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潼关游

秦苑

<p class="ql-block">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p> <p class="ql-block">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p> <p class="ql-block">潼关古城,历史悠久,历经多次迁徙与变迁,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重要性。从东汉至唐代,这座城市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潼关的老关城位于潼关县以北的黄河南岸,但这只是唐朝以后潼关的位置,潼关城也曾三易其址。最早的潼关因建于东汉末年,也称汉潼关,其关城是修建在秦岭山下的黄土塬上,当时潼关北面的黄河紧贴着塬体奔流,而想要过潼关,就必须登上黄土塬才能通过,所以此时关城修建在塬上,居高临下,以逸待劳。</p> <p class="ql-block">潼关与函谷关,同属于关中平原的东部门户,二者皆为两京古道(又称崤函古道)上的雄关。而长达百里的崤函古道,作为连接关中长安和中原洛阳这两大京都的交通干线,夹持在中条山、黄河和秦岭山脉之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重要,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重要战争达13次,而潼关则多达45次,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金陡关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古城楼旧照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潼关东门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陈诚题写《中流砥柱》橫额的西门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钟楼 再现潼关八景之一“道观神钟”。神钟是一口来历不凡的奇异之钟,相传明万历年间,洪水泛滥,河中流有二钟,雌钟止于潼关,雄钟则流于陕州,这两口钟在河里,“摩铛有声,出之阴晴”。</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国民党军队借修筑工事之机,拆毁大量建筑物,西城门楼和箭楼被焚。 </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党和政府拨出专款,对县城部分建筑物进行了修复。不过,五十年代末,中央决定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古城属水库区,潼关城建筑物被拆除,潼关县城南迁十余公里,但是黄河的水始终没有淹到老古城,潼关不幸成为三门峡水库误伤下的千古雄关。现仍有不少居民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明潼关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广场。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相传女娲从天庭云游到黄河边,见黄河在潼关转弯向东,风光秀美,土地肥沃,唯无生机与灵气,遂用神力抟土造人,创造天地间之生灵,为此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最终长眠于潼关东山脚下的黄河滩上。</p> <p class="ql-block">女娲塑像 为纪念这一人类始祖,各朝各代先后在原女娲及最初人类宿居的潼关东山建起女娲祠,塑起女娲像,因此潼关东山又称女娲山,并视为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复原明清时期潼关古城的山河一览楼,再现了明清时期潼关古城的辉煌。</p><p class="ql-block">潼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铁马雄关。</p> <p class="ql-block">古潼关城模型。</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这些雄关要隘,虽然不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但若守关之人废柴,依然难保雄关稳固,也就是说,关隘只是在增加防守优势,但并不决定防守的胜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一夫”如何“当关”,也就是人本身。即便如此,历朝历代为了稳固统治,都会在潼关修葺关隘,驻屯重兵,设关把守。特别是边关问题严重的宋、明王朝。</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潼关古城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条明清老街,距今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老潼关城里有50多条街巷,其中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骨架,小巷纵横交错。水坡巷是南大街上的一条巷子,位于老城南城门附近。</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乾隆手植槐树。</p> <p class="ql-block">离龙槐不远有一间小庙,其内除供奉着土地公公外,还有一口唐代保留至今的古井。据说乾隆爷也喝过这口井中的水,赞其“清冽甘甜,真乃灵水也”。如今这口古井也是一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水坡巷的独特之处——它是一条北方地区罕见的“山地水街”。全长800多米,呈东高西低的走势,整个坡巷道路中间低,两边高,每当下大雨时,高处的雨水就会顺坡流下,所以中间这条主街道既是交通道路,又是雨天的排水沟渠。民居建在两侧的高台之上,家家户户还修建有出水口,水流最终会随着排水沟渠一起流入黄河。这正是“一河两街”的山地水街的形制,而“水坡巷”的名字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水坡巷,还是一条原生态的老街巷,没有经过任何商业化的洗礼。老街住的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驻守在这条时间的长河里。更多的院子是锁着门的,已经人去屋空。</p> <p class="ql-block">老陇海铁路202号单孔拱桥。</p> <p class="ql-block">潼关南水关和残存的斑驳桥墩。</p> <p class="ql-block">隧道口上 “1932,民国二十一年 NO17字样”依然清晰可辨。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华山脚下金色的麦浪滚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潼关记忆(摘录)</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人世沧桑,无奇不有。有些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很有可能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就成了一个难于解决的历史问题。潼关的第一关就是如此。</p><p class="ql-block">潼关第一关的位置,本来最少是有遗址可寻的。但在2009年扩建连霍高速公路渭南至潼关段时,高速公路却无情地穿过了潼关(关楼)遗址,并且从潼关第一关的关址和五里暗门处经过,彻底毁掉了第一关遗址和五里暗门。于是,此后能说清楚第一关位置和五里暗门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为建设潼关古城景区的需要,我们几个人开始关注起第一关和五里暗门的具体位置和形制来,遗憾的是,依然都只是有个大体了解,具体位置和形制都说不清了。为此,2019年12月5日下午,我和杨必智、杜五会、王宝山、王动、董凤选一行6人去原(今作“远”)望沟口一带实地考察,结果是一无所获。</p><p class="ql-block">第一关,又名“金陡关”、“金陡城”,当地人也俗称为“暗门”。因其处于潼关东面民国时期陕西省同河南省的交界处,是由中原进入雍州(今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庆阳、平凉一带)的第一个关口,在一些老照片上也题为“雍州第一关”。</p><p class="ql-block">第一关建于何时,历史资料没有明确记载。清初杨端本《潼关卫志·境图》上标有“金陡关”,画有关体和关门洞。其《地理志》又云:“金陡城:在城东门外。”可知,“金陡关”在清初又名“金陡城”,最迟当建于明朝时期。</p><p class="ql-block">为了能尽快寻找到第一关的位置,考察回来后,我打听到了老潼关人张祥庆先生的电话,向他了解有关情况,并打听能说清第一关的老人。又设法要到了第一关附近凹里村徐笃庆老人的电话,并通话询问,还向当时远在海南的《千古潼关》画册的主编、摄影师,我的老师姚允文老先生电话咨询。姚允文老师说得很详细具体,使我对第一关的位置和五里暗门的形制有了初步了解。</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12日下午,我和杨必智、杜五会、王宝山、王动、钟媛、董凤选一行7人再次去考察第一关的位置。我们去凹里村拜访了徐笃庆先生,用车接他到第一关位置附近,在他的指引下寻找第一关的遗存。徐笃庆先生今年76岁,他曾经担任过村干部,对第一关和五里暗门的位置、情形以及2009年扩建连霍高速公路的情况十分了解。</p><p class="ql-block">在潼关县X203道公路横跨连霍高速公路桥梁北端的东侧,我们几人提起封闭高速公路的铁丝网从下面钻了过去,在连霍高速公路西向道路北侧的土崖上向东走了约20米,就在地表发现了近20块横七竖八默默躺在荒草之中的第一关地基石条。所见到的石条有长有短,长的有1.8米左右,短的有0.8米左右,宽约40公分,厚约20公分。徐笃庆老人说,第一关就在这片石条所在的土崖南面下方的高速公路上。开挖扩建高速公路的路基时,有凹里村村民将第一关遗址的不少石条拉回家,包括那块“豫秦交界处”石碑,散落在这里的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p><p class="ql-block">这个位置,和姚允文老师说的位置是吻合的。也就是说,第一关西距原望沟约200米,距潼关(关楼)约2华里,处于五里暗门之中,下窄上宽,高十二三米,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十二三米,上方东、西两面皆筑有城垛,并建有小型关楼房,下设关门1个。关楼房毁于抗日战争期间。关墙地基和地面高1.5米左右的墙体为石条筑砌,以上关墙为砖砌而成。东面关门上方题有“第一关”门额,西面关门上方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金陡关”石刻一通(潼关博物馆有照片展出)。在第一关关门东面路北三四米处,树立有河南阌乡县所立的“豫秦交界处”石碑。从第一关关门向西为下坡路,直通原望沟东侧接近沟底的五里暗门西口。向东为缓平的下坡路,直到七里村西城子西边下黄河边路口附近的五里暗门东口。</p><p class="ql-block">在第一关南面略西一点的高崖上有个第一寨,为守卫第一关将士驻扎的营寨。《潼关地名志》(1989年版)“第一寨”条说:“雍州第一关(金陡关)守军曾扎营于此,故称第一寨。……1972年因黄河塌岸威胁第一寨安全,部分村民迁往北岭子。”第一寨设有城墙,居高临下,既可以驻守第一关,也可以俯瞰和扼守五里暗门的西段,是第一关重要的联防体系。</p><p class="ql-block">从第一关沿五里暗门西望,可以看到潼关古城东山上的东城墙。第一寨高耸崖头,与潼关古城东山遥相呼应,在城墙上可以望见潼关关楼。五里暗门的西口,就在原望沟东侧沟坡底部后来民国铁路隧道西口北边的豁口处。出五里暗门西口后,下坡向北边拐去,至通津桥(亦作“通宁桥”)处过原望沟河,沿关外坡路上坡就可以到达潼关(关楼)瓮城。从地理位置和形体规模看,第一关,包括第一寨在军事设防上,其实就是潼关东面的前哨,是潼关的桥头堡,是潼关军事联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给关城守军传递关东的敌情,可以抵挡从东面所来的攻关之敌。能打赢就打,打不赢就退守第一寨或进入关城共同御敌。如果据守在第一寨中,又可以使进攻潼关的军队腹背受敌,陷入不利的处境。</p><p class="ql-block">第一关所在的五里暗门,是一条由牛头原一层台原凹里段坡地沟壑的雨水冲刷略加人工整修而成的东西壕沟,是从潼关以东黄河南岸进入唐宋潼关城的必经之道。东起七里村西城子西边下黄河边的路口(壕口),西至原望沟东侧接近沟底处,东西长约5华里。中间高,两端低,最高处即为第一关的位置。暗门底部宽二三米,抗日战争期间加以拓宽,方能两辆汽车并行。谷底两侧土崖陡峭,随地形起伏而高低不齐,最高处有二三十米,最低处亦有十多米。杜甫《潼关吏》中“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描写的就是潼关五里暗门的情景。“五里暗门”,“五里”,指的是长度;“暗”,指的是道路狭窄高深,阴暗隐蔽。“门”,指的是道路两边南北土崖对峙,状如门阙。如韩城黄河的龙门,因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相传其为大禹所开凿,又称龙门为“禹门口”。以形状似门阙而取名为“门”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潼关一带流传有“五里暗门不见天,十里吊桥脚不干”的民谣,可见五里暗门地势的险要。徐笃庆老人说他父亲曾说:“五里暗门不见天,当地人说是‘五里暗门不见田’。因为从五里暗门经过,看不到两边土崖上的田地,故名。”也可聊备一说。</p><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15日,从山西芮城大禹渡风景区采风回来,我又一次来到了潼关县X203道公路上横跨连霍高速公路的桥梁北端,再一次观察了第一关遗址周围的地理环境,目测了第一关遗址处到原望沟的距离,以求描述得更切合实际。</p><p class="ql-block">看着第一关遗址北面土崖上散落的那些无奈的石条,我感慨万千,既由衷地庆幸它们终于等到了有人前来寻觅、考察第一关和五里暗门的一天,用自己饱经风霜的身躯有力地证明了第一关所在的位置,又深切地感伤镶嵌有乾隆皇帝御笔“金陡关”石刻的著名的第一关遗址,就这样被毫不留情地残忍地毁掉了,终止了它的历史,掩埋了它昔日的辉煌和功劳,连一片遗迹都没有留下来。那些石条是何等的无辜和无助,甚至到现在,第一关遗址几乎就要被彻底淡忘了,其遗址旁连一丁点文字提示也没有……</p><p class="ql-block">与其说,这篇文章是力图用文字给人们说明潼关第一关遗址的所在位置,说明第一关、五里暗门和第一寨的一些情况,倒不如说,是在用文字为第一关和五里暗门而哭泣,是写给它们的一篇“祭文”。</p><p class="ql-block">但愿潼关的第一关,潼关的五里暗门,能够长久地存在于人们的认知里,永远伴随着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梁建邦,1953年生,陕西潼关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渭南师范学院教授,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诗词学会顾问,渭南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荣获陕西省诗词学会“长安诗人”称号。著有《史记论稿》《史记世态研究》《广注史记精华·校》《潼关卫志·校注》《咏潼关诗词选析》《咏潼关古诗词选注》《关河二月花》(诗词集)等28部。</p><p class="ql-block">(来源:《潼河》潼关记忆专刊)</p> <p class="ql-block">文字资料摘自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