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师走了,谨以小文《双林记》,表达深深的追思感念

徐策跑城

<p class="ql-block"><b>前排右一:唐书林老师</b></p> <p class="ql-block"> <b>双林记</b></p><p class="ql-block">世纪之交,迎来2000年的第一缕曙光。不久,就是龙年春节了。大年初二,报社领导来家访,随行者提了一盆盈尺高的君子兰,嫣然开着粉色花,好兆头。那时,寒舍在祁连山路、靠近上大新校址的地方,僻远了些。开摩托车,夜里必经的一段公路黑如墨汁,凄凉荒寂,难免每每要生出被大都市抛弃的感想。然而,能有这样一套两室一厅的屋子,算很不错了。家访领头的是车先生,中等个子,脸形略长,一张口,露出牙龈上隙缝明显的牙齿。他精干、爽直、很有亲和力,操着一口老北京四合院里的普通话。</p> <p><br></p><p><br></p><p><br></p><p>一番这种场合照例要说的话之后,未落座,车先生便笑着说:“小徐,你这房子不行,住得太远了,不方便。做新闻的要随叫随到……”前世不修,我从未分到过一平方米公家房子,他的话正说到我的痛点上。过去单位福利分房,有一类是住房条件较好,轮不到;还有一类是住房条件不好,但单位的房源太紧张,也分不到。上述两种我都不是。</p> <p><br></p><p><br></p><p><br></p><p>结婚时,未婚妻的娘家因女儿嫁到浦东,天天要摆渡过江,当时正盛传“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显然给吓着了,遂提出将我的户口迁入女方家里。我年轻懵懂,不知轻重,居然答应了。以后,我和太太自己差不多都有了新结婚分房的机会,但每每一句话给顶回去:“你户口不在这里呀。”可以说,婚后所有矛盾、所有不快,皆因住房而起,它简直是痛苦的根苗、烦恼的渊薮了。结婚那年,我母亲快要退休,单位第二次给分了房,这次在浦东张杨路乳山路,小套房有一室半。朝南的一间给我们做了新房,只是委屈了母亲、妹妹,轧在半室里。后来妹妹出嫁了,母亲为第三代忙碌奔波,常在那里过夜。兄妹中只有我留在家里。虽也清楚,只是在此成家而已,这里的属性却是大本营。既然分不到公家的房子,靠自己,住房这大宗财产又实在无力解决,剩下的就是苦熬了……</p> <p><br></p><p><br></p><p><br></p><p>当下,听闻车先生这番说,正好大吐苦水。并且掂量一下,作为周刊一个中层或业务骨干,为之扭亏为盈、市场大卖,也有一份苦劳。如此,吁请领导解决困难,应该不算过分吧?我忙回答:“车领导,我实际上有很大的一件事,一直在等单位分房。过去某某某、某某某都找过,电视台也蛮肯帮忙……”车先生听了和颜悦色地说:“小徐,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福利分房这个事情总体上结束了,以后该怎样就怎样,有你的也不会少。但问题是必须自己先想办法。你想改善房子吗?你有条件改善吗?有,那么好。目前上海房屋市场处于最低谷,买房子是最合适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b>后排右二:唐书林老师</b></p><p class="ql-block"><b>后排左一:作者</b></p> <p><br></p><p><br></p><p><br></p><p>新千年前,“三报一刊”整合,即沪上三家热卖的广电报刊,加解放系的某午报,合并一家报社。报社筹备领导小组的组长就是车先生,副组长为唐先生。之前我就听说,车先生出身红二代,他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车文仪。粉碎“四人帮”后,调整上海领导班子时,中央派了苏振华、倪志福和车文仪到上海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彭冲则来沪担任第一把手。于是,当年上海人就开玩笑说:“他们是搭了棚(彭)车来的。”车文仪为1976年后首任的市委宣传部长。既然贵为前市领导车文仪的公子,本人又在基层领导的层面上,对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情况、资讯,肯定比我们清楚得多。“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一些宏观政策的走向与变动,敏感度一定更高。他的话,绝对不会是随便说说的。</p> <p><br></p><p><br></p><p><br></p><p>大年初三,我就开始找房子。首先想到的是儒商、房产代理商姚先生。之前,姚先生曾组织策划了“建国50周年上海经典建筑评选”,评委中外建筑名家、艺术大咖有好多,包括画家陈逸飞先生等,该活动盛大举行,反响热烈。我就是在这次活动的报道中结识姚总的。评选揭晓,这一页就掀过去了。姚总春节里照例会有不少拜年的电话,唯有我问了楼盘如何如何。不久,我又冲到他位于衡山路上的办公室。他向我推荐了万里城。正月里,我骑上摩托车,后座坐着太太,一溜烟往新村路开去。</p> <p><br></p><p><br></p><p><br></p><p>万里城万米景观绿化带气宇非凡,假山、亭子、灯柱、喷泉以及高低错落的水系,乃至多高层建筑等,无不透出浓浓的法国风情。这是上海大剧院水晶宫设计者——夏邦杰先生的手笔。前不久,我刚游历过凡尔赛宫、枫丹白露、香榭丽舍大道等,眼前如斯法兰西的味道,哪有不钟情的?事实上,不光其风貌中我意,价格也颇心动——其时,还有退税、零首付、蓝印户口等,何况又给我打了折。就这样,只花了46万,就拿下了毛估估有16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房子。随后,装饰以黑大理石壁炉架,搭配以分别为十九世纪教堂风格或欧陆风情的红木角橱、榉木玻璃橱;正厅窗前,一双来自老城隍庙的鸡翅木带云石片太师椅及西式搁几,书房一面半墙的落地书橱;奶黄色墙壁上,挂些密集组合排列的貌似十八世纪铜版画镜框。一个安心之所,就初具规模了。</p> <p><br></p><p><br></p><p><br></p><p>从此,可以安居了。终日怡然,有时候也会悚然一惊——猛地打开家里所有的台灯、吊灯、射灯、壁灯、镜灯等,似乎惊魂未定:“咦,这难道真是我的家么?”如果我母亲过来,我便一次次问:“妈,我这里跟当年河滨大楼舅公的房子比一比,哪能啊?”“侬好侬好。”母亲肯定地说。岁月慢慢流淌,不知不觉,报社领导由筹备组组长、副组长变为书记、总编。上面委派新的领导来了,而唐先生也已坐上第一把手的位子。车先生杳然不见了。自然,领导更替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渐渐,如果依稀还记得他那牙龈上隙缝较大的牙齿、老北京四合院式的普通话,以及夏天一身运动员的装束:穿白色耐克鞋,小腿肚上,一双晃眼的白色长筒弹力袜,似乎再就没什么了。不过,他给我的金玉良言倒一直牢记的。</p> <p><br></p><p><br></p><p><br></p><p>廿多年一晃而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晓得了当年车先生的“去也匆匆”,有理由说,是职场上受了无妄之灾,命犯小人了。据说,某人想调入报社,但据人力资源人员所掌握的情况,此人不适合调进。作为第一把手的车先生自然要秉公办事。由此,之后不明来源的匿名举报信不断,说得都毫无根据,却耸人听闻。我还听说,车先生早就退休了,离开官场一身轻。各方面都好,只是一双膝盖由于缺钙,都换上了人工关节,手术做了两趟。还听说,新千年那时,车先生提醒我买房的话,也对报社内不下十人说过。他可谓种下一大片绿,自己却得到了一枚刺。</p> <p><br></p><p><br></p><p><br></p><p>如今,恐怕不会有人知道洛川东路一段曾号称“欧洲城”了,闸北公园一角,高高耸立的白色古堡式塔楼,是当年雄心勃勃的遗物。我供职的报社最早就在那里。数年后,又移师建国西路、思南路附近,整栋的玻璃幕墙,那边离田子坊非常近。从洛川东路到建国西路,我在职场走得顺风顺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打理某刊或某报。前者,峰值发行量50多万份,期平均30多万份;后者,峰值发行量近百万份,期平均60多万份。怎么说,这也是一种业界神话。自然,这是大家的功劳,我只在某个时间段做了分内事。职场的事大家都懂的。那时,早晨上班,单位走廊上一路走过去,迎面而来,遇到不管熟悉或不熟悉的,一片声的“徐老师”“徐老师”,自然这是客气。</p> <p><b>2001年,在东方书报亭为《新闻午报》吆喝</b></p> <p><br></p><p><br></p><p><br></p><p>然而,在此之前,职场上我却遇到了拦路虎,此事一直困扰着我:评职称。因为要考外语,而我们七五届、五〇后这帮人,英语过去没好好学,也没补习过英语单科。所以,要通过英语职称考试,比登天还难。当年业务考核、聘任制,经常会有竞聘这样的事。如此一来,我尽管业务还行,但硬件上缺了一块,很伤脑筋。坐在管理位子上,只有初级职称,属于“低职高聘”。如此一来,年年或隔些年,年报社照例举行的竞聘竞岗,硬件上每每要吃点亏。总之,地基不牢,可谓一个心病。某天,唐先生把我叫到他三楼偌大的办公室,蔼然说:“你可以去转一个系列,参加评中级职称,这样就不用考职称外语了。”然后,打电话给原先某台台领导的搭档、负责人力资源的S先生。</p> <p><br></p><p><br></p><p><br></p><p>按照规则,如果转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需要有一年的间隔。一年之后,我申报了艺术类中级技术职称,不久,就获得了中级技术职称的聘任资格,并被报社聘为中级。困扰我多年的职场拦路虎,竟然这么容易就拿下了。事实上,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工作兼具新闻类与艺术类两种属性,无论从哪一条路径参加聘任申报工作,都不光很正常,而且是容许的。转系列之举,并不存在所谓旁门左道一说。关键是,要有高人指路,而唐先生就是这样的高人。实话讲,由于种种原因,报社由“三报一刊”整合而成,各路人马之间,未免有些新旧亲疏,这也是人之常情。说起来,似乎并不认为我属于唐先生那边的。假如不真心真意,出于任何一种理由,他都可以不对我提起“转系列”这件事,照样相安无事。</p> <p><br></p><p><br></p><p><br></p><p><br></p><p>然而,唐先生就这样做了。后来,从中级到副高、正高,全都仰赖于此。有意思的是,以后评高级职称只消考古汉语即可,并且被妥妥拿下了。关键的关键,在我迷惘无助时,靠着唐先生的指津,一点就通。如果说这是一种“恩”,而接下去,数年后又遇上一件难事,那就是“德”了。</p> <p><br></p><p><br></p><p><br></p><p>某年,刚巧有了一个难逢机会,机不可失,我便萌发了离开报社的想法。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正常业务之外,我忙着从做N个概念版开始,包括物色得力之人等,新起炉灶,拟办一份报纸。虽然它属于行业报性质,但首创总是难的,何况“婆婆”特别多,众口难调。这个时候,美编,一位长发男老兄给了我鼎力支持,从创意、划版、拼版,到一次次做出样报的版面设计。到这份新报纸的准备就绪,水到渠成,上级单位直接就出了调动函。调动函到了报社,引起了小小的惊诧;领导则十分被动,甚至愤怒。这是意料之中的。</p> <p><br></p><p><br></p><p><br></p><p>当时,唐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合上门,问了来龙去脉,然后,仔仔细细问了我的想法。我表示:在这里已经碰到天花板了。我做记者时,某刊前三版大多由我采写,有的独家报道是活抢活夺才得到的。常常已在电脑房清样了,留给我两个或几个版面,等我采访并连夜完稿后发给责编,再上版面。我做报纸的管理者,除守住60多万期发行量大关,还搞了一些活动,不时有一些小小的举措,甚至编了一本如何写好新闻稿的讲义。我对得起这个职位了。一阵缄默,见我去意已决,唐先生便痛快地说:“好,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劝你了。”</p> <p><br></p><p><br></p><p><br></p><p>唐先生慨然放行,让我走,这是他的“德”。离开后,因为要到报社的电脑房里清样、拼版、出菲林片等,每每遇到唐先生,都是春风拂面的样子。再后来,他退休了。据我所知,他原先是一所区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八十年代广电向社会招聘时进入广电系;当过新闻部的记者,担任过某台副台长。以后,就是“三报一刊”整合筹备组的副组长。跟车先生流星一般划过不同,他妥妥是一棵常青树。他很喜欢编辑出版书籍,看稿啦,校对啦,做版啦,一脚踢。我们常常在电脑房遇见,他总是拎一只老款的竖形袋袋,里面大约都是原稿啦、校样啦、红笔啦。踏着实笃笃的步子,那种笑容是五十年代的,抑或是教书先生的。不苟言笑,冷冷外表下也有暖流。肯帮助人,却不言谢。他对我有君子之德。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此,我深深感激。</p> <p><b>2003年,参加报社活动,那时磁浮列车刚开通</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笔至此,这篇小文就要结束了。很巧,车先生、唐先生名字中都有一个“林”字,故称“双林记”是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中秋佳节期间写于香泉书屋 2022.9.11</b></p><p class="ql-block"><b>(本文选自拙著《文学的朝圣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者徐策 一级编辑,作家。曾先后担任《上海电视》《每周广播电视》等报刊执行副主编、主编。</p><p class="ql-block"> 在《收获》《十月》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冬夜》《有四棵树的秋景》《离婚》《9平方》等,出版多卷本、11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上海霓虹》《魔都》《春水》,这个“河滨大楼三部曲”为素有“亚洲第一公寓”之称的老公寓立传,在人性历史的深广度上可圈可点,获得好评。散文随笔集《文学的朝圣者》新近出版。</p><p class="ql-block"> 另外,自创七彩指尖IPAD画,创作电脑画(含七彩画)近280幅,其中,《苏州河故事》(四幅)和《上海夜景》《公园一角》等,分别发表于《上海文学》杂志、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缤纷水色盼春归》作品集。4幅上海公园题材的画作参展《百年黄浦——从豫园到外滩源风景画展》。《河滨大楼的花样年华》《河滨大楼夜色璀璨》组画等近20幅河滨大楼系列作品在河滨会客厅驻场展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