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1-01-19 19:43:39 1134 追寻先人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很多年前,一个大学同学告诉我,他家在安徽省涡阳县,那里是老子的出生的地方。我毕业后在淮北一带测井,去过很多地方,还真没有到过涡阳。后来,到现在的单位工作,一个新来的同事告诉我,他的家在河南鹿邑,老子的故乡,那里有老子的升仙台。我一直记着鹿邑、升仙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的项目终于结束了。上周,非年非节,领导放了我们一周假,有幸去了鹿邑,去看升仙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升仙台,又名拜仙台,老君台,传说老子修道成仙骑青牛飞升处。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火灾害,后历代修葺,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33层台阶与道教“33阶上青天”之说吻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升仙台的基座是否汉代,我无从考证,但是,这老子升天之传说连鹿邑权威的导游都给与否定,说这里是老子讲学的地方。因为现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之后,离关西去,听说隐居于终南山,在陕西周至,有老子墓。我去过函谷关,没有去过周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直认为老子离我们太遥远。小时候看西游记的印象深刻,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就是一个神仙。到后来看到关于老子的生平介绍,知道了《道德经》,虽然一知半解,终归对老子有了相对客观的了解。等我从鹿邑回来,再到百度上搜索“老子”和“鹿邑”,各种介绍,正说、传说,连篇累牍,篇篇精彩。有感于老子传奇的一生,有感于《道德经》深奥博大,有感于鹿邑这块古老的土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子,姓李,名耳,也称老聃,号老子。楚国苦县(河南周口鹿邑)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长,那时候好像称为:柱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今见老子,其犹龙乎!” 鹿邑人说,老子辞官后回到家乡鹿邑,在这里聚徒讲学传道。</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升仙台前面的建筑群:明道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有八位帝王亲临鹿邑朝拜老子。八位皇帝中有五位皇帝是专程来鹿邑县太清宫朝谒老子的:东汉桓帝刘志、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有一位皇帝是路途经过的:魏文帝曹丕。有一位是伴君同行朝谒老子,后来登基称帝的女皇武则天武曌。还有一位皇帝是领兵平息叛乱,驻扎在太清宫的五代十国的后梁太祖朱晃。其中,宋真宗赵恒是历史上朝谒老子规格最高、仪式最隆重、记载最详细的一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依照规制唐宋皇帝在太清宫(太清宫在另外一个地方,是老子的出生地)祭拜老子之后,不能住在那里,要“驻跸明道宫”,这座迎禧殿,就是宋真宗驻跸处。期间,宋真宗曾在迎禧殿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朝政,决策大事。迎禧殿即含有皇帝驾幸,喜气盈门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近代,升仙台上最传奇的故事,是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升仙台进行炮击,共打了13发炮弹,居然无一发爆炸。见此情景,日军炮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击,进城后齐刷刷跪在老君像前请罪。</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颗没有爆炸的炮弹在柏树中住70多年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这个号称百分之百的无神论者,对13发炮弹不炸的原因,一定归结为巧合,但是,我从明道宫旅游简介中看到,院子里有一座立于1997年9月19日的小巧的和平碑,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他们的13发炮弹均没有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碑。看来,真不是巧合。可惜,时间匆忙,导游没有向我们介绍,没能亲眼看到和平碑,下次再去看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没有爆炸的炮弹成了展览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