西藏、青海等地的学院进行培训,培训结业回来任教,同时还招收录用一些本地的小学、初中毕业生担任民办教师,又在内地招聘一部分中学教师,通过这些途径,形成了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p><p class="ql-block">清末和民国时期,理塘虽然说是办了一些学校,但校舍多是利用寺庙房屋、关帝庙和土司头人的房屋。建国初期,也一直是利用这些房屋,没有像样的学校。</p><p class="ql-block">1952年,西康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替然色巴(今新街村)为城区小学修了一座600平方的藏式平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理塘建成的第一所学校。到1964年,国家一次性投资3.8万元,修建了3所区小学,同年又拨专款搬迁城区小学于现址,并更名为理塘县培红小学。1976年,国家拨专款12.3万元,新建了理塘中学。1990年,州、县两级投资90余万元,对全县中、小学修建于50至60年代的3568平米的危旧房进行了维修、改建,使全县学校校舍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理塘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截止1990年,理塘县拥有机关幼儿园一所,完中一所,小学38所,幼教及中小学教师231人,共有在校生2736人。</p><p class="ql-block">理塘县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牧区民族教育的领域里,趟出了一条全新的办学路子。</p><p class="ql-block"><b> 牧区办学的新举措</b></p><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生活,居住分散且流动性大,造成学校布点多,规模小。自牧区办学以来,甚至都没有出过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牧民观念落后,见不到子女读书的作用,所以都不愿送子女入学,牧区教学基本没有质量效益,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p><p class="ql-block">这些引起了理塘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他们把教育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理塘县“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战略规划。历届县委、政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总结过去办教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狠抓落实推进民族教育和牧区教育的协同发展。</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合理有效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以规模促发展,向规模要质量,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牧区教育发展的办学新路子。出台了《关于坚定不移地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意见》即理委[2002]25号文件,明确要求林业局、县民政局、县广播电视局、 电力公司、自来水厂和税务等部门,从物资、技术、设备等方面给予援助制订了一系列寄宿制办学的举措,确保教育长效机制和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p><p class="ql-block">二是抓住省委、省政府启动《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有利时机,争取到了成都市高新区41所学校对囗支援理塘县41所中小学的援助。高新区还为理塘县牧区双语寄宿学校捐建了一幢教学大楼。成都市也为该校捐赠了大量课桌椅和教学设备。在师资方面也得到了内地支教老师的帮助。</p><p class="ql-block">三是在人力和物力资源都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忍痛拆迁了县劳动局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县体委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体育场、县农业局种子站和县畜牧局畜牲屠宰场等6个单位,腾出50亩土地,划拨给教育上,解快了理塘县牧区寄宿制示范学校的建设用地。</p><p class="ql-block">四是在招生工作方面,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到区乡,与区、乡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提出“个个身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指标”,任务落实到人,给曲登乡和禾尼乡等8个纯牧业乡下达硬任务,要求各乡每年必须完成40名适龄儿童的招生任务,而且必须把子女送到县上集中开办的牧区双语寄宿制学校读书,首先解决牧民子女入学难,巩固难,普及更难的问题。其他半农半牧乡通过考试择优录取15名在当地读完三年级的学生,到寄宿制小学来,升学读四年级。还适当照顾外县搬迁到理塘来的“外来户”,采取“以牧区兼顾农区,本县兼顾外县”的办法,从不同的渠道招收学生,解决生源。</p><p class="ql-block">五是在学校管理方面,寄宿制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吃、住及一切活动都在校园内,严格作息时间,纠正学生们的懒、散等陋习,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一大批学生学业有成,毕业后有的考上了大、中专学校,继续深造,有的则参加了工作。同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先后通过邛崃市、雅安市、乐山市、绵阳市为我县贫困农牧民家庭免费培养高中学生,特别是近年来,我县还对接了新都、金堂每年为代为培养初中生、高中生各40名,并促成新都、金堂共37所学校与我县学校开展“校对校”帮扶工作,选派支教教师60余名,在为我县培养高起点,高质量的学生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办学条件的改善,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棘手问题,在促进教育脱贫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为促进藏区民族教育发展,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我县牧区双语寄宿制示范学校经验,从理塘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牧区办学持点,面向8个纯牧业乡和部分半农半牧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乡村打基础、片区小集中、县城大集中”的办学思路,结合结合县情确定“1334+N”(“一个核心、三个龙头,三个抓手,四个重点,N个基础”)工作思路,在县城新建了第三、第四完全小学,将乡村薄弱学校低段(三年级以下)升入高段的学生集中到片区中心校或县城就读,极大地整合了资源,实现了十大集中和十大提升,牧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理塘县还狠抓区乡基础教育普及,出台了一系列为教育办实事的措施,在每年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大力表彰先进学校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设立3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给教龄满30年的一线教师奖励5万元,给考取大学本科的学生每人奖励5千元,为发展民族教育和牧区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p><p class="ql-block"><b> 最好的"虫草"在学校</b></p><p class="ql-block">过去家长只顾眼前利益,每到虫草釆挖季节和农忙季节,就以上山采挖虫草,或是忙农活为由,不让学生来校读书,造成学生季节性流失严重的现象,这等于是在给老师们“放假”。为此,中共理塘县委书记格勒多吉经常到学校调查了解办学情况,下到农村牧区的田间地头,积极动员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向家长们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语重心长地说:“最好的’虫草’在学校,娃娃们只有好好地读书,将来才会有前途,那是挖多少虫草也换不来的啊”。</p><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一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牧区集中优质办学的带动下,理塘县农牧区学生尝到了读书的“甜头”,老百姓都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子女读书的好处,教育观念完成了从“要我读书”到“我要读书”、“要读好书”、“进好学校”的转变,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家长们都能积极地送子女上学,这种良性循环,正带动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根本性逆转,对提高下一代人的素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届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理塘县集中优质办学效益凸显,如今“千人”学校已达6所,理塘已成为全州集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县份。</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理塘县教育教学正在从“量”到“质”发生转变,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县委、县人民政府以教为先,以师为重,教学质量奖从50万元逐年提高至300万元,加上新都区在该县设立的“高原情·教育梦”奖励资助基金,在甘孜州如此表彰力度尚属首例。</p><p class="ql-block">自2009年县委政府设立县级优秀教师表彰资金起,理塘县已连续12年表彰优秀教师,并累计发放表彰资金1070万元,其中,2020年落实教学质量奖金约365万元,评选表彰县级优秀教师47名,州级优秀教师6名,优秀班主任55名,优秀校(园)长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6名,优秀艺体教师7名,优秀幼教教师18名,优秀一村一幼教师35名,优秀后勤工作者13名,优秀支教教师4名,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同时,在全州统测中成绩拔尖的学校及教师,建立州级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奖励机制,每人每月补贴300元。</p><p class="ql-block">“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县委、政府在财力极度拮据的困境下,依然倾全县之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从学校风貌改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教学功能房配套、校园附属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全力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真正凸显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决心和气魄,真正做到了让牧区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神奇的藏医药</b></p><p class="ql-block"> 理塘自古无医药可言,百姓生病,都是请喇嘛打挂念经,认为如此便可消灾去病。仅有为数很少的藏医,被老百姓称作“神医”。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理化驻军四0八旅旅部才设了一个军人诊所,有医务人员5人,为驻军和政府公职人员看病。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三月,理化县政府下设了一个卫生所,仅有一名医生。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六月,西康省卫生处调戴敦兼任理化县卫生所所长,医生数增到4人。</p><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经过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改造整顿,理化县卫生所更名为理化县人民卫生所。 1953年建立了理塘县人民医院,院长王锡元。在此斯间,1954年,崔宝国医生在县人民医院做了首例外伤清创缝合手术。1955年,汪彗君医师做个第一例阑尾切除手术。</p><p class="ql-block">随后相继建立起7个区的卫生院,1964年,全县有15个乡成立了乡卫生所,没有乡卫生所的乡也都成立了合作医疗站。1964年9月,王锡元、赵树彭二人合作,在拉波区卫生院做第一例胃大部切除手术成功。1966年2月,县医院李德普、李昌复合作,成功切除26斤重的卵巢肿瘤。1970年1月,县医院医生赵树彭在没有手术床的条件下,为甲洼乡的妇女切除了重达65斤重的卵巢肿瘤。</p><p class="ql-block">后来,王锡元调离理塘,由赵树彭担任理塘县医院院长。经过多年的建设,直到1989年,理塘县人民医院才逐渐完善了内部医疗机构,下设院长办公室、医务科、总务科、财务科、住院部和门诊部,医疗条件逐步得到改善。</p><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理塘县的医疗机构由县政府兼管,1955年由文卫科主管,文革期间由县革委生产指挥组的民卫局主管,1974年10月,成立了理塘县卫生局,下设办公室、财务、业务、防疫、公费医疗等部门,管理全县的医疗卫生工作,组织开展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妇幼卫生和爱国卫生等工作。</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医疗事业的投资力度,新建了门诊楼、住院部楼,还添置了许多诊断、治疗的设备,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到1990年,理塘县已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单位18个,医务人员113人,理塘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县、区、乡三级医疗网。</p><p class="ql-block">藏医药也有较快发展。</p><p class="ql-block"> 藏族地区的医生被老百姓称之为“神医”。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水)三大因素,通过饮食收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等七种物质基础,形成大便、小便、汗液等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隆”主气血、肢体活动、五官感觉、食物的输送分解和生殖机能等,“赤巴”可生发热能、调解体温气色、管饥渴消化、胆识智慧等,“培根”输送液体、调解肥瘦、主管味觉、睡眠和性格等。认为人生病的原因在于气候、环境和饮食起居的影响及体内三大因素的失调。其诊断方法采用“望、闻、问、切”,药物治疗上分内服外治,内服药物采取“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外治有炙疗、放血、拔罐、热酥油止血、青稞酒糟贴敷外伤等。常用藏药共有1400多种,多数由青藏高原所产的药材配制而成。</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在清朝的宣统二年(1910年),里化厅村戈乡少年湟然生根,在白玉的众沙喇嘛寺学医3年,回来后在毛垭一带行医,长期诊病、制药,采取放血、针剌等医术,疗效显著,声誉日高,众称“神医”。民国四年(1915年),花教徒连雀,师从湟然生根,学成后行医于毛垭、拉波一带,医术精良,享有盛名。民国十九年(1930年),家境贫寒的根呷,师从连雀,出师后多为贫苦人家治病,不计得失,医德高尚。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益西青珠师从根呷,钻研医术,勤奋克苦,获得根呷真传,在其后半生的行医中,正值解放后的民主改革时期,他热爱藏医药学,造诣颇深,成为发扬藏医药学卓有建树的一代藏族名医,他收有学徒牙若旺如和塔湟等人,且都能独立行医,为民治病。甲洼的贡呷中根,师从于米旁甲措,在藏医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藏医药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藏医藏药技术人才。1980年拨专款建立了藏医联合诊所,由阿冲担任所长,有专业人员4人,正式开业应诊。逐渐扩大后,1982年建成了理塘县藏医院,由桑多担任院长,藏医专业人员24人,设有藏医门诊部、住院部和藏药房,并开始自制藏药。藏药多以本地所产的中草药及虫草、贝母、鹿茸、麝香、熊胆、矿物等,并从内地或西藏、印度等地购进珍珠、珊瑚、玳瑁、牛黄、羚羊角、犀牛角、水银等名贵药材,配制成粉、散、丸、膏等,到1990年,已能生产藏药72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幸福“天路”</b></p><p class="ql-block"> 理塘的交通状况历来十分落后,受制于边藏地区山势纵横,行旅极为困难,“关外跬步皆山,崎岖险阻,人皆望而生畏”,行军、贸易皆是极大的障碍。进入边藏之路大多悬在半空,走在上面颤颤惊凉,头昏目旋,简直就是一条难于上青天之路,让人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 要建设边藏必先解决交通邮电之问题。1908年,赵尔丰第二次出关便命令成都至雅安沿途铺设马路,在边藏地区平整加宽康南、康北大道。又在康定设立车行,派人到陕西学习骡车技术,拟在边地通行骡车。此外,在大道上每60里设一驿站,供行旅住宿。1910年,聘请比利时工程师修建了雅江钢桥,这是当时藏区最大的桥梁建设,它的建成,使边藏地区“公私往来,咸称便利”。因其在稳定西南边藏地区中的重要作用,遂称“平西桥”。</p><p class="ql-block"> 1914年,“平西桥”被定乡叛军陈步三拆毁,从此雅砻江又成为了入藏的天埑。</p><p class="ql-block"> 藏区不通公路,交通完全靠人背马驮,牦牛是运送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被誉为“高原之舟”。但是驮队的行进十分缓慢,从雅安运送货物到拉萨,一年只能往返一、二次,藏区与内地的联系十分困难。</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到1954年,国家开始修建康藏公路,历时四年,康藏公路北线全面通车。康藏公路被藏族同胞誉为“幸福的金桥”,它的建成通车,密切了藏区与内地的联系,极大改善了西藏的交通状况,对促进沿路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1957年开始修筑东巴公路,这段公路从康藏公路北路的东俄洛(今康定新都桥)起,途经雅江,理塘,义敦到巴塘。</p><p class="ql-block"> 直到1957年,修建东巴公路(康藏南线)时,雅江大桥才得以重架,再次“天堑变通途”。1957年12月,东巴公路理塘段正式通车,自此,结束了康定至理塘靠牦牛运输的历史。随后康藏南线继续往前延伸,过金沙江到芒康,与滇藏公路接通,把川、滇、藏的交通联接起来。到了60年代,又修通了理(塘)乡(城)公路,康南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善,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的交通出行。</p><p class="ql-block"> 1970年,理塘车站从县城西面养路段的隔壁搬迁到了城东砖瓦厂的山坡下,也就是理乡公路的零公桩处,车站站长王正东。但是直到1980年,理塘的交通条件仍然还是十分地落后。那时候,从康定发往理塘的班车,一个星期只有一趟,车票非常紧张,时常是一票难求,坐货车车厢是常有的事。冬天赶车,全身冻得蜷缩成一团,双腿冻木不听使唤,下车时半天都站立不起来。 那时的川藏公路北路(现在的国道317线)已经铺上了柏油路,而川藏南路(现在的318线)全是黄泥土路,一路上尘土飞扬。</p><p class="ql-block"> 最危险的还是过二郎山了,还记得《歌唱二郎山》之歌:“二呀么儿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乱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这首歌当时在藏区几乎人人会唱,但是二郎山道的艰险,不亲身经历,是体会不到个中滋味,翻越二郎山,犹如鬼门关上走一遭。“老虎嘴”、“滴水岩”、“凉风顶”、“烂池子”,这些听着都叫人毛骨耸然的路段,多数都处在二郎山的阴山面,冬季冰雪路面,非常地滑,到处都是“大冰板”、“桐油凌”、“硬头滑”,稍有不慎,就会滑下深沟,摔下悬崖。连许多老师傅(老司机)都很是发怵。经常都有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发生。每次翻越二郎山,大家期盼的一是不当“山大王”,车子不要抛锚;二是没有下雪降温,三是顺顺利利,哪怕在新沟等几天,路况好了再走。甘孜州的人们一直盼望着二郎山遂洞的打通,而理塘人不旦盼望二郎山打通遂洞,也盼望着川藏公路能铺上柏油路,免除一路“吃灰尘”之苦。直到1999年12月,二郎山隧洞才得以贯通,制约甘孜州经济发展的瓶颈终于打通了。之后从新都桥到理塘的路段也铺上了柏油路面,人们也摆脱了一路吃灰之苦。</p><p class="ql-block"> 1972年11月,理塘县第一条民办公助公路通车,由甲洼公社至中木拉公社的区乡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顺理塘河而下,通往中木拉途中有个村子叫“日里贡”,这里的一段路要经过一处崖壁,施工难度大,整个工程卡在了这里。当时由毛垭区委书记杨彪,负责修筑木拉公路,所以当地老百姓称木拉公路为“杨彪路”,还为其编了一首顺口溜:“杨彪路,杨彪路,中间不通两头通,要想富,先修路,木拉公路何时通?”可见当时老百姓对公路的热切盼望。后来只好避开那段崖壁,绕道日里贡村的上面去,才修通了木拉公路。木拉公路的修通,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才有了“穷呷洼,富木拉”之说。</p><p class="ql-block"> 从70年代开始,国家采取以工代赈、以粮代赈的办法,投入到县、区、乡的地方公路建设。“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当地群众也义务投工、投劳,大力修筑乡、村公路。到1990年,理塘县境内除了国道318线里程130公里,省道217线理乡公路80公里,还有县道公路6条,通车里程达到450公里。县境内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05公里。县上成立了专业汽车队(县车队),拥有客、货车79辆,客运量达到0.61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量达到39.65万吨/公里。解放以来,理塘的交通运输事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由于地处边远,居住分散,幅员辽阔,山高谷深,交通仍然十分有限,群众出行也极为不便。从县城所在地高城镇,到任何一个区、乡政府所在地的距离,多数在80至100公里以上,最远的拉波区达140余公里。县境内即无铁路,又无水路运输,仅仅依靠公路运输。且区、乡公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一遇雨雪天气则无法通行,群众出行难,物资运送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塘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理塘县紧扣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短板”,坚持发展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农牧区安全水,电力、广播电视、通讯等“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五大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在增强农牧民群众获得幸福感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发展环境。</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底,理塘县奔戈乡扎吉贡巴村是最后一个通上水泥路的村。历经3年的拉波至藏坝乡公路改造工程完工,从拉波乡到理塘县城,坐车只需2个多小时便可到达。不但方便了村民出行,而且还使更多深山、牧场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草原,走向内地及沿海。</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理塘县共投入15亿元,建成12条通乡公路492公里,乡(镇)通乡通畅率达100%;建成232条通村公路1008公里,通村通畅率100%,全县的乡、村公路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变,有力地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为全县民族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眼下,川藏铁路将带来“二次解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p><p class="ql-block"> 首先,理塘将成为拥有“铁公机”的康南枢纽。理塘地处康南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资源禀赋丰富多彩,川藏铁路将横贯全境,是川藏铁路康林段在地面部分最长的地区。现有G318、G227呈“十”字状交叉贯穿全境。近几年将要建设的G549、S459、S460一起支撑起康南交通枢纽网络。县城距稻城亚丁机场110公里,理塘康南通用枢纽机场也在加快推进,理塘将成为拥有“铁公机”的高原枢纽型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其次,理塘将成为“三流汇聚”最大的县份。川藏铁路将是进藏的一条大动脉,更是一条带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命脉。川藏铁路建成后预计将承担超过48%的进出藏客运量和41%的货运量。对拥有理塘站、毛垭坝站两个铁路站的理塘而言,破除交通瓶颈立竿见影,带动理塘</p><p class="ql-block">经济社会发展将是革命性的。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涌入理塘,资源、人才、资本等核心要素进一步聚集,经济发展“虹吸”效应将快速显现,对于周边县份及毗邻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大。如今的318国道,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理塘人民的幸福指数,更是川藏地区广大人民通往幸福生活的天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理塘的工业</b></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 边藏地区金、银、铜等矿藏甚丰。改土归流之前,喇嘛寺以神山神水为辞,禁止人民开采。赵尔丰认为办工厂,开矿山是边藏地区生财致富之道,他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开辟利源,不要“弃利于地”。如建立巴塘皮革厂,印刷厂和德格铜厂。在军队里,鼓励士兵业余挖矿,如程凤祥营在察隅开银矿,在里塘开采金矿等。虽然这些都是近代工业的萌芽,有的甚至是收效甚微,但在沉寂数千年的边藏地区,却是第一次带来了工矿业的喧嚣。赵尔丰在边藏地区推行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得到边藏群众的拥护。改土归流以后,“蛮民始出水火”, 几年之间,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现在种粮收数, 逐年增多,民情亦极贴服”。可以说,这些措施的推行,给边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理塘的工业在解放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解放后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工业。公私合营之后,1955年3月,理塘县成立了贸易公司,在服务行业上有了一些举措。</p><p class="ql-block"> 理塘的服务业,从1960年开始起步,办有缝纫社,搬运社,建筑社,砖瓦厂等。不久便将这些行业联合起来,组建为大联社,王敬云担任联社主任。1957年11月,理塘县贸易公司改为理塘县商业局,之后在前进路西段还办了一个豆腐加工厂和一个国营食堂。70年代文革期间,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下,相继上马了一批工业项目,比如由韩茂全任厂长的江达农机厂,张俊华任矿长的热拉煤矿,邓明前任厂长的毛垭水泥厂,还有理塘糖厂,规模最大,后来在80年代又建立了理塘金矿。但终因理塘地区不具备工业生产的条件,这些项目最终无一幸存。</p><p class="ql-block"> 1964年12月24日,理塘柴油发电厂竣工,正式供电,县城机关单位、居民从此有了电灯。电厂一共4人,姜可焕为厂长,朱忠恕(人称朱大汉),陈永江(人称陈莽娃)和张学禄为发电工人。设备是一台十分老旧的苏联产思达林-100型柴油发电机组,发电能力为55千瓦。这台苏产思达林已十分老旧,经常出故障,加之缺乏配件,已至于无法修复。后来换成一台洛阳产的东方红—75型,发电能力为5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一直使用到卧龙溪水电站的建成投产。那时白天一般不发电,遇特殊情况,如医院要动手术或是照光等,要去电厂申请用电,电厂会根据需要,临时发电。居民们则每天傍晚开始,到夜里11点有照明电,11点钟停电后,全城一片漆黑。</p><p class="ql-block"> 理塘县境内河流纵横交织,水量充足,主要有无量河,理塘河等,水力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1984年,理塘卧龙溪水电站立项建设,该项目地处县城南面毛垭四队(今奔戈乡)二郎寺山与帽合山之间的理塘河大峡谷中,总投资1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拥有630千瓦水力发电机组三台,总装机容量1890千瓦,年发电量达到560万度。卧龙溪电站及县城厂部和变电站建筑面积有1575平方米,拥有职工69人,固定资产1111万元。</p><p class="ql-block"> 1986年11月,卧龙溪电站建成投产,结束了理塘县自解放以来靠柴油机发电,白天无电的历史。该电站除了供应县城居民的生活用电,家家户户还用上了电炉,再不用烧柴灶,用钢炉烧“牛粪饼饼”了。卧龙溪电站还为理塘金矿的生产,提供动力保障,为地方工业服务。该电站如今仍在继续生产,后更名为理塘县电力公司,是存活下来的一个地方民族工业。</p> <p class="ql-block"><b> 理塘糖厂</b></p><p class="ql-block"> 理塘糖厂是1970年提交立项报告的。依据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理塘县引进甜菜在甲洼人民公社试种,亩产达到200公斤。在当时大干快上精神的感招下,1960年10月,理塘县甲洼糖厂建成,当时曾发成为厂长,另有钟深前、朱宗恕、邓金全、刘世温等人为糖厂工人,以土法加工甜菜,制出了“红糖”,因其形状为不规则的块状,被老乡们称为“狗屎糖”,尽管名称不雅,因其产量小,仍然是供不应求。 1961年甜菜种植面积扩至1000亩,产量达到20万斤。甲洼糖厂当时生产的碗碗糖数量可观,老百姓也很喜欢。1961年3月中旬,甲洼糖厂负责人制造一起“反共救国军”的假案,致死一人,23 人被关押审查。甲洼糖厂就此倒闭。 基于此,当时的县革委会就向省、州有关部门提出在理塘建立糖厂的报告,尝试高原民族地区的工业生产。经四川省计划经济会议研究决定,在理塘兴建一座日产100吨甜菜处理量的糖厂。</p><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国家投资495万元,该项目破土动功,开始修建厂房,购买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同时分批派出人员,到内地糖厂进行培训,学习制糖技术。理塘糖厂抽调濯桑区委书记黄贵金担任厂党委书记,泽巴为副书记,抽调胡振杰、藏癸担任正副厂长,聘请周锡忠为业务厂长。理塘县终于有了自己的工业,全县人民都在关注着理塘糖厂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在理塘人的眼里,糖厂的规模很大,大门也修的很气派,两边站着穿蓝色劳动布工人制服的民兵,背着步枪,十分神气。大型卡车不断地运来各种设备,厂内机器声轰鸣,夜里灯火通明,好一派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 1978年,一大批知识青年被招收为理塘糖厂的学徒工。 那时侯人才奇缺,这些知青自然就成为了厂里的宝贝,被分配到糖厂的各个车间,成为了新一代的技术工人。分到动力车间的几个知青,跟着王蜀康师傅学开柴油发电机。 动力车间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种,几个小青年自然是很满意。王师傅和他们年龄也差不多,大家也合的来,他总是手把手地教这些徒弟。徒弟们也很刻苦认真,一心想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先开东75(75马力柴油机组),再开84,最后开到160,柴油发电机组越开越大,还梦想着有朝一日开上汽轮机,争取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能当上糖厂工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要求进步的青年们入了团,並且加入到青年突击队。身体条件好的还成为了厂里的基干民兵,神气活现地在糖厂大门口站岗。那时的口号是:“八小时内拼命干,八小时外做贡献。”共青团员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刻苦钻研学习各项技能,脏活累活抢着干,危急时刻勇向前,个个都是生龙活虎,人人都想争当先进。能够投身于祖国的“四化”建设,他们都倍感荣幸,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还要去厂里的夜校读书,学习。 距县城五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天然温泉,当地牧民在那里修建了几个热水堂,叫毛垭老洗澡堂。在那个年代,周末和节假日,人们就会骑上自行车,或是赶个手扶式拖拉机,去洗澡,去打平伙,去玩耍,毛垭洗澡堂严然成为了人们的西郊公园。每年的“五四”青年节,糖厂团支部就组织起厂里的青年人去毛垭洗澡堂,在温泉旁绿菌的草苹上开展活动,大家围坐一圈,击鼓传花做游戏,唱歌跳舞演节目。小青年们显得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游戏结束后,在中间的空地上摆上美味佳肴,开始野餐,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开心极了。之后再去泡个温泉澡,舒筋活血,除去疲劳,感觉非常舒服。</p><p class="ql-block"> 理塘糖厂拥有正式职工168人,生产季节还要招用近40人的季节工,一共200余人,分布在流送沟、制糖车间,酒精车间,机修车间,动力车间(柴油发电),锅炉房等生产岗位,厂内厂外各个环节都十分繁忙。 1979年11月,理塘糖厂开始试产。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运行,试产成功,生产出白糖4.6吨,酒精12吨。当时厂里还向县革委会报喜,并招开了庆功大会。全厂上下欢欣鼓舞,个个兴高彩烈,几个青工更是踌躇满志,一心想着为世界高城--理塘的建设奉献出青春和力量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生产原料不足,加之生产工艺不过关等诸多因素,生产出的白砂糖质量及差,根本不能食用。理塘糖厂1981年宣布下马,成为了一段历史。而理塘糖厂遗留下来的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等,则成为了今天的县政府大院和广播电视局大院。</p> <p class="ql-block"><b> 理塘金矿</b></p><p class="ql-block"> 理塘县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煤、铜、锡、钨、铬、铅锌、石棉、石膏、云母、水晶等,但矿产资源比较分散,储量不大,品位不高。早在赵尔丰改土归流时期,理塘就有开采黄金的工业,金厂。</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川边(西康)土司纷纷复辟,各金厂俱被解散。仅漳腊、洼里、马哈等矿继续开办,但因军阀混战的影响,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上世纪20年代末,任川康边防总指挥的刘文辉开始注意川边地区的金矿资源,先后聘请著名地矿专家李仲魁、李春煜、且维屏等到西康勘察金矿。</p><p class="ql-block"> 这些专家大都造诣深厚且不畏艰险,所以他们勘察工作与之前相比,更深入且更广泛。李仲魁对宁属七县矿产作了专门考察,侧重于对清代以来旧矿的开采情况调查,对众多金矿开采历史、产金情况有较为详细的报告。</p><p class="ql-block"> 李春煜等人对西康9个县的矿藏作了调查,并出了一本名为《西康东部地质矿产志略》一书,为康区有史以来第一次较全面的地质矿产普查,其中尤重金矿。这就为军阀刘文辉对康区黄金开采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些专家一致认为康区金矿十分丰富,且易于开采,建议充分发展采金事业以改变此地区落后的经济情况。此时正值刘文辉在四川军阀混战中战败,经费严重不足,财政难以为继。</p><p class="ql-block"> 于是刘文辉决心以发展西康采金来解决财源,相继开办了一大批金厂,设立金矿局征收金税。其所办金厂主要有:隆达金厂、色尔巴金厂、三道桥金厂三处。据可靠资料显示,年产金共三万两以上。</p><p class="ql-block"> 刘文辉以官办金厂的名义由矿业公司经营,以金矿局督征金课,但实际上所开采黄金全部成为刘文辉私人所有。他的金厂一律派驻军队,全厂最高机关为总监部,设总监一人,均由其亲信军官担任。卫厂营由总监指挥,办理矿务的总办亦皆仰其鼻息,加之军队直接参与开采,大量偷漏无人敢问,矿工所得又多被榨取、抢夺殆尽。自1934年重开隆达金厂起,至1919年为止的15年中,西康产金近百万两,其中大部分都落入刘文辉以及其部属手中。</p><p class="ql-block"> 在矿中自然离不开矿工,在军阀手中的矿工待遇极低。藏汉矿工虽然开采了大量的黄金,但仍处于贫困境地,本地的民族经济亦未能从黄金开采中得到收益和发展。所采的大量黄金被官僚、资本家掠夺。这种建立在民族压迫、民族剥削基础上的开采,自然不能给藏区经济带来发展。</p><p class="ql-block"> 据民国时期理化县长贺觉非的《理化县志稿》记载:</p><p class="ql-block"> “理化的矿藏以金矿为主,多为沙金。金矿由当地人开采,土司收税,这样的情况已历经几百年。直到赵尔丰管理边疆,才开始派人勘查,对采金有所安排和处置,大办金厂。但是政局突然变了,土司复辟,金厂解散。</p><p class="ql-block"> 听说奉大帅(刘文辉)命令调查这件事情的长官,竟然已经将一路上的金矿一个一个的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情况如下:</p><p class="ql-block"> 毛垭在距离县城一二站的地方有四个金厂,在金厂附近的居民大约有一千人,几百户。平常挖金的大约有二千七、八百人。据头人说,每人每天得到一分金子以上的,每人每月交给该土司三分税金。当时该厂金价是每两值藏洋八十五圆(一个藏洋约合0.7个银元),理化的金价是九十五圆。毛垭沟金矿最好,绵延有数十里。调查的长官从莫拉石一路调查的有马岩、墨洼、黑波、拉波、德巫、濯桑等处。百姓有的十人一群八人一伙的,驼运口粮和挖金的工具,前往毛垭沟挖金。曲登土司所属的加西寺金厂也有二、三百人挖金,火竹卡从河源开始一直到德扎,大约有六十里长的地方,十人、八人的,三里、五里的,到处都是挖金的。</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看,理化所属的地方只有以上各处金厂是最茂盛的,藏族百姓挖金都是这样的踊跃,那么大帅费一番苦心,请矿师进行勘察,决心开采西康金矿。我们就不应该因噎废食了,不如下令理化粮务调查清楚每人按每月缴纳多少,告诉四路的百姓,挖金的汉人如果知道有这样的好处,不需要移民自己就过来了。如果有挖金的人,让他们先到理化粮务府报名挂号,发给他们腰牌,没有腰牌的不能私自挖金。如果这样办理,实在是足够补贴学堂等需要的款项。</p><p class="ql-block"> 理化是一个冲积高原,四面低下,所以小溪乱石之间都是金苗旺盛的地方,现在把比较明显的几个地方列在下面:</p><p class="ql-block"> 东金厂沟 在县城东面三十里的当火曲西岸,小溪从西向东,到这里就向南流,直到火竹卡都产黄金,现在只剩下挖掘的痕迹,分别属于毛垭和崇西。</p><p class="ql-block"> 南金厂沟 在县城南面三十里无量河左岸,有溪水从旁边汇入,沿着溪水的地方产黄金,常有金夫八十人,金苗不是很旺,属于毛垭。</p><p class="ql-block"> 西金厂沟在县城西面三十多里的,虽然名字叫金厂沟,采金的人却不常有,但是偏北的角母却是历久不衰,有一千多人从事挖金的工作,这个地方也是毛垭金税的最大源头。</p><p class="ql-block"> 北金厂沟 在县城北面三十里火曲上游,沿着两岸盛产黄金。历年来所冲积的沙石翻来覆去、凹凸不定,水流经常因此改道。这里挖金的大多是噶坝的,听说某一年,开挖到一块二十多斤的金块,不敢私自拥有,又害怕灾祸降临,占卜说应当供养于三宝,于是献给了长青春科尔寺。</p><p class="ql-block"> 康人(藏族人)采金是凭借打卦,从来不知道所说的矿苗旺不旺,常常是可以采的不采,不可以采的又孜孜以求,劳而无获。开采方法一般是先选择采掘点,挖沙至岩石或黑砂石处,取其沙到河边或有水处淘洗。沿水边用草饼砌成沟槽,槽底用料土铺平,置沙槽内,引水冲洗,沙土去存留金子在粘土上。后来才用木槽代替了草饼砌槽,称为‘金船子’。”</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国家地质部门经过多次勘查,初步查明以无量河为中心地区可分为6个产区,黄金储量约10 吨。1981年和1982年国家收购群众采金分别达 940 小两和 1276 小两,名列四川省前茅。</p><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由四川省矿产局,甘孜州矿产办与理塘县政府三级联办理塘金矿。县金矿筹备领导小组在县城西郊征用建厂用地60亩,金矿厂部即设于此,该矿抽调县社队企业局(乡企局)局长陈定金担任矿长,并由省上下派王琦同志担任业务矿长,全厂拥有职工127人,固定资产1429.4万元,矿部建筑面积6395平方米。而矿产地则在距县城西20公里的川藏南路225公里处(现国道318线3149公里处前方)的西金厂沟,建造250升采金船一艘。</p><p class="ql-block"> 采金船开建之际,在县政府召集的部门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贫矿练兵,富矿生产”的意见,先在贫矿地段训练一下,再去富矿段正式生产。但陈定金矿长则坚持“富矿练兵”的意见,认为在边远民族地区,没有工业基础,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吹糠见米”,尽快见到效益,更能提振高原民族地区发展工业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1989年,采金船建造完毕,开始采掘沙金。金矿试产便在富矿段开工了,当年就获得可观效益,生产黄金2040小两,并将所产黄金拿到康定加工成首饰,在县属各单位销售,理塘人民争相抢购,戴上了自产自销的黄金首饰,这在当时也是一件高兴事。</p><p class="ql-block"> 然而后来,理塘金矿也是因为矿藏储量有限,采金设备落后,加之管理水平粗放等诸多因素,生产了三年就下马了,理塘金矿厂部成为了今天的“康南体育场”,而那只远在20公里外金厂沟的采金船,拆卸后就被当作废铁卖掉了,过采区留下了又大又深的采池和大量的砾石堆。地表坑洼不平,布满砾石小岗、积水洼地遍布,表层无细粒土及有机物,没有植物生长,原有的草场遭到毁灭性破坏,加上过去无序采矿活动影响,大量的尾矿零乱堆积于河滩上,整个地表景观破烂不堪。</p><p class="ql-block"> 2005年以后,理塘县开始回填采金船采池水坑,着手植被恢复工作,将无量河两岸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尾矿堆一并平整,恢复植被,还矿于草。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整个过采区的植被已逐渐得以恢复,并且纳入到无量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毛垭温泉石山</b></p><p class="ql-block"> 在理塘县城沿“318”国道西去五公里处,有一处人间胜境,那就是毛垭温泉石山。这里地热资源丰富,火山岩浆造就的山包,怪异嶙峋,重叠错落,犹如一座座巨大的盆景。远远望去,碧绿的草地上镶嵌着灰色的山包,逶迤的小溪流淌于其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面。</p><p class="ql-block"> 在大自然的精心雕凿中,这些山石各显其态,各呈其姿,似龟狮相持,神牛抵斗,又如大鹏欲飞,玩猴搔首,还有观音莲台,蛙鼓长空,仙女沐浴……最有趣的是那三块大石头,酷似大师在向弟子传经布道,弟子们在十分虔诚地低头聆听着,而那满山的石头,如朝圣者一般,虔诚地向山顶膜拜,有的合十,有的欲拜,有的入扑,有的静坐,真是千姿百态,维妙维肖。</p><p class="ql-block"> 近观这些火山石,结构自然,裸石上精美的条纹花边无与论比。小溪在玉槽似的山石上流过,玉槽流乳似的小溪旁不知被哪个玩童跺出了一串脚窝……,那泉眼,有的汩汩外冒,有的飞珠溅玉,有的滚烫,有的温热,到处雾气升腾,飘飘袅袅,如入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牧民老乡们就在这些地热泉眼旁,就势挖坑,然后用片石砌成水塘,灌满热水后,就可以泡澡了,再盖上简易的房屋,遮挡风雨,便形成了最初的老洗澡堂。在这一带,象这种老澡堂约有4、5处,每个澡堂可容纳2至5人不等。</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人们去洗澡堂洗个澡都是很侈奢的事,之前都要做一些准备,打锅盔,煮牛肉,装上茶叶、盐巴,还要带上锅碗瓢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人们就会骑上马,骑上自行车,或是赶手扶式拖拉机,去洗澡,去打平伙,去玩耍,很是闹热。年轻人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打闹嬉戏,老年人们则聊天,晒太阳,品美食,大家都非常地开心。洗澡堂俨然成为了理塘人们的西郊公园。</p><p class="ql-block"> 人们都喜欢来老洗澡堂泡温泉,泡在温暖的水中,能舒筋活络,强身健体,还可以治疗风湿痛、关节炎、皮肤病等,洗完澡一身轻松,很是享受。春节前,几乎人人都要来泡回澡,泡完澡就给老乡两角钱。然后来到附近的草坝上,烧茶,野炊。</p><p class="ql-block"> 这里温泉水含硝重,每年春天,牧民们从四面八方把牛羊赶来这里喂硝水,即可为牲畜驱虫,还可强健上膘,达到催情的效果。正因为这里的硝水神奇,理塘的牛肉味道特别好吃,独具风味,是其他地方的牛肉所无法比拟的。</p><p class="ql-block"> 随着前来洗澡的人越来越多,老乡们的老洗澡堂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县商业局就在这山坡的前面修建了一个国营洗澡堂,称之胃新洗澡堂,一些人便去那里买票洗澡,一张票5角钱。洗澡堂房屋呈四合院排例,有大小各异的躁堂9间,室内都是方形水泥池子,池边还设有梯步,条件自然比老洗澡堂好得多。除此而外,还有食堂,小卖部,能够吃饭,喝茶,买东西。由商业局职工吕宝华在那里管理洗澡堂。</p><p class="ql-block"> 唐山大地震过后,各县设立了地震办。县地震办就在这里设置了地震群测预报点,李宝华还负责地震群测,要及时把温泉水温度变化情况上报到县地震办。</p><p class="ql-block"> 毛垭老洗澡堂的石山由玄武岩构成,玄武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基性喷出岩,它除去本身可作为优良耐磨耐酸的铸石原料外,其气孔中还充填有铜、钴、冰洲石等有用矿产,经化学风化作用后玄武岩可变成玄武土,进而成为有用的铝土矿。而老洗澡堂玄武岩的价值还远远不止这些,那些奇异的怪石由于其独特的成因,属世界罕见的高原岩溶自然遗产,它景态壮观,其天生丽质在自然界中也极为少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十分难得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但更具有重要地质研究价值的还在那个小山梁上。1948年的理塘大地震,将这个小山梁震为两半,中间形成了一条很长的裂缝,裂缝中呈串状的泉眼,有的冒出,有的喷射,地下温泉形态各异地钻出地面,发出各种奇异的响声,似弦瑟峥峥,又如低声吟唱,各种美妙动听的弦律,任由你细心倾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毛垭洗澡堂的这条地震断裂带足有一百多公里长,一直延伸到了拉波乡的德巫村,也有说延伸到了凉山州的木里县。这条断裂带遗迹,如今在铜镜坝上,仍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扎嘎”圣山</b></p><p class="ql-block"> “扎嘎”圣地位于理塘县城东面,沿国道217线东出15公里处便是,它是通往稻城亚丁景区的必经之地。“扎嘎”圣地海拔 4135 米,是当地老百姓最信奉的五座大神山之一,因此又被称为扎嘎神山。</p><p class="ql-block"> 扎嘎神山的神奇就在于它的山体一侧是光洁如墨的青褐色岩石,另一侧则是青松叠翠的原生态树林。</p><p class="ql-block"> 从这里开始,一直到甲洼镇的整条山沟,解放后都被划定为封山育林区,因而保留了比较完好的原始地貌。</p><p class="ql-block"> 扎嘎神山又叫陆罗(羊年)神山,传说文殊、金刚手、观世音、莲花生大师等众多神灵曾经莅临此山,且留有许多圣迹,如岩石上自然呈现大小不同的藏文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哞”字样以及太阳和月亮的图案,神奇之象令人嗟叹。</p><p class="ql-block"> 每年藏历羊年的4月15日,信徒们便聚集于此,在神山举行庄严、隆重的祭拜仪式,祭拜仪式包括祭山神、钻溶洞等活动。据说钻溶洞能辨别善恶,行善之人,在溶洞中再窄的地方都可通行,而从恶之人,再宽的地方也会被卡住,其寓意是鼓励人们一心向善。祭拜仪式结束后,转山会就开始了,人们成群结队地从左面山坡爬上去,然后围着扎嘎神山,虔诚地转起山来。</p><p class="ql-block"> 平日里,过往信徒来到“扎嘎拉卡”,也要去煨桑,悬挂经幡,抛洒龙达,以祈平安幸福。</p><p class="ql-block"> 扎嘎山岩前的“扎嘎日车”,是一处高僧修行的院落。院内栽种着各色的鲜花,非常漂亮,与院落古扑的建筑相应成趣,整个院落显得美丽而安祥。</p><p class="ql-block"> 扎嘎神山周围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牧民的帐篷,高僧修行地,这里景色迷人,具有神、奇、秀、美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东面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草甸,那里是牧民们的夏季牧场,满眼都是绿色的山梁,尤如高低起伏的绿波。洁白的羊群游动在绿波之上,牛群懒洋洋地散落在绿波上,黑色的牛毛帐篷上升腾起缕缕青烟,路边的牛场娃向你友好地招手。</p><p class="ql-block"> 南面顺沟而下是封山育林后形成的森林,树木不大,皆是较小的杉树和麻柳树丛,一条小溪奔流于山涧,藏马鸡、獐子等珍稀动物时常出没在林间,偶尔也有灰色的野兔。一路上风景如画,极富情趣。出了沟口,便到了有着彩虹之乡美称的甲洼镇。</p><p class="ql-block"> 西面是卧龙溪大峡谷,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柔情的无量河在这里变得桀骜不驯,汹涌地冲击着两岸的岩石,发出巨大的咆哮声。理塘县的卧龙溪一、二级电站便建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北望是一平如砥的毛垭坝大草原,在四周山脉的环绕下,“铜镜坝”有如一个巨大的聚宝盆,远远望去,所有景象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理塘县城尤如一把豆子撒落在“崩拉神山”脚下,尤如聚宝盆中的一撮金豆。近看山脚下是毛垭奔戈乡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秋季,山上的牧草开始枯黄,牧民们便渐渐地般到山脚下的冬季牧场去过冬。这时苍黄的山梁有如被金色织绵所覆盖,变得富丽堂皇,没有了牛羊和牧人,空空荡荡的天空下是那样地寂静。</p><p class="ql-block"> 冬季来临,积雪覆盖了大地,皑皑白雪,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银色世界,而扎嘎神山却依然显露出它的本色,青褐色的岩体在雪花的点缀下,圣地更是增添了一份圣洁的仙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多让坡让莫”(海子山)</b></p><p class="ql-block"> 当地藏族牧民把海子山称之为“色雷那卡”,意思是这里的“措”(藏语:海子)象麻子一样多,数都数不清,这里的萨(大地)象麻子一样,坑洼不平。满山遍野大大小小的石头、大小深浅不一的“海子”,密密麻麻地一眼望不到边。</p><p class="ql-block"> 海子山的北面有一道犬牙交错,寸草不生的山梁,山梁上突兀地矗立着一对柱状的石头,那就是兔子山,当地的牧民叫它“多让坡让莫”(意为公母石),虽历千百年一成不变,几乎没有什么植被,全是裸露的岩石,显得非常地荒古。</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些景观由于过于荒凉而凄美,乃至于有些人避之不及,惧怕高山反应,有些人见之却不忍离开,想探寻一下其中的奥密和背后的故事。美丽与险峻同生,向往与恐惧共存,海子山正是这样的一处景观。 </p><p class="ql-block"> 海子山是由古地中海海底经由地质变迁抬升而形成,表层基质以底冰碛石为主,拥有世界最大的第四纪末次冰川遗迹,是第四纪末次冰川的天然博物馆。海子山自然生态系统非常独特,是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在世界同纬度地区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p><p class="ql-block"> 海子山位于 稻城 县北部高原,面积32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以“ 稻城 古冰帽”著称于世。这里群峰起伏,峰峦叠嶂,空旷寂静,风光绚丽,景色万千,景点众多,被设立为国家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 兔子山的背后是一片美丽的河谷草地,格木牛场就在这里。这里有措纳、措然珠和擦曲措三个海子,濯桑(措桑,意为三个海子)因此而得名。湖的尽头是兔子山的背后,两只兔耳朵在这里有着一个更加美丽的名字,叫做“多让坡让莫”(公母石,当地牧民把它比喻为自然天成的一对恋人)。说起“多让坡让莫”,还有着一个凄美的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古代,藏区有很多部落,而部落之间经常为争夺地盘等发生战争。传说中兔子山北面的濯桑为一个部落,而南边的桑堆又为一个部落,两部落之间常发生冲突,他们的界限就在今天的兔子山一带。 桑堆部落头人的女儿和娃子(佣人)家的儿子在长期的相处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意,但由于等级的差距,头人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百般刁难,阻止他们的交往,但他们的爱恋已达到了不可分离的地步,相互之间的心灵已交融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头人想出一个拆散他们的办法:同意他们结为夫妻,叫他们俩去守边界,但必须在天黑之前到达。两个年青人便按头人的要求出发了,走啊走,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天黑之前赶到边界,他们俩的愿望无法实现,于是抱头痛哭……</p><p class="ql-block"> 突然,一群神雕向他们飞来,神雕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怕,就骑在我们背上,我们把你们送到边界上去。”这对情侣宁死都不愿分开,早己将生死置之度外,自然是什么都不怕了,他们骑在了神雕的背上,天黑之前到达了目的地。终于,他们结为了夫妻,在此长相厮守,天长日久,守护着边界。他们死后就化作了这对石人。</p><p class="ql-block"> 牧民们就把这对自然形成的石人情侣,叫做“多让坡让莫”,世代传颂着这个至死不愉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格木是濯桑区的一个纯牧业乡,地处通往稻城的古冰川遗迹上,在古冰川北面的河谷地带中。这里有宽阔的草坝,有成群的牛羊和骏马,还有许多的草羊、盘羊,鹿子、野猪、雪猪等珍稀野生动物。清澈的小河里,胖头大土鱼自由地游弋,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古冰川遗迹随处可见,到处都有“娃娃背妈妈”的现象(由于冰川的作用,小石头背着大石头)。娃娃背妈妈在民间也有传说,彰显了藏族人民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拿霍阔”草地是格木乡最大的冬季牧场,夏季这里要休养生息,不放牧。这里有诱人的风景,迷人的景色,碧波荡漾的大草原,银光闪耀的小河沟,沟边生长着贝母,有那药(两匹叶)、热角(5、6匹叶朱)、麦朵(开花)之分,山坡上生长黄芪、大黄、虫草,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呈现出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象。</p><p class="ql-block"> 在夏季,若大的草原上见不到牛羊,只有在每年农历的六月,牧民们才集中到这里来,举行“祝毕日晓”活动。辛苦了一年的牧民们,要放松下来,愉快地耍几天坝子。</p><p class="ql-block">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准备好最丰盛的食物,青稞酒、酥油茶、坨坨肉、角麻(灌血肠)、阿因麻口(酥油汤泡奶饼子)、仲麻麻口(酥油汤泡人参果)、吓早麻口(酥油汤泡肉绍),吓普鲁(鲜牛肉包子)等。这么丰盛的藏族美食,直叫人馋得流口水。</p><p class="ql-block"> 坡萨(小伙儿)们佩戴珊瑚珠,腰别银藏刀,胸前告乌盒(护身符),脚登“各子体者”藏靴,牵着膘肥体壮的骏马,来这里举行赛马节,看谁的马儿跑得快。而崩莫(姑娘)们则穿着漂亮的普麦(坎肩连衣群),头戴金银饼,耳坠绿松石,手戴玉石圈,疏着黑亮的长发辫,看谁打扮得最漂亮。小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闲坐聊天,其乐融融,好不惬意。</p><p class="ql-block"> 格木就像是一片人们心目中的“香格里拉”,是一幅唯美和谐的自然画卷。如今的牧民们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坡萨(小伙)崩莫(姑娘)也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相爱。这叫“多让坡让莫”那对苦命的恋人,该有多么地羡慕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神奇的毛垭坝</b></p><p class="ql-block"> 美丽而神奇的毛垭坝大草原,是青藏高原上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过往路人为之颠狂,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痴迷。自从鄢哥和罗勇的《马走毛垭坝》电视风光片播出之后,文人游客们更是络绎不绝地来到这片神奇的地方,想一睹这里美丽的自然景色,追寻梦中的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这里长驻了一段时日,近距离地亲密了这片土地,尽情地欣赏着大草原的美景,还与这里的牧民们共同生活,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毛垭坝的神奇传说。</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川藏南路的必经之地,交通方便,国道318线,从毛垭坝的腹地穿过,人们在途经此地时,便可尽情地观赏到这里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大毛垭坝是理塘县毛垭区禾尼乡的主要牧场,海拔高度在4300米以上,属高原草甸形地貌。这里地域辽阔,水草丰茂,一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无量河水从天边而来,望天际而去,静静地滋润着这儿的牲灵。</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大毛垭坝,这里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景色美伦美奂,而且还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引人入胜,令人充满着好奇与向往。</p><p class="ql-block"> 这里长冬无夏,在漫漫冬季,被积雪覆盖着的大地,白茫茫的一片,在晨雾中,黑色的牛毛帐篷和一群群过冬的牛羊,还有牧羊女和挤奶少妇的身影,时隐时现,虚无飘眇,象是海市蜃楼出现在高原,如梦如幻,仿佛来到一处奇幻世界。</p><p class="ql-block"> 草原最美丽的景象是在春天。而高原上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每年的六月份才进入雨季。一到雨季,春雨开始滋润那干渴而沧黄的大地,小草顽强地钻了出来。这时候,牧民们就开始春季转场了,把牛羊转到山上的夏季草场上去,让这里得以休养生息。草原上没有了牛羊,显得宁静而空旷。</p><p class="ql-block"> 几场春雨之后,整个大地便由黄转绿,金色的织锦渐渐地染透了海洋的绿波。春暖花开,各种颜色的花儿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尤如一张张巨大的花毯,铺在草原上,把草原装扮的非常漂亮,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理塘花海”。每到夏季,迁徙牧人在草原上吟唱着牧歌,碧蓝如洗的天空下牛羊成群,白云之下,黑色与白色的帐篷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醒目。黑色帐篷如同镶嵌在大地的碧玺,白色帐篷像天上珍珠撒落人间,草原美景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 置身于花的海洋,仿佛来到了一处人间仙境,呼吸着带着花草芳香的空气,顿觉神青气爽,让你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这里气候凉爽,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一转眼就进入了秋季。这时的草原开始由青转黄,沉甸甸的草穗压弯了腰,随风摆动。成群的牛羊被草籽摧的膘肥体壮,个个油光水滑,在草原上尽情地地撒欢。大地换了金色的秋装,牛羊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营养丰富的草籽把牲畜摧的膘肥体壮,个个油光水滑,望着在草原上尽情撒欢的牛羊骏马,牧人的脸上扬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冬季来临,皑皑白雪覆盖了高山上的夏季牧场,好一片银装素裹的银色世界,仿佛值身于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茫草原一片寂静,皑皑白雪像是一件披风,覆盖在毛垭坝上,渺无人烟。最迷人的是,冬季草原的淡淡晨雾,如梦如幻,好像来到了一处人间仙境。每年的这个时侯,牧民们就开始冬季转场了。山上的牛羊都转到冬季牧场来过冬。成群地牛羊在牧人的吆喝声中缓缓地走下山来,一路上艰难前行,朝着牧场的方向走去。</p><p class="ql-block"> 他们一年四季中要转很多回场,逐水草而居,伴牛羊而行。转场的场面十分热闹,所有生活用品都要打成驮子驮在牛背上,老人和孩子们则被装在大背兜里驮上牛背,就连他们的住房,牛毛帐篷也得打包驮走。一路上浩浩荡荡,吆喝声口哨声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牛羊们都熟悉了迁徒的路径,它们争先恐后地奔向久违的牧场。寂静了许久的草原瞬时间欢腾起来,牛欢马叫,好不热闹。悠长的牧歌,又飘荡在空旷草原的上空,黑色的牛毛帐篷,又升腾起袅袅炊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顿时呈现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不知内情的人自然不知道其中奥妙,因此就觉得这里很神奇。</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有许多神奇的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比如空旷草原上这座孤独的灵塔,就是故事与景色的统一。他仿佛诉说着大唐文成公主,不远千里,来吐番和松赞干布结亲的千古佳话。这个故事早己广为传诵,人们知道该塔的来历,也就不足为奇了。可是,有些故事却还鲜为人知。</p><p class="ql-block"> 人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把这里打造的如此神奇而美丽。</p><p class="ql-block"> 这座横卧在大毛垭坝的睡佛,当地牧民称他为“错恩”神山。</p><p class="ql-block"> 这座错恩神山,相传与阿萨贡嘎神山发生战争,结果被阿萨贡嘎一剑划破了肚子,五脏六腑被扯了出来,扔在了这片山坡上,而他的身躯倒在这里,化作了山峰。人们如今都能看到这些形态,是那么的逼真,诩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传说这两个山神的战斗打的昏天黑地。阿萨贡嘎在这次战斗中被箭射中了眼睛,一只眼被射瞎,成了窟窿。雪白山峰上的那个黑窟窿,至今依然可见。</p><p class="ql-block"> 他们为什么要打斗,为了美女?还是为了草原?人们不得而知,只好自己去慢慢猜测了。然而大自然的美丽,却可以尽情地欣赏。</p><p class="ql-block">这座终年积雪不化的雪山,是当地牧民心中守护这片草原的神山。月光下,他显的那样的静密和安详。至今还忠心地守护着这片草原,夜色是那样的空灵和美丽。</p><p class="ql-block"> 在阿萨贡嘎北面,也就是大毛亚坝的南边,有一条沟叫哈日沟,沟里水草丰盛,小河沟里鱼儿肥美,成群结队黑压压一片片的。</p><p class="ql-block"> 藏语"哈日"即腐肉的意思。相传在古代,有一支蒙古族人的遊牧民族来到这里,大量的骆驼因不服水土,全都死了,沟里到处都是骆驼的死尸,臭气冲天。哈日沟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之后,这支蒙古族后裔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世代相传,自称"瓦须"。</p><p class="ql-block"> 故事虽然神奇,山水更为美丽。</p><p class="ql-block"> 若根错,因其形状象一头野牛而得名。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他是一个风景秀丽的高原湖,碧绿的湖水映着银色的雪峰,一条条银链似的溪水从雪山上流入湖里,春天,湖边绿草如茵,片片野花弥漫着淡淡淡芳香,高原独有的无鳞鱼呆头呆脑地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弋游。夏季气候凉爽。到了秋天,绿色草地换上了金色的织锦。冬天湖面冰封,一派北国风光。</p><p class="ql-block"> 这么秀美的湖被叫着野牛湖,更是曾添了几分野性的妖娆。</p><p class="ql-block"> 大小骡子沟是铁匠山下的两条沟。铁匠山由三座山峰组成,人们叫他"铁匠三兄弟",自然也有他们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他是大小毛垭坝的分界线,以上是大毛垭坝,以下是小毛垭坝。</p><p class="ql-block"> 无量河从这片大草原上缓缓流过,滋养着这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大毛垭坝已被《中国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片草原连同他身后的格聂山,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保持着最原生态的地貌,己经是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未被开发的最后一片净土,我们都不愿意去打破他的寂静。</p><p class="ql-block"> 啊!神奇的大毛垭坝,愿你永远都能保留那份神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探密“格聂”神山</b></p><p class="ql-block">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崇山峻岭中,隐藏着一片至今还鲜为人知的秘境。他就是格聂山自然生态风景区,地处四川省的理塘县热柯区,是“甜野男孩”丁真的家乡。这里沟壑纵横,溪流奔腾。其间草地如茵,湖泊星罗棋布,林木茂密葱笼,四季景色各异。</p><p class="ql-block"> 格聂主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雄居一方,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 整个格聂风景区,山形地貌尤如一朵巨大的八瓣莲花,镶嵌在青藏高原东南。在这张谷歌地图上,人们惊讶地发现,藏传佛教中的八角莲花,竞然显现在这大自然的山水之间。是大自然的巧合?还是菩萨的旨意?让人匪夷所思,感叹不己。</p><p class="ql-block"> 格聂山地处理塘县热柯区境内。从理塘县城前往,需途经神奇的毛垭坝大草原,跨过无量河,翻越阿萨贡嘎雪山,首先来到热柯区。继续沿定曲河下行至章纳乡,转而北上便到了乃干多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乃干多村是格聂山的门户。他属典型的半农半牧区,人们既要耕种,又要放牧。坐落在这高山峽谷的一块平地上,依山傍水,宁静而安祥,仿佛人间仙景一般。十分地让人向往。</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们纯洁而又善良,勒劳而又仆实,曰出而作,曰落而归,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这片耕地为他们提供着生活必须的口粮,一条人工开凿的引水渠灌溉土地。</p><p class="ql-block">村边或地头有一些高大的木架,用来贮备干草,供牲畜过冬。河坝里还有水磨,用来磨面或推糌粑。</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风光旖旎,河谷秋色美不胜收。满目的金色秋黄,清澈的河水,婉若一幅绝美的山水田园油画。不觉间便来到了"聂郭”。聂郭是"神之门"的意思他是两扇巨大的山崖,伫立在莽莽森林之中。既然是神山,自然就少不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传说这里是格萨尔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路上有许多神奇的景象。草坝上自然形成的塔子,取法器海螺的石窟,格萨尔的马鞍,试剑石,取头盔留下来的石窟以及珠牧的帐篷……都存在于大自然的山石之间,其形状竞是那样的逼真。</p><p class="ql-block"> 进入"聂郭",色彩斑斓的虎皮坝便呈现在人们面前。冰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溪流,碧绿碧绿,在金色的草坝上蜿蜒曲折地流淌,画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远远望去,如同一张巨大的虎皮。坝的一角,两个硕大的石堆吸引住人们眼球,全是从拳头到鸡蛋大小的卵石,传说是古代纳西人入侵时留下来的武器。顺河而上的路旁时不时的有些缝隙或洞穴,里面有许多人们刀刻出来的独木梯,用姆指般粗细的树枝条刻成。据说这里距天堂己经很近了,搭个梯子就能爬上去。给逝去的亲人送上梯子,他就可以上天堂了。</p><p class="ql-block"> 走过虎皮坝,进入到丛林之中,山路开始徒峭起来。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一座寺庙。</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康区有名的冷谷寺。他是至尊嘎玛巴一世活佛曲吉.迪松钦布,修建于1164年,是康区最古老的白教寺庙。寺内 供奉有三件稀世珍宝,法器海螺,母鹿角和格聂神山心脏石。</p><p class="ql-block"> 由于附近没有沾土,无法象山下村庄那样用土夯实做房顶,只好用木板盖房顶,上面用石头压住以防大风吹跑,所以就出现了所有房顶上大石头压木板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冷谷寺的对面,便是那皑皑白雪的格聂山主峰。主峰高达6204米,是康南第一高峰。他是藏传佛教二十四座神山中的第十三座神女峰,也是乐胜金刚的八大金刚的妙语圣地之一。所以民间就有朝拜布达拉宮必先朝拜格聂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相传格聂神山属马,每到马年,信徒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参加十二年一遇的转山会。</p><p class="ql-block"> 顺着山谷再往里走,就来到了夏穷神山的脚下。夏穷是大鹏的意思,他是格聂山的四座护卫之一,摄于他的威严,任何鸟、虫和蛇都不敢到这条沟来。</p><p class="ql-block"> 香根活佛的家届就座落在夏穷神山脚下,香根活佛是康区威望最高的活佛,因属热柯区人,故在此冷谷寺旁修有一座家庙,作为回家休息的行宫。</p><p class="ql-block"> 再往上就走进了扎仓坝。这里的地势相对比较开阔,山谷两边到处都是排例有序的扎仓遗址。藏语"扎仓″即僧吕的住所,每个扎仓约两,三平米,都比较狹小。望着这漫山遍野的扎仓遗址,可想当年繁盛时期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扎仓的上方就是呼扎了。他是一片老柏树林。据当地僧人介绍,是因为煨桑的需要,在那个时侯,扎巴们就栽种了这些柏树。</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一片古冰川遗迹。巨大的石块杂乱无章地堆积在此,规模之大让人震撼,感叹大自然的力量。石头表面附着苔藓及薄薄的一层地衣,章显出年代的久远。这里人迹罕至,飞禽走兽绝迹。翻上巨石堆,有一处碧绿的高原湖泊,三面是环绕的雪峰,虽然不大,但在这海拔6千余米的雪山之间,确有另一番感受。再往上走就是终年不化的冰川了。</p><p class="ql-block"> 当你亲密接触到他的时侯,你的情感刹时间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激动,敬畏,震撼直至恐惧!那巨大的冰块,如绿玉般的晶莹,剔透。但那脚边深不见底的冰缝沟壑,那头上哗哗下落的石子,冰块,也不知会不会发生雪崩,随时都有可能把你吞噬了。</p><p class="ql-block"> 啊!神圣的格聂,你只是这八瓣莲花中的一角,确己让我感到如此的震撼与心醉。</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格聂神山是一副让人激发欲望的彩图,那么点缀他的不只是这些山川美景的自然景色,比如单增湖,慈尊湖,柏盛碧湖,救度母之湖,大雁湖,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湖水栩栩生辉,微风吹过,涟漪阵阵,明镜一般的湖中,溢流出条条的小溪,用他们柔软的小手,轻轻抚过阳光照耀下五彩缤纷的草儿,花儿,香味四溢的花儿,招来群群的蜂、蝶,翩翩起舞……更为让人入迷的是这里有着无数的秘密,自古吸引了不少休习者和前人的青睐,使他们有一种修成正果,在极乐园中漫步之感,其乐不在言中。 </p><p class="ql-block"> 格聂神山,序列佛教24圣地之13位,与岗仁波齐同为胜乐金刚圣地,居密宗怙主观世音圣地之首,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发祥地和根本道场。在历史的灿然星河中,许多大德高僧,民族英雄,历史人物都与格聂神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诸多传说和故事定格在格聂神山,成为历史和文明进程的见证。从英雄格萨尔王到噶玛巴迪松钦布,从固始汗到赵尔丰,从苯波到萨迦,从噶玛噶举到格鲁兴替,从姜岭之战到茶马古道,从改土归流到民主改革,一座山,不仅蕴含传承着文化基因与文明密码,更昭示着历史和未来的进化进程 。 神秘的格聂神山,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还是神秘的的佛教圣地,是一个汲取了大自然精华的如诗如画之地,潺潺细流,温抚着圣地的每一个角落,圣山脚下,是茂密的森林,黝黑的岩石,绿草如茵的草地间有碧绿的湖泊和明静的池沼,各种飞禽走兽在这里悠闲自在的生活,各种美丽动人的传说在这里世代相传,这一切都把神山衬托的如诗如画,于是他便成为了雪域高原的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 走进这神圣的殿堂,仿佛看见了神话中的极乐世界,因而怀着对宗教的信仰和对艺术的追求,怀着解脱烦恼心灵安静的思想,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格聂圣地。关于格聂圣地的美名,据说超出了生死涅槃的两边,有六功德,灭四魔的世尊曾经预言,在贡布扎那无比迷人的地方,曾是菩提沙锤居住的圣地,后来从藏传佛教发源地印度方向飞来一个藏文的“嘎”字,落在圣地,从此这里就更为神奇了。</p><p class="ql-block"> 格聂圣地的开发者是噶玛巴-迪松钦布,他于公元1110年出生在康区朱倭(现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境内),16岁便步入佛教之门,法号为噶玛,20岁那年求学于拉萨,拜许多学问通达,德高望重的贤者为师。经过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终对特别高深的知识和巨著的内容心领会神,成为了一个十分杰出的禅师,后依照世尊,“你为众生而往格聂雪域之地,你的事业将会在藏区犹如鲜花盛开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永恒”的预言,赴往康区,在格聂圣地修行并取得了至高无上的佛果,许多教徒都拜他为师,在噶玛巴没有到来之前,这儿也曾是许多充满智慧的宗教徒休行的好地方,但经过噶玛巴的开发,圣地就仿佛一颗宝石长期埋在土壤里,忽然重见天日,焕发出她更加耀眼的光彩。人们为了知晓那点真谛,陆陆续续的向圣地朝拜,大山中沉睡的一切,漂浮的云烟,无私地施舍给每一位游客一片永久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格聂神山犹如金刚次第(一个佛名)的身躯,右面扎梯沟为右脉,那里的泥沙,岩石大部分都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左面宗嘎沟似左脉,那儿的山水、泥沙,岩石大部分是一片白色,胜地中沟是中脉,这一面的山,水,岩石泥沙,则呈现出一片绿色。</p><p class="ql-block"> 圣地的正面耸立着代表四大天王的四座岩石山,山上有象征向佛祭祀供品曼扎之意的绿绿草坝和丛丛树木,山的斜面有池生金刚的修行处和藏经室,河对面的海螺坝中有噶玛巴-绕修多吉从宝库中掘出海螺的痕迹,从那里往上走,眼前呈现的便是如花似玉的空行母托着珍品供神的景象。在她附近有天然生成的海螺和老僧人嘉措修行处及吉祥天母朵玛的台座,附近还有天然生成的尊圣塔,白光岩门,有狮子、摩羯、孔雀、大鹏等供神的姿态,还有格萨尔王宝刀粉碎磐石的碓;随之而上可见磐石阿麦呢噶之间渗有观音六字真言中的第一个藏文的“唵”字,岩门与隘道之间有十分像虎皮的大草坝,人们称他为虎皮坝;虎皮坝右侧面上的长山脉,恰似青龙腾空,龙角弯曲插入了格聂山的咽喉,龙尾浸在了水中,雨水相连无间,这象征了白教日益昌盛,永存于雪域大地;左面是一座狮子型的山岩,头尾部位都生长着各种树木,叫人感受到一种雄狮一吼,一切灾难远离人间的安宁。 岩山的右面是至尊噶玛巴的修行处和解脱园,瑜伽母的塑像以及似天堂中取之而来的一片黄单色的草坝,再转过去,有噶玛巴-曲扎嘉措少年时苦读经书的居处和经书架,显示了有过许多修行者在此长期修行而取得正果的珍珠园,莲花园,仙女园……朝拜的人们目睹一次,此情此景就会时常徘徊在脑海里,这就是人们惊叹的大自然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然而还不仅仅是这些,从仙女园下行有格萨尔王曾练过箭而称之为格萨尔射箭场的地方,其左面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休行园,附近有清澈的温泉,至尊噶玛巴和许多禅师都用此水来净身,传说温泉是菩提沙锤的化身,它的威力在于能驱除风、胆、涎三种病原,在噶玛巴-迪松钦布寻求真谛修行来到格聂圣地时,圣地之主格聂巴哲曾祈祷,希望在那里能溢出一个为人类驱除病魔的甘露之泉,后来便在沟的附近出现了清澈似镜的泉水。泉水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属密乘护乐轮的虎皮坝正面,虎皮坝中表示虎两只耳朵的两佛,似门卫威武无比,门的左侧是众生枯主称为大乐心畅的修行处,有智慧佛朗吉和吉祥天母的塑像,以及胜乐金刚乘一只老虎随空而行的姿态,门右侧有一只高高昂起的大马头,都俨然一副神气十足的景象,倘若跨入门内,一步便可将恶、趣、苦全部驱除,紧接而上是一株曾做过迪松钦布拐杖的大树和他的名知修行处、虹环修行处以及当年休行时饮过的泉水;与之面对的还有观音的画像,附近有一座三头形象的大山,或许他给予了人类无穷的精神支柱,人们无限仰慕的把他视为释迦三尊的化身,进入门内两面是称为空行母和勇士空行的两座佛山,向上而行是天母的居住场所,名为碧水金刚岩,他的上方便是人称碧水寺的修行处,山顶呈现有噶玛巴的天然身相吉祥天母的坐骑奔驰过的草坝-骡驰坝,坝子的边上骡子奔驰的足迹依稀可见;对面的森林是噶玛-让兄多吉修行的居所。格聂圣地是许多圣地中最先开发的圣地,加之地处碧水青山,山势雄伟,云海层层,所以有人想用大量的财宝修筑一座极高的过去佛迦叶的塑像,只因制造者技术不理想,未能如愿以偿,后来便在圣地休建了做大圣宝的塑像。圣地的上方是单增沟,从那向上而行会看到噶玛巴-让兄多吉的胜乐休行处和饮泉,侧面是亚日舍俄大禅师通过神变而使圣地山峰的雪化成水,这使得格聂巴哲都佩服无比,后来大禅师又运用法力制服鬼魔,便在此地的岩石之上留下了徐徐的足迹,顺之而上的岩石上面是威而畏的吉祥枯主画像,吉祥枯主画像的右面有一处似罗刹女颜面的岩石,那里边还有吉祥天母的画像,前面有噶玛巴-迪松饮布修建的大自护法堂。</p> <p class="ql-block"> 智古热巴因精通各门经书巨著,想与迪松钦布比高低,在和迪松钦布的徒弟比试神变后,深知不如迪松钦布本领,后入迪松钦布门下,取名扎格曲真,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成为了当时一个十分有名的禅师,遵照迪松钦布的吩咐,修建了不少的寺庙,迪松钦布仙逝后,扎格曲真便继承了他的事业。据说有一个会辟邪的预言佛,就供奉在寺庙的经堂里,唐东杰布的脚印在圣山上现仍然可见,与此相邻而上有扎格曲真的宿舍,迪松钦布三处休闲的地方海枕如意园,它的对面有世尊主仆三人和能人王的经典以及显出的红色藏文“啊”字,背面的山势呈无量寿佛的身形,尤其可睹的是长寿花瓶中长寿泉水从山脚间涓涓流出,之上还有许多休行处,还有众多空行母和至尊相聚的胜乐地。罗布园的上方有一个草坝围绕取名胜乐所院的寺庙,寺庙前面是禅师纳若和绕罗,空行母等以上三种戒律给予无比神力的塔子。</p><p class="ql-block"> 迪松钦布动身去格那岗布讲经时,当地人们为歌颂他们的功劳,便在圣地上塑造了一尊迪松钦布骑在大石头上的塑像,大石象征他的坐骑。禅定本尊三年不近烟火的苦行处,在圣地的中心地区法基段,正如它的名字,地方和山,上空都呈三角形,是取得密咒成就的胜乐佳地,最高部分的山面有了弥勒菩萨,而噶玛巴-让兄多吉的天然肖像,在圣地顺路中间,噶玛巴-迪松钦布的脚印十分引人注目,正如噶玛-迪松钦布所言:“我的圣地广阔而美丽,与古印度的神地景无不相似。”圣地上方确实有一处非常引人入迷的地方,南面的山坡上散发出醉人的幽香,细细一瞧,才知此山长有许多檀香树,你就知道噶玛-让兄多吉为什么会选此地为安居处,左面与右面的古迹,虽然距今相隔时间已经很长,但闻名印度的噶玛-迪松钦布的修行处,和天然而成的经座,至尊救度母的身形,变换八佛以及一位喇嘛,在磐石上起舞时留下的脚印,这些依然给人一种清新之感。1164年(藏历木猴年),噶玛巴-迪松钦布开放了格聂圣地,第二世噶玛-巴切,第三世噶玛-让兄多吉,都继承了前世噶玛的意志,长期在格聂圣地休习,寻求佛果,相继修建了不少经堂和寺庙。</p><p class="ql-block"> 白教的传授基地,其中尼普寺最为壮观,寺中有经过巧夺天工的艺术加工塑造格萨尔王和珠牧,加察,措铜勇士的完美身形,格萨尔王的弓箭,珠牧的呷巫,加察的宝刀,措铜的法鼓,魇马格沟然扎的缰绳,蟒蛇的皮子,这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寺中还有噶玛-迪松钦布的铜像,用纯金和白银水抄写的释迦摩尼文集经典,以及不少的佛像,佛经和佛塔,这一切都证明了格聂圣地在当时的地位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如今,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过去的记忆都留在了格聂山脚下众多的遗址、遗迹群里。在“格聂”神山众多沟谷之冷龙沟内集中了许多古遗址遗迹群,在秘境中湮灭的文明,在这里显得特别明显,它们沉寂在雪岭荒野,留下的文化迹地,成为了密藏的文明高地。</p><p class="ql-block">冷龙沟遗址遗迹群散布于沟口冷达至沟尾呼扎近30公里范围内,共有安多寺遗址、措恩桑珠罗布岭遗址、格萨尔王家庙遗址、冷普寺遗址、卓帕岭遗址、呼扎甲炯顶遗址、曲炯顶修行遗址等7个遗址遗迹群。这些遗址遗迹群里包含了从苯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到格鲁派等各教派先后修建的苯更寺、更噶寺、冷普寺、唐嘎寺、冷达寺、冷谷寺、措恩寺、库尔寺、绒久寺、安多嘉木祥寺等二十多座寺庙,可想而知此地昔日在藏区的地位和辉煌。他们饱经风霜,跨越历史长河,历经千年的岁月时光,见证了康区的文明进程,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p><p class="ql-block">沿冷龙沟沟口向北慢慢寻访,触摸着久远的古迹,感受历史的沧桑。尽管草木长势茂盛,遮住了人们的视线,但遗址上到处是隆起的土基和残垣断壁,历史的遗迹赫然显现。</p><p class="ql-block"> 更嘎寺,南北长18丈,东西宽10丈。至今还有苦修者在这里修行。</p><p class="ql-block"> 安多寺,南北长17丈,东西宽20丈,背依格聂神山,隐于森林之中,相传是安多第四世嘉木祥活佛修建于200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措恩桑珠罗布岭遗址,南北长30余丈,东西宽70丈,地面建筑残片比比皆是。据格聂神山志记载,朝措恩桑珠罗布林方向走,有一个壮观的庙宇,那寺庙名叫唐珂宁珠德钦岭,里面有80位大成就者修习祭祠用的供台,庙宇正前方有一佛塔,庙宇附近,有唐波贡康护法神殿。迪松钦布离开岗波圣地后,他在岗波圣地收取的弟子热柯曲真从迪松钦布手中接过主持的衣钵,继续在岗波圣地管理寺院,讲经弘法,并在雪山脚下修建了不少庙宇,唐波贡康护法神殿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格萨尔家庙遗址,南北长33丈,东西宽20丈。据《毛尔盖桑木旦全集》记载,格萨尔王在康区统治期间,长期在格聂神山一带驻扎,赤江活佛(康区著名活佛)谈及他朝拜岗波圣地时,见有一个格萨尔王家庙,庙中供有格萨尔王及大将的盔甲,除格萨尔王举世无双的宝刀外,还有一些其他刀剑,其中还供有格萨尔王哥哥加察非常珍贵的稀世宝剑“亚日嘎称”。传说在战争结束后,格萨尔王率众部属和爱妃珠牧在格聂神山归隐修行,后幻化升天。</p><p class="ql-block"> 冷普寺遗址,南北长40余丈,东西宽60丈。冷普意为岗波圣地的中心,起初在岗波圣地的核心区只有一座小寺院,是由噶玛巴-迪松钦布选址建成的,到三世噶玛巴-让兄多吉时期大兴土木,曾建造有许多僧舍和禅园,现在也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 卓帕岭遗址传说为萨迦古寺庙遗址,南北长33丈,东西宽38丈。据格聂圣山志记载,二世噶玛-巴切和萨迦法王帕思巴先后成为蒙哥汗和忽必烈的帝师。萨迦法王帕思巴给忽必烈夫妇赐予密宗灌顶。为了感恩上师,忽必烈将西藏十三万户的统治权交给萨迦法王帕思巴。帕思巴返回西藏时途经格聂圣地,在格聂圣地寺院附近的唐嘎寺安营扎寨。当时,冷普寺住持热柯曲真拿着格聂圣地大小寺院的僧人名册和资产簿,觐见帕思巴法王。将名册和资产簿亲手呈给法王,请求法王接管格聂圣地的大小寺院。法王帕思巴接受了热柯曲真的请求,并在格聂雪山脚下休整一段时间后,返回卫藏地区。此后,萨迦派在格聂圣地一度兴起,修建起了不少萨迦派寺院。</p><p class="ql-block"> 呼扎甲炯顶遗址传说同为萨迦古寺庙遗址,南北长13丈,东西宽10余丈。据格聂神山志记载,此处原建有唐嘎寺,其最兴盛时期还建有佛学院,那些寺院中的僧人们潜心研修萨迦班智达著的《量理宝藏》,并取得很好成绩。那个时候,一些萨迦派大师的传记中,都记载了他们曾在格聂圣地研修《量理宝藏》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曲炯顶修行遗址,称为法基圣地,也是胜乐五尊的宫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噶玛巴-迪松钦布和让兄多吉、兰卡降称、札俄严钦、严琼桑杰严巴尊者等修行的山洞。法基圣地的外形也是三角形,是与法基的本来形状一模一样。在藏传佛教中,在法基圣地修习密宗教义,很容易取得殊胜成就。在法基圣地所在的深沟中,崖壁上有天然形成的弥勒佛和噶玛巴-让兄多杰的天然画像,供朝圣者瞻仰。</p><p class="ql-block"> 格聂圣地遗址遗迹群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在遗址遗迹群地表散落着许多石刻藏文,石刻画像,石磨等遗迹残片。如今历史的尘烟早已散去,但是岁月的时光为古遗址雕琢出绚丽的文化风景,无时无刻都在彰显出那份厚重,引发人们无尽的思索和探寻。 如今这些古遗迹仍然沉睡在荒芜的山谷之间,供游人欣赏和遐想,踏足格聂山圣地,仿若置身仙境,感到祥和安详,游客可以在这些遗迹和遗址中,体会藏传佛教的真谛,让民族文化在记忆的宝库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陶冶我们的情操,在追忆历史故事的思索中,净化我们的心灵,在这片净土上感受内心深处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金色的理塘</b></p><p class="ql-block"> 在千禧年之际,我退休了,离开了繁忙的工作岗位,回归到了平静的生活之中。人们都说,50后这一代人,是最为辛酸苦辣的一代,如今都己步入老年,经过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几乎尝遍了人生所有的辛酸苦辣。50一代又是最忠诚的一代,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回来,在单位积极向上,在家孝敬父母,有了子女又百般呵护……退休后又帮子女带孩子……我们是无私的一代,勇于承担的一代!以后不会再有的一代!有了这一代人的付出;才有今天强大的祖国,有了这一代人吃苦受累;才使共和国弯道超车,驶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代人承受了共和国改革的阵痛,才使东方巨龙腾飞。</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遇上战争,是非常幸运的。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也见证了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亲眼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刀阔斧,除旧布新,百业兴旺,万象更新,造就了历史变革的大时代,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广大老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见证了理塘县的发展变化。</p><p class="ql-block"> 回顾60--70年代,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理塘城区普遍还是低矮的土墙房屋,只有几幢砖瓦房,沿东西、南北两向排例,交汇处形成十字路口。十字路口西北边是大礼堂,大礼堂前面是一个篮球场,这里是全县人民文化娱乐的中心。那时的路面还都是黄泥沙石,干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泥泞。全城仅有两个水管子(水龙头),冬季水小,水管子前排着长长的空水桶,等着接水,夏季水大,但全都是黄泥汤,挑回去要沉淀了才能用,体力好的则到一公里多远的养路段去担比较清凉的井水。</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我参加工作后,又投身于理塘县的发展和建设。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理塘县委、政府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在农区实行联年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实行家畜承包到户私有私养,进一步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小生产者的传统观念,并开始朝着商品经济的方向迈进。</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我国与国际社会接轨,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快车道,各项事业飞速发展。</p><p class="ql-block"> 理塘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州委、州府提出的“旅游兴州”战略等机遇,大开发促进大发展。</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修建扩建道路,硬化道路,安装路灯,过去泥泞的道路变成了宽畅平整的柏油路面,新建了白塔公园和东、西城门等城市景观。与此同时,广大群众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投身于城市建设当中,经过大家的努力,县城中的老旧土木瓦房全部拆除,建造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解决吃水难。长期以来,“吃水难、用水更难”的问题一直影响着县城干部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由于没有净化消毒处理设施,饮用水含沙量多,水质过硬,细菌超标,致使不少的人患上胆结石、尿路结石、肠胃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1998年,启动多曲河自来水工程。到2003年,完成取水坝、沉沙池、输水管道、厂房、净化消毒池、高位调节水池等若干个工程项目。该工程竣工后,日供水达到了1万吨,自来水进入了千家万户,除了解决城区的生产生活供水外,还可灌溉部分草原、解决部分的牲畜饮水。</p><p class="ql-block"> 第三是能源、交通、通讯的建设。县委、政府把通乡通村公路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1998年到2001年的四年间,完成了国道318线170公里的油路铺设,新建通乡公路213公里,通村公路82公里。公路建设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出租车行业蓬勃发展。理塘的通讯事业也发展较快,县城和部分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实现国际国内直拨,并且开通了169公众网,促进了信息畅通。在能源建设上,理塘立足实际,努力争取建设资金,大力实施“光明工程”,“以电代柴、以电代肥”项目,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农网建设,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330千瓦。</p><p class="ql-block"> 第四是建立生态保护系统。1998年,理塘县正式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之后,县林业局在全县的8个片区设立了森林管护站、林业工作站、林业科技推广站、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实行一套人马,四块牌子的林业新体制。合理安排分流林场职工,成立营造队,负责全县的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任务。与此同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组建了林政稽查大队,加强林业公安派出所的力量。从而保障了两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完成了“将砍树人变为种树人”的历史任务。</p><p class="ql-block">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塘县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后的游牧部落,无不让中外游客神往心驰,留恋忘返。</p><p class="ql-block"> 到了2000年代,虽然退休了,但我仍然关心着理塘的发展变化。</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时期,为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娱乐场所,理塘县城又建成了格萨尔广场和仙鹤广场,还相继创作了一批本土的文艺作品,涌现出了如理塘县歌《理塘神奇的地方》、《理塘赞》、仓央嘉措诗歌《洁白的仙鹤》以及《理塘县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直接反映了理塘厚重的文化积淀,体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p><p class="ql-block"> 2010年,充分发挥康南中心城镇辐射作用,把中心城镇打造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完成了主城区“一纵两横”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对县城主要路面、人行道和排水沟进行了维护。启动高城镇及县城新318沿线民居风貌改造工程。与此同时,开展了违规建筑专项整治,规范了团结路、格聂路和幸福路等街道的店招店牌。理塘县新区建设井然有序。完成了《理塘县城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理塘新区一期旅游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理塘城区的建设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在找寻经济增长点培育新产业上狠下功夫,紧紧抓住“环亚丁机场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的发展机遇,实施全域旅游和文化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完成《理塘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启动编制《格聂山景区控制性详规》;建设仁康古街,完成高城镇德西村、车马村藏居户的风貌改造,以仁康古街为中心,辐射带动白塔公园至理塘长青春科尔寺半日旅游精品线,打造藏文化创意体验为主题的“千户藏寨”。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马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塘藏戏》、《理塘锅庄》的申报,成功申报理塘长青春科尔寺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 理塘是经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20个纯牧业县之一,具有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天然优势。</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抓大农业,不惜代价投资畜牧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建成康呷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禾尼人畜饮水工程,大面积推广网围栏草场,并开始全面实施牧区社会经济综合建设项目,兴建五配套牧民定居点建设,为牧民们盖起了新房,广大牧民住进了舒适温暖的房屋,从此结束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通过畜种改良,牛羊肉肉质鲜美,肉类年产量大幅提高,且都是纯天然放牧,无公害污染。县畜牧局还建成500吨冻库和牛肉干加工厂,形成了市场牵头,龙头带基础,基地连牧户的发展模式,利用“飞地”发展种植业,设立“牦牛银行”增加牧民收入。</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很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建的甲洼综合水利工程,正在发挥着它的综合作用。建成3万亩青稞商品粮基地,开始大面积地种植理塘黑青稞,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种籽站的建成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服务,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有了可靠保障,同时大力开发“极地果蔬”。老百姓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地增长,农牧民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也是中国共产党新的一百年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总结自己的一生,60余载弹指一挥间,岁月在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记录着生活的沧桑,住事沉淀在我们的脑海,唱响着生命的乐章。回忆往事,今生无悔,祝愿余生,岁月静好。未走之前,尚有余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儿女家庭,为我们身边的人,尽绵薄之力,为我的第二故乡贡献出毕生精力。</p><p class="ql-block"> 理塘人本着树立生态意识,立足资源开发,发扬“缺痒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理塘精神,积极向上,奋力拼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惊人的变化,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把所经历的这些故事编为《散文集》,算是我的一份心愿。如今的理塘,正在着力打造康南州域中心城市,我们由衷地祝愿,金色的理塘,将会更加地灿烂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