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南漫游 D34乐山市 。

老轅

<h1><p><b>4.24日:乐山大佛之行,美轮美奂的佛教艺术</b></p><b><br>今日,我们游览了乐山大佛,并参观了去年错过的东方佛都。<br>沿着栈道一路向下,我们逐渐接近了乐山大佛的脚部。站在大佛的脚下,抬头仰望,大佛的雄伟与壮观更加凸显。与去年相比,这次我们更加深入地体验了乐山大佛的宏伟与庄严。<br>大佛周围的树木葱郁,与古老的佛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树木仿佛是大佛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br>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东方佛都。这里的佛教建筑和雕塑都修建得美轮美奂,令人赞叹不已。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和佛教文化的精髓。<br>今天的乐山大佛之行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这次旅行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更让我们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b><br><br></h1> <b><font color="#ed2308">乐山市,古称嘉州、嘉定州,又称串儿城,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中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北与眉山市接壤,东与自贡市、宜宾市毗邻,南与凉山州相接,西与雅安市连界。 [9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总面积12720.03平方千米。<br>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嘉定府治置乐山县。乐山市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成都经济区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重要枢纽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成昆铁路、成贵高铁贯穿全境。 [1]乐山三江汇合,大渡河,青衣江在乐山大佛脚下汇入岷江。 [2]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乐山有世界级遗产三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等。</font></b> 4月24日,行程精华视频版。 <b><font color="#ed2308">【东方佛都】东方佛都,国家4A级景区,辖区林地千余亩,与乐山大佛景区毗邻,同在凌云九峰,同属世界“双遗产”核心范围。林隐万佛,洞中百窟,承传了华夏古人摩崖造像的传统技艺,深得中外不少著名专家的称赞。</font></b> 东方卧佛170米<br>佛像以山取势,利用自然山体的延伸,南端刻头、北端刻足,中间保留自然植被,宛如一床绿被覆盖着安然恬静涅槃的释迦牟尼佛,其巧、其妙盖过了它的巨大。此佛慧眼欲闭,表情安详,侧身而卧,发人联想。 龙门奉先寺。 十八罗汉洞。 释迦牟尼坐佛像 通高33米,是世上最宏大的山中佛,在原石上雕刻而成。 达摩祖师洞 通长56米,宽17米,高13米。达摩祖师,原印度人,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祖师像高10米。 药师佛洞 全洞长45米,宽23米。药师佛高51米。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 麻浩崖墓得名于麻浩河。麻浩河是介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一条溢洪河道。崖墓是两汉时期广泛流行于乐山的一种墓葬形式,具体做法就是将逝者封存到山体墓室中,墓室的形式完全仿照逝者在世的住宅,其主旨体现的是“事死如生”的孝悌观念,是汉朝忠孝文化表现在丧葬中的一种世俗风情。 麻浩河位于凌云山、乌尤山之间,河畔有麻浩渔村,是一座造型独特的船型仿古建筑。渔村建筑的原型,源于犍为的罗城古镇。<br>这座船型建筑是穿斗木结构,石板铺地,镂花门窗,青瓦覆顶。船体全长近114米,宽近30米。“船头”枕靠壁津楼,“船尾”接驳麻浩崖墓,从高处往下看,宛如一艘乌篷船停靠于茂林修竹之间。麻浩渔村集一街一市于一“船”之内,形成了“船是一条街,街是一条船”的景观。 <b><font color="#ed2308">乐山大佛(Leshan Giant Buddha),又名凌云大佛,全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1] [6]<br>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大佛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大佛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山道,沿绝壁开凿而成,曲折九转,奇陡无比。大佛雕凿完成后,曾建有7层楼阁覆盖(另有9层或13层之说),时称“大佛阁”“大像阁”。但佛阁屡建屡毁。乐山大佛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font></b> 凌云栈道被人们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鸾、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栈道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峻工,同年十月开放,全长500米,北端与大佛相连,南端与壁津楼相连,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 海师洞原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崖墓遗址。相传,第一代主持开凿大佛的唐代高僧海通就住在这里。海师洞洞深10米,洞额“海师洞”三字,出自清代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手书,他还同时撰有《凌云山海师洞记》。洞口这尊海通 “抉目捧盘”的雕像,讲述的则是这位高僧传奇的故事。<br><br><br> 海通是贵州人,在凌云山结茅修行,在长年累月的修持中,他眼见三江不时吞噬过往船只,不由心生慈念:倘若凌云山就是一尊佛,眼前这三江还能这么肆虐吗?他就做出了一个从此改变嘉州命运的决定:开凿一尊与山齐高的弥勒大佛! 兜率宫于明代开凿,内有弥勒佛像一尊,高约2米。凌云山主供弥勒佛,自然少不了兜率宫。兜率宫也称兜率天,梵语意译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等。 摩崖石刻。 龙湫原为凌云山中一景,因山顶流泉积水成潭,在大石耸立的悬崖绝壁之间,大自然神工鬼斧,造就风景一绝。唐代诗人岑参一句“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后人称这里为“龙湫”。清朝时期,嘉定知府史致康效步岑参后尘,用草体大书这个“龙”字,镌刻在水潭上面的崖壁上。左上方的草书“虎”字,也取意于岑参诗中“虎穴”二字,正与“龙”字相配。相传,古时凌云山常有猛虎出没,山下江河中也有蛟龙翻腾,二者后来受到佛法感召,石龙潜入“龙湫”、石虎进驻“虎穴”。旁边的石刻青龙和汉白玉石虎皈依伏法,成为守护民间的瑞兽。 乐山跷脚牛肉。 乐山甜皮鸭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