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石楼文史研究论坛之(二十)———童年记忆 作者:郭金义

辛中

<p class="ql-block">作者:郭金义先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临江山 拜读童年记忆有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 辛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榆树疙旦经世故,枝头莺鹊穿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巉岩畔上屈泉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几回追梦远,集聚族乡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潮痕人渐老,本源长忆三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沃田峰秀北川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蟠根庇荫处,犹是少年声。</b></p> <p class="ql-block">榆树圪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律 拜读静远童年记忆有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 辛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玉树临风圪旦名,屈泉浚涧抚坤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村童记忆福荫庇,乡老精神凝聚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日月田畴年景度,河川沃土惠民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时光荏苒梦犹在,岁暮回肠墨妙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童 年 的 记 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郭金义</b></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老家,挥不去的乡愁。生命的摇篮,是一个永恒的回忆。“剪不断,理还乱”。老家是魂牵梦绕的地方。几回回梦中回故乡,双手手搂住爹和娘。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黄土地养活我长大。生我养我的地方,血乳相融,难以割舍。</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塔子上村,“东岭西塬两条龙,二龙戏水好风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家住在前村,前村的地形是一个坐西北向东南的弧形山洼。面向东岭雄伟苍翠。旁有小溪潺潺水,纤纤不息绕峰回。背靠“塬则上”有宏厚安泰之感,千古巍然。村子依山畔水,从山顶至公路不规则顺次而下排列。前村的中心是“榆树圪旦”,这半个村子大都是郭姓本家,民风淳朴,和睦相处。堂叔郭成选多年担任村干部、生产队长,睿智果断、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德高望重。善谋略有计划,领导村民修田治水,是全村的脊梁,我们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鸡鸣屋顶、狗吠深巷、牛羊成群、生机盎然。榆树圪旦,有一棵古老的大榆树,由此而得名,祖祖辈辈根深叶茂荫庇子孙繁衍生息,兴旺发达。有一块废弃的大碾盘和碾圪碌,又凳了几块大石板,供人们休息聚集,坐在一块谈天说地。从我童年记事以来这榆树圪旦的神奇魅力吸引了前村老老少少。除冬天外,不论大事小事,有事无事,村子里的人只要一有闲空就坐在这里。前村是一个生产队,队里开会,发工票,都是在这里。人们早晚吃饭时上至圪崂里,下至下村,戏楼圪崂,老小都端上碗来这里会餐,不知道多少年村里就养成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我家就在榆树圪旦十米左右,自然是有空必到。我们家十多口人,自是这个大家庭的主要成员,夏天半村人坐在这里谈天说地,有讲故事的,有拉家常的。小孩睡在石盘上,听大人们讲故事。有的睡着了,直到很久很久大人们抱着沉睡中的孩子各自回家。秋天,谁家有豆角,倒在碾盘上,人们围在一起抽豆角。谈论着丰收的喜悦。榆树圪旦顺天意,接地气,传承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勤劳善良团结互助的美德,那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成了一个永远不能忘怀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院子,是正面三孔砖窑,两侧各两孔石岔窑的四合院。从1953年统购统销开始,石楼城关粮站的收储点就设在我家院子里。收粮就在院子至榆树圪旦。周围村子至甘河、麻庄、沟沟、圩搲、小豆疙瘩、马村、蓬门、兰家沟、刘家塔等地,都在这里交公粮,记得最初的收购价是玉米5分,高粱4.5分,黑白豆6分。收下后有骆驼和牛车运往城里。粮站的杨三友,宁成祥在我家院里住的时间最长,我们处的感情很好,他们两都是忠厚老实的好同志,直到现在我们后辈们一直往来。</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战爭爆发,政府组织群众捐款捐物支援前线,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捐献现金二万元。石楼县抗美援朝分会给发了收据,"一区西卫行政村塔子上郭成堂捐款20000元,收据号"3021"。</p> <p class="ql-block">  从五十年代起我家就和刘富有,郭增田三家伙养了一群羊,轮流放牧。那雪白的绵羊羔十分可爱,聪明机智的大花狗形影不离。合作社后也一直养牛,生活虽苦点,但过的很充实。</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这里商讨。生产队制定生产计划,那块地种什么,都征求大家的意见。谁家娶媳妇,请总管然后分工,年青人上团圆山砍柴,有做饭技术的锅灶上蒸馒头蒸糕熬菜,担水、劈柴,真是一家有事大家帮忙。榆树圪旦的凝聚力,向心力,接地气,顺天意。那种高尚的美德,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那种无私的奉献,那种纯朴的民风。那种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值得千秋万代继承发扬。</p><p class="ql-block"> 农闲,十一月至腊月。村里组织演员,每晚在刘吉发家排练“道情”,准备正月演出。后窑是唯一的排练场。用两只碗盛满麻油,搓上两根粗粗的棉花捻子,是上好的照明设施。看红火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塔子上的道情源远流长,大约从清朝末年流传下来。五六十年代是鼎盛时期。剧目有:《十万经》、《小姑贤》、《杀狗》等十几个。演员和文武场门的乐队三十多人,大都是本村村民。</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虽然物质匮乏,但年味很浓,每每年关翘首以待。年三十是最忙的一天,童谣:“三十吃早饭,先担水 后扫院,门神对子全贴上。”大人们忙的不可开交,甚至守夜到鸡叫。公鸡一叫鸣,新的一年开始了,拉鞭放炮、爆竹声声辞旧迎新。有道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大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给“佛家”、“灶君”、“天地爷”上香。“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祈祷四季平安,满年通顺。初一上午,以“道情”武场门的锣鼓乐队为主,组成秧歌队,给军烈属拜年。初二是“窜院”,给全村挨门逐户拜年,送上祝福。初三开始唱“道情”,周围十里方圆,邻村群众都来塔子上看“道情”,戏台前挤得人山人海。东道主自然是蒸馍馍、蒸糕、熬菜,拿出上等茶饭,招待邻村的乡亲。塔子上的村民淳朴大方,热情好客,情深义重。塔子上的“道情”红火热闹、唱腔悠悠,寓意深长。真是余音尧梁,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我热爱祖先们祖祖辈辈耕耘的这块土地,从县城北至塔子上。屈产河沿岸是石楼县最平坦肥沃的土地,从古至今是石楼的产粮区。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夏天站在老家脑畔的塬则上,“一览众山小”。极目远望屈产河两岸,广袤的田野里,从塔子上前坪,后坪,后河滩,马家坪,西卫,孟家塔黑油油的庄稼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让人心旷神怡,喜气洋洋。山山洼洼沟沟渠渠都是庄稼,坪地是玉米,高粱,山地是大豆,谷子,迷子应有尽有。辛勤耕耘,汗水浇灌了丰收的果实。东卫村有自流水地,水渠从村中流过,人们有着很经济无污染的水流,不用花钱就可以自流水浇地,旱涝保收。塔子上的甘河沟,是清朝末年就修建的自流水地,种植各种蔬菜粮食。除村人自足外还担到附近去卖,孟家塔到塔子上这道川的坪地大都机耕机灌溉,村里买了铁牛55大拖拉机,堂兄郭顺义是石楼第一个拖拉机驾驶员。春秋耕地,冬夏为民拉炭,搞运输。</p><p class="ql-block"> 屈产河从东庄“跌哨”(瀑布)开始,一直到塔子上,河床基本上是平坦的。塔子上“东岭”、“西塬”这两条山脉在村中汇合,村中间的“石崖畔”与村对面的“石圪堵”连在一起。鬼斧神工,浑圆天成,自然形成了一道峡谷“石盒子跌哨”。每当山洪暴发,村里人叫”发山水“,全村人都站在”石崖畔“看山水。”石盒子跌哨“汹涌澎湃,怒吼咆哮,惊涛拍岸,巨浪翻滚,犹如万马奔腾,如雷贯耳。</p><p class="ql-block"> 石盒子下游,被洪水冲刷出一个深深的水塘,村里人叫“塘洼”。又宽又深,“洼则盈、心则宽”,“湖平两岸宽”的自然景观,也给石盒子跌哨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村人传说石盒子里有“金马驹”。即使在洪水过后,清蓝的大塘洼,深不可测无人敢接近。到了冬天我们在这个大水塘上破冰取水,挑水饮用。这里叫前河滩。“石盒子”以上叫后河滩。两岸巨石相连,被雨水洗刷的干干净净,河水清澈见底。夏天这里是天然的大浴池。小朋友们光着身子,泡在河里,尽情的游泳,戏水,玩耍。这是村民一年来最佳洗澡期。妇女们坐在河边里洗衣服。洗完晾在石盘上。这原始的洗晒要比全自动洗衣机好百倍。甘河沟的泉水,清澈甘甜,沁人心脾。在这里汇入“屈产河”。前村有口水井,水量很少。大部分饮用水,就在甘河沟担水吃。尤其是盛夏,在山里割一天小麦,回家时,再担上一担麦子,那个干渴饥饿的感觉,烈日当空汗如雨下,一到甘河沟泉水前,把麦担子往地上一架,爬在泉水上,饱饮一顿,然后在河里洗个澡,那个爽的感觉,实在是无法用语言形容。</p><p class="ql-block"> 从记忆起老家的学校,就在“官路上”的“店房院”一孔窑洞,老先生叫郑立人。没有课本,教“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从王怀福老师到我村教书就走上正规。我是八九岁开始上学。当时的小伙伴们有于怀智,郭兰光,郭九光,乔成光,刘志儿,郭玉青,还有依家沟的兰殿文,兰殿武,兰殿伟,李兴元等十几个学生。我一九五六年十二岁考入石楼城关完小(完全小学)。到六十年代学校搬到戏楼圪崂。三孔窑洞。四个年级二十多名学生两个教员。七十年代学校搬到大队新修的十孔窑院,学生增加到五六十人,教员六个人,从幼儿园到六年级,应有尽有。还设了操场和篮球场,到九十年代,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拨款修建了新学校,上下两层楼二十多间房子,六七个教室,拥有学生百余人,教师七八名,是塔子上教育事业的鼎盛时期。如今年轻人住进了城里,人去楼空,村里没有学校。</p><p class="ql-block"> 老家永远是一个繁荣兴盛,充满生机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郭金义简介</b>:</p><p class="ql-block"> 郭金义,男,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模范党员",纪檢监察先进个人"。中国工商银行交口县支行退休职工。爱好书法,文字写作。曾在石楼县《屈源》杂志发表《晚清商贾郭登云》等文章,《吕梁城市金融》发表《我为党旗添光彩》等多篇文章,工行山西分行政工专刋发表《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被、工行吕梁分行授于"优秀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辛中简介:</b></p><p class="ql-block"> <b>辛中;女,曾用名;辛瑞花,微信、QQ;欧阳真心。山西吕梁石楼人。中共党员,政府干部,石楼三晋文化理事,吕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b></p><p class="ql-block"><b> 2017年出版个人诗集《碎玉集》138首。</b></p><p class="ql-block"><b>2021年出版个人诗集《孝恩集》140首。</b></p><p class="ql-block"><b>2017年荣获“中国十佳当代潜力诗人”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2018年荣获全国第七届当代摄影大赛二等奖。</b></p><p class="ql-block"><b>2021年获得全国《夏韵墨青杯》二等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