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徐志远,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在曹操成势前,公孙瓒在北方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特别是打败幽州牧刘虞后,公孙瓒被朝廷升为前将军,封易侯。他又诬陷刘虞想做皇帝,胁迫汉献帝的使者段训杀了被擒获的刘虞,并向汉献帝推举段训做了幽州刺史。</p><p class="ql-block">此时,自觉羽翼丰满的公孙瓒,便骄傲蛮横起来。他只记得别人的过失而忘掉别人的好处,大搞起“秋后算账”,被他陷害的人非常多,憎恨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刘虞的从事渔阳人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纷纷要率幽州兵马报复公孙瓒。燕人阎柔素有德信,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担任乌丸司马。阎柔召诱乌丸、鲜卑等部族,一共得到胡、汉几万人。阎柔率领的大军与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在潞北大战,大败邹丹军,并斩杀了邹丹。</p><p class="ql-block">袁绍又派鞠义和刘虞的儿子刘和率领兵马,跟鲜于辅联合进攻公孙瓒。公孙瓒多次失败,于是就逃回易县坚守。</p><p class="ql-block">公孙瓒在易县四周挖了十道壕沟,在里面兴筑起高大的土丘,每个土丘都有五六丈高,在土丘上又盖起高楼;位于中间的土丘最高,有十丈,公孙瓒自己住在里面。公孙瓒积存粮食三百万斛,意在长期坚守。公孙瓒说:“过去以为天下很容易就可平定,但今日看来,天下事不是我能够解决的,不如休兵,种田蓄粮。兵书上说,百尺高楼是不能攻打的。现在我的防御高台有千尺之高,等到吃完了里面的粮食,就可以看清天下的形势了。”他想用这种方法把袁绍拖垮。</p><p class="ql-block">袁绍派部队攻打高楼,连续几年都不能攻克。建安四年,袁绍率军又包围了公孙瓒。公孙瓒派儿子向当时的民间武装黑山军求援,又想亲自带突击骑兵直接冲出去,沿着西南山,加上黑山军,在冀州继续抵抗,拦腰截断袁绍的退路。长史关靖劝公孙瓒说:“现在将军的兵马,已经土崩瓦解,之所以还能够坚守,是因为眷恋一家老小,要依靠将军做主心骨罢了。将军坚守不动而拖延时日,袁绍自当撤退;他退兵之后,四方分散的队伍一定可以再聚合起来。如将军今日舍他们而去,军队没有主帅,易城危机,就在眼前了!”公孙瓒采纳关靖的意见,放弃了突围的想法。他想待黑山救兵到达后,内外夹攻袁绍。</p><p class="ql-block">公孙瓒派人送信给他的儿子,限定援兵到达的日期,并约定以点火为信号。袁绍截获了这封信,按期点火。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便出城会战。袁绍设置埋伏,大败公孙瓒,公孙瓒被迫又回到城里防守。袁军挖掘地道,以突袭的手段摧毁了城楼,逐渐推进到中间的高丘。公孙瓒自知失败无疑,便引火自焚。</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变篇》曰:“衢地交合。”就是说,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要结交邻国,以为援助。公孙瓒在与各路兵马的恩怨情仇中,不是摒弃前嫌,聚合力量,而是记人之过而忘人之善,自以为是、处处树敌,岂有不败之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景峰题)</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