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衣古镇,位于巴中市平昌县之南20余公里。悠悠巴河绕镇而过。古镇始建于秦汉,是古柳州城遗址,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古镇地灵人杰,名人辈出,人文、自然景点密布,综合品位高,文化低蕴厚重,生态环境优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万寿宫遗址,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年-987年),相传宫内原供奉老庄等塑像,又称老庄观。清光绪甲申年(1884年),观被焚毁,仅存观外山门石牌坊。 至圣先师塑像 灵宫阁戏楼 紫云宫大牌坊 禹王宫,因未开放,没有进入。据介绍,建于明万历年间,全木架结构,两重瓦檐,鱼龙爪角,高大雄伟,古朴典雅,正殿玉皇大帝塑像,侧殿有二王塑像,即李冰父子。解放后拆毁,成为乡人民政府礼堂。 <p class="ql-block"> 吴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26年),复式四进四合院建筑,四周片砖为墙,大小两个“斗”形,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堂门楣匾额“樾荫堂”、“褆福凝睴”,由清名臣曾国藩题书,宗祠因形似宫印,故又叫“印字祠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古镇吴氏家族,为明清时期吴氏先祖吴鸣琳及张太母从江西宜黄挑担煮食元宵辗转来到白衣,依靠卖小食、帮人洗衣度日。吴张夫妇为人厚道,因常积德行善,教导子孙有方,吴氏子孙英才辈出,人文蔚起,先后涌现了翰林进士三人,七品以上官员十多人。后人博学入仕后,以忠孝节义为家训,美名传遍朝野,先后获得五代帝王的恩赐。晚清时期,更有吴氏三兄弟为了民族复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大义赴死的壮举。</p> 吴氏节孝牌坊,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旌表吴太母李孺人奉旨修建。上面至今还保留着清朝宰相倭仁、太子太保曾国荃等人的题词。 太史第,三面片砖为墙,四合院式建筑,中心天井,屋脊龙座,典型的江南式建筑风格,是吴家第二位翰林学士吴镇的府第,实为其四子之居所,此处曾作乡政府治所。 吴幼眉公馆,建于民国初,三重堂院落式建筑。吴幼眉曾是民国时期苏州典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