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淡月》美篇2024年第6期终结篇

-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卷首语</b></p><p class="ql-block"> 《疏帘淡月》美篇月刊,自2021年7月1日创刊,至2024年6月1日终结篇收官,每月1号准时出刊,共发表38期(含两期特刊),总计163首诗词,其中有154首词,5首律诗,3首绝句,1首古风;还有2篇游记,1篇小品文,2篇论文节选。读者人数由首刊2000多人次,现增至1万多人次。我们完成了创刊宗旨:宣传、普及、推广、交流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三年来,已形成《疏帘淡月》美篇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第一、内容广泛,题材丰富。设置有九州风云、 中华英杰、游目骋怀 、琐窗细语、朝花夕拾五个栏目,以怀古词、中华英杰和咏物词为我刊之特色。三年来,我们以诗词和词组的形式,报道了古今很多重大的历史,如楚国兴亡、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及当代重大事件等;歌颂了很多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杰,如屈原、苏轼、文天祥、司马迁、曹雪芹等25人,还有古今很多无名英烈,我们刊登了23首咏物词,托物咏志抒情。</p><p class="ql-block"> 第二、很多词都有小序、时代背景、人物简介、对冷僻的词语、典故作了注释。写小序的目的,一是介绍某些历史事件的背景;二是抒发作者的看法;三是方便读者阅读理解。</p><p class="ql-block"> 第三、每期有主题,围绕主题选诗词,再以诗词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模版、插图、音乐、配之以诗化语言的图注。这五个元素的配合有完美的视听效果,更烘托中心词意。</p><p class="ql-block"> 第四、美篇以词为主,兼有律诗、古风和精炼的散文。所有的词均按旧声韵(平上去入),按词谱依声填词。每首词均注明词谱和声韵。</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我们衷心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和更多的与我们素昧平生的读者朋友,对《疏帘淡月》美篇的喜爱、支持、鼓励、转发,送给我们很多、很多的点赞、点评和鲜花。这些都鞭策我们不敢懈怠,以高质量、高品位回报读者。</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读者朋友,谢谢你们三年的陪伴!祝大家在古诗词滋润中如意安好!再见!</p><p class="ql-block"> 红冰凌</p><p class="ql-block"> 2024.6.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杨淑培 湖北沙市人 编审 研究员 北京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曾任中学语文教师15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编辑、科技期刊主编25年。生物专著及论文80余万字。曾受《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养蜂卷》编委会特邀,撰写《中国养蜂史》。七十岁报考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师承著名的诗词作家、鉴赏家、北京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导师赵慧文教授。其后开始自学古典诗词及其创作。部分词作发表在《中华辞赋》等刊物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目 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2024年第6期(总第38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终结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风云变幻之势,兰芷蕴含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疏帘淡月前言》 摘要 赵慧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学词求索之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疏帘淡月自序》摘要 杨淑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炳烛而学做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红冰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读者留言摘要</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2024年6月1日出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风云变幻之势,兰芷蕴含之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疏帘淡月》前言,原文1.5万字 摘要)</span></p><p class="ql-block"> 赵慧文</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华诗词学会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北京诗词学会顾问,文学副教授,著名的古诗词散曲作者及鉴赏家。长期致力于中华古诗词的教学、研究和普及工作。出版专著有《历代名家词赏析》《郑板桥诗词选析》《诗词散曲创作三十讲》《骈文精萃》《旷代才女李清照》《隐逸宗师陶渊明》《滴水集》《周郎诗词鉴赏》等十余部。另有文章发表于《文学评论丛刊》及唐诗、宋词、元明散曲鉴赏辞典,计500余万字。</span></p><p class="ql-block"> 我通读了她的作品,计163首,以词为主。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154首词(有小令、中调、慢词),</span>5首律诗,3首绝句,1首古风。没想到她提高如此之快,突出感受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视野宽,格局大。从时间来看,有古有今;从空间来看,有中有外。风格典雅清丽。含家国情怀、大自然情怀、人文情怀、青春情怀,真善美的人生取向与崇尚艺术贯穿全部诗集,展现了诗化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一、《疏帘淡月》选材多样,内容丰富</p><p class="ql-block"> 诗词内容分成五部分:以咏史咏人的怀古诗词为主体,亦是该诗集的特色。</p><p class="ql-block">(一)九州风云</p><p class="ql-block"> 记叙古今重大历史事件,如楚国兴亡、甲午海战、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从时间来看,有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此部分以史为鉴,家国情感特别强烈。总计31首。</p><p class="ql-block">(二)中华英杰</p><p class="ql-block"> 记叙了25位中国先贤、英烈、名士。从古到今,其思想、品格、志气、业绩等,为华夏文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激励后人,继承弘扬。如岳飞、辛弃疾、文天祥、史可法、袁崇焕、秋瑾;屈原、苏轼、司马迁、曹雪芹;历史上著名的两位女词人:李清照、徐灿及当代的周恩来、关露等。</p><p class="ql-block">(三)游目骋怀</p><p class="ql-block"> 内容是山水记游词,有国内、国外,均抓住景物特点加以描绘,歌颂祖国大好山河。如游张家界、黄山、南海、西山等地,亦展示了世界一些地区的优美景观,如美国大瀑布、大峡谷、英国的尼斯湖、俄罗斯的夏宫、土耳其的棉花堡等等。均展现了大自然情怀,其视野之广,心胸之宽可见。</p><p class="ql-block">(四)琐窗细语</p><p class="ql-block"> 内容是书写乡情、友情、亲情的抒情诗词,抒情诗是以直接抒情为主,间接抒情为辅,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要求情感真挚、强烈、深刻、感人。作者所写的抒情诗,就有真挚感人的特色。如《沙市怀古》《故乡浴兰节》《梦回故乡》《致大学同年祝酒辞》《病中寄家清》《寄学生》《七夕夜语》《雨后荷塘》《金婚》等等。</p><p class="ql-block">(五)朝花夕拾</p><p class="ql-block"> 此栏目主要写咏物诗词。咏物诗词是以歌咏世上各种物体,以物为题材的诗歌。“咏物而不滞于物”,要有寄托。如托物寓志,托物寓人,托物讽世,托物抒怀等。作者共写了25首咏物词,有托物抒情的梅、兰、菊、荷、情蛇、龟恋;托物咏志的巨鱼;托物讽世的大蝴蝶,托物寓人的梅刊等等。</p> <p class="ql-block"><b>二、运用多种手法熔铸艺术特性</b></p><p class="ql-block">(一)选材广、格局大、构思新。</p><p class="ql-block"> 从上述五部分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视野之宽阔,选材之丰富,古今中外,由人及物,几乎无所不写。如写中华大的历史事件,从古代春秋战国的楚国兴亡,近代的甲午海战、戊戌变法,现代的辛亥革命、当代的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后的各个大事件。正如清代词霸陈维崧的“词论”所言:“敢拈大题目,出大意义。”</p><p class="ql-block">&nbsp; 在艺术构思上,作者注意围绕主旨进行选材。如《读离骚·吊屈原》,一般作品写屈子时多写其在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开创了骚体诗及浪漫主义的香草美人手法,但作者还注重屈原推行“美政”时,政治家的才能与遭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构思是创作的关键,要写好一篇作品,必须在构思上下工夫,不能看什么,就下笔来写。尤其是写历史题材。必须有“思接千里,视通万里”的才智。要多读书,勤思考。作者所写的历史题材多。为了写好每一篇,她均注意多读书,勤思考。如《曹雪芹》的三首词,作者是在读了不少红学专著中,在比较思考中,择其善而化为诗词。又如《古风·李清照》长达70韵,980字,2006年写完初稿,2020年又重新创作,使主题更加深化。正是以个人的离合之情,抒国家兴亡之叹。</p><p class="ql-block">(二)创作方法多种多样</p><p class="ql-block"> 既有古典的“赋比兴”,又有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及浪漫主义的联想与想象、象征等。如《沁园春·鲲鹏赞》则是浪漫主义的想象、象征手法庆祝祖国七十华诞,以鲲鹏的形象气势,象征今日之中国强大。</p> <p class="ql-block">(三)抒情方法极尽变化</p><p class="ql-block"> 情,是诗歌的生命。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一些符合格律的文字,没有作者之情融注其间,就不是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即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理抒情)。作者均有佳作,如直接抒情《诉衷情二首·七夕夜语》;借景抒情《采桑子·戊戌病中》;借事抒情《鹧鸪天·欢聚》;借理抒情《沁园春·日出九州》等等。</p><p class="ql-block">(四)词语诗化,风格典雅</p><p class="ql-block"> 诗词曲是语言的艺术,进行创作必须掌握诗化语言的特点与规律。诗词的语言要将所写的众多内容呈现出具体形象、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因此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比拟、摹状、夸张、双关、反复、叠词、对偶、排比、顶针、映衬、反语、层递、用典、通感等。 </p><p class="ql-block"> 作者诗词的典雅之风,往往离不开历史典故的积淀与妙用。此诗词集中,各类事典、语典、明典、暗典,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p><p class="ql-block"> 通读此诗词集,会感到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视野宽,格局大,艺术手法多样。风格典雅清丽,这与作者有学识、创作态度严谨分不开。她写诗词不逐数量多,力求质量好。尤其写重大题材,反复学习有关资料,认真思索后才慎重落笔,颇有贾岛“十年磨一剑”的苦吟精神,這是值得肯定的。</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4日 于滴水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学词求索之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疏帘淡月》自序,原文3000字 摘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杨淑培</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是最美丽的、最幽微的,最微妙的一种文学体式。张惠言说:“填词,要有天分,有学力。”天分即灵性,学力即书卷,我是学生物科学的,二者皆无。但我很认真,很执着,很刻苦,我相信勤能补拙,于是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的学词之路。</p><p class="ql-block"> 七十岁生日那天,我报名参加了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国古诗词研修班第八期。我的导师赵慧文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治学十分严谨认真,而又热情和蔼的先生。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育与推广,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是她交给了我一把初启诗词大门的钥匙,使我迈开了求索的第一步。前五六年,我主要是学习,多读、多学、多想,写得很少、很慢、很拙。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当代词学泰斗叶嘉莹先生说:“词中所表现者,常是比诗更为深婉含蓄之一种情思和境界。”这些金册警句,需我含英咀华,终生体会。我深知,作诗的功夫在诗外的积累。于是我开始大量的阅读。从《读词常识》,到王力的《诗词格律慨要》、八十万字的《汉语诗律学》,到《惠风词话》《人间词话》等等,只要谈到词的写作技巧的,无论长短我均一字一句收藏入库。叶先生的讲稿丛书:《唐宋词十七讲》、《北宋名家名词选讲》、《迦陵说词讲稿》等我均一本一本、一遍一遍地拜读,而且做了详细笔记。赵先生的《诗词散文创作三十讲》是我的写作模本。与此同时,我广泛地阅读以宋词为主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名家名词选集和词大家专辑,同时阅读历代诗歌、散文、辞赋精选,以填鸭的方式急补大脑空白。十几年来,我的读书笔记、填词技巧及分门别类的妙语警句已收录十五本。</p> <p class="ql-block">  我爱古诗词,特别钟爱长短句,更敬仰那些人品、诗品双绝的真君子。屈原的高洁好修,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杜甫的忠爱缠绵,苏轼的旷达逸怀,辛弃疾的忠义奋发,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等等,都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对品德的完美追求,对国家的赤诚热爱。每当我吟颂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陆游、辛弃疾、张孝祥等慷慨悲愤,忠贞缠绵的爱国诗词时,真让我热泪盈眶,血脉贲张。爱国主义已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人格标准。激励中华民族在近世纪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与决心。也直接影响到我在填词中的主题取向。我要用词的体式,去述说那些悲壮的历史,歌颂那些为国家、为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烈。怀古词本来就是一种极难驾驭的词类,我非学史、学文,又无天分、学养,要写史、写人谈何容易!这其中的艰辛,还包括自己每天都要面对的四五十年颈腰病的痛苦折磨。</p> <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写怀古词必须要先做一个严谨的学者,再做一个严肃的词人。需要大量地搜集研究古今资料文献,了解古今史学界对其人其事的评价,最后再谈感想体会。2014年我尝试填了第一首怀古词《金缕曲·中国远征军》,继而又以系列词组的形式报道了“甲午海战”“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大的历史题材;歌颂了岳飞、文天祥、袁崇焕、苏轼、周恩来等古今英烈和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位史学、文学巨匠——司马迁和曹雪芹,总计56首怀古词。</p> <p class="ql-block">  十年来,我在学习的路上艰苦跋涉,上下求索,苦乐交集。我走到哪儿了?我看见,词如一座宏伟瑰丽的宫殿,我还在门外徘徊;我看见,词如浩瀚深邃、波澜壮阔的大海,我在岸边望洋兴叹;我看见,词如空谷幽兰,含章玉质,异香奇绝,而我绠短汲深,无法攀摘;我看见,词如云端美人,要眇宜修,神光离合,而我才疏学浅,只窥半面。我唯一的长进是,由脑中的一片空白,现些许有点鉴赏能力,仅此而已!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古典文学的滋润,提高了我人格修养和素质,陶冶了情致和节操。我已走到人生边上,我曾努力过,求索过,我很幸运。谨以此区区160余首拙词向老师交卷,“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最后以我的终结词,作这篇自序之结尾。</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金缕曲·求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辛丑清明</span></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久病真纡郁。更那堪、纸钱飞舞,清明时节。整理拙词翻自笑,老妪男儿情切。观手相、思维有别。多少兴亡多少爱,五千年、流尽苌弘血。吾敬仰,笔端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年求索心如雪。望幽兰,含章玉质,神圣奇绝。德薄才疏窥半面,绠短汲深难折。年已暮、痴情不灭。惟愿此生如秋叶,静美尊严,自然终结。风送我,伴兰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 2021年6月于西城晶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炳烛而学做美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红冰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我和杨老师均非中文科班出身,亦非青壮年,杨老师年逾八秩,我亦届七旬。三年来,我俩在北京和新加坡,以微信交流的方式,共同绘制了38期《疏帘淡月》美篇;完成了师生携手宣传、普及、推广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小小的心愿。在三年的美篇制作中,我们炳烛而学,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受益匪浅,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b>一&nbsp; 提高了我的精神情操。</b></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在编辑中,我首先要学习领悟杨老师的古典诗词,才能制作美篇。她的诗词内容丰富,风格多姿。我很喜欢读她的怀古词,每一首词就是一段历史。读之境界开阔,极为悲壮,闪耀着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光辉,陶冶着我的情操和精神世界。为了编辑甲午海战美篇,我们精心挑选与之相得益彰的模板、音乐,并寻觅到当年海战的真实照片,更好地烘托诗词意境,重现这段悲壮辛酸的中国晚清史。《破阵子·夺炮》记叙了甲午海战中,三百个北洋水师敢死队员,与炮台一起毁灭的壮举,“炮台焉能助纣!伴君玉碎飞腾。三百威灵霄汉立,四亿悲歌易水行。朝阳浴血升。”还有那丁汝昌、邓世昌、杨用霖等一半北洋水师将领的牺牲,自杀时的绝望与悲壮的场景,真让我血脉賁张,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又如,在编辑《中国远征军》和《中国川军》美篇时,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抗日战争历史照片资料库中,惊奇地发现几张从未公开的远征军和川军娃娃兵的像片,他们只有10—13岁,还没有手中的枪高,却在稚嫩的肩上,早已挑起了祖国存亡的重担,离乡出国与嗜血的日寇拼杀。照片上一位美国记者采访一个只有11岁的远征军娃娃兵问道:“抗战胜利后,你打算干什么?”那娃娃兵看着他非常平静地回答:那时我早已经死了吧。”我们在《疏帘淡月》美篇2022年第10期首次刊登了这组照片。难道今人读之、看之不感到心酸泪目吗?</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杨老师还歌颂了25位古今英烈先贤,他们的高贵品德同样洗涤我的灵魂。如屈原的高洁好修,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辛弃疾的忠义奋发,苏轼的旷达逸怀,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等等,特别是对屈原有更深刻的认识。为了编好屈原这期美篇,我们广泛地收集很多古今名家绘制的屈原画像及其楚辞作品,深知屈原留给后代子孙的不仅是“卓绝一世的逸响伟辞,琳琅满目,奇瑰雄伟的艺术风格”,更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争光的忧民爱国的思想和节操。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文人的气格,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性格。是我们伟大坚强的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延绵几千年而不灭的强大基因。爱国主义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凝聚的核心,亘古不断的根和魂。</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在美篇的制作中。我亦重温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楚国兴亡一路走来,我看到了宋、明、清王朝的覆灭与抗争;甲午海战的惨烈与悲壮;辛亥革命的伟大与壮举;抗日战争无数英烈的坚强与不屈:深感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来之不易,深感中华民族的苦难、坚强、伟大!正如杨老师在国庆七十周年献辞《沁园春·鲲鹏赞》,用象征手法歌颂中华民族:“吸元气沐初昕。五千载文明滋养身。有长城傲骨,梅花品德,黄河碧血,文化精魂。何惧封杀!历经劫难,浴火重生已是神。”</p> <p class="ql-block"><b>二 陶冶了情操,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b></p><p class="ql-block"> 通读杨老师的记游词,形象生动,千姿百态,有的大气磅礴,气宇轩昂,有的清新自然,婉约优雅。</p><p class="ql-block"> 如 “十里雷轰,百丈霭腾。犹如三千龙马征”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纵横交错。迷宫诡谲,五色纷披亿万年”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重峦叠嶂,奇峰怪石,苍岩翠壁,斗秀争雄”的黄山。</p><p class="ql-block"> 那“月眉轻描,柳丝缱绻,独行幽涧”的美丽痴情的狐仙;“水母漂浮,鸥鸟轻舒”象宝石般的南海;“胭脂沉水,翠盘凝露,忽明忽灭流萤度”的江南夏夜。</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记游词,不仅仅是描摹景物,而且还有哲理,启迪你去思考人生。特别是结句,无论长调、小令,读之意味深长,无限遐想。如《大峡谷》“人如蚁!对巍峨太古,君有何言?”;《海天冥想》“熙熙尘域众生徒。苦乐得失真磨蚁,加减乘除。”《游黄山》“黄山为我浓情,捧丽日冰壶银海中。……心如洗,憩绿潭幽涧,鸣玉琤琮。”《游湖晚归》“独行幽涧过桥东,是哪个、门儿半掩?”。</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情感诗词。特别真诚感人,如《病中寄辉华》,我反复咏读,似乎她真的来到新加坡问我:“亦师亦友亦胞亲,君还识否?憔悴若为情!”我俩“对床夜雨”直至“天鸡报晓”;还有《寄学生》《思沙市一中》等四首词,读后犹如回到50年前我们师生一起学习生活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三 学习了编辑技能,提高了美篇技巧。</b></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是资深编审,又是语文老师,对文字要求十分严谨。三年来我深感她无论大事小情都非常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追求完美。我俩性格相似,心有灵犀,一拍即合。</p><p class="ql-block"> 每期的美篇,先决定主题,再选诗词,配模板、音乐、插图和诗化语言的图注。我们要反复修改,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如今年元旦特刊《楚国文物图片展》,我们花了两个多月,增删修改500多次才完成。在浩瀚的文物图片中,我们精选出80幅有代表性的、国宝级的楚国文物图片,包括青铜器、漆器、丝绸、玉器、简帛、爰金等类别,对其真伪、年代、出土地、收藏馆和价值反复查证核实,不仅需要有历史、考古、地理、人文等基本知识储备,还要有对文物的材质、制作工艺等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我俩炳烛而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丝不苟地完成了特刊的制作。虽然感到很累、很累,但精神充实愉悦。</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我有幸在杨老师直接指导下,顺利完成了38期《疏帘淡月》美篇的制作,得到了上万读者的青睐,收到无数知名或不知名读者的点评、点赞和鲜花;我同时学习了很多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编辑技能;也成就了师生共同尊崇、宣传中国文学瑰宝——古典诗词的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读者留言摘要</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因受篇幅限制,很遗憾不能将所有的读者留言全部登入,只摘录了其中部分留言,请读者朋友谅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球琳</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1期《九州风云》)</span></p><p class="ql-block"> 巜疏帘淡月》美篇首刊,颂建党百年,赞党生,光照九州,唱英烈,光齐日月。气势磅礴,感天动地,美不胜收。文风优雅,图片清新,编排精致,让人耳目一新,美篇之佳作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平安</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2期《游目骋怀》)</span></p><p class="ql-block"> 《疏帘淡月》美篇,内容清爽高雅,背景的古典音乐和展示的每一幅作品,都会让我不知不觉的沉浸在心灵的一片净土之上。</p> <p class="ql-block"><b>童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3、4期《辛亥革命》上下)</span></p><p class="ql-block"> 读《辛亥革命》上下篇,皆为珍品,深沉、清新、芬芳、溢彩而雋永;文中用典确当贴切;介绍、注释流畅通晓。阅后深感温史、诵文颇享美感、多受教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季恩宇</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4期《辛亥革命》下)</span></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带领我们重温辛亥革命史 ,具有非凡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童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5期《琐窗细语》)</span></p><p class="ql-block"> 杨淑培先生的四首词清丽、典雅、深情。读过得见其影,得闻其声。有怀古的幽情,有对桑梓眷恋的挚爱。 作者的注释周祥,也不忘对历史人文旧迹的介绍,一一道来如数家珍,并有相应的照片佐证。 四首词作,堪称上乘,编者妙手助力,更是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王铁民</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5期《琐窗细语》)</span></p><p class="ql-block"> 一句“问寂寥沙石,可思万鼓情浓?”足以道出杨老师对故乡——沙市的无限思念!一组组寻古问今的沙市历史存照,更加衬托了游子不忘初心的思乡情怀!这是绝对的锦上添花!真的很美! </p> <p class="ql-block"><b>菜鸟飞</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5期《琐窗细语》)</span></p><p class="ql-block"> 本期特别有亲切感,当然因为是家乡的原故。图文并茂,音乐 悦耳。原作与编辑交相辉映。客观上帮助行外读者(如我)学习理解古韵词。</p> <p class="ql-block"><b>W tiemin</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1年第6期《朝花夕拾》)</span></p><p class="ql-block"> 拜读杨老师的诗词,仿佛在欣赏一幅幅美丽的国画画卷,梅花 的坚忍,兰花 的高雅,菊花 的多姿,真的是美不胜收啊!而这诗词、这画面、还有这配音,也是恰到好处!最为欣赏的一句 “冰雪压寒梅,玉骨笼瘴雾。绿萼琼姿映楚天,朵朵红云吐。” 而梅花的风骨,梅花的无私,学生最为敬畏,不禁想起伟人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真的很美! </p> <p class="ql-block"><b>王文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第1期《游目骋怀》)</span></p><p class="ql-block"> 读着游黄山散文,仿佛回到1996年五一假期我们办公室一行11人登上黄山的情景,您77高龄登上光明顶,太了不起了。您记录的松,云,石,峰~风云变幻,气势恢宏,千奇百态,栩栩如生,都赋予了诗情画意,要是跟着您同行,一定有不一样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b>蔡捷</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第3期《朝花夕拾》)</span></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词,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情深雅致、清丽,醉人肺腑,动人心魄,加之,巧配音乐、画图,观赏效果极佳。尤喜母校—武大樱花词。</p> <p class="ql-block"><b>W tiemin</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第5期《甲午战争》上)</span></p><p class="ql-block"> 拜读老师的诗词,又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是啊,这是一部屈侮悲壮的近代史!由于清末朝廷腐败无能,就是有众多志士仁人,也只能含恨报国,“义不独生全赴死!” 所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更要牢记历史,振兴中华!&nbsp;</p> <p class="ql-block"><b>习道行</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第5期《甲午战争》上)</span></p><p class="ql-block"> 《疏帘淡月》诗词中许多属历史性题材,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与叙事反映出作者的民主史观,这对于中国古诗词的一位新著者,对于所经历史沦桑的老同学来说既是一种心路历程使然,又是来自兴趣的大胆尝试。</p> <p class="ql-block"><b>蔡捷</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第6期《甲午战争》下)</span></p><p class="ql-block"> 拜读大作,久久沉浸在那段阴霾密布的历史往事里。您的美篇秉承一以贯之的风格,埙的音质深沉蕴藉,如泣如诉,渲染撼动人心的氛围,催人泪下。又是一段历史画卷、成功力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严昌卉</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八月特刊》)</span></p><p class="ql-block"> 《八月特刊》,让人瞬间穿越。半世纪师生缘起缘续,共同书写了一部教书育人故事。初三(6)是老师的“独生子”,五十余年同学们独享老师关爱。何等缘份!何等幸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朱辉月</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八月特刊》)</span></p><p class="ql-block"> 美篇倾注了学生对老师的一往情深,每篇小作文都写得真实感人,引人入胜🌹🌹🌹学生为老师的作品《望江南》谱曲、演唱的太好了👍👍👍还有书画、书法、摄影作品都值得欣赏👍👍👍为老师骄傲,为学生自豪👍👍👍!</p> <p class="ql-block"><b>童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第11期《抗日战争》下)</span></p><p class="ql-block"> 读杨先生《抗日战争.下》文美意切,爱家国敬英雄的深情溢于诗文,因此写出感怀太行山抗战及谍海女英关露,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表敬意和赞意,我附诗两首:</span></p><p class="ql-block">其 一 </p><p class="ql-block"> 燕赵悲歌怀圣战,</p><p class="ql-block"> 抗敌白淀狼牙山。 </p><p class="ql-block"> 青纱帐里诛倭寇, </p><p class="ql-block"> 策马太行驰中原。 </p><p class="ql-block">其 二 </p><p class="ql-block"> 敬悯关露沉痛心,</p><p class="ql-block"> 谍战魔窟志万钧。</p><p class="ql-block"> 胜利旋又遭寃狱, </p><p class="ql-block"> 昭白孤影到终身。&nbsp;</p> <p class="ql-block"><b>习道行</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12期《琐窗细语》)</span></p><p class="ql-block"> 本期《美篇》载有同学情五篇,特别对柯家清同学的执念让人感动。回想初中时柯家清在运动会上如同博尔特般的百米冲刺让我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b>童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第2期《游目骋怀》)</span></p><p class="ql-block"> 几首词壮婉兼具,文字清丽,背景介绍,配图配乐均精当。写美景,寓深情,寄家国情怀。读后赏心悦目,激发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情意,增长有关的人文地理和历史知识,实为难得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b>苏全红:</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第5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叩闻疏帘淡月新章。得见先生之胸怀远意,睹景思乡绵绵幽兰之情怀,戳达人心,我要学老师!</p> <p class="ql-block"><b>红星高照</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第5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巾帼不让须眉豪 </p><p class="ql-block"> 千古一人乃清照 </p><p class="ql-block"> 忧国忧民历战乱 </p><p class="ql-block"> 一片丹心受称赞 </p> <p class="ql-block"><b>童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第10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本期词作一如既往 ,文美、意达、情切 、动人。还介绍了对李煜、苏轼、和辛弃疾词艺术特点比较,以及李苏的生平简介对读者学诗词和增进知识颇有裨益。</p> <p class="ql-block"><b>赵慧文</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3年第10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您的诗词名家介绍,词作,及注释很好。配以书画更为增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秦观,小晏风韵。</p> <p class="ql-block"><b>赵华英</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1期《楚国兴亡》上)</span></p><p class="ql-block"> 拜读您的楚国兴亡,很为您的精神所感动。既成史家,又兼诗家,有志竟成。谨表敬佩,望此佳作发扬光大,成一家之言。</p> <p class="ql-block"><b>蔡捷</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元旦特刊》)</span></p><p class="ql-block"> 本期美篇颇具历史深度的华彩琼章。我们荣幸欣赏到两千多年前楚国精美文物图片。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均经过编者逐一精心查证其出处和历史……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况已是耄耋老人又疾病缠身,得有多坚强的毅力方能完成如此重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赵慧文</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一期及《元旦特刊》)</span></p><p class="ql-block"> 我看了你精心制作的楚国文物图片展,很好。</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研究创作关于楚国兴亡历史欣赏的诗词,更是欣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蔡捷</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2期《楚国兴亡》下)</span></p><p class="ql-block"> 打开美篇,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的琼章隽词、古今名家名画以及长卷录像,展示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屈原的画像及《楚辞》作品…,萦绕耳际的配乐,雅韵袅袅,词、乐、图、画相得益彰,观赏美篇,不仅加深对楚史的理解,而且是一场珍贵的艺术体验与享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球琳</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2期《楚国兴亡》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美篇做得十分优美,图文精致,尤其是诗词沉郁博缬,值得好好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b>王文元</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2期《楚国兴亡》下)</span></p><p class="ql-block"> 今日细细品读美篇,带着我穿越到了楚国,屈原的爱国美政,遭党人迫害含恨投江,楚霸王项羽大势已去不肯过江东~。重温了那些历史事件。每次听老师讲诗词都格外生动,听得入神,</p> <p class="ql-block"><b>球琳</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3期《朝花夕拾》)</span></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做任何事都追求极致,字如其人,此美篇里的文字图片都清秀淡雅,沁人肺腑,百读不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赵慧文</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4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拜读了大作。题材广、立意新,词语典雅。有词,有画,有乐 ,有历史介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蔡捷</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4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拜读好友大作,受益良多。颇具文学及其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作者用如椽之笔,颂太史公的丰功伟绩!咏女词人徐灿的别样词情隽语。颂咏《风筝》中的投死为国,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笔力遒劲,刻画得生动形象,其家国情怀令人钦佩。<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期美篇依然秉承以往的风格,词乐画相得益彰,效果很好!<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王照琨</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5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同样能注释红楼梦的读者。的确,一两百年间里红楼梦的读者万万千千,从各自家庭出身、社会经历、宗教信仰、文化修养、自身性别与个性等等均对红楼梦有各自不同的看法。红楼梦之所以与其他任何作品有云泥之别,不愧为中国文学顶峰之巅,关键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文化大全巨著!从历史、社会学、宗教、建筑、物价、诗词歌赋、服饰、饮食、商业甚至书法楹联等等角度出发,你均能从中得到启迪。我认为自古以来真正能读懂红楼梦的人不会超过三五人,我心目中唯有金圣叹看得最为透彻!杨老师从历史角度出发,用唯物史观辩证论述,虽不是唯独,但也是难得,给我们以深深地感触!向杨老师致敬!您永远是我们的导师!</p> <p class="ql-block"><b>张辅成</b><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年第5期《中华英杰》)</span></p><p class="ql-block"> 文章深入探讨了《红楼梦》的丰富内涵,并通过欧丽娟教授的视角,揭示了小说的多重层次和深刻寓意。文章不仅表达了对《红楼梦》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对欧教授研究方法的赞赏。在分析曹雪芹的创作宗旨和人物刻画时,作者展现了对文本细节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特别是对林黛玉性格的重新解读,为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增添了新的理解维度。</p><p class="ql-block"> 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语言流畅,体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过引用曹雪芹的自序和脂批,作者成功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曹雪芹形象。同时,作者对林黛玉性格转变的分析,为理解《红楼梦》提供了新的视角。</p><p class="ql-block"> 文章结尾,作者提出的新填《乳飞燕·黛玉之死》一词,展示了作者不仅对《红楼梦》有深刻的理解,还具备创作才华。整体来看,作者的文章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评论和创作实践的结合,既表达了对经典的热爱,也展现了个人的文学才华。</p> <p class="ql-block"><b>图片来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敬请赐教,勿送鲜花,</b></p><p class="ql-block"><b>如蒙抬爱,交流转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