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追寻昔日足迹】</b></h1><h1><b> 曾靖碧工友发出倡议,众工友响应,推举林新民工友领队,洪春霖、范国强、林婉真、白剑秋、李其育、王苏、卢晓雯、刘新德等工友加入,组成十人小队,赴漳平龙岩追寻昔日足迹,看望当年工友。</b></h1><div><br></div> <h1><b>【当年并肩地,如今见荒凉】</b></h1><h1><b>我们回到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厂区,昔日厂房已经复为平地,杂草丛生,厂区变堆场。</b></h1> <p class="ql-block">在原办公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前排自左至右:林婉真、曾靖碧、卢晓雯、王苏</p><p class="ql-block">后排:洪春霖、林新民、李其育、白剑秋、范国强、刘新德、颜志元</p> 在办公楼上鸟瞰厂区 曾靖碧与同行工友看望郑老。 领队林新民向郑老表示问候 <p class="ql-block">在后山生活区。</p><p class="ql-block">自左至右:范国强、林金煊、白剑秋、曾靖碧、郑文珍、林新民、李其育、林婉真、洪春霖</p><p class="ql-block">照片背景是95岁高龄的郑文珍老领导的家。郑老一家四口都是“漳硫人”。</p> 在“石光小苑”,工友颜志元向郑老及众工友敬酒。<div>志元工友是“漳硫”最后一任书记。</div> 左起:郑文珍、曾靖碧、林婉真、林新民 左起:王锦达、谢连捷、卢晓雯、陈忠义、郑文珍 左起:陈忠义、郑文珍、曾靖碧、林婉真。林新民、王锦达 左起:范国强、李其育、王苏、颜志元、唐培富 左起:洪春霖、黄涛、郭日光、白剑秋、范国强、李其育、王苏 郭日光工友敬酒 曾靖碧为老领导服务。<div>当年他们曾在一个车间,郑老是靖碧的书记。</div> 在石光小苑玩秋千。仿佛回到48年前。 脑中是否闪过电影《芦笙恋歌》的镜头?<div>耳畔可曾响起歌声“阿哥阿妹情意长……”</div> <h1><b>【旧地重游心潮涌】</b></h1><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当年奋斗地,如今寻无踪。</b></p><p class="ql-block"><b> 漳硫虽不再,厂房存心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40多年前,我们曾在这里并肩奋斗。漳硫从荒山—平地—基建—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产,我们在这里流过汗,也结下深厚的工友情谊。漳硫有过辉煌,我们为之骄傲。如今,漳硫进入历史,我们虽有不舍,但能理解。漳硫的“辉煌”是祖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她的“结束”是祖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必然。</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只要记住自己曾在这里奋斗过,就是无悔。</b></p><p class="ql-block"><b> 看望几位老工友,他们的生活条件有些“落伍”,但他们心态平和,对现有条件满足,无怨无求,活得自在。对我们也是一种启迪和教育。</b></p><p class="ql-block"><b> 漳硫虽然不在了,但“漳硫人”还在。厂房拆除了,心中的工厂永存。</b></p><p class="ql-block"><b> 工友们说,有生之年一定常回来看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