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蟳埔村,石狮小威海,东城灯塔公园,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一日游。(为庆祝2024年六一儿童节组织活动)

林希敏

<p class="ql-block">本月25日,开心户外组织去泉州,晋江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途经泉港服务区,稍休,服务区白色帆船雕群美极了,纷纷合影留会</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距离泉州市中心约10公里。这个小渔村不仅是泉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据传,明初有人迁入此地,村民介绍: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距离泉州市中心约10公里。这个小渔村不仅是泉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据传,明初有人迁入此地,村民开始从事渔业生产,如今村内仍有不少民房始建于明清时期。更有一种说法是这里部分人还是阿拉人。</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风情一条街"美女如云”(转发宋友玲视频)</p><p class="ql-block">蟳埔村除了蚝壳厝,还有另一道风景线就是“蟳埔女”,是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为福建的“三大渔女”,这充分体现了沿海地区的闽南女性以打鱼为生,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渔女们成为了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观,她们主要的特点就是发饰装扮讲究簪花,不管老少,都是会装扮上发饰簪花,而且年龄越大,簪花戴得颜色越俏丽,越隆重,这样具有特殊头饰的带有鲜明的闽南文化气息,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古迹《妈祖宫》,人潮如湧,美女多多。(转发宋友玲视频)</p> <p class="ql-block">当你走进蟳埔村你会发现这里的房子居然是用蚵壳建造的,听当地居民说内壁都是用碎片填充的,而外面的墙壁是用牡蛎壳制作的,把牡蛎壳凸面朝外,一层一层的叠放,与糯米水和土壤搅拌结合,看上去就像一排整齐的鱼鳞,所以这里被称为了蚵壳厝,它独特的设计和特色的外观,也是蟳埔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且成为了泉州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很多游客也会在这里打卡拍照的!</p> <p class="ql-block">当你走在蟳埔村每一条大街小巷中你都能看到蟳埔村的女性无论年龄多少,都是盘着头发带着耳坠,用一根象牙簪子绾起头发,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已经成为了她们独特的象征,街道上都是她们摇曳的身影,而鲜花发髻下都是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泉州蟳埔妈祖庙,又称顺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寺庙,主要供奉海神妈祖。该庙宇的创建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经过多次扩建和重修,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泉郡水师都司刘志盛驻军献地重建,使其规模和建筑形式得以定型。</p> <p class="ql-block">石狮小威海(陈国兴拍摄)。</p> <p class="ql-block">,位于石狮祥芝镇小威海,古代称为“长箕”。南宋理学家朱熹游历至芝山时,因见松树“忽生芝草,香闻数里”,乡人认为是祥瑞之兆,遂将地名改为“祥芝”。祥芝港是一个有着近八百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渔港,早在明朝时期就成为了繁忙的港口,每一次的鱼满归港都让祥芝越来越好,渔港风情小镇日渐雏形。</p> <p class="ql-block">有着“小威海”之称的石狮大东垵近期又添新景点,“东城灯塔公园”建成并对游客开放。公园位于海边一座小石山上,当地国投集团通过环境整理,梳理出一条沥青环道,辅以块石、透水混凝土,铺设出两段蜿蜒的登“山”步道,对高点处灯塔周边小广场进行修整,并因地制宜对山坡适种区域进行覆绿。小石山现已变成一处可达性较好、观景视野极为开阔的休闲好去处。(融媒</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村落可是个历史悠久的小宝藏,从明洪武年间就开始发光发热,一直兴盛到清末民初。现在它正在接受一场大修整,但别担心,它那些保存完好的百年建筑群可是安然无恙哦!这里有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的民居、哥特式建筑,还有古罗马式建筑,总共两百多幢呢!想象一下,走在这里,就像走进了建筑博物馆,各种风格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梧林传统村落,坐落于泉州晋江,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位置,与台湾一水之隔,三面临海。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与鲤城区相邻。</p><p class="ql-block">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占地约1000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旅居海外华侨1万余人,有“华侨建筑博物馆”之美称。</p><p class="ql-block"><br></p>