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探寻良渚

方舟

<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到一处,关注的无非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因此,博物馆和各种遗址成为喜欢的去处之一。</p><p class="ql-block"> 对博物馆产生兴趣,是因为目睹了广汉三星堆的通天神树、黄金权杖、青铜人像和类似汽车轮(我当时认为是方向盘)的圆盘,此后,便对去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还会请专人讲解,如果时间允许,甚至一个人可以在博物馆呆一整天。</p> <p class="ql-block">  今次到良渚博物院(前3张图片均借自百度)本想体验一下与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去参观时的感觉有何不同,没想到根本没有看到当年博物馆的影子——现在的良渚博物院宛若景区中醒目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博物院按一把玉锥散落地面的设计理念,由4个不完全平行的长条形建筑组成,外墙呈灰白色,无任何装饰,集粗旷、大气、简约、厚重于一身,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体现出历史与现实、艺术与自然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距今大约5300到4300年,是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处于相似的纬度、相同历史时期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和陶器而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  良渚玉器数量之众、品种之丰、雕琢之精在同期种族中独占鳌头:有玉琮、玉钺、玉冠、玉璧、玉斧等40多种,并多为原创,至今发掘的玉器已超过15000件。</p> <p class="ql-block">  玉器还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只能使用不同的玉器。这显然异于用青铜器象征权力和地位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反山出土的玉琮王——神人兽面纹玉琮,其高超的微雕技艺即或是当代也难以企及。</p> <p class="ql-block">  在1毫米之内有5条刻纹,跟三星堆的黄金权杖有异曲同工之妙!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先人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神人的面部与贺兰山岩画——太阳神有形似之处,不仅会引人联想……</p> <p class="ql-block">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和嘉兴大学图书馆的设计,其创意都是源于玉琮。</p> <p class="ql-block">  漆器、竹木器的制作工艺成熟,水平很高。嵌玉漆器是最具代表性的。</p> <p class="ql-block">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良渚先民们多习惯于用左手做事,因为90%以上的石镰是左利手;他们的日常食物也与今人差别不大。</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以稻作农耕为经济支撑,有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草裹泥的防洪材料等同于今日的抗洪沙袋。</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亦有原始文字,这跟我们已有的共识: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会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上午还要参观杭州国家版本馆,便匆匆忙忙的在意犹未尽中离开良渚博物院(还有再来一次慢慢品味的必要),对午后将要参观的良渚遗址公园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  版本馆帮我把零散的版本常识梳理了一下,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版本馆的建筑和选址,体现出一种园林风格。整个建筑堪称“混搭”的典范,尽显低调的奢华。如,良渚特色的夯土墙、宋韵风格的青瓷屏扇、榫卯木作、廊道的混凝土竹纹墙和砖垛、廊顶的混凝土木纹和木板,在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中实现了完美的统一。这些建筑元素分布在幽静的山水亭台间,令人对在此处工作的人心生艳羡。</p> <p class="ql-block">  尽显宋韵风格的青瓷屏扇无疑是杭州国家版本馆的亮点。采用龙泉青瓷符合“文润阁”的特点,总计251扇门,每扇门重4吨,用先进的电脑数控技术控制,可以任意切换角度,那场面会足够震撼,期待着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而非通过想象实现。</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赶往良渚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遗址包括了古城、大型水利工程和高等级墓地等,展示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区和外城区构成:不同区域生活着不同等级和职业的人。</span>由于景区太大而参观时间有限,我们只能乘坐景区电瓶车选择感兴趣、有代表性的景点参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达陆城门遗址。良渚古城是一座水城,水路是最普遍的交通运输方式。內城墙上有9个城门:8个水城门,但陆城门只有一个。</p> <p class="ql-block">  从陆城门遗址开始步行,一直走到南城墙。在湿地遗址公园上行走,头顶蓝天白云,目之所及,满目苍翠,偶遇万绿丛中的碧水,竟有仙境之感,顿觉良渚先人是生活在风水宝地之中。</p> <p class="ql-block">  在南城墙景区又乘车赶往莫角山宫殿遗址区。</p> <p class="ql-block">  在山角下,沿着“朝圣之路”登到山顶,只能看到山坡、草地、高台,“中华第一城”核心区的往日繁华现如烟。</p> <p class="ql-block">  只能透过这些图示和文字去推知当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台上、坐在花丛旁,思考日行所得,探寻隐藏在时空深处的真相:长江流域跟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精美的艺术品和复杂的社会结构,更在于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人类文化史。</p><p class="ql-block">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其文化和历史价值的认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