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与她的见面屈指可数,但她带给我的冲击却是与日俱增。身为女性记者的王小萍,天生有一双好看的眼睛,柔和的眼睛仿佛直达人心,让你不由得亲近起来,行走在田地乡野之间,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时代的变迁,写下动人的文字。 <br><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图左为王小萍 2024年5月摄于郑州市图书馆青青河畔草品诵会)</font></h5> 多年前,因为在渑池县委宣传部工作的缘故,结识了河南日报社驻三门峡记者站站长,见到的第一面,就深深被她身上的那份气质所折服,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与平易近人的言谈让人印象深刻。她在与农户交流时,对农业知识的如数家珍让农户都刮目相看,60多岁的农户连连说,这女娃子厉害,是个行家、是个“庄稼把式”;下乡采访时,她顶着日头走进田里,去感受场面的热烈;当得知我到乡镇工作后,她仍然继续关心着我的生活和工作,让我在基层加油干,去奋斗青春;她总是鼓励我,让我走出“安逸圈”,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人,开拓自己的眼界。 与她相识的几年里,她从来不把我当做晚辈或是熟人来看,在她签名的书里,她亲切的称呼我为“小友”。别人眼中,她是记者,是站长。而在我眼中,她更像是一个邻家的知心姐姐一样,陪伴着我的成长,在迷茫时,她会编辑文字开拔,在你难受时,她会留下暖心的评论。她像是高尔基笔下,那个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线把我连起来的人一样。<br>她不仅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在我的书柜里静静躺着她的几本书《在一切潮流之外》《落红记》《白露为霜》,每到节气时,我就喜欢翻一翻《白露为霜》,来读读一读她笔下的节气故事。仿佛她在我旁边,用轻灵的话语来给我讲述似的。<br> 很多人说记者是理性的,而诗人是感性的。但我却不这么认为,谁说记者必须理性,而诗人只能感性?以理性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感性的思维来理解世界,在报道社会变迁时,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语言来描述社会发展的前进脚步,有何不可?王小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记者和诗人在她身上并不违和,反而有一种极致的美感。<br>看着窗外的夕阳,我耳边仿佛传来流浪诗人的轻声吟唱,那一刻,王小萍的形象在我心中定格。她像一颗自由的灵魂,穿行在田野中间,越过山岗,飞进每个人的心中。<br><br>——发表于2024年6月1日河南日报创刊75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