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锡市的薛福成故居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作为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被清廷特赐“钦使第”为其私宅。今天我走进“私宅”寻觅当年那一段岁月留下痕迹吧。</p> <p class="ql-block"> 故居是一座前窄后宽的宅院,整个故居成“凸”字形。从空中俯看,就象一只硕大无比的鲲鹏振翅翱翔,暗合庄子所云“鹏之奋翼、水击三千里”,“翼运则将徙于南幂”。细想,薛福成的远大抱负不仅体现在其长子名字“翼运”和“南溟”上,还从其宅第的图形上得以体现。</p> <p class="ql-block"> 在将军大门口处,东侧门框为门当,西侧门框为户对,意为“门当户对”。门额上有一块由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蓝底金字“钦使第”竖匾。钦使第意为钦命出使英法意比四国钦差大使府第。在故居每两进之间都配有天井,两侧则有相对称的庭院景致点缀其中。</p> <p class="ql-block"> 走过轿厅即停放轿子的地方,相当于现代的私人车库。正中间三间名为“西轺堂”,此处有个特点,就是“钦使第”从东到西共有房屋九间,按朝廷规定,二品官员薛的住堂面阔不能超过五开间,为了避开“越轨”,薛福成特意让儿子在轿厅、正厅这两进最引人注目的厅堂内,均采用了“对剖柱”处理,就是把柱子一分为二并排竖立摆放,中间留有缝隙,可做推拉门将九间厅堂隔成三个厅堂,这种结构在无锡地区绝无仅有,在中国来说也是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 路过“务本堂”是薛福成的上司和恩师曾国藩所书,“务本”是以农为本之意。主张洋务的薛福成告诫子孙在实业报国的同时,不能忘记农业生产。</p> <p class="ql-block"> 薛福成(1838年4月12日—1894年7月21日),字叔耘,号庸盫,江苏无锡宾雁里人。近代散文家、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自幼即受时代影响,广览博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薛福成的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其《出使日记》及续刻已被编入《走向世界丛书》。</p> <p class="ql-block"> 薛福诚故居始建于清朝末期,由薛福成亲自设计,历时多年才完工。这座府邸见证了清朝末期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如今,这座故居已经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无锡市的重要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在建筑风格上,薛福诚故居融合了西方建筑的开放与中国园林的精致,两者相得益彰。府邸内的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彰显了传统建筑的韵味。同时,府邸的建筑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都展现了匠人们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 在薛福诚故居,欣赏到清朝末期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了解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和历史变迁。此外,府邸内的后花园、廊桥、山石等景观也极具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 薛福诚故居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豪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它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为大家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