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钥

刘崑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

<p class="ql-block">  活着!并且活的深刻的人,总想要解密这个世界。至少要把规则搞懂或基本弄通,那就必须要掌握“密钥”才行。不论是想要解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国家乃至国际的风云变幻都首先要掌握“密钥”。</p><p class="ql-block"> 密钥🔐就是一种在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使用的关键信息。它通常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人才能访问和解密被加密的数据。</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能够解密国际趋势和一些吸烟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不仅从形象上表现得很酷而且骨子里也确实表现出很神秘。我不吸烟,却也非常喜欢烟斗。倒不是因为受了那些神秘人的影响,我会经常携带着烟斗它们出去把玩。还常常在斗内加些陈皮装腔作势,其实就是些新鲜的橘子皮,叼在嘴角吸附着有一种香浓甜蜜的舒适感,同时还有形而上学的好处存在。</p><p class="ql-block"> 微信上我誉名“传承画派”常被一些有文化底蕴同时又先天携带艺术基因微友们无私的点赞,同时也有主流媒体各部门领导委托他们的编辑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参与他们的宣传事业。当然这不证明他们真想对我如何好,只是说喜欢我作品的风格,惊呼与众不同,总是观后回味深刻,有莫名其妙让人溢于言表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些略带颂扬的人哪里晓得我作品的风格岂止是有别于人,他们还没有身临其境看到真迹上的笔触,即使我自己多在无聊时翻看以往的作品也曾为之感动,事实证明国家发给我《非遗传承人》证书部门的眼光不虚,还为我申请国务院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当回味过去的一些作品,思想起当时创作的激情和如今在宣纸上看到还流淌着我人生岁月的痕迹给自己人生观带来的变化,终避免不了发出情不自禁的感叹。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灵光闪的刹那间激情涌至构图一气呵成的,几乎每幅都是孤品。绘画有时也如钱塘江观潮,潮水奔去兴致全无。所以没兴趣如流水作业画师那般为蝇头小利而挥霍自己人生的聪明的手段,一辈子只画一个题材,熟能生巧。</p><p class="ql-block"> 我绘画从不苛求门派和技法,所谓的风格与众不同,都是由我多年来通过所学各门学科加之对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如脑洞中渗出叮咚的泉水,汇集成涓涓的细流,绵延不断浮现于宣纸表面之上,浓淡交融留下曾经来过人生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绘画多讲名门正派,画家作品传承有序。这样才能被后人认可,冠名为大师。而学识渊博,饱读诗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化人也喜欢笔墨,一些未必专业,亦不为此道而谋生者,只是偶尔兴致使然有感而发托比尔出的作品,通常被称文人画,其意境深远高雅至极也!</p><p class="ql-block"> 然而自觉,我的绘画作品连同文章就如“刀郎”唱歌,会给人留下都出自野路子的印象印。</p><p class="ql-block"> 估计刀郎的歌曲大众耳熟能详,未必中央音乐学院出来的音乐家能够欣赏?而我也绝不可能会被中央美院邀请为他们的得意门生传帮带!</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看上去路子有点野,章法和技巧总还是有一些。我虽然不怎么苛求门派的水平高低,也绝不是藐视国画名门正派的规矩。我顾虑日后必将有一天成为历史,又正巧赶上在他界忙于渡劫,闻听尘世这边有人污我清白而扰我,就故意绘制了一幅几十米的长卷。用画家崇拜的大师黄宾虹的画法做启首,在几十米画卷中展示了历代知名画家、皴擦点染的技巧及运墨方法来以正视听。</p><p class="ql-block"> 至于后来的野路子不循规蹈矩,正是领悟了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精髓,无招胜有招。</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比现在年轻,说废话的时间也少,总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训。记得有伟人说:老要猖狂,少要稳,临近耄耋之年之前不妨也思想网红大v们说说我绘画的“密钥🔐”。只为做个人笔记,不想蹭热度,怕日后一时糊涂忘记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喷子”,从鲁迅书里得知,从他那个年代就不稀缺,如今更成了民俗。倘若有喷我的全然不会介意,况且本来世上就无我,说不定此举有积德行善之功效,岂不善哉?</p> <p class="ql-block">  现在人好像开了天眼都在探讨人生,文化流氓也口沫四溅给芸芸众生做起了“人生指南”。大抵是些怎么与人交往可以发财,什么样的人归类于渣男,把自己的不幸福完全归咎于别人,索性不如跟他拼了!于是导致网上三观懵懂对现实不🈵,杞人忧天的喷子越来越多,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却又无视别人。大抵是没能力可以做出什么可歌可泣对得起自己父母的事吧?</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出意外,人的平均寿命相差不了多少,这是天意。我从来不挖空心思过度探讨无聊的事,只全心全意用心观察和倾听这个世界发出因果轮回的声音(观世音)自己在不在(观自在)。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让所有互相关爱的人知道了都少些遗憾!</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密钥🔐”,就从一个带机关的木匣说起吧。从20多岁就对老物件感兴趣,到了齐鲁大地到处访贫问苦寻找感兴趣的老东西(人除外)。尤其后来在北京古玩城里有店于是行走各大拍卖公司,大小拍卖场场落不下,高古名人字画历历在目,可算见过世面大饱了眼福。只是店中摆设的都是我早年淘来的古玩垃圾货,一直买不起能拿出手的重器,晚清、民国的居多。也不论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还是浅降彩只要画工好的都与我有缘。只是为了端详上面的画功,衷心没想通过靠淘宝捡漏发大财。深感古玩这门学问博大精深故事里的故事多……多,我认为收藏不伦真伪,每件作品都蕴藏着当时工匠师傅们倾注的全部技艺和智慧,即使能让我打眼的应该都是我佩服的人。</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中华文物的热爱对我个人品格修行及画风的改变都是息息相关的。</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件文玩小官窑,是过去皇上手中把玩的“蝉宝宝”名曰“一鸣惊人”,真是精妙绝伦。它通体温润,质地细腻如脂,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泽。其胎体工艺极其精湛,脊背凸起黑釉描金,用笔洒脱飘逸,丝毫不敢懈怠。蝉栩栩如生,轻薄如纱,仿佛随时振翅高飞。材质釉色恰到好处,那细腻的线条和精巧的造型,底款蓝釉手写《乾隆年制》处无不展现出官窑器的卓越品质和超凡技艺,真可谓是一件稀世珍宝,倘若在皇上的手中更显其尊贵与独特。有人说当年宫内造办处,置办了大量的精品文玩,专提供给乾隆爷赏赐宠臣,以资鼓励。如今掌握在劳动人民的手中,如果有高端会议,在手中把玩应该是被人羡慕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有一对同治五彩的小“水滴”,属于文房器,名曰《金玉满堂》成双成对,难能可贵。尤其彩绘金鱼动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我爱不释手。每当观赏总是抑制不住在掌中把玩,后来悟到长此以往会使宝贝脱釉或失去光泽,给后人留下遗憾。特意全凭感知画了一幅图,以表达对宝贝的珍宠关爱。</p><p class="ql-block"> 我感觉我这只清雍正年间的粉彩蛐蛐罐是很有特色和藏品价值的。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以其细腻的绘画、柔和的色彩和精致的工艺而闻名。粉彩蛐蛐罐在制作上通常非常精美,罐身上能绘有精美的花卉、动物等图案,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 由于这件粉彩蛐蛐罐器形完整,画工精细,色彩鲜艳保存完好且具有典型的雍正晚期的风格特征,无疑是一件珍品收藏,在收藏市场上应该有一定的价值和地位。</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对清中期的小官窑,百花不露底。通常被人们叫“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的是将粉彩与金彩结合,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称“百花不落地”。“百花图”又称“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是清乾隆、嘉庆时期景德镇粉彩瓷器的花卉题材之一。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绘画、烧制等,因此成品率较低,这对小杯尤其是绘图勾勒笔笔到位,每笔从出峰到收笔表现出笔法娴熟灵动、刚直不阿,没有一笔拖泥带水。虽然是一对经过认真对比两杯的花卉,略有不同。正说明人工手绘每笔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由于做工精巧,对我来说收藏价值较高。</p><p class="ql-block"> 比如我还特意留两幅永不设色的《仕女图》,就是按清雍正时期粉彩及斗彩衍生出来的,用先双沟后添色的画法。明显画的衣衫线段并不连贯,也不可能连贯。我绘画多用纯生宣纸,特点就是对水墨吸附不匀,不适合画工笔人物线段。现在很多画工笔的师傅们,在熟宣或丝绢上画线段,虽然连贯也未必是真功夫?他们多是用了特殊工具,原理类似机械制图使用的鸭嘴笔,让真懂画的行家欣赏不到笔墨划过宣纸过程的笔触那般的享受。不信你用照妖镜去一放大,就原形毕露无疑。</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年五彩“参汤壶”是清代同治年间的名贵瓷器,通常采用五彩装饰,壶身绘制有人物、花卉、动物等图案,色彩鲜艳,工艺精湛。 </p><p class="ql-block"> 手绘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故标“李青莲”。另一面精绘一带一路鼻祖“张骞”。壶盖以彩色寿桃为中心,两侧应对人物分别题字装有力。清同治年五彩参汤罐的器型多样,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罐体通常较为小巧便于携带和使用。 </p><p class="ql-block"> 我展示的这只五彩参汤壶的绘画技法精湛,图案细腻,色彩鲜艳,品相完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一对大清乾隆年制寄托款的松鹤鹿图臂搁。松鹤鹿🦌是清代瓷器中常见的祝寿类吉祥纹样,纹样组合为松树、仙鹤和梅花鹿,意在颂扬春满乾坤,万物滋润的美好情景。同时,“鹤寿千年”,“鹿寿千岁”。因此鹤鹿同春也是传统的祝寿图案。 </p><p class="ql-block"> 我尤其在晚清、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中摄取了大量的营养,才使得画面整体感觉清新、古朴、高雅。这也正是被有些身边人横批色彩太淡,不如画牡丹画家们大红大紫的好。我只能怯懦的说偷工减料,权为节省颜料💰!,</p><p class="ql-block">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为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铜红釉品种。它因色调淡雅宜人,颜色犹如红豇豆一般,造型轻灵秀美而得名。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 豇豆红釉质匀净细腻,含有粉质。红釉中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不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p><p class="ql-block"> 豇豆红无大器,传世的豇豆红以小件居多,如印盒、尊、柳叶瓶、菊瓣瓶等,主要是康熙宫廷所用的文房用具。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历来是收藏家搜猎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侥幸有一个同治年款的粉彩印泥盒全品质,制作工艺精湛,采用粉彩绘制人物图案,色彩鲜艳、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没舍得用它放印泥而是盛药片,古玩盛药片没吃好一半。</p> <p class="ql-block">  1,我有两个釉里红鼻烟壶,又称“青花加紫”,是中国传统釉下彩装饰之一。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在釉里透出红色的纹样,故称“釉里红”。因烧成合格品很困难而较为珍贵。 其制作工艺是在瓷胎上用来自中东地区的钴料着色,然后再施透明釉,入窑以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鼻烟壶以白釉地、浆胎地或豆青地施以青花图案,白釉地青花,清清白白,明快悦目,是最为常见的青花鼻烟壶品种。 我这只鼻烟壶从胎釉及钴料观察,应该是明晚期产品,其中红釉泛绿极其珍贵。只是画中的几个人物,找不到出处,如果是桃园三结义,里面又多了一个人。而另一只青花加紫鼻烟壶年代显然比前一只年代要进一些。</p><p class="ql-block">2,元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的产物。元朝蒙古人推崇蓝白两色构成的青花瓷,在 14 世纪的至正时期,元青花瓷开始到达顶峰,采用雕刻手法和制造工艺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时候也是元青花瓷的鼎盛时期,多用于对外贸易和元朝权贵赏玩。我这把小壶从器型上看,就带有蒙古的特色,上面还有梵文,胎质细密厚重,纹饰流畅,苏马沥青料烧制的温度恰到好处铁锈般自然。</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一带是元青花瓷的主要窑址。制成品种类繁多,造型上元青花瓷别具一格,胎体厚重,具有典型的蒙古及汉文化特征,在釉层上也是较薄且呈青黄色的。并且在青料的选择上也有了进口青料和国产青料之分,在纹饰上不仅作为装饰,也是逐渐作为文化载体。元青花瓷历史地位较高,它的诞生标志着素瓷向彩瓷转变,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我这元青花印泥盒其特点是青花色泽浓艳,釉面的苏麻离青料有明显的黑色铁锈斑凹痕,盖子上绘有元代特有的龙纹饰和祥云纹图,外缘绘草叶纹。虽然我不记得曾经呆在过元朝,但器物在各种因素特点上都符合现在专家们的学术论述。</p><p class="ql-block"> 我的瓷盒尺寸大,仿佛应该归类于捧盒,不过我的大印章有的比这个捧盒还要大,因此被我自己归类于印泥盒。1975年5月,在溧水县人民银行大楼基建工地出土了一个元青花印泥盒,直径7.5厘米,通高4.5厘米,现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关于郎窑红的概诉,马未都,马哥和翟建民,翟哥比我懂瓷器的学问透彻。早在古玩城去我那里聊天时,我就挺佩服他们对瓷器的见解。只是有位专家说,郎窑红在康熙那个时代通常没有款,让我感到诧异。我不知道他的结论理论依据是从哪里得出来的?倘若万一是因他才疏学浅却又背景资格深厚,将对后来的古物鉴定遗害无穷。实事求是的说我这只郎窑红就是康熙本年的官窑,不会打眼,只是带有官款而已。后来网上听了翟哥和几位生面孔老师们的议论,才使我更加落实了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于是心里又多了一块压舱石。</p> <p class="ql-block">  关于老窑,收藏业界高端人士多玩老窑,我也认为比较高大上,老瓷器釉面开片是釉层渐渐内裂,呈现出鱼子纹或牛毛纹,无论是哪一种纹路,其开片都与胚胎无关,并且开片痕绝不会深入,只是仅仅开在釉面上。开片虽然是老瓷器的一种缺陷,但是在瓷器爱好者眼中,开片别有一番风味,所以有人为了更好的呈现出瓷器的美感,专门去养瓷器开片,以提升瓷器的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老窑门类繁杂,真正的老窑应该就是五大名窑,官、哥、汝、钧、定。而我对老窑一向关心不够,主要是没有资源和财力不足,背后没有资本的支撑不可能养古玩。</p><p class="ql-block"> 官窑和哥窑表象差不多,汝窑真的少,钧窑也有。定窑和有其它窑口虽然名声也很大,狭隘的从绘画艺术感之,却不怎么喜欢。即使有也很难被人认可,只能孤芳自赏,就连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藏品,基本都是假的,是周总理向毛主席做了汇报,经过主席同意国家才收购的。</p><p class="ql-block"> 真品国宝重器多在台北故宫和大英博物馆,在北京能出入故宫的几位专家只能见到帝王们把玩过的官窑,恐怕流散在民间或墓葬出土的器物,也未必能辨出真假?但是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情绪掌握藏品的生死大权,倘若被曝光鉴定是仿品的就永无翻身之日了。</p><p class="ql-block"> 从古至今都有盗墓贼以此为生,再加上现在人挖地三尺瞎折腾,真正的文物干坑、湿坑,形形色色出土了不少。土沁、水银沁、盗墓贼和开挖掘机的多不是热爱文物的专业人士只要是出土的就比较好卖,因此让做假古玩的钻了空子。</p><p class="ql-block"> 现在有陶瓷大学,毕业的学生都比较聪明,只要有样品,三天就能造出假的,然后埋在土里再放出消息,于是就可以有大批的出土文物了,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p><p class="ql-block"> 当代烧窑制瓷和绘画刚好相反,过去制瓷器需要很多工序,很多不同工种的工人流水作业。其中还有看烟筒冒烟控制窑温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p><p class="ql-block"> 而在现的实中,设备很先进,陶瓷大学毕业什么都明白,各道程序只要一个人就完全可以完成。可想而知,除了粗制滥造,就是偷工减料。过去需要烧三天,现在几个小时就搞定,就像现在吃的肉,一点都不香。绘画刚好相反,市场卖的手绘画都是流水作业,有专画山,有专画花,还有专门提款。有没有专门盖印章的我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p> <p class="ql-block">  这件小水滴是我至今拥有文房器中唯一最可爱的一件瓷塑精品唯。一只小青蛙🐸活灵活现的骑坐在出水芙蓉的莲藕上跃跃欲跳。倘若淡然的撤掉它端庄的外形,也掩饰不了流露出典雅高尚的美。它细白如糯米的胎质是陶瓷工艺尽善尽美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清蓝淡雅,明澈光润,材质坚硬细白透光,造型品丰富挺拔,装饰精巧秀美,达到了如玉的品质。不仅仅是手感如玉,白中泛青,青如天淡青色,明如镜,声如磬这些特点。表面看起来很年轻,其实是一件晚明空白期的产物。当时的官窑没有年款,都使用各大堂口的堂号《白玉斋》就是很了不起的。</p><p class="ql-block"> 我有明代青花炉一件,内绘青花云龙纹,是青花瓷中的天之骄子。</p><p class="ql-block"> 我国香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用途祭祀,祖先倾其所有,向天祈福。如今有保家平安之意。“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p><p class="ql-block"> 此件青花云龙纹香炉为明中晚所制,质地上乘,青花发色翠蓝,温润若玉,色呈自然麻料之晕散,浓重溢出之感强烈。锈斑如银,龙出苍劲,画工浑厚,器呈端庄,神韵无可比拟。</p><p class="ql-block"> 器物内部可见三爪龙纹案,较明显的元代风格,同时也保留着明代瓷器的工艺特点,造型古朴,浩瀚神威,气势磅礴,足显霸气,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 老友天宝堂堂主岁数不小了,不辞辛劳,经常带着徒弟做直播,刚好赶上我有闲暇,过去看看,他摆弄石头我也跟着蹭热度显摆显摆。因为我的石头特别少见,半透明的石头里面还有金星闪现。</p><p class="ql-block"> 田黄是濒临灭绝的玉石,被称“石中之王”。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出产,因颜色普遍为黄色,又产在田地里故而得名田黄。</p><p class="ql-block"> 因田黄所含的“福(建)、寿(山)、田(黄)”三个字极为吉利,因而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在北京的荣宝斋里珍藏着雍正皇帝送给他十三弟允祥的两颗硕大的田黄方章。允祥是雍正皇帝最倚重的弟弟,被封为怡亲王,而且还是“铁帽子王”,此种王爵可以世袭罔替,可见雍正对允祥的宠信,也可看出雍正皇帝对田黄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寿山田黄石薄意摆件是缘于乾隆皇帝,梦见玉皇大帝赐予其田黄石而大喜,因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礼中,乾隆帝都要在供案上供一块田黄以感恩上苍。</p><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刻寿山田黄石印章送给了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水化作用十分明显,所以形态多呈浑圆状,质地温润。田黄中特有的“萝卜纹”是一种排列有序的纹理,它是寿山石矿脉成矿过程中形成的,在田黄形成之前就已具备。而红格则是寿山石矿脉形成后因剥蚀、搬运等外力作用破坏而产生的细小裂纹,后经铁质等杂质充填而成,多成暗红色,故名“红格”。</p><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乘的田黄早已是无价之宝。古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今已该是“两”对“斤”了,故田黄的价格涨势迅猛。如今网传顶级田黄已达到20万一克。</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先玩花后玩鸟玩玩石头就拉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