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大院【山水间、西充地名史话】

印象

<p class="ql-block">郭家湾全景风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山水间、西充地名史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郭家大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郭辉</span></p><p class="ql-block"> 川东北 槐树古镇明清年代有绚丽的丝绸、丰富的盐矿、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大批富商巨贾。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业兴家,建造出众多具有川北槐树特色的四合院。然而,随着岁月变迁,一个个古院落慢慢老去,甚至渐渐消失,有的已经不复存在,仅留下模糊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落满了历史的风尘;老槐树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嬉戏的孩童,给饱经沧桑的四合院带来了生机与故事,但一切都成为大院历史过去……</p><p class="ql-block"> 用镜头与文字意在留住即将消失的槐树乡村古院落,让人们记住那回不去的大院乡愁,为后人们留住一段记忆与想念。</p><p class="ql-block"> “郭家大院,一脉族人乡愁所寄”。</p><p class="ql-block"> 郭家大院,清代古建筑,位于槐树镇黄山岭村云山院槐中路南面、离古镇仅1公里地。据《白沙郭氏宗谱》《郭家湾大院祠堂记》记载:乾隆乙丑年(1745年)修谱,郭家大院开基祖由郭元山、郭元稳兄弟二人所建。兄弟俩经营盐业、丝绸、酒坊积攒银两带领族人于乾隆丁卯年(1747年)开始筹备建造郭家湾大院事宜,乾隆己已年(1749年)开始采石奠基。平基之后至秋收后,每进烧砖瓦十灶,开采石料场,备竹木上万根。十二月初八日,竖堂屋(称荫堂堂、祠堂)。乾隆庚午年(1750年)三月十一日,竖门楼。十四日,竖中厅。廿四日辰时,一齐上梁。乾隆壬申年(1752年)夏间,铺阶梯石板。乾隆乙亥年(1754年)十一月初四日圆院(竣工)。全院子孙祭拜祖先,沿连三夜。自乾隆己已年(1749年)至乾隆乙亥年(1754年),时间长达5年彩告竣工。郭氏子孙于乾隆乙亥年(1754年八日初九日吉时)入住郭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原郭家湾大院建于清朝中期,郭家十多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大院坐北向南,共有二十四间,木质结构,青瓦盖顶,扣瓦坐脊。正房、厢房和下房采用板式墙壁,除正房门心、窗棱、挑梁、梁撑上采用浮雕和透雕工艺外,其他多为扣榫式结构。正房三通,中间为堂屋,两边各有配房三间,高出两边厢房七步台阶,厢房又高出朝门下房一个台阶,整个大院布局由低到高,民间有步步登高之说法。院内用青石板铺成的院坝平平整整,留有排水孔,一年四季院内保持干燥不潮湿。</p><p class="ql-block"> 郭家湾大院的建筑保持着特有的川东北四合院的风格,其木采用以木雕,以平面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所有前堂在选料方面也极为严格,多选柏木、香樟木材质。堂屋大门高大庄严,尺宽门框厚实稳重,门槛下高过胯,门楼上门当与下户对守望相盼雕刻精美,户对上悬挂一匾额上书“郭家大院”四字,堂屋照壁全是宽大木板装构,照壁上方有数根棱形手臂粗雕就窗棂,上面刻有寓意吉祥图案,门框上悬挂“郭氏家祠”大匾,木柱下的石蹲更是埻厚刻石更是精湛考究。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郭家湾大院是极为典型的清代川北民居建筑,一套完整的四合院左右各套一小院(又称新房子,大院完工后修建)品字形组成,均为木质结构,中间一套四合院规模宏大,堂屋、大院坝、圆门、神龛、阁楼、三进三十步登高的长石梯、朝门、花台、镂空窗花、丹池、排水沟……四合院建筑做工尤精湛。</p><p class="ql-block"> 据郭家大院族老传述,修建大院家祠时有一上梁仪式,被郭氏祖先视为宗室落成中最重要的建房礼仪,它寓意着中梁支撑、永保坚实,族人平安,并且香火旺盛,富贵长久,同时强化宗族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前、中、后梁柱上写满向征家族兴旺发达的吉语。三百多年前郭家湾大院修建落成典礼,按照习俗还请了戏班在大院家祠前连唱戏三天三夜,邀请亲朋好友相聚观看。唱戏的表演夸张、生动、形象、强烈,讲究俗音俗腔,武戏文戏神韵十足,大院场面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 历经风雨几百年,随着郭家大院人丁增加,改革初年农村包产到户生活环境发生转变,大部份族人陆续拆迁自建第一代独院房居住,自然大院有一部份房屋也未幸免被拆。当时郭家湾大院是槐树镇方圆区域内极具影响力的大院地名所在。在全槐树镇有如此大规模的清代民居四合院院落未拆前应该是不多见的。现在看来也是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建筑价值和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如今郭家大院地基大体框架目前基本保存完好,还剩堂屋左侧正房、转角、厢房数间。在大院居住生活的族人还有几户。部份地基空置时有杂草丛生,排水系统多有不畅,长时间无人管理,导至地基沉降倾斜变形,破损加重。如果任由目前态势延续,此处郭家大院遗址定会悄然无声地消失。</p><p class="ql-block"> 甚幸2016年春节家族长老们把修缮郭大院堂屋(郭氏本支祠堂)与大院地基遗址修缮保护提上了郭氏家族议事日程,准备在原址上重新修缮堂屋和对大院遗址进行保护。</p><p class="ql-block"> 忆想一座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的郭家大院家祠在原址上重修,后有靠山前有水塘的开阔地带。山造势,水聚财,昭示着郭家湾大院一脉亘古龙兴,源远流长、子子孙孙繁荣昌盛、衣食丰足。</p><p class="ql-block"> 长久以来,农耕文化下的郭氏族人,大多安于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衣食倒是无忧。而到了现在市场经济社会,郭家湾大院人更加注重子孙的培养,他们走出去在各行各业都干的风声水起,为家、国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一份能力。</p><p class="ql-block"> 一座大院、家祠,便是一脉族人乡愁所寄。她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子孙后代向往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有祖辈遗风,有规矩传承;因为在这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因为在这里,血脉绵延,传承庚续,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郭家大院宗谱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涵盖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整个家族的生命史。</p><p class="ql-block"> 一方郭家大院在小小家祠里有着大文化,家祠不应是旧物,而是历史传统赋予我们的文化信条。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座大院、家祠一族人。每位郭氏族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书,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自己在抒写自己的篇章,给后人以启迪。</p><p class="ql-block"> 祈槐溪里郭家湾大院、家祠、古风依然、涅槃重生、再放光彩。</p><p class="ql-block"> 愿郭家湾大院后裔弘扬先祖遗风,谱写郭家湾大院盛世华章。</p><p class="ql-block">2024、6、1</p> <p class="ql-block">原郭家大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经过修缮后的郭家大院及家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