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峧村之行

家和万事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王剑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算是一个晴好的冬日,乘上去往东阳关方向的客车,有个意向,想到地处该镇的香炉峧村看看,因为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的路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东阳关镇香炉峧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炉峧村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35华里。乍一听,这个村的名字似乎还很特别。《东阳关镇志》阐释——清康熙《黎城县志》载:“香炉峧”。隋朝时,始有耕农居。地当出入温泉寺之必经之路,古时香客云集,继踪往来,称香路村。后人误 解“路”为“炉”,并以山岭环抱而易名为香炉峧……村南温泉寺己毁,基址犹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际上香炉峧中的“炉”字却在本县方言的读音中,是读为“luo”。比如:过年时用于供奉神位或祖先的“香炉”便念成“香luo儿。”而今我亲临此地,环顾山峰逶迤,山凹林木蓊郁,轻雾缭绕,村舍藏匿其间,若隐若现,恍若误入世外桃源。此刻,香炉峧村又恰如一鼎烟熏的香炉,静卧在太行腹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上湾村与香炉峧村南北相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b>香炉峧村同该镇的上湾村南北相对而居,邯长路贯穿其间,交通便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抵近上湾村村口下车,右手边方向即是香炉峧村。徒步向前又走了一段309国道后,往南一拐,则看见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从邯长高速路高耸的桥墩下面穿过,伸向远处群山环抱、云迷雾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喂,你这是要去哪儿?”一位开着农用电动三轮车的大哥忽从我身后驶过来。“我想去香炉峧看看,是从这儿走的吧?”我赶忙回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上来哇,我带你去。”热情的这位大哥边说边停了车。在他的招呼下,我上车坐在了马槽架上,驶向了去往香炉峧村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进中,坐在大哥身旁的另一位大嫂关切地问我:“去香炉峧干什么?”我答:“抗战时刘伯承曾路过香炉峧,以前我来过一次,忘记在哪儿了,今天还想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来对了,我给你说说哇,刘伯承就住在那(我)姥姥家院,院儿在香炉峧村后街。现在那个院儿早就没人住了,已经荒了,你想去看就看看哇。”大嫂快人快语,着实令我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在大哥的这辆车上,他俩又不时地询问我此行来的目的,我满怀感激地向这二位好心人作了解释。待快到村口时,他俩说要向另一个方向拐了,并嘱咐我,一直往村里走,走到村后面就可看到了。于是我连忙下车,并连声谢过他们,只身进入香炉峧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炉峧村村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b>已是中午时分,太阳暖暖地照在这片山间的盆地里。不多时来到村口,眼前香炉峧村的地貌即时呈现出来。我钻过一个桥洞,径直向村里走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着香炉峧村的确是一个山沟,沟两边是人家,残雪依恋着沟壑,中间是一条弯曲的泥路,一棵棵拔地而起的树木错落参差,直穿蓝天,一下子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走于村中曲径的泥路上,满路全是黑豆状的羊粪蛋,淡淡的羊粪味四处弥散。我顺着往里走,路更陡起来,气喘着,这时我的步子也己放慢了一些,并感觉从桥洞的村口向村中延伸足有几百米远,路可真长!且还不说未达目的地——村后街的刘伯承路居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炉峧村的泥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当我寻思按村口那两位好心人说的继续向前走时,忽然发现前方己没路了。我心里有点焦急,遂转头向一侧坡上的人家去打听一下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好,我刚拐上了一段陡峭的崖壁小路后,就看见一座老房子的墙跟前坐着一位大爷,抽着旱烟袋,在神情悠闲地享受着这山凹里宁静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爷,您好!向您打听一下,听说刘伯承以前是在本村住过,我想去看看,您知道是在哪儿吗?“走哇,跟上我,我带你去,就在村后面,往前不远。”大爷二话不说,立即起身,并用手中的烟袋朝前一指,背起手就领我去找刘伯承的住地。我很是感激,便跟上大爷重新踏上了探寻之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爷自然是带上我又下到沟里,却向着另一侧山坡上走去。他边走边感慨地对我说道:“哎!那个地丈(方言:指院落)没人收拾,已经塌了,刘伯承是在那个院住唻……”不多时,上到坡顶不远处,终于来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原始村落香炉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b>就在我和大爷来旧址的路上,半道还碰见了到此探寻的两位外地旅行者。一番热情地打过招呼后,得知他们是从相邻的河北涉县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一位胸挎相机的人对我说道:“你看,这么好的地方,有高大的榔树,古朴的村庄,保持了原始村落的风貌,而且这榔树,还是极其珍贵的物种,你们当地应该开发一下,把它打造成一个传统村落的旅游休闲度假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啊!你说的对。”我略表谢意地回应着。而话间,我才又重新环视了一下四周,原来遍布于这个山沟里的高大树木的确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叫榔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又对我说:“在我们涉县,也有一个村子和这里差不多,古树、村庄依旧是原始的环境,欢迎你也能到我们那里去看看,体验一下。”“好的,感谢!有时间了,我一定会去。”我们一边畅谈着,同时朝旧址前走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目的地,引路的大爷摆了一下手即对我说:“到了,这就是,你瞧哇,我走了。”听他这么一说,我忙谢过大爷,随之察看起旧址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糟糕!当我近前看时,惊讶地发现旧址真的塌了。记起还是在十年前我随全县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来这里搞纪念活动时,那时旧址还保存不错,今日看怎么就成这样了?我心头为之一震,不由得心酸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指着这个院落对两位涉县来的游客说:“这里曾是刘伯承的路居之地。当年,抗战时期,日军对咱太行抗日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刘伯承就是从你们涉县129师师部驻地一路翻山越岭突围到这里,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包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哦,好!”那位和我交谈的游客赞许地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只可惜,没人居住,这个院落已经倒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唉!是呀……”他也深有感触地接住我的话作了一声长叹,然后说要再去村里其它地方看看,即挥手与我道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刘伯承路居地旧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我独自一人在观察着旧址,而望着己经颓残的院落,当年刘伯承突围的情形仿佛在我的脑海里浮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史料记载:1942年5月,侵华日寇发起“第二期驻晋日军总进攻”。日军采取了所谓“铁壁合围”、“梳篦战术”、“辗转扫荡”、“抉剔清剿”、“捕捉奇袭”等战术,对我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实施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我八路军抗日首脑机关及边区党政机关,以达到摧毁根据地,巩固其华北占领区的目的。6月初,日军1.5余人分从涉县、黎城、平顺、林县等地出动,对转移的129师师部、晋冀鲁豫党委、边区政府等机关进行合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敌之意图,刘伯承采用了“敌进我进”的战略,于6月8日率129师师指挥所前梯队从涉县黄岩村一带经黎城宋家庄,至东阳关镇香炉峧、枣畔村等地,历时一昼夜,行程50华里,最后到达目的地东黄须、北社村,成功突出了日军的合围。13日,由李达(参谋长)、蔡树藩(政治部主任)率领的129师直属队后梯队也安全转到黎城北社、港东村一带。6月20日,在我抗日军民的联合打击下,敌合围计划破产。此次反“扫荡”,我抗日军民共作战38天,歼敌3000余人,取得了反“扫荡”的最终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香炉峧村,刘伯承让部队原地休息,同时立即用电台与385旅取得联系。385旅旅长陈锡联在复电中说,他们己按照刘伯承的指示,控制了黎城至东阳关之间的公路和上、下桂花的山地,可以保证指挥机关安全通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敌进我进”,就是刘伯承与敌相向而行,却巧妙利用敌人的“梳篦队形”,敌之空隙,行动隐蔽,进行大胆穿插,从内线转至外线,从而做到出敌不意,出奇制胜。而此次突围过程中,面对情势所迫,刘伯承则当机立断,通过当地牧羊人做向导,率师直部队、机关,在夜色的掩护下,由中转地(位于黎城宋家庄以西北方向之东岭山)一路长途跋涉,经石匣谷,宋家峧、阎王鼻、流星垴、窟窿山、两半山等攀越地势险峻的太行山脉中人迹罕至的牧羊道,冒着炎热和远处敌人烧杀的火光、追击的炮火,忍受饥渴,艰辛备尝,终于拂晓时分,跳出重围,远离敌合击中心,转危为安。书写了抗战史上一段惊心动魄的突围传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负责掩护师部突围的,时任129师新一旅二团参谋的陈皓在转战突围的回忆中写道:“据报告,昨天下午六时许,敌人才全部经过香炉峧到达宋家庄。一个夜晚,敌我换了一个位置,刘师长的指挥真是高人一筹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忆往昔,峥嵘岁月。正是因为当年的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无比幸福安逸的生活!默默伫立着,凝视这眼前的旧址,我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b> 刘伯承在突围中曾经过的“两半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史为鉴,鉴往知来。也正由于当年曾参加突围的129师李达、杨国宇(时任机要科科长)、韦杰(时任新一旅旅长)、唐天际(时任新一旅政委)、陈皓、王波(时任新一旅二团作战参谋)、李珍(时任129师报务员)等相关人员,回忆撰写了这一难忘的经历,使得我们后人从中得以了解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皓在他的回忆中写道:“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太行山黛绿色的群峰,又露出它清晰的轮廓。脚下高低不平的山路也看得清楚一点了。我们一边注视周围的情况,一边加速前进。一轮红日冉冉升起。7时许,队伍经过紧张的战备行军,通过山峦起伏、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在当地牧羊人带领下,来到了两半山的一个隐蔽的山谷内集结。虽然只一夜之隔,大家相见如久别重逢,并为师长安全突围而高兴。刘师长和唐政委也发出爽朗的笑声。我对任政委(指任小风,时任新一旅二团政委)说:‘你看师长的情绪多好呀!’任说:‘师长看到战士的战斗情绪而受到鼓舞,也是嘲笑冈村宁次(时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和篠冢义男(时任驻山西日军第一军军团长)的愚蠢无能吧。’敌人那会想到,我们现在己在他的合围圈之外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当我记起十年前的那次机缘巧合,自已随全县红色文化研究人员,还在县城东山上,通过知情者、研究人员——退休干部吴建芳的讲述,并沿着当年刘伯承突围的路线走了一遍后,则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在战争年代打天下的艰辛,现场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红色革命教育,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洗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炉峧景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眼观刘伯承突围的路居地旧址,此刻,我再次对刘伯承这位开国元勋,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众所周知,刘伯承在战争年代被称之为一代“军神”。他曾留学苏联,在苏联军事院校学习,而早年的他因参加辛亥革命,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一只左眼,因此他又被人称为“刘瞎子”和“独眼将军”。但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深谙用兵之道,对战术理论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终还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他所率领的“刘邓大军”,南征北战,屡建奇攻,闻名天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战期间,刘伯承按照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率领八路军129师,东渡黄河,逐步开辟创建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一块敌后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在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下,刘伯承紧紧依靠根据地的广大民众,采取机动灵活的正确的战略战术,不断给予侵华日寇以沉重打击,使敌心惊胆颤,丧魂落魄。敌后抗日根据地坚如磐石。为此,八路军129师,尤其是师首长刘伯承,被敌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要想尽一切办法予以剿灭和捕杀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年的这次大“扫荡”中,日军曾先后派出了“益子挺身队”和“大川挺身队”等特务化妆队,相继潜入我太行抗日根据地腹心,对八路军总部及129师师部机关,实施捕捉刺杀和奇袭活动。我们总部的左权副参谋长,就是在“益子挺身队”获悉情报时,为掩护总部机关成功突出包围后,于驻地辽县(今左权县)的十字岭,不幸被敌机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此前,“大川挺身队”也潜入涉县我129师政治部驻地王堡和师部驻地赤岸村,实施其偷袭计划,但阴谋败露,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丑剧,一无所获,空手而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当我们来重新追忆刘伯承香炉峧的这次突围行动,已深感他的军事谋略,的确令敌为之震惊,同时也让随行突围的指战员们,在耳熏目染中深受了很多启发和教育。这从他们的回忆录中,可得到很好的印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刘伯承患有眼疾和脑伤,加之腿部也负过伤,因此,这次长途突围中,他却一再拒绝身边警卫战士的好意,坚持不坐担架,拄着一根树棍当拐仗,决心同战士们一道徒步艰难行军。在他表率作用的示范带动下,使全体指战员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坚定了一起突破敌人重围的必胜信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刘伯承路居地原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刘伯承当年的那次惊险突围。刘伯承即是从1940年反顽斗争胜利结束后,在进一步开辟了涉县抗日根据地时,才率129师师部移驻涉县。后于反“扫荡”中,经慎重考虑,又转向敌之后方——黎城。因为黎城是抗战之初成功开辟且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它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史载为最早的解放县,也是太行区独一无二的抗日实验县、中心县、完整县和模范县。它为当时八路军129师,以及八路军抗日后勤保障机关长期驻扎本境,创造了较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生存条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此,县退休干部吴建芳,经多次深入挖掘采访撰写的《抗战烟绕香炉峧》一文中记述:“得知八路军大部队来了,乡亲们都可劲地往家里接。因长时间的奔波,人们疲劳至极,许多人一进屋倒头就睡。经前哨人员先前慎密侦察,安排刘师长在郑怀仁家里休息。十一二岁的郑晚云,听说伯父郑怀仁家来了一个八路军的大官儿,便很好奇地跑去看。郑怀仁家是个坐东朝西“七裹三”的院子,东边三孔窑为正,中窑是正窑;南北两边各有七间土坯房;西边正中是个古式的砖包门楼,门楼两边各有三间土坯房。房子虽是土木建筑,但都属木式框架结构,黎城土话叫“四梁八柱”建筑。当时在全村算上等的宅子。大门外有一个小场院,左右的石磨和石碾齐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云远远看见,场院边上的那棵大榔树上拴着一匹大白马,窑后的东皎岭和郑家皎岭上各有一个瞭望哨,大门两边各站着一名挎冲锋枪的兵。因晚云是个小孩,个子也长的矮,任凭在这几个兵的胳膊下钻来钻去,他们也不吭声。晚云进到院子了,他们也不管。就大胆地溜达着向正窑走过去,迎面看见正窑门口也站着一个和大门口一样的兵。窑门敞开着,晚云又拱着哨兵胳膊进了窑内。看见炕上面躺着身材高大的刘师长,因炕较短,他的两脚伸出了炕沿边,两手又握于腹部,仰靠在被褥上。透过黑框眼镜,看他眯着眼,身子一动不动,像是休息又像在想着什么。在他跟前的地上还站着一个兵,拿着一根象拂尘一样的木棍,另一头绑着像白布一样的东西,轻轻地为他驱赶苍蝇。这个兵因背朝着门,没有发现身后的晚云。刘师长听见脚步,睁开眼看见了,便抬起手来轻轻比划着:‘小鬼,出去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刘伯承小憩香炉峧,陈皓当然也回忆了八路军在此突围休息,村里和山上逃反回来的老百姓热烈欢迎、慰劳“亲人闺女”子弟兵的动人场景等等,并痛斥了日寇经过本村“扫荡”时的暴行。“我把师长安排在一个干净宽敞的屋子里,让他好好休息,准备吃饭。这时师长以手抚额,微皱眉头,轻轻地说:‘老病犯了,头疼得很。’……便劝他赶紧躺下休息。他哪里顾得上休息呢?……”陈皓回忆道。此时,他是在担心由李、蔡所率的第二突围梯队是否也安全到达,和考虑师下一步的行动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当年刘伯承香炉峧突围,并在此暂短安歇的其中一些真实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珍还回忆了突围成功,到了最后的目的地后,刘伯承师长鼓励大家的话:“刘伯承即大声对战士们说:‘这一次让小鬼子抄了我们的老窝。可也没让他们占到便宜。这两天我让385旅陈锡联和新一旅他们也去抄他们的老窝,长治机场(现市郊景家庄)又烧了他们3架飞机,4辆汽车、两座油库,毙敌一百多人。赔本的买卖我可不干。大家放心,好好休息吧。’刘师长的关切和幽默,让我们忘掉了饥渴疲劳,大家眼睛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握手互致祝贺,庆幸劫后余生——这来之不易的突围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安全起见,刘伯承又从突围的目的地,移师黎城南委泉。在南委泉,据李达回忆:“我们用了二百多字,把师部几天来反合围的经过记载在《I29师阵中日记》上。”反“扫荡”结束后,刘伯承还利用了休整的时间,潜心研究了反“扫荡”的问题,写出了长达23000余字的《太行军区一九四二年夏季反扫荡的军事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0日,刘伯承率领129师师部由黎城南委泉胜利返回涉县赤岸村驻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炉峧村村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摘录刘伯承突围过程中的一些话语,让我们一同去领略这位将帅的革命风采,以及领悟他藐视一切困难,战胜强敌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慨和充满乐观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子说‘知己知被,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地形道路的选择往往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俄军统帅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凡是鹿能走的地方,人就能够通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就走这条牧羊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要慌,这是虚张声势,别理他们(敌人),不要开枪,我们悄悄地绕过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险啊,差一点让鬼子‘抉剔’掉,去见马克思了……这个‘抉剔’扫荡啊,可以使敌我杂处,煮一锅饭敌我都吃,走一路敌我相混,可谓是极复杂、极残酷、极机动的斗争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一夜,走的是牧羊道,喝的是羊粪水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胜利的时候要防止麻痹,在疲劳的时候应当加倍警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刘伯承当年的这次突围行动,不仅是对日寇的有力回击,更彰显了他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勇气,与敌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战争史诗。因而这次突围又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在太行山上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今我们继承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的崇高思想,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来时的路。这必将激励我们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凝心聚魂,砥砺奋进,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寄情香炉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旧址前看了许久,想时候已不早,便恋恋不舍折返身下到村沟里,准备往回走。可猛然间,我重又扫了一下旧址周围的环境,才发现,原来以前我来的时候,是沿着刘伯承突围的路线,从村后山下来的,而旧址又正好处在山脚跟前。再之,我记得当时是随别人在搞完纪念活动后就匆匆离开了。所以难怪,现在我是从村子前面往里走,自然对村里情况不熟悉,只凭第一印象,大概知晓旧址所处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往回走的路上,我却仍在想着当年革命先辈们打江山的不易。犹觉今天,我们身处和平的岁月,更是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着想着,我放慢了往返的脚步,用手机随拍了几张香炉峧村的原始景致,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夏日,树荫遮蔽下的香炉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边拍,思想里也边重复着今天刚来此村时,引领帮助过我的这几位好心村民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在我的心里都是心地善良的大好人。我从他们身上仿佛依然能看到,当年咱根据地的老百姓用赤诚大爱,去倾心支持共产党、八路军,积极支援抗战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牢不可破的军民鱼水关系。他们就是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血脉相连而根植于心。老区人民好!他们的质朴与无私将永远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我也特别感激那两位外地游客。他们虽来自于兄弟县,仅一县之隔。但我与他们暂短的懈㤧,却是美好真情的遇见。我感觉我们的内身是相通的,情感是互信的,友谊是长久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我又想起那年夏天,我初来到这里看到的景象:夏日的香炉峧,浓荫遮蔽,土屋、石岸交错。在树影婆娑,光影斑驳中,随行人员于旧址旁感觉甚是清凉。好一处悠美僻静的山村乡野之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曾想多年后,我心心念念,决定再次前往。今日成行,了我夙愿。我衷心地祝愿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生活舒意,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b>1938年2月17日,进入山西黎城东阳关的日军部队(日军随军记者摄入东阳关上、下湾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曲曲弯弯拐出山沟,又一路行至村外大路旁。放眼上湾路段,公路上来往穿梭的大型货车,这不禁让我想到抗战初期,1938年正月十八日,日寇的铁蹄就从这里踏入东阳关,侵占黎城。当时日军的随军记者还在此专门拍下了所谓的行军照,刊登在他们宣传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刊物上,以大肆宣场其在华取得军事行动的进展情况。至此,黎城人民坚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亦即刻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抗战的烽烟早己散尽,但日寇侵华却犹在眼前。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而匹夫有责……古人的一些教诲言犹在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应时刻牢记于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香炉峧村标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时分,我搭了一辆出租车,始返县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说己过了阳历年,但前些天下过的一场雪还残留在县城的山庄窝铺里。趁空,有了这次香炉峧村之行,亦算是我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和对刘伯承黎城突围的真挚纪念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