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两天看了好友陈教授夫人美女作家詹丽娜的新作 --《从萧红到萧军,从锦州到沈家台》,产生了去萧军故居拜访的念头。心动催促着行动,吃过早饭,下楼驾车西出锦城直奔凌海市的沈家台镇。</p><p class="ql-block"> 锦东线向西连接着锦赤线,新修整的柏油马路,宽阔平展,一直伸向辽西腹地。小满刚过,初夏的暖风从开着的车窗闯入,令人爽心惬意。</p><p class="ql-block"> 驶出锦城,一座高高的帽子形状的巨石山岗就映入了眼帘。这是锦城有名的帽山,辽沈战役时是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的前线观察所,已经载入了红色的史册。帽就是冠,也是官,山脚下不忘初心四个红色大字,是共产党人的使命,更是百姓的心声 。</p> <p class="ql-block"> 看到“萧军故里欢迎您”那巨大的牌匾时,汽车刚行驶了30公里。虽然铁制的牌匾蓝漆斑驳,很是陈旧,还是让人心中一喜,我们的目的地快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 路旁一座民居屋顶赫然张挂着“八月乡村”的牌匾,再一次印证了,这里是作家萧军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萧军出生时沈家台这片土地归义县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划归了锦县也就是如今的凌海市。过沈家台镇一公里就是大碾村,走上村中的故里路,没多远就看到了萧军故居 -- 一座普普通通的乡村民宅。</p><p class="ql-block"> 这是辽西地区常见的农村民居门楼,黑色的大门,门外右侧一溜立着三块写有“萧军故居”的文保石碑。</p> <p class="ql-block"> 院墙上挂着黑龙江.呼兰.萧红故居纪念馆协作单位,锦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锦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作基地和渤海大学中文系科研实习基地四块牌匾。</p> <p class="ql-block"> 黑色的大门铁将军把门🔒。门的上方写着四个蓝漆大字 -- 萧军故居。</p> <p class="ql-block"> 看见附近坐着一位长者,走上前与其打招呼。聊起话来方知,这位82岁的高老哥就是右边的邻居。高老哥很健谈,没用我们多问,就向我们介绍起他非常崇拜的萧军来……。</p><p class="ql-block"> 也多亏了这位高老哥,是他带着我们去了负责管理故居的刘姓人家,刘大哥身体有恙,是大嫂来为我们开了故居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萧军故居这座老宅,是萧军出生和十岁前居住的地方。萧军本名刘鸿霖,也叫田军、三郎。刘家是碾盘沟村里的大族,萧军的爷爷是当地的大户,萧军的父亲是位手艺人,当过兵,做过木匠,开过店铺。解放后这座老宅成了生产队的队部,生产队解体后,将这房子卖给了刘姓人家。北京市委给萧军平反后,凌海市和沈家台镇用20万元人民币将这座老宅买回来,按照原样复建了萧军故居。</p> <p class="ql-block"> 打开院门,迎面的影壁墙上,是座一人高的萧军头像雕塑。高老哥说这是当地最好的雕刻师的作品,他认真的研究了萧军的生平,总结出他的特点是又“臭”又“硬”,特意选用了非大理石的石材,以体现萧军的性格特征。</p> <p class="ql-block"> 绕过影壁右侧,有个拴马桩。这是北方传统的民间石刻艺术品,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过去,是乡绅大户用于拴系骡马,也有炫富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有人称它是“庄户人家的华表”。</p> <p class="ql-block"> 东厢房的墙根处有盘石磨,这也是家境殷实富裕的一个标志。</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上面的辘轳还能使用。刘大嫂告诉我们说,这口井是后打的。</p> <p class="ql-block"> 萧军故居是个典型的东北四合院,整个院子有900平方米。门房三间,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有三间,建筑面积超过了300平方米,都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复建的,只有六米多长的东山墙是老的,已经用瓦棚保护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侧的厢房是萧军生平展室。100多幅照片,凝练的文字,真实、生动的展示和介绍了萧军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p> <p class="ql-block"> 我是十几岁时在文革期间看过萧军所著的《八月的乡村》。由此知道了作家萧军。</p><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萧军在上海很受鲁迅赞赏,按鲁迅的话说,“他是自1917年的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涌现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延安时,毛泽东说过:萧军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他谈得来。上世纪80年代,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曾称赞萧军说,“你是饱经战斗,刚强成性,而又胸襟豁达的人。”</p> <p class="ql-block"> 萧军是东北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东北作家的领军人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的成名作《八月的乡村》一经发表,深受欢迎,连印5版,销售一空,轰动了文坛,被誉为抗日文学的一面旗帜,奠定了萧军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他被定为反苏反共反人民的三反分子,遭到批判,离开了文坛。八十年代初获得平反,恢复了他的作家身份,重返文坛。</p> <p class="ql-block"> 不是文化人,很难从文学的角度了解和评论萧军先生。但是他不只是一个文化名人,也曾是有着当过骑兵、炮兵、 教官,三进军校,两次组织抗日队伍经历的军人。萧军性格耿直,嫉恶如仇,几件发生在他身上的打抱不平之事,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萧军先生。</p><p class="ql-block"> 1930年,萧军在东北讲武堂第四学期即将毕业。一天,中校教官朱世勤无理鞭打一位同学,萧军气愤之下立马出手,以拳为同学挡开鞭子。朱世勤反过来打萧军并且拔出了佩刀,萧军拿起一把铁锨,挡开佩刀,照朱的头顶劈去,幸亏有许多同学拉阻,才没劈死这个在日本留过学,后来当了汉奸的朱世勤。但是萧军却因此挨了军棍,被开除了学校。</p> <p class="ql-block"> 1936年鲁迅逝世一个月后,萧军到鲁迅的墓地祭拜,焚烧了几本刊有纪念鲁迅文章的刊物,以表达哀思。这事被张春桥知道了,他用狄克的笔名写了一篇文章,嘲笑萧军烧书是封建迷信,讥讽萧军是“鲁门家将”、“孝子贤孙”。</p><p class="ql-block"> 萧军见到该文勃然大怒,认为论战浪费墨水,不如拳头来得爽!于是直接闯入《文化新闻》编辑部,找到张春桥,问侮辱我和鲁迅先生的文章是谁写的?张春桥的同伙马吉峰说我写的,萧军直接甩出了这样的话:我没时间写文章批驳你们,这样,咱们打一架,如果你们赢了,以后可以随便写文章骂我,我绝不找你们的麻烦。要是你们败了,以后就别再写这些狗屁文章。张春桥和马吉蜂当时不到20岁,也是血气方刚,再说两个人还怕你一个人不成?于是就接受了萧军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法租界拉都路南端的一片收割后的菜地上,作家聂绀弩和萧红见证了当时的情景,萧军一人单挑张春桥和马吉峰,三拳两脚就把马吉峰打得鼻青脸肿、屁滚尿流。张春桥吓得面如土色,不敢上前一步。从那以后,张春桥和马吉峰再不敢写侮辱萧军和鲁迅的文章了。</p> <p class="ql-block"> 延安时期,萧军在会议上当面指出了“文艺抗联”指导员程追打骂勤务员的错误,程追却不甘示弱辱骂萧军,两人从口角上升到动手,先是拳脚,后升级到棍棒。结果是程追两根肋骨骨折,落荒而逃。萧军因此被判刑六个月,缓期两年执行,还被取消了边区参议员的资格。</p><p class="ql-block"> 萧军也曾自嘲地说过,他打的架比写的文章还多。很明显,萧军打架不是为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 萧军性格耿直,坦诚直率,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这从萧军与领袖的交往中可以看出,其人品的高贵和闪光。</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毛泽东从丁玲那里得知萧军来到延安,就想见见这位“鲁迅的弟子”,派办公室秘书和培元请萧军来见面。萧军说:“我打算去五台山打游击,到延安是路过,住不了几天,毛泽东公务很忙,我就不去打扰了。毛泽东见请不动客人,便亲自来到陕甘宁边区第一招待所看望萧军,并请萧军和几位作家一起在招待所用餐。</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毛泽东多次邀请萧军去面谈。一次,两人谈到兴奋处,毛泽东忽然对萧军说:萧军同志,你改改行好吗?萧军不解的问,改什么行?入党、当官!毛泽东风趣地说。萧军一听,连忙推辞说,我不是当官的料,我这个人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太重,自己都管不住自己,还是在党外跑一跑吧。谢谢您这么看得起我。毛泽东并没有收回自己的意见,说,你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提出来,我们欢迎你。</p> <p class="ql-block"> 1944年3月,萧军拜访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彭真,首次郑重其事地提出了参加共产党的意愿。彭真在表示真诚欢迎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党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你的头顶上司有时不一定比你能力强,你能够具体服从吗?萧军考虑了一会,说,不能!如果决议对,我服从,如果我认为不对,我绝对不能服从,不能照办,看来我还是不够党员资格。于是,他撤回了入党申请。</p> <p class="ql-block"> 延安时期,萧军被流传最广的言论是:我一支笔要管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鲁迅是我父辈,毛泽东只能算是我大哥。</p> <p class="ql-block"> 萧军的骨头是硬的。抗战胜利后,萧军随部队从延安来到东北,创办了鲁迅文化出版社和《文化报》,并担任社长和主编。1948年8月,《文化报》与东北局宣传部主管的《生活报》因《文化报》一篇社论展开激烈的论争。1949年5月,东北局认为萧军“用言论来诽谤人民政府,诬蔑土地改革,反对人民解放战争,挑拨中苏友谊”,定性为“反党、反苏、反人民”的三反分子。萧军拒绝在结论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 文革中,萧军在红卫兵批斗时,被皮带、木棍击打,倒地后被拽起,红卫兵问:服不服?萧军叉腿站定,叉手丹田,徐徐答到:“服打不服罪。”</p><p class="ql-block"> 由此种种可以看出,萧军是条硬汉子。</p> <p class="ql-block"> 展柜中展出的萧军作品</p> <p class="ql-block"> 正房中间的是过门,老百姓都叫外屋地,也是做饭烧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北墙有个后门,通往后院的小菜园。东侧的灶台尚存。西侧灶台的位置放了一张方桌,桌上铺着宣纸,摆放着笔墨,这是给参观者留言提供的方便。我们有自知之明,只有看的份。</p> <p class="ql-block"> 西屋两间是萧军物品展室,室内陈列的是萧军子女捐献的萧军生前曾经用过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 迎门西墙的正中,挂着萧军白发的放大照片。右边一幅萧军自己写的一首七绝:“一啸群山百兽惊,苍茫独步月朦胧。饥寒历尽雄心老,未许人前摇尾生。”</p><p class="ql-block"> 萧军18岁在吉林军中开始学诗,写诗,一生留有800多首。鲁迅曾说过,“萧军的旧体诗比新诗要好”。</p> <p class="ql-block"> 这张小写字台是中国著名美术家张奇雕刻制作的。萧军为帮助张奇渡过难关,主动出资购买。在这张桌子上,萧军伏案挥毫创作了大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萧军生前喜欢的小书架和他自制的小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萧军用过的理发工具,生病时用过的中草药艾蒿,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穿的短裤。</p> <p class="ql-block"> 萧军生前用于装重要证件的大布袋、装零钱的小布袋和著名作家舒群送给萧军的指挥包。</p> <p class="ql-block"> 萧军曾经穿过的风衣,用过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 这座30多厘米高的鲁迅塑像,是萧军的珍藏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萧军是人们公认的“鲁迅的弟子”。</span>他尊鲁迅为恩师,执着地说:“先生就是太阳,不管你承认不承认。”</p> <p class="ql-block"> 1951年萧军从东北抚顺回到北京,彭真市长安排他在市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文物组任考古研究员。萧军人在文物组,但心在文学上,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闭门谢客,一心扑在几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和修订上。为了更好的搞创作,1954年8月,他毅然辞职,回家当起了专业作家。</p><p class="ql-block"> 没有了正式的工作,生活很拮据。萧军想到恩师鲁迅为救国救民弃医从文,自己来个反其道而行之 -- “弃文从医”,先吃饭,再追求。1956年初报名参加了正骨专家刘寿山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正骨、针炙,并取得了行医执照,1959年5月,萧军准备开一家诊所,自己制作了这块萧氏医寓的牌匾。彭真市长得知后,不同意萧军行医,将他安排到北京市戏曲研究所任戏曲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 香港雕塑家文楼送给萧军的“牛油曲奇饼干”包装盒。</p> <p class="ql-block"> 门楣上一幅1988年6月萧军弥留之际,给挂念他的朋友留下了一段话:“我不能与朋友们一一面别了,请代我转达对他们诸位的问候,我完全相信大家对我的一片真诚,我也同样珍惜着它……”。</p> <p class="ql-block"> 东屋两间是萧军家人的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 靠东墙的地上,一张八仙桌两把明式的椅子,墙上一面镜子,两侧是对联,传递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临窗的炕上有一张炕桌,桌上放有酒具,可能刘家人喜酒善酒。</p> <p class="ql-block"> 炕尾处是一架盛放被褥寝具的炕琴柜</p> <p class="ql-block"> 炕面上还吊放着一个摇篮,孩子小时候睡觉躺在里,方便照顾,这是东北的民俗。</p><p class="ql-block"> 东北有句反映民俗的话,叫做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p> <p class="ql-block"> 靠北墙一排两个立柜,两个地柜。地柜上摆放着两个小立钟,还有两个帽筒和两个放鸡毛掸子的大瓶。</p> <p class="ql-block"> 刘大嫂为我们介绍了刘家老宅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应该准备返程了,刘大嫂说欢迎你们再来。我们说大嫂我们用车送您回家。大嫂说不用,你们从门前这条道向东走,近便。</p><p class="ql-block"> 我们坚持着把大嫂送到了不远处的家门口。大嫂下了车,关切的问,你们渴不渴?带没带水呀?那啥的话,家里有矿泉水给你们拿两瓶。我没听明白,赶紧说把矿泉水给大嫂拿几瓶。老伴听明白了,对大嫂说不用啦,谢谢啦!🙏</p><p class="ql-block"> 想起刚来时和高大哥唠嗑,高大哥也问过我们吃饭没有,说家里烀的有地瓜,到我屋里去吃两个。哎呀,大碾村这地方的民风还真是纯朴哇。</p> <p class="ql-block"> 出村时路过萧军广场。广场的北边是座红色大理石雕成的大书 -- 《八月的乡村》。基座正面是“萧军文化广场”金字,东南西三面,刻着萧军著作目录和鲁迅为《八月的乡村》写的序言。</p> <p class="ql-block"> 广场南边横着一座大楼,一层中间的楼门上是个大平台,也是一本打开的书,上面横书五个行书大字“八月的乡村”。西边的围墙上嵌着几十米长的黑色大理石,上刻《萧军广场赋》。</p><p class="ql-block"> 萧军先生,这里是您的家乡,家乡一直没有忘记您。</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想起了萧军年轻时写过的一首言志诗,“读书击剑两无成,空把韶华误请缨。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这是萧军在东北讲武堂临近毕业时,因为打了教官而被开除后写的诗,题目就是《开除以后》。</p><p class="ql-block"> 萧军的一生跌宕起伏十分坎坷,世人对萧军有褒有贬众说纷纭。古语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恩格斯也讲过,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历史的烟云朦胧而去,留下了诸多的疑惑和遗憾…。无论怎样,萧军先生追求真理、踯躅前行、耿直不阿的人品和精神确实令人敬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