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会简史

王育才

<font color="#167efb">民国国会</font>,作为中华民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沿革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最初的<font color="#167efb">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font>,到<font color="#167efb">南京临时参议院</font>,再到<font color="#167efb">第一届国会</font>以及之后的<font color="#167efb">非常国会</font>,它见证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发展及其波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b></h1> 武昌起义后的<font color="#167efb">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font>是辛亥革命期间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帝制向民主共和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h5><i>1911年12月29日,十七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南京召开,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i></h5> <b>成立:</b> 时间:1911年11月15日至1912年1月28日。 类别:<font color="#167efb">过渡性议政</font>权力机构。 目的:筹组<font color="#167efb">临时中央政府</font>,代行<font color="#167efb">临时参议院</font>职权。 <b>组成</b>:初期,由独立各省<font color="#167efb">都督府</font>派出的代表组成。后期,未独立各省的<font color="#167efb">谘议局</font>也派出代表参加。 <b>代表名单:</b> 江苏:陈陶遗、袁希洛。 浙江:汤尔和、黄群、陈时夏、陈毅。 湖北:王正廷、马伯援、杨时杰、居正、时象晋、陶凤集。 四川:萧湘、周代本。 云南:吕志伊、张一鹏、段宇清。 山西:景耀月、李素、刘懋赏。 陕西:张蔚森、马步云。 安徽:许冠尧、王竹怀、赵斌。 江西:林森、赵仕北、王有兰、俞应麓、汤漪、吴铁城。 福建:潘祖彝、林长民。 广东:王宠惠、邓宪甫。 广西:马君武、章勤士。 奉天:吴景濂。 直隶:谷钟秀。 河南:李盘。 山东:谢鸿焘。 湖南:谭人凤、邹代藩、廖名缙。 <b>重要事件:</b> 1.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2.议决武汉地区停战,南北议和,接受袁世凯派代表<font color="#167efb">唐绍仪</font>与南方代表<font color="#167efb">伍廷芳</font>南北和谈。 3.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b>结束:</b><font color="#167efb">南京临时参议院</font>于1912年1月28日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宣告结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南京临时参议院</b></h1> 民国初的<font color="#167efb">南京临时参议院</font>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一个重要政治机构,它在1912年1月28日成立,标志着完全意义上的立法机构开始在中国正式出现。 <h5><i>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典礼</i></h5> <b>成立:</b> <font color="#167efb">时间</font>:1912年1月28日。 <font color="#167efb">地点</font>:南京。 <font color="#167efb">目的</font>:作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负责制定<font color="#167efb">临时约法</font>,选举<font color="#167efb">临时大总统和副总统</font>,以及行使其他<font color="#167efb">立法职权</font>。 <b>组织结构:</b> <font color="#167efb">议长</font>:林森。 <h5><i><font color="#167efb">林森</font>(1868年-1943年),福建闽县人,中国近代政治家、民主革命家,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1931年-1943年)。</i></h5> <font color="#167efb">副议长</font>:王正廷。 <h5><i><font color="#167efb">王正廷</font>(1882年-1961年),浙江奉化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体育的早期领袖之一,有“中国奥运之父”的美誉。</i></h5> <font color="#167efb">议员</font>:共有42名,来自全国17个省区。 <b>主要成就:</b> 1.<font color="#167efb">《临时约法》的制定与颁行</font>:临时参议院在1912年2月7日至3月8日之间制订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权力和义务以及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r> 2.<font color="#167efb">选举临时大总统</font>:临时参议院在2月15日批准<font color="#167efb">孙中山</font>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选<font color="#167efb">袁世凯</font>为临时大总统,20日选<font color="#167efb">黎元洪</font>为副总统。 <h5><i>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i></h5> <b>结束:</b>南京临时参议院存在时间仅有2个多月。 <b>后续发展:</b> 由于议员多数是地方政府指派,民意代表性不强,在湖北省等地方议会的反对下,南北统一后随即进行了改选。 1912年年4月29日,<font color="#167efb">新一届临时参议院</font>在<font color="#167efb">北京</font>成立,进行了将近一年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 <b>小结:</b> <p class="ql-block">南京临时参议院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中国从<font color="#167efb">封建帝制</font>向<font color="#167efb">民主共和制</font>的转变,也体现了民国初年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和法制化进程。临时参议院的创设,加速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和新的社会意识的传播。<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第一届国会</b></h1> 民国的第一届国会,即<font color="#167efb">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font>,是中华民国初期的最高立法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共和政体的立法阶段。 <h5><i>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i></h5> <b>成立:</b> <font color="#167efb">时间</font>:1913年4月8日 <font color="#167efb">地点</font>:北京。 <font color="#167efb">目的</font>: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了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需要一个正式的立法机构。 <b>组织结构</b>: <font color="#167efb">参议院</font>:由各省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 <font color="#167efb">众议院</font>: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代表民众的意愿和利益。 <b>主要职能:</b> <font color="#167efb">立法</font>:制定和修改法律,是国会的主要职能之一。 <font color="#167efb">监督</font>:监督政府的工作,确保政府的政策和行为符合法律和民意。 <font color="#167efb">批准预算</font>:审查和批准国家的财政预算。 <b>重要事件:</b> <font color="#167efb">选举</font>:1912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的选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直接选举。 <font color="#167efb">宪法制定</font>:国会成立后,开始着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 <b>解散:</b> <p class="ql-block">在国会召开前夕,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开始了二次革命。7月二次革命失败后,11月袁世凯解散了国民党,驱逐国会中的国民党籍议员。<font color="#167efb">1914年1月10日,</font>因为国民党籍议员缺失,国会长期不能正常召开,袁世凯以此为由解散了第一届国会,并成立<font color="#167efb">参政院</font>来代替国会成为立法机关 </p> <b>小结:</b> <font color="#167efb">民国第一届国会</font>的成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帝制向共和政体的转变,尽管其存在时间短暂,但其历史意义和影响深远,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非常国会</b></h1> 民国初年的<font color="#167efb">非常国会</font>,正式名称为“<font color="#167efb">国会非常会议</font>”,是在1917年8月25日由孙中山在广州召集原国会部分议员召开的。 <h5><i>国会非常会议</i><br></h5> <b>背景:</b> 1. <font color="#167efb">北洋政府的统治</font>:1917年7月,北洋政府的皖系军阀段祺瑞重新上台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力图实行其专制独裁。这导致了国会的解散和政治秩序的混乱。 2<font color="#167efb">. 护法运动的兴起</font>:孙中山对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行为感到愤怒,1917年8月25日,他召集了原国会部分议员在广州开会,提出“护法”,即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font color="#167efb">议员南下响应</font>:,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国会议员积极响应,南下广州开会。 <b>活动:</b> 1.1917年8月中旬南下议员达150余人,但仍不足召开正式国会的法定人数。根据孙中山的建议,于1917年8月25日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因到会议员数不足法定人数,故称<font color="#167efb">国会非常会议</font>。 2. 1917年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国会非常会议组织大纲》,规定在《临时约法》恢复前,由国会非常会议行使国会职能。 3.1917年8月3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于次日公布。 4. 非常国会决定成立<font color="#167efb">护法军政府</font>,以“戡定叛乱。 5.非常国会宣布在《临时约法》之效力未完全恢复以前,中华民国之行政权,由<font color="#167efb">大元帅</font>行之。 6.1917年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font color="#167efb">海陆军大元帅</font>,<font color="#167efb">陆荣廷、唐继尧</font>为元帅。但陆荣廷、唐继尧并未就任,实际由孙中山独任大元帅。 <b>影响:</b> 1. <font color="#167efb">政治合法性</font>:非常国会的成立和运作,是基于对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因此其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民主制度和法治原则的坚持。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为维护民主和法治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 2. <font color="#167efb">社会影响</font>:非常国会的决策和活动,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激发了民众对民主和法治的参与和讨论,促进了社会对政治改革的期待。 3. <font color="#167efb">政治分裂</font>:非常国会与北洋政府之间的对立,加剧了当时的政治分裂。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南北政府的对立上,也体现在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font color="#167efb">国际影响</font>:非常国会的成立和活动,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b>解散:</b> 1.非常国会后来被<font color="#167efb">西南军阀</font>及<font color="#167efb">国民党右派</font>议员所操纵,于1918年4月10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决定改组军政府。 2.1918年5月4日正式通过改组决议,排斥了孙中山的领导,孙中山于同日通电辞职。 3.1922年,因孙中山和陈炯明发生矛盾,<font color="#167efb">陈炯明</font>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退居上海,非常国会被解散。 <b>非常国会解散对孙中山的影响:</b> 1. <font color="#167efb">政治地位的削弱</font>:非常国会是孙中山在广州建立的政权议事机构,其解散意味着孙中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舞台和立法支持。这削弱了孙中山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对孙中山的个人声誉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需要在国内外展示自己的政治决心和领导能力,以恢复和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2.<font color="#167efb"> 护法运动的挫折</font>:非常国会的成立是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一部分,其解散标志着护法运动在南方的失败,孙中山的护法理念和行动受到了挫折。非常国会的解散也反映了孙中山与<font color="#167efb">南方军阀</font>之间的关系复杂性。孙中山在南方的政权基础受到动摇,他需要重新评估与军阀的关系,并寻求新的合作方式。 3. <font color="#167efb">政治策略的调整</font>:非常国会的解散促使孙中山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策略。在非常国会解散后,他开始寻求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以期获得新的支持和力量,并开始准备北伐,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p class="ql-block"><b>五、结语</b><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国会的历史虽然短暂而波折,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见证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虽然国会在许多时候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依然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