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槎:春晚背景里的避世古村

樱桃小丸子

<p class="ql-block">婺源县段莘乡,位于县城地势最高的东北部。这里群山绵亘,溪涧纵横,森林密布,许多古村藏于深山之中,景色绝美,宛如世外桃源。在去年3月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们自驾深入段莘乡,探访了多座古村,有“深山小桃源”庆源、“千年古村”官坑、“徽商重地”裔村……,这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走进一座春晚背景里的避世古村—汪槎。</p> <p class="ql-block">此行婺源赏花,几乎多为雨天,原以为的遗憾,却有着意外的惊喜,看到了最美的“烟雨江南,诗意婺源”。这天去汪槎,又是烟雨朦胧的一天。中午我们结束了在虹关的拍摄,沿着连接浙源乡和段莘乡的“彩虹公路”—段浙公路(婺源“一号公路”,沿途景色绝美,是网红打卡地),驱车驶往汪槎。公路蜿蜒穿行于叠翠山峦间,山上云雾缭绕,山间古村静卧,粉墙黛瓦与金色花田辉映,美得让人难以抗拒。</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开过了段莘水库,不久后我们拐入通往汪槎的一条岔路,这是一条狭窄的盘山路,几乎贴着崖壁,很难会车,连续急转弯也考验着老茂的车技,这时山间雾气弥漫,能见度降低,行驶更需小心翼翼。我们沿着公路盘桓而上,一边开车一边留意是否已经到了汪槎,终于我们在绕过了无数个急弯之后,在一处山坳口看见了一座村庄,我们停车下来打听,村民说这里就是外汪槎村了,往里走2、3公里是里汪槎。</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村口飞起了无人机,在上帝的视角下,我们被这一幕惊艳了:群山环抱山坳,山峦叠翠,云雾缭绕,层叠的油菜花田洋洋洒洒地向山下蔓延,直至铺满了整个山坳,粉墙黛瓦的村庄点缀其间,一条清溪绕村而过,有着远离尘嚣的避世之美。</p> <p class="ql-block">汪槎分里外汪槎。里汪槎姓汪,元代中期由近处槎口迁此山坳内岔道旁,后来岔演变成槎,汪姓居此已传二十五代,村子已有七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外汪槎位于山坳口,是余姓居,比汪姓晚三十年建村,是汪家女儿嫁大汜余家,夫死带子回娘家汪槎,村子划些田地给她谋生,后余子兴旺成村,谓外汪槎村,也有近七百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车停在外汪槎村口的停车场,穿过村庄和油菜花田,往里汪槎走去。</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虽无名人故居和豪宅深院,却胜在四周青山环抱,茂林修竹,花田环绕,有着更原始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和大多数古村一样,村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本就人少的古村,在这朦胧的雨天,就更显寂静了。</p> <p class="ql-block">穿过村庄,我们走进了油菜花田,沿着田间的青石板路往山坳里走去。</p> <p class="ql-block">我们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看远山如黛,云雾缭绕,赏花海金黄,每一帧画面都好美。</p> <p class="ql-block">这么美的汪槎,也曾上过18年央视春晚的背景,却依然藏在深山人未识,只因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只能徒步或自驾或包车到达,而徒步往返需2~3个小时,自驾则需要驾驶技术娴熟,并不容易到达。此时已是油菜花的盛花期,到这里的游客却寥寥无几,当天整个花田里只有我和老茂两个人,我俩承包了整个山坳的春色。</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有了“烟雨江南,诗意婺源”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据说汪槎因其梯田景致,也被誉为“小江岭”,但江岭的梯田更为气势磅礴,而汪槎梯田更像是小家碧玉。</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映入眼帘,村庄被油菜花田环绕着,前景是白色的萝卜花,村庄古朴宁静,这就是里汪槎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花田,走进村庄,见一潺潺小溪穿村而过,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石板或木板小桥架于溪上,这是深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里汪槎显得更安静,街巷中未见一个人影。</p> <p class="ql-block">许多家门前堆放着成垛的木材,不知作何用途?</p> <p class="ql-block">古村有老屋,也有古树,但里汪槎的这两棵古银杏却非同一般,它们一雌一雄,隔溪而生,根系相连,树冠相靠,显难舍难分之状,因此被村民作为夫妻恩爱的象征,称其为“银杏夫妻”,但凡村里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均要前来树下叩拜,祈求与树一样相互扶持,白头偕老。而且这对已有五百多年树龄的“银杏夫妻”,还是婺源古木名树画册里的第一页第一树,当秋天满树金黄时,更成了里汪槎的一大景致。</p> <p class="ql-block">小溪一侧的菜地上长着绿油油的青菜,一位大姐在菜地摘了菜,直接就蹲在小溪边洗起菜来了,不禁让人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巷往外走,看见溪边梨树已开满了花。</p> <p class="ql-block">汪槎村民居于深山,以种植油菜花、水稻为生,油菜花收割后,他们会在田里种上水稻,到了秋天水稻成熟时,整个山坳又是金黄一片。</p> <p class="ql-block">现在修有一条公路通往里汪槎,公路也将里外汪槎分隔开。我们沿着公路一边往外走,一边向村民打听当年央视拍摄所在的观景台,最后得知观景台就在公路边上的一座三层楼房里(图中的红顶楼房)。</p> <p class="ql-block">这时开始下雨了,而且雨势越来越大,但恰巧楼房的主人外出未归,我和老茂只好撑着伞,躲在屋檐下等候,最后终于等到了主人。主人是一位大妈,很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每人交给她5元的费用后,赶紧登上顶层,推开朝向外汪槎的窗户,与18年春晚背景一样的景致呈现在我们眼前:四周青山环抱,油菜花海铺满山坳,粉墙黛瓦的村庄点缀其间,只是没有了漫天的晚霞,换成了当时的烟雨朦胧,而古村也有了“烟雨江南”的韵味,这不是更美吗?</p> <p class="ql-block">18年春晚舞台,背景为汪槎油菜花海(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几乎270度无死角,我们可以尝试各个角度的拍摄,而且无人打扰,这天我们拍得很尽兴。</p> <p class="ql-block">结束在观景台的拍摄,我们走回外汪槎的停车场,从这里出发,驱车前往邻近汪槎的“小江岭”—茶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