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坊茨(德语里对坊子地名的音译)小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现存有166处德日式建筑,其中包含103处德式建筑和63处日式建筑。2013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坊茨小镇不是一个地名,不是一个行政区划,它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段百年历史的缩影。坊茨小镇是依靠铁路和煤炭发展起来、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矿业小镇,是山东近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遗迹,也是潍坊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1898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因在坊子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胶济铁路向南拐向坊子,并在此修建了火车站,德国人和日本人先后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当时,坊子是山东半岛最繁华的工业小镇。</p> <p class="ql-block">小镇主要有四大核心资源,一是166处德日建筑,其中103栋德国建筑;二是2060处民国建筑,主要是以万和楼、刘氏老宅等为代表的民居;三是现存的德建火车站、胶济铁路和机车转盘等组成的潍坊铁路工业廊道;四是以德建矿井、采煤巷道等为代表的炭矿遗址。</p> <p class="ql-block">德建德军医院 建于1902年,坐北朝南,共分西、中、东三段,各段造型典雅美观,施工工艺精细,为德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又具有医疗建筑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德军司令部 建于1903年,采取德国民族风格,在二楼的东山墙有一造型独特的窗子,这便是德式建筑中典型的“凸实窗”,整座理筑的分区明确,设计巧妙,是德国建筑的经典之作,就是在当今的德国也是非常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德日建侨民学校 现存2栋建筑,分别为教学综合用房和门房。教学用房东半部分为德式建筑,西半部分为日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坊茨小镇,时光穿越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华工纪念馆 百年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西线战场上,14万华工与英法军队并肩作战,8万人为山东人,其中2.5万为潍坊人。他们以汗水、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一段悲壮的历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英法军队中,华工从事武器搬运、修筑工事、清理道路、抢救伤员等后勤保障工作,有的甚至直接参加了战斗。近2万人魂断欧陆,埋骨他乡。</p> <p class="ql-block">历史是面向未来的教科书,也是认知当下的长鸣钟。</p> <p class="ql-block">烽火狼烟,悲舛艰辛,诉说着百年风雨沧桑、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经过岁月百年的沉淀,国家日益富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历史底蕴深厚,留下的遗址记录了小镇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水塔 高24米,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用于储水和配水,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为高层楼房供水而修建。</p> <p class="ql-block">德军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厚重古朴的建筑,形态各异,集德日建筑之各流派。</p> <p class="ql-block">星罗棋布的老洋房,或恢宏大气,或精巧华贵。</p> <p class="ql-block">原德建军官住宅</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04年,后经多次改建,采用传统的德意志建筑风格,外立面部分突出,使得造型上丰富多彩,整体外观清新明快。</p> <p class="ql-block">胶济铁路坊子煤矿二号井连接线</p><p class="ql-block">1898年德国凭借丧权辱国的《胶澳租借条约》取得了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沿线十五公里范围内煤矿的开采权。为方便坊子煤矿煤炭外运,修建这条连接坊子煤矿二号井的连接线。</p> <p class="ql-block">日本驻青岛领事馆坊子出张所 日式建筑,时为日本侵略者驻坊子的首脑机关,俗称”日本领事馆”,始建于1920年,1938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德建邮局 有主楼及附房两栋建筑,建于1899年,平面布局紧凑合理,造型简洁大方,结构与造型为典型德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德建天主堂修女楼 始建于1905年,为法籍神父瓦利刚建造。建筑平面为“L"形,两层砖木结构。该建筑建造工艺水准较高,室内布局合理实用,是本地区最优秀的德式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建天主堂神父住宅 建于1905年,平面不规则,单层砖木结构。该建筑造型古典比例尺度适宜,建筑工艺水准较高,原为主教与神父主持有关仪式和起居场所。</p> <p class="ql-block">1898年以前,坊子原址周边只有“前后张路院,南北宁家沟”等村落。德日为适应侵略需要,建设了工业生活设施,形成了坊子“南北三条马路,东西十里洋场”的繁华局面。</p> <p class="ql-block">“各种功能的建筑几乎应有尽有,这样的德日式建筑群在我国独一无二……此类建筑在世界各地只有两处,一处在德国的汉堡,再一处就是这里,值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